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知识 > 古汉语语法 > 文言文断句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226 题号:1250150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出夷陵州治,西北陆行二十里,濒大江之左,所谓下牢之关也。路狭不可行,舍登舟。舟行里许,闻水声汤汤,出于两崖之间。复舍舟登陆,循仄径曲折以上。穷山之巅,则又自上缒危滑以下。其下地渐平,有大石覆压当道,乃伛俯径石腹以出。出则豁然平旷,而石洞穹起,高六十馀尺,广可十二丈。二石柱屹立其口,分为三门,如三楹之室焉。

中室如堂,右室如厨,左室如别馆。其中一石,乳而下垂,扣之,其声如钟。而左室外小石突立正方,扣之如磬。其地石杂以土,撞之则逄逄然鼓音。背有石如,可坐,予与二三子浩歌其间,其声轰然,如钟磬助之响者。下视深溪,水声泠然出地底。溪之外翠壁千寻,其下有径,薪采者负薪行歌,缕缕不绝焉

昔白乐天自江州司马徙为忠州刺史,而元微之适自通州将北还,乐天携其弟知退,与微之会于夷陵,饮酒欢甚,留连不忍别去,因共游此洞,洞以此三人得名。其后欧阳永叔暨黄鲁直二公皆以摈斥流离,相继而履其地,或为诗文以纪之。偕予来者,学使陈公之子伯思、仲思。而陈公以守其官未能至,然则其至也,其又有幸有不幸邪?

夫乐天、微之辈,世俗之所谓伟人,能赫然取名位于一时。故凡其足迹所经,皆有以传于后世,而地得因人以显。若予者,虽其穷。幽陟险,与虫鸟之适去适来何异?虽然山川之胜使其生于通都大邑则好游者踵相接也顾乃置之于荒遐僻陋之区美好不外见而人亦无以亲炙其光呜呼!此岂一人之不幸也哉!

(刘大櫆《游三游洞记》,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山川之胜/使其生于通都大邑/则好游者踵相接也/顾乃置之于荒遐僻陋之区/美好不外见/而人亦无以亲炙其光/
B.虽然山川之胜/使其生于通都大邑/则好游者踵相接也/顾乃置之于荒遐僻陋之区/美好不外见/而人亦无以亲炙其光/
C.虽然山川之胜/使其生于通都大邑则好/游者踵相接也/顾乃置之/于荒遐僻陋之区/美好不外见/而人亦无以亲炙其光/
D.虽然/山川之胜/使其生于通都大邑则好/游者踵相接也/顾乃置之于荒遐僻陋之区/美好不外见/而人亦无以亲炙其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舆,本义是车箱,后泛指车,文中的“舆”与“假舆马者”中的“舆”都指车。
B.床,古代一种可坐可卧的家具,与我们现在所言的只做卧具的“床”显然不同。
C.乐天,白居易的字,古人出生后即由父母起名取字,也有的是成年后自己取字。
D.穷,在文中是穷尽之意,与古人所言“诗穷而后工”一句中的“穷”意思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游洞地处偏狭。作者陆行二十里后,舍舆换舟,舟行数里,又舍舟登陆,顺着狭窄小路登至山巅,又坠绳而下,经一番波折方得见三游洞。
B.三游洞声响独特。三游洞“三室”结构,洞中之石,扣之,声如钟;地上之石,撞之,声如鼓;人在洞内放歌,声音轰响;深溪则水声泠然。
C.三游洞因人得名。三游洞因白居易及其弟白知退和友人元微之三人曾于此共游而得名,后欧阳永叔和黄鲁直亦相继到此游览,且都留下诗文。
D.三游洞带来遐思。作者因游洞而将自己与白居易等人做对比,感慨自己虽涉险来却不能留名,与鸟虫无异;同时由人及洞,感慨洞之际遇。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溪之外翠壁千寻,其下有径,薪采者负薪行歌,缕缕不绝焉。
(2)故凡其足迹所经,皆有以传于后世,而地得因人以显。
5.作者认为三游洞的“幸”与“不幸”分别是什么?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谭延美,大名朝城人。躯干壮伟少不逞遇群盗聚谋将行剽劫延美即趋就之及就捕法皆抵死延美以与盗素不相识获免 自后往来潼、魏间,为盗于乡里,乡里患之。周世宗镇灌渊,募置帐下。即位,补殿前散都头。从征淮南,以劳迁控鹤军副指挥使。又从克三关。时太祖领禁兵,留督牙队。建隆元年,补控鹤指挥使,稍迁都虞侯、马步副都军头。征湖南,与解晖分领行营战棹都指挥使。时汪端寇攻朗州甚急,招讨慕容延钊遣延美率兵赴之,大败贼众,擒端以还。擢铁骑副指挥使,领睦州刺史,四迁至内殿直都知。太平兴国初,为蕲州刺史,连徙庐、寿、濠、光州军巡检使,剧贼之为害者悉就捕。六年,徙知威虏军。雍熙三年,举兵北伐,命延美为幽州西面行营都监,与田重进出飞狐北。俄遇敌,延美曰:彼恃众易我,宜出其不意先攻之。即麾骑军直进,敌兵将溃,大军继至,遂败之,斩首五百,获其将大鹏翼以献,以功握本州防御使。逾年,改亳州,出为镇州铃辖。端拱元年,徒知宁远军。一旦,契丹兵抵城下,延美开门以示之,不敢入。围城数日,开门如故,民出取乌粮者无异平日,契丹卒疑之,遂引去。咸平四年,以左领军卫上将军致仕。后卒于家,年八十三,赠建武军节度。

论曰:宋初诸将,率奋自草野,出身戎行,虽盗贼无赖,亦厕其间,与屠狗贩增者何以异哉?及见于用,皆能卓卓自树,由御之得其道也。若延美之开门示敌,斯皆忠义仁勇,有足称者。而彼矜劳肆念之人,视于劳谦之君子,能无愧乎

(选自《宋史·谭延美传》,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躯干壮伟/少不逞遇群盗/聚谋将行剽劫/延美即趋就之/及就捕/法皆抵死/延美以与盗素不相识/获免/
B.躯干壮伟/少不逞/遇群盗聚谋将行剽动/延美即趋就之/及就捕法/皆抵死/延美以与盗素不相识/获免/
C.躯干壮伟/少不逞/遇群盗聚谋将行剽劫/延美即趋就之/及就捕/法皆抵死/延美以与盗素不相识/获免/
D.躯干壮伟/少不逞遇群盗/聚谋将行剽劫/延美即趋就之/及就捕法/皆抵死/延美以与盗素不相识/获免/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祖,初为先祖称谓,后多用来指开国帝王的庙号,本文指宋太祖赵匡胤。
B.迁,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官职升迁,有时也表示降职,如“左迁”。
C.致仕,也称“休致”,指官员到了年龄正常退休,与“乞骸骨”意思相同。
D.赠,指古代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及其亲属封爵位或官职,“说”只是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谭延美出身低微,凭借军功升职。他曾经与盗贼为伍,一度成为乡里祸患,周世宗登基后将他召至身边,让他跟随征讨,他立下功劳,受到重用。
B.谭延美英勇善战,屡次受到封赏。汪端率军前来侵犯,攻势凶猛,他奉命前往作战,大获全胜,并活捉敌军首领,后受到提拔,官职多次升迁。
C.谭延美颇有魄力,做事厉风行。他在担任军巡检使期间,把危害当地的大盗全部捕;随军北伐时,面对大队敌军,果断决策,最终打败敌人。
D.谭延美胆略过人,御敌自有妙计。面对兵临城下的紧张局势,他不是惊惶失措,而是毫无畏惧,甚至大开城门来迷惑敌军,使得敌军无功而返。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俄遇敌,延美曰:“彼众易我,宜出其不意先攻之。”
(2)而彼矜劳肆念之人,视于劳谦之君子,能无愧乎。
5.谭延美从一介平民成为功勋卓著之人,主要原因有哪些?
2021-03-02更新 | 25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左光斗,字遗直,桐城人。万历三十五年进士。除中书舍人。选授御史,巡视中城。捕治吏部豪恶吏,获假印七十余,假官一百余人,辇下震悚。出理屯田,因条上三因十四议,诏悉允行。水利大兴,北人始知艺稻。邹元标尝曰:“三十年前,都人不知稻草何物,今所在皆稻,种水田利也。”阉人刘朝称东宫令旨,索戚畹废庄。光斗不启封还之,曰:“尺土皆殿下有,今日安敢私受。”阉人愤而去。杨涟劾魏忠贤,光斗与其谋,又与攀龙共发崔呈秀赃私,忠贤暨其党咸怒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忠贤调知,先二日假会推事与涟俱削籍。群小恨不已,复构文言狱,入光斗名,遣使往逮。父老子弟拥马首号哭,声震原野,缇骑亦为雪涕。至则下诏狱酷讯。许显纯诬以受杨镐、熊廷弼贿,涟等初不承,已而恐以不承为酷刑所毙,冀下法司,得少缓死为后图。诸人俱自诬服,光斗坐赃二万。忠贤乃矫旨,仍令显纯五日一追比,不下法司,诸人始悔失计。容城孙奇逢者,节侠士也,与定兴鹿正以光斗有德于畿辅,倡议醵金,诸生争应之。得金数千,谋代输,缓其狱,而光斗与涟已同日为狱卒所毙,时五年七月二十有六日也,年五十一。光斗既死,赃犹未竟。忠贤令抚按严追,系其群从十四人。长兄光霁坐累死,母以哭子死。都御史周应秋犹以所司承追不力,疏趣之,由是诸人家族尽破。忠贤既诛,赠光斗右都御史,录其一子。已,再赠太子少保。福王时,追谥忠毅。

(节选自《职史·左光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
B.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
C.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
D.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辇下,又称为辇毂下,意思是在皇帝的车驾之下,常常用作京都的代称。
B.东宫是古代皇家宫殿的称呼,由于是太子所居之宫,文中用来借指太子。
C.殿下是古代对太子、诸王、丞相的敬称,礼尊意味次于敬称皇帝的陛下。
D.追比指旧时地方官吏严逼限期办事,逾期以杖责等表示警惩,继续追逼。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光斗为人刚直,大力整肃吏治。他的字为遗直,正与他的性格相符;他担任御史时,捕治吏部恶吏,起获假印,揭露假官,引起极大震惊。
B.左光斗勤于政事,反对无理要求。他的建议得以施行,水利大兴,百姓得利;刘朝以东宫名义索取戚畹废庄,他将信件原封返还,坚决拒绝。
C.左光斗揭露赃私,受到小人陷害。他与人弹劾魏忠贤、揭发崔呈秀,引起魏忠贤及其党羽的愤恨,魏以先发制人的手段,绕过法司,害死光斗。
D.左光斗饱受迫害,死后得以平反。他家中受到株连,母亲、兄长以及同宗群从十余人被迫害致死,直到魏忠贤被诛,他才受到追赠,谥为忠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杨涟劾魏忠贤,光斗与其谋,又与攀龙共发崔呈秀赃私,忠贤暨其党咸怒。
(2)忠贤既诛,赠光斗右都御史,录其一子。已,再赠太子少保。
5.孙奇逢等为什么倡议凑集金钱救助左光斗?救助成功没有?请简要说明。
2021-02-23更新 | 9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金毓峒,字稚鹤,保定卫人。父铨,户部员外郎。毓峒举崇祯七年进士。授中书舍人。十四年面陈漕务,称旨,授御史。疏论兵部尚书陈新甲庸才误国,户部尚书李待问积病妨贤。又请涣发德音,自十五年始,蠲除繁苛,与海内更新。因言复社一案,其人尽缝掖,不可以一夫私怨开祸端。帝多采纳。明年出按陕西。孙传庭治兵关中,吏民苦征缮,日夜望出关,天子亦屡诏督趣。毓峒独谓将骄卒悍,未可轻战,抗疏争。帝不纳,师果败。十六年冬期满得代甫出境而贼入关复还至朝邑核上将吏功罪而后行明年三月召对命监李建泰军驰赴山西,抵保定,贼骑已逼,遂偕邵宗元等共守。毓峒分守西城,散家赀千余金犒士,其妻王亦出簪珥佐之。京师变闻,贼射书说降,众颇懈。毓峒厉声曰:“正当为君父复仇,敢异议者斩!”悬银牌,令击贼者自取。众争奋,毙贼多。城陷,一贼挽毓峒往谒其帅,且骂且行,遇井。推贼仆地,自堕井死。妻闻,即自经。其从子振孙有勇力,以武举佐守城。贼至,众皆散,独立城上,大呼曰:“我金振孙,前日杀数贼魁者,我也。”群贼支解之。同时守城殉难者,邠州知州韩东明、武进士陈国政赴井死。平凉通判张维纲,举人张尔晕、孙从范,不屈死。举人高经负母避难,遇贼求释母,母获释而经被执,乘间赴水死。贡生郭鸣世寝疾,闻城陷,整衣端坐,贼至,持棒奋击而死。诸生王之埏,先城陷一日,置酒会家人,饮达旦。城破,偕妻齐及三子、二女入井死。诸生韩枫、何一中、杜日芳、王法等二十九人,布衣刘宗向、田仰名、刘自重等二十人,或自经,或溺,或受刃,皆不屈死。

(节选自《明史·金毓峒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十六年冬/期满得代/甫出境/而贼入关/复还至朝邑/核上将吏功罪而后行/明年三月召对/命监李建泰军/
B.十六年冬期/满得代/甫出境/而贼入关/复还至朝邑核上将/吏功罪而后行/明年三月召对/命监李建泰军/
C.十六年冬期/满得代/甫出境/而贼入关/复还至朝邑/核上将吏功罪而后行/明年三月召对/命监李建泰军/
D.十六年冬/期满得代/甫出境/而贼入关/复还至朝邑核上将/吏功罪而后行/明年三月召对/命监李建泰军/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户部,古代掌管户籍财经的官府机构,其职能大致相当于现代的民政部和财政部。
B.海内,古人认为中国周围都是大海,所以把中国叫作海内,而把外国叫作海外。
C.王,这里指金毓峒的妻子姓王,而姓在上古时期主要是区别婚姻,避免同姓通婚。
D.从子,即养子,与本人没有血缘关系,这与从祖、从父、从弟等堂房亲属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毓峒出身官宦,仕途少有挫折。其父金铨官至户部员外郎,他在考中进士后先是被授予中书舍人,因为陈述漕运事务让皇帝满意,又被授御史职。
B.金毓峒尽职尽责,敢于向上进谏。他不仅上疏指出陈新甲、李待问这两个官员的问题,而且认为因为复社一案造成杂税众多祸端,其言多被皇帝采纳。
C.金毓峒面对危局,激励众人守城。听到京师变乱的消息后,他没有像众人一样意志消沉,而是厉声责问众人并悬挂银牌,众人被激起斗志杀死许多流贼。
D.金毓峒勇赴国难,城破死节甚多。他在被流贼俘获之后推倒流贼投井而死;城破之后,不仅有众多官员和秀才举人献出生命,还有很多百姓不屈而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孙传庭治兵关中,吏民苦征缮,日夜望出关,天子亦屡诏督趣。
(2)贡生郭鸣世寝疾,闻城陷,整衣端坐,贼至,持棒奋击而死。
2019-03-25更新 | 16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