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文学类文本常设考点 > 理解重要句子含意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61 题号:12744394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条案之痛

阎连科

一张条案告诉我:有的人一见他,你就会自卑;有的人一见他,你就会自傲。陈乐民叔叔和他夫人资中筠阿姨,每每见到,都让我局促不安,宛若侏儒到了巨者面前。

资阿姨的学识与气度,常常对我有一种震慑之功,每次和她相处——尽管她总是和善地微笑,都让我觉得在她的善良与笑容中,有着正气之凛然,反倒比那种被权势支撑的威严,更有某种力量和征服感。而对于陈乐民叔叔,并未那么具体熟悉,只知他原是中国社科院的欧洲专家,英语法语都极为练精,关于欧洲政治、外交、文化的著作,洋洋洒洒,有十几卷。多年前他所演讲集成的《欧洲文明十五讲》,至今还是研欧学子的必备教材。

第一次见他时,他在他家狭窄的客厅里,坐在轮椅上,瘦削、洁净、沉稳。他的病已经相当严重,必须每周两次往复于医院透析。有一次,我陪陈叔叔去医院透析,扶他上车、下车间,他望着北京崇文门那儿的楼厦变化,脸上平静淡然,仿佛望着一隅失落的世界,说了一句悠长平静的话:变化这么快,难说是好事坏事。他的语调轻缓,近于自语,但他的语句,让人体会到他对世事和世界绵长的担忧。也就是那次透析时,我与资阿姨约好,一道去通州的高碑店一趟,为陈叔叔买一张他满意的条案书桌。

因为,他们终于搬了家。去年夏天,他们的女儿从法国回来,快刀斩乱麻地用半个月的时间,把她家两三处的碎房换成了一套大舍。所谓的大舍,只是那些小套的集中,然无论如何,这对中国最为硬骨气节的知识分子,终于有了相对宽敞的住处,有了他们各自的书房。书房对于普通的读书人,似与土地之于农民一样。而书房对于他们夫妇,则似危急中的空气和水。他们一生研究、著述、翻译,家里却从来没有过宽敞高大的书架;一生思考这个世界的境遇,却永远都在拥挤屈身的斗室之间。

大家为这一处新居高兴,为可以满足各自一生并未显得不可或缺,却一生都挂在心上的某种基本的愿念而感谢世界。陈叔叔希望能有一张宽敞的写字台,让他摆上同生命一样珍贵的笔墨纸砚。而对这写字台的要求,不是老板桌的现代式样,而是那种带有传统古旧气息的书桌。

我们去了趟高碑店的仿旧家具街。时候是去年十月,阳光和静温煦,一家挨一家仿旧的家具店铺,似乎把时光拉回到了明清时期。我知道,陈叔叔是非常西化的学者,对欧洲文化之通达,宛若一个人熟悉自己的指纹条理。可那天在明清古旧家具街上走转时,他的神情一直兴奋光彩,步履轻便,仿佛一个完全健康的老人。我们看书架,看书桌,最后终因他卧室的空间有限,没有买到恰如其分的书桌,但把理想压缩之后,还是看上了几张可以取而代之的条案。

那一天,我在陈叔叔的身后,体会了一个西学甚好的老人,为什么又那么热爱传统,通达国学;为什么爱喝咖啡又酷爱书法、绘画,可以把自己的余生,放到国学及书法和国画上去。治西学者不谙国学,则飘浮无根;治国学而不懂西学,则眼界不开。这样对东西方文化的认识,怕是只有他这样东西通达的人,才能感悟和体味得到,才能写出那些以西见认识中国,以国学感悟世界的真正厚重的书籍。而如我这样号称作家,有一大堆故事、文字的人,在他和他的学识面前,也只有羞愧和沉默则更为得当。

然而,就是那次陪他去了高碑店的旧街之后,他的双腿很快变得软弱无力,似乎连呼吸的力气也都耗尽去了。慌慌地住进医院,让体力、心力得到了一些恢复。为了让他从医院出来,在新居家里看到他心仪的那张条案,我们特意地再次去了高碑店的那条旧街,把反复看过的那张棕色栗木条案,不由贵贱地买将回去,让它在陈叔叔的卧室一侧,得体安静地立着等待最需要它的人从医院回来,在它光滑暗亮的案面上写字、绘画,记下他对中 国和世界的比较与思考。

然而,条案如期所愿地摆在了那儿,它的主人——那位最需要它的学者,却再也没有从医院走出来。现在,在终于拥有的那张可以书写、绘画的条案上,摆了他的遗像、骨灰和笔墨。一个少有的西学的专家,永远地和中国传统的条案相厮相守在了一起。他们每天都在以他们的清寂交流、对谈着各自的命运和对西方、东方的认识与理解,思考着一个民族在世界中的扩展与扭曲,舒展与未来。而留在条案上和条案周围空白、清寂的疼痛,则每天每时都在言说、记录着一代知识分子对世界认识、表达的渴望和无奈。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多次写到自己面对陈乐民夫妇时的感受,以“局促不安”“羞愧”等词语表达对他们的敬仰。
B.陈乐民叔叔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担心其会在城市发展变化中衰退,对城市的现代化发展并不认同。
C.书房是读书人的必需品,将书房比作“危急中的空气和水”突出了陈乐民夫妇对拥有书房的渴望。
D.结尾将条案拟人化,作者想象它在与陈乐民叔叔终日交流对谈,字里行间寄托了自己绵长的哀思。
2.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线句的含意。
大家为这一处新居高兴,为可以满足各自一生并未显得不可或缺,却一生都挂在心上的某种基本的愿念而感谢世界。
3.“条案之痛”是文章的题目,作者为什么“痛”?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只欠母亲

赵鑫珊

人生的笑和哭常常发生在同一时刻。

一九五五年八月上旬,我一直在期待录取通知书的到来,前途未卜。是否能考取,没有把握,虽然自我感觉考得不错。是否能考取第一志愿第一学校,更是个未知数。不能有奢望。八月中旬,羊子巷、马家巷一带有几位考生已经接到通知,更叫我心焦——这也是我平生第一次体验到什么是心焦或焦虑。不安和焦虑也会有助于打碎平庸。邮递员骑着自行车一天送两回信:上午约十点,下午约四点。我是天天盼决定命运的信件。

一天下午,我在马家巷大院内同一群少年玩耍。“赵鑫珊,通知书!”邮递员的叫声。我拆信的手在颤抖。旁边围观的少年首先叫了起来:“北京大学!”中国章回小说常用这样两句来形容人的幸福时刻:“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我看到母亲的表情是满脸堆笑,为儿子的胜利。第二天,母亲为我收拾行装。一共带两个箱子,一条绣花被子。母亲把一件件衣服放进箱里,并用双手抚平,泪水便滴在衣服上。“妈,你哭什么?我考上了,你应该快活才是!”我这一说,妈妈的泪水流得更多,但她没有解释她为什么哭。

后来我成长了,读到唐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才渐渐明白母亲为什么暗暗垂泪。母亲不善言辞。她预感到,儿子这一走,在娘身边的日子就不会多。母亲的预感是对的。大学六年,我一共回过三次家。加起来的时间不到两个月。主要原因是买不起火车票。

母亲死后二十年,大妹妹才告诉我,我去北京读书的头两年,妈妈经常哭,以至于眼睛受伤,到医院去看眼科。听妹妹这样述说往事,我发呆了好一阵子。我对不起母亲!过去我不知道这件事。我后悔我给母亲的信很少且太短。

后来邻居对我说:“你娘总是手拿信对我们说:‘你们看我儿子的信,就像电报,只有几行字!’”我总以为学校的事,母亲不懂,不必同母亲多说——今天,我为我的信而深感内疚!在校六年,我给母亲报平安的家信平均每个月一封。每封不会超过三百个字。

六年来,我给母亲的信是报喜不报忧。这点我做得很好。我的目的很明确,不让母亲为我分心、牵挂、忧愁。按性格,我母亲的忧心太重,不开朗。以下事情我就瞒着母亲:我非常穷,却老说我的助学金很多、足够。去学校报到,母亲东借西借,为我凑了三十元,后来我就再也没有向母亲要过一分钱。当时我父亲已接近破产,家境贫穷。“反右”运动我受到处分,也没有告诉母亲。读到四年级,我故意考试考砸主动留一级,更瞒着她。她也没有觉察,我怎么要读六年。

大妹妹问过母亲:“妈,你为什么最喜欢哥?”“你哥是妈烧香拜佛求来的崽。”

祖父一共有五个儿子。我父亲是长子。母亲头胎和第二胎都是女儿,不到两岁便夭折。不久,我二婶生了儿子叫赵宝珊,这样一来大家庭的长孙便在二房,不在大房。我母亲的地位大受威胁,遭到歧视。在饭桌上,祖父常用讽刺的口吻,冷言冷语敲打我母亲:“先长胡子的,不如后长须的。”意思是二婶后来者居上,先得了儿子,我母亲落后了。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重男轻女,母以子贵现象很严重。

母亲忠厚、老实,只好把眼泪往肚子里咽。她偷偷地去万寿宫拜佛,求菩萨保佑赐给她一个儿子。不久我出生了。我刚四岁,母亲便让我读书,发蒙,为的是赶上大我两岁的宝珊。所以整个小学、中学,我和堂兄宝珊都是同年级。母亲的良苦用心只有等到我进了大学,我才知道。母亲说:“你为娘争了口气!”

离开家乡的前一夜,妈舍不得我,抱着我睡。当时我十七岁。其实自我出生,从没有离开过娘。好在我走后,还有弟弟妹妹在母亲身边。

我这个人,活到今天,谁也不欠,只欠我母亲的,没有能在她身边侍奉她八年、十年,使我深感内疚。

(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临行前,母亲暗暗垂泪是因为她明白儿子这一走,等待她的将是与儿子聚少离多的日子。
B.上了大学,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更为了证明自己的独立,“我”没再向母亲要过一分钱。
C.散文用朴实自然的语言、真挚动人的情感勾勒出一个饱含深情的儿子对母亲忏悔式的追忆和为母亲争气的心愿。
D.“我”收到通知书时,母亲满脸堆笑,为儿子的胜利感到欣慰,为自己的良苦用心感到满足。
2.在文中,作者多次用细节描写追忆母亲,请举例说说分别体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
3.文章开头“人生的笑和哭常常发生在同一时刻”,这句话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2020-04-08更新 | 4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师

他是个普通的石匠,那天,接到一桩大买卖。邻村的财主要用汉白玉为去世的母亲雕座真人像,放在园子里,天天看着。

第一次听到消息时,他不敢相信这样的好运会落在自己身上。一个石匠能雕刻玉石,应该说身价上了一个台阶。他知道这是一次机会,如果真的完成了这座人像,那么他就可以在石像上刻上自己的名字。那时,他就是石匠行当里数一数二的人物了,再也不会雕那些石碑石人石马,摆在自家门前,等人来收购,然后送到墓地,过着清贫的日子。因为那时,他应该是位大师了。

他认真地做着准备工作。先将所有的工具磨了一遍,然后将自己关了三天三夜,只看财主母亲的一幅画像,那画像似乎是女人年轻时候的,看上去很漂亮。石匠将那女人的相貌记在了心里。

当他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来到财主家,第一眼看见那块汉白玉的时候,就已经按人体的比例位置,将那块漂亮的汉白玉给划分了,包括他的名字刻在哪里。他给自己的名字找了三个地方,一是在人像裙子的下摆处,二是在人像的袖口处,还有就是在人像的背后。

石匠构思好了便开始干活。一个月过去,人像完成了。财主来看的时候叫了起来:“你这刻的不是我母亲!”石匠找出财主母亲的画像,对比着看了起来。看着看着也觉出不像,但他没说,只是拿着画像给财主看。可财主却不看画像,冲着石匠说:“你现在雕的只是像我母亲,而不是我母亲。如果你只能做成跟这幅画一样,那我要你来雕什么?我有这幅画就行了。”说着,财主指着人像的袖口处说:“这是什么?你的名字?这画上有吗?我跟你说,你要雕得不好,这汉白玉的钱你出!”说完扬长而去。

石匠傻了眼,他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局。没赚到钱还要赔钱,要是传出去,在这个行当里就没法混了。

石匠坐在人像前,目光呆呆地看着他亲手雕出来的人像,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时间一点点过去了,月光洒落在人像上,映衬出汉白玉的洁白。石匠透过月光看见汉白玉发散出一片金光,在那金光里他看见了离世多年的母亲,正满含愁苦却不失慈祥地看着他。石匠,多年没看见母亲了,他想起母亲带给他的温暖,以及在他年少时母亲给他的关爱。这个时候,他突然想扑进母亲的怀里,再一次感受母亲给他的爱。他扑了上去,摸到的却是冰冷的石头,石匠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

石匠又在雕刻那座人像了,一个月过去了,没有完工。两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完工。财主派人来看了几次,回去报告说还没有完工。整整十个月,石匠每天对着汉白玉慢慢地雕刻着,汉白玉是越来越鲜活,而石匠却是日渐消瘦。

十个月后,财主再次看见人像的时候,一下子跪倒在人像前,失声痛哭起来。跟来的家丁们也一下子肃然起敬,眼前的人像就是他们当年的老夫人。

一个管家模样的人绕着人像转了几圈后,轻轻地走到石匠面前说:“你还没刻上你的名字。”

石匠看了看天空,淡淡地说:“这么洁白的人像上为什么要刻我的名字?”说完,他停了一会儿,似乎在思考什么,然后对那个人说:“我好像忘了我的名字,你能告诉我吗?”

那人一下子弯下了腰,轻声地说:“你的名字叫大师。”

选自《天池小小说》(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小说语言平实质朴,又富有感染力,简单的故事里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结尾处石匠说“我好像忘了我的名字”,一语双关,耐人寻味。
B.本文以“大师”为线索,讲述了一个石匠一开始想当大师,却险些身败名裂,后来不想当大师,甚至忘了自己叫什么名字却反倒成了大师的故事。
C.“你现在雕的只是像我母亲,而不是我母亲。"这句话很有深意,表现了关于“艺术真实”的问题,说明财主是懂艺术的,他不满意石匠的作品。
D.在雕像上刻工匠的名字是中国人的传统,财主不准石匠在雕像上刻名字,还威胁石匠要他出汉白玉石料钱,体现了财主的蛮不讲理,强横霸道。
2.小说中写石匠在构思雕像时,还设想了自己的“名字刻在哪里",并且很具体。这一细节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中普通石匠成为大师的经历启示我们成为大师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2019-12-04更新 | 11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河流

潘新日

①河边的民谣都是野生的,和桃花红、梨花白一起,用花朵上的时光喊疼故乡。村子里,年轻人都成了河里的水,随着风四处漂流,都跟着河水走远了。一下子,村庄空了,老人就成了剩下的根,在土做的乡下,顶着最后的果实,用一枚粮食味的野草帖慰藉亲人和自己的晚年。

②我的父亲就是暴露在地上的那根沧桑的根,满脸皱纹,历经风霜,他一辈子就是把自己的营养,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我们身上,我们丰满起来,他却慢慢干枯成一棵树,干巴巴的在家里支着。

③我一次次想把父亲树一样移栽到我们的城市,可他却偏偏俨然如门前的那条河流,自顾沿着自己的河道流淌着,头也不回。这老头固执得要命。我明白,他这一生注定要和河流一起变成沙砾,变成沙滩。他在用最后的生命,为我们浇灌乡情。

农忙的时候,父亲佝偻着身子,在田间劳作。他割麦、插秧、收稻、种菜,用一生的劲儿把自己长到庄稼里,越老,越是保持着劳动的姿势。稻子、麦子都直起了腰身,他的腰却弯了下去。

⑤变形的骨头是他对河流弯曲的模仿。这辈子,他的青春豪迈和坚挺早交给了河岸,文给了土地,交给了我们。弯着的腰,是对大地和河流最大的敬畏。

⑥本来,我们也应该和父亲一样,一辈子圈养在田地里,但我们的生命里,早已厌倦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乡下模式,拼命地从父亲身边挣脱和逃离,把父亲的庄稼和河流远远地抛在身后。当然,我们愿望的归结点是城市,只有城市里的灯光和车流才能点燃我们的内心。我们留给父亲的,只有村庄和河流,还有一望无际的庄稼和叹息。

⑦闲不住的父亲,就是灌进水田里的河水,只要有一点空隙就把自己耗进去。这辈子,他是在用一整条命滋润土地,养育庄稼。不管何时何地,每一天、每一根神经、每一条血管都连着河流,他和河水一起奔涌,把思念当作沙沉淀在水底,安静地等待打捞。

⑧门前的柳树长大了,长高了,父亲却矮了下来。他在用身体,建立起内心的精神高地。

⑨遥远的故乡里,父亲在田野里站成一棵树。他的一生很简单,树是他的时钟,河水是他的季节,指引着他的劳作和一日三餐。与土地打交道,河流永远都是庄稼生生世世相伴的情侣,父亲是乡村最老的庄稼。

⑩离乡的人,总喜欢用河流去丈量一个人的心。河流是一个人的精神闪电,刹那间的光亮可以燃烧每一个人的情怀,也照亮了每一个人的内心。邻居、父亲、坟地,死去的、活着的,只不过是黄河这条线上的一个小小的标点,小得就像一个沙粒。

河水静静地流淌,就像外出的人急着归家,各种方言交织在一起,各种清亮的语言交织在一起,黄河就变得浑浊。在这些迁徙的水珠里,有父亲的眼神,有母亲的泪水,有无数游子纷乱的脚步。当岸边的灯光亮起,好多人的眼睛都是湿的。

一盏灯就是一颗心。河流之外,遍布的辉煌里,万家灯火深不见底,都是一个一个用家叠出来的故园。母亲说,走得再远,黄河都会跟在我们的身后,河水牵着大地的衣襟,是最顽皮的小孩。

我不止一次地拜父亲为河上的王,一年四季在心里默默地朝拜他,敬仰他,把他放在心灵的最高处。然而,父亲更是庄稼的王,他有十万麦子,千万桃花,黄河是他的轿子。他就是一个会伺弄庄稼的土著,一天一天,不停地用土镶濯洗自己的灵魂,一辈子都把自己交给田地,交给会走路的粮食。

他不停地劳作,河流成了他的精神领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简单得就像河水,安静而柔软着。

我不愿意像父亲一样一辈子当庄稼的王,我的精神世界里,有很多山头,每一个山头都绚烂无比,这些充满诱惑的精神栖息地,时常弥漫着花香和朝气。而远方的父亲,他固守的领地一直不变,整个生命呈现的,只有河流和庄稼。

我很明白,一个人从出生到老去,一生要经历很多,像父亲这样的农民,黄土快埋到脖子了,还依然把家乡当作自己的封地,那么虔诚地与土地为伍,他只把自己看作一株庄稼,在属于自己的天地里开花,结果,了了一生。

即便这样,父亲内心是丰富的,充满希冀的,但他老了,已经不善表达了。这辈子,他的语言都交给了手掌,手掌成了他和植物们交流的桥梁。

河,是人和庄稼匍匐在水里的血。父亲把它当作亲成,时常坐在一起。水鸟飞过来,支着长腿,把乡下用旧的日子一个个择出来,在水里洗净。也把父亲掉在河里的眼神捞上来,在风里晾干。

父亲,作为岸边的第一高峰,为我们定格出故乡的坐标,距离再远,我们都不会迷失自己。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父亲的一生既是忙碌的,又是简单的,他不停地劳作,生命中呈现的只有河流与庄稼,对此,“我”既有褒奖,也有批判。
B.文章开头通过对乡村现状的描绘,既突出了乡村空巢老人生活的孤独与伤感,同时也为下文描写父亲做了铺垫。
C.父亲的生活与河水融为一体,不可分割,河水在父亲心中的分量很重,它照亮了父亲的内心,也寄寓着父亲的精神世界。
D.文章写岸边灯光亮起时“好多人的眼睛都是湿的”和河流之外万家灯火的场景,意在借灯火的意象表明人们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我们丰满起来”与“他却慢慢干枯成一棵树”形成对比,体现了父亲对孩子们的爱和伟大的自我牺牲精神
B.文章写父亲不肯跟“我”到城市生活时,用词形象生动,“移栽”一词运用拟物的修辞手法,表现了父亲的固执。
C.文中写河流是父亲的“精神领地”,土地是父亲的“封地”,父亲是“庄稼的王”,通过夸张的手法,写出父亲对故乡乡土的虔诚。
D.文中写水鸟把旧日子在河水中“择出来”“洗净”,把父亲的眼神“捞出来”“晾干”,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用水鸟串联起对故乡生活的怀念和父亲对于故乡生活的守望。
E.文章语言既平实质朴,意蕴悠长,又富有哲理性,作者大量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强化了情感表达。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语言上具有怎样的艺术表达效果?
4.作品为何先写“我们愿望的归结点是城市”,在结尾处又说“为我们定格出故乡的坐标,距离再远,也不会迷失自己”?这样写矛盾吗?
2021-02-25更新 | 3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