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文学类文本体裁 > 其他散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2 题号:12625516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徜徉于芳林之中,采红撷翠,每见枯枝败叶,却无触目萧索之感,反觉新陈代谢,生气盎然。文艺创作中也有类似情形。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因作家恰到好处地写出其外形和内心的某种“缺陷”,而别具魅力。

②《水浒传》里,黑旋风李逵憨直忠勇,却又鲁莽得可爱;拼命三郎石秀是一个精细人,狠劲上来,其尖利歹毒,叫人刻骨铭心。《红楼梦》中,聪颖、活泼的史湘云偏是“咬舌子”把“二”说成“爱”;还有林黛玉的“小心眼”,晴雯的“使性子”……一个个人物无不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古往今来,大凡成功的艺术形象,恰恰由于若隐若现的微瑕,而显出璞玉浑金的天然光彩。这就是美学家所称的“缺陷美”。

③我想,“缺陷”之所以为美,在于它的真实。谚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水浒传》《红楼梦》的例子,正是作家基于真实的艺术的生命这一着眼点,才在“完美”的面庞上点出“缺陷”的痦子。即使作家主观上有某种“神化”的理念,只要他尚能依据生活进行创作,最终仍不得不归于“人化”的描写。鲁迅批评《三国演义》作者“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笔者认为,欲显长厚,是作家或可揣摩的意愿,似伪则是“七实三虚”的描写所产生的客观效果,至今民间仍流传着“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的歇后语,可见似伪的一面却是刘备这一形象深入人心的缘由之一。即使作为智慧化身的诸葛亮,作家在绝对化的描写中,也还有着被姜维识破计谋的千虑一失以及在先帝托弧时刻的惶恐心理等笔墨。“缺陷”愈真实可信,就愈有生命力,于是就愈美,“美是生活”!

④“缺陷”之成为美,还在于它的独特和恰如其分。外形的“缺陷”是千人千般,万人万种的。美人长有痦子,或者浮现在嘴角,或者隐匿于颈后,绝不相同;内心的“缺陷”更有千差万别,任何分类精密的批评家也无法归纳出几条几款,让人按图索骥,抑或对号入座。这是“缺陷”的独特。所谓“恰如其分”,指的是“缺陷”不过是缺陷而已,既非外形的丑态,也非内心的恶德。这样,“缺陷”便在真实的基础上产生了特殊的韵致,使人物又各具风采,艺术魅力由此而生。正如捧心西施独特的却又风情十足的“缺陷”,竟使东施起而“效颦”一样,憨湘云醉眠芍药菌,呆香菱情解石榴裙,都是她们各自独特的“不检点”的行为,相信《红楼梦》的读者不会据此认为这样的艺术形象是丑陋的。

⑤或问,难道只有“缺陷”都是美,无“缺陷”的“完好”不是美吗?无“缺陷”的“完好”当然是美,我们能说镜中花、水中月不美吗?然而这种美却难以捉摸得到。从文艺创作来说,塑造美的人物形象,并不排斥对其“缺陷”的描写。这里,还须再次说明,笔者所称的“缺陷”是有条件的,即:“缺陷”只是局部,而非整体。整体的美不但可以容纳而且必须包含局部的“缺陷”,不是有“爱屋及乌”的成语和“情人眼里出西施”的俗谚吗?艺术的逻辑和生活的逻辑相一致。至于身心俱丑的人物,已经不是什么“缺陷”了,鞭挞这样的人物,也不是在表现“缺陷”。

⑥一言以蔽之,瑕不掩瑜;瑕之美,在于真实与韵致。

1.第一段中作者借用“芳林之中”的“枯枝败叶”来指___________
2.第三段中作者用“千虑一失”和“惶恐心理”这样的文字,意在说明什么?
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作者用“东施效颦”的典故是为了说明整体而非局部的缺陷是称不上缺陷美的。
B.塑造美的形象不但可以而且必须表现局部的缺陷。
C.作者认为《三国演义》作者对刘备这一人物的处理恰到好处,使人物真实可信。
D.瑕之美的前提是“瑕不掩瑜”。
4.从全文看缺陷别具魅力的原因是什么,并以本文之外的艺术形象举例说明。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故居取灯

当那些杰人、伟人们走完了他们的生命历程后,总能在岁月里留下不尽的余响作为卓异的人生感召,除了使当世和后世的人敬仰,也使后人们禁不住要寻找这些杰人、伟人们成就的轨迹。这样,他们会首先从房子开始,一直溯寻到故居——那些精神开端的所在。人的造化虽然有社会境遇的砥砺雕琢,但也不能舍略故宅对他们灵魂的哺育。譬如那座老房子里那位先人,具有优秀的秉性和品质,并以这种秉性品质光耀了门楣,你就不能否认对子孙的熏陶。除了当世的直接,还有后来者宗传的叙述以垂范启示,使这房宅有了一种难以言说的门风。并非所有的后人都能感受着这种神秘的浸润,但总有某位颖慧者在缓然未觉里得到点化;智性和德性非凡地敞明。即使老房子里的先代们皆为庸卑,房子里烟色的四壁间是黯淡萧索的气息,是窒息性压抑灵魂的滞重的命运,由于外面世界的诱惑和潮流所趋,其中某位原本也要板结的生命,具有了叛逆的血性,使其成为时代和历史的精英。

那些杰人、伟人们留下了作为故居的老房子,这老房子从此就不再属于私有,逐渐成为文化的景点和精神的胜迹,使后人们在静静的浏览和观瞻中完成一次深深的人生履践与登临。走进这些故居与阅读史传是不同的。我曾经两次到绍兴,两度走在柔雅秀丽的山阴道上。白亮亮的湖塘里,映着静态的白云,河渠上卧着、拱跨着造型各异生着苔斑的石桥。秋末里,田畴间绿翠和金黄连缀铺展,胭脂红的乌桕树下,系着黑色的鱼脊般的乌篷船。然而如画的风景对于我,难以比附作为故居的文化引力。我两次都要去拜谒鲁迅、秋瑾和徐渭的故居。那些黑瓦白墙格棂轩窗的老房子,被无数类似的老房子围起来。沿着润潮细腻的石板铺成的街巷,走近那些故居,我总感到是要进行庄重的生命晤对。在同一块土地上的三处故居,那棵老枣树和青藤,花雕酒和刀剑,总让我认真寻找它们共同的品格和蕴涵。故居的主人们,都是面对人间的黑暗悲凉和人生的丑恶卑鄙,以各自的器械和方式进行决斗的。虽结局不一样,但都是以孤傲从容踩着丛生的荆棘,走向冥星临照的黑色的天际。我甚至还想知道他们最先的居所(譬如秋瑾)在何处,形成他们个性的是来自家教还是外化,他们共同的一脉精神源泉通抵到哪里——仿佛通连着勾践的那枚悬在梁上的闪着幽光的青铜色的苦胆!

走进故居的人们,并不太在意故居与当年真实的差距。它毕竟以独特的建造和陈列收藏凝住了一段流年,把后人无法靠近的历史缩进这有限的空间。那些各在其位的器物,仿佛仍存着主人的余温,散发着亲切的生命气息。参观者通过自己的联想,在宁寂中似乎聆听到这先哲的垂教,在默默交感中使心灵得到高尚的洗礼。

各式各样的老房子,那些草庐与瓦舍,立在风雪中的木板房,被白桦林和枞树环围着的庄园,墙上蔓延着常春藤的楼房……那些曾经居此的人,在各自的现实中,从各自的方面完成了历史的使命,在时间壁墙上镌刻了独特的业绩。后人们走进这些故居,除了仰慕他们的成就,更会追思他们在人生路上所呈现的灵魂风貌。或许在他们最初的故居里,作为童年、少年而受家风熏染和父辈传教,但他们终要从那最先的房子里走出,独对复杂的世界,无不遭受艰难困苦。还有贫穷的折磨,使他们被灰运、厄运反复笼着,陷入困境,如在茫茫苦海中的礁石上独咽着孤独和悲哀,灵魂带着累累伤痕沉浸在迷惘中。他们欲要改变世界、扭转乾坤,就会被追捕、囚禁、放逐甚至上绞刑架和断头台。这些杰人们、伟人们的杰出伟大便在这里,因为对事业的坚信而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养其浩然之气,挺起宁折不弯的瘦硬的脊梁穿越荒原。上苍不会把桂冠轻易给予安闲的梦呓者,所以它才让故居具有了品位,让一群群来观的人们献上敬意和鲜花。

这就是故居的魅力。无数的名人、杰人与伟人留下的老房子,以各自的贮存,共同组成了人类丰富而辉煌的精神。故居是星体,是镶嵌着钻石与珠宝的王座,点缀闪耀在历史的行程中,如同一条漫长的奇幻灿烂的光带。青年罗曼·罗兰从贝多芬的故居里取走了一枚取火的燧石,又以自己的智慧操行炫然于世,留下了自己的故居。人类就这样自后向前,因袭着鲜活顽强的基因,钩成了断而又续、裂又弥合的金质长链。优秀人物的故居,就是大地上全部伟大芳馨之所寄。故居的存在是历史财富的仓廪,储备着世纪里灵魂的口粮,尤其是在精神的散乱和荒芜的年月里,它就可以应急与赈救。

我们怎能不对故居推重?一个民族在一座老房子里,整个人类共在一座更大的房子里。所有的民族区域里,都有各自纪念的曾经有益于世界的人物,他们是属于人类的先贤。当肤色和语言有别的人们走进他们的故居,都能感觉到微妙的震颤,心灵就会象复瓣之花接受露珠那样张开。人性深层的脉动原是相通的,我们的土地也靠所有的故居维系,而充满希望地无限延宕。

(取材于丁建元的同名散文)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卓异的人生感召   感召:感化启发
B.原本也要板结的生命   板结:缺乏活力
C.一次深深的人生履践与登临   登临:登高游号
D.庄重的生命晤对   晤对:见面交谈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走进故居,不太在意故居与当年是否一致,不是为了求证故居的真实性,而是为了参观者的某种情感和认识。
B.文章由故居联想到故居的先人、后代以及后世的观瞻,从故居陈设透视出的历史变迁,来启发对人类生存真谛的思考。
C.文中谈到鲁迅、秋瑾、徐渭的故居,是要说明观瞻故居不同于阅读名人传记,参观故居更多是为了获得某种熏陶和启迪。
D.作者以“故居取灯”为题,这里的“灯”是指故居里的伟大灵魂、闪光精神,照应了后文的“仓廪”“口粮”。
3.文章中提到“这就是故居的魅力”,请结合全文谈谈故居有哪些魅力。
4.文章第二段,写作者两次到绍兴,其中运用大量描写色彩的词语来写绍兴的景象,这与写故居有什么关系?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2023-05-20更新 | 30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富厚堂沉思

陈世旭

对这样一个人,只能是仰之弥高了。

隔着半月形的阔大荷塘,远远就看见土黄和灰白相间的富厚堂。

天空晴朗。风自远方吹向远方。一个人举着不灭的灯盏,引领我们走向那场远逝的暴风骤雨。那场暴风骤雨吹打了他的一生,制造了数不清的哀伤和壮烈、惊恐和疲惫。树叶摇动,似乎在帮我们找回当初的影子和标本以及纯粹的表情。

沿着历史的辙印,同遥远而又近在咫尺的灵魂对话。一地浅草,叮咛杂沓的脚步保持肃然。小桥流水人家不再,枯藤老树昏鸦不再,耳边弥漫起腥风血雨的厮杀,铁马金戈的驰骋惊天动地,地平线巨浪般涌动。铅云低垂,草尖滴血,生死搏杀在沃野千里:断戟折枪,危樯巨橹,烽火扶摇直上九天。尖锐的长啸穿越山河,万千的壮士万千次风暴,冰凉的血痕发黄的故事,在记忆的时空搁浅或者沉没。无形的火焰照彻隔世的寒骨,渐行渐远的歌谣噙满泪水。本石中的血液和文字,潮水般倾泻。

响彻云霄的号角,地动山摇的呐喊,终于止住了躁动。只有摇曳的草木,拨动飞扬的思绪。曾几何时,大山隔断世外的繁华,亮亮的马灯招引了牛啤,远处传来布谷声声,蜜蜂开始涌到山野收割灿烂。古老的火塘,星火渐暗。藏书楼散发的书香,醉了风,醉了月,苍白了面容。一个从农舍走出的书生等待的本是一场完美的落日。没有动荡时世,他也许就不会出山,也就不会有这座乡间候府。

富厚堂是曾国藩为自己建立的纪念碑,他的瘦削的头颅,就高耸在楼宇。他的灵魂在后人的仰望中,将比他的遗藏存在得更久长,逃逸了腐朽,获得莫大的荣耀,传至深远。

他所以让人们走近,是因为他的人格唤起了敬重。他战战兢兢以孔孟入世,坦坦荡荡以老庄寄怀,既不畏惧诽谤,也不希求桂冠。毁与誉,都平心静气地接受。信步在富厚堂庭院,再见出主人人格的气韵:没有雕梁画栋,惟见砖墙青瓦。即便悬挂御书钦赐匣额的正厅,两边墙壁也由土砖砌成。简朴至极惟不失尊者庄重。

经历过无数次失败的胜利者站在那里,凝神沉思。整个道统的骨骼是他的结构,无数生灵的牺牲给了他生命,他从东方古老的黑暗中站起,马蹄踏破了历史的经纬。历史有多么复杂,他就有多么复杂;历史有多少伤口,他就流了多少心血。

一切,只能留给岁月去咀嚼。

凭吊者站在高耸的纪念碑下追寻远去的足迹。躺下的并不意味着死亡,正如站着的并不意味着永生。这碑以沉静的姿势,记录着一个波澜壮阔的生平。纵然四壁无语,也足以表证辉煌。

纪念碑是一种象征,是历史高筑起的累累债务,压低我们的头颅,让思想柔软湍急的河流以及所有的喧嚣在此立定。

这里是寂然的,甚至有点阴森。没有歌舞的艳俗,更没有刀枪碰撞的凄厉。他该是安详的,又何尝不是孤独的?

这里是寂然的,甚至有点阴森。没有歌舞的艳俗,更没有刀枪碰撞的凄厉。他该是安详的,又何尝不是孤独的?

作为中兴重臣,赞誉者无数,他是否真的能扶大厦的将倾?作为一代鸿儒,膜拜者无数,他是否真的能挽狂澜于既倒?

他太显赫太巍峨,人们只能以渺小的萤火点缀在他脚下。人们的问题只能是:有什么高度能超过这个人已经到达的高度?有什么深刻能参透这个人已经到达的深刻?世间又有什么荣华,足以换回曾经的风雨兼程无怨无悔?青灯黄卷皓首穷经,头断血流前仆后继,早已成为百孔千疮的旗帜,压紧历史的卷帙,不被野风吹散。

一座幽邃的庭院,因丰富而深刻,因深刻而丰富。

一座恢宏的纪念碑,因崇高而沉重,因沉重而崇高。

这是一座坚固的纪念碑,青铜一样坚固。后面是山的苍郁,前面是水的澄明,一边是道德的高峻,一边是文章的隽永。岁月的不尽轮回和光阴的不停流逝,都不会让他完全死亡,他生命的大部分将躲过死神,在风中站立,在明与暗中站立,在钟的齿轮上站立。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暴风骤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债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对这样一个人,只能是仰之弥高了”这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
3.赏析文中画线语段的语言特色。
4.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围绕富厚堂做了哪些方面的思考。
2019-10-31更新 | 4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故都的秋》选段,完成文后各题。

①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②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③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1.如何理解“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
2.第一和第二段之间采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请加以赏析。
3.“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在颜色选择上,作者有怎样的审美取向?为什么?
4.题目为什么不直接以“北平的秋”为题?
2016-11-18更新 | 14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