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文学类文本体裁 > 其他小说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0 题号:1310332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沙之书

【阿根廷】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

线是由一系列的点组成的,无数的线组成了面,无数的面形成体积,庞大的体积则包括无数体积……不,这些几何学概念绝对不是开始我的故事的最好方式。如今人们讲虚构的故事时总是声明它千真万确,不过我的故事一点不假。

我单身住在贝尔格拉诺街一幢房子的五楼。几个月前的一天傍晚,我听到门上有剥啄声。我开了门,进来的是个陌生人。他身材很高,面目模糊不清。也许是我近视,看得不清楚。他的外表整洁,但透出一股寒酸。他一身灰色的衣服,手里提着一个灰色的小箱子。乍一见面,我就觉得他是外国人。开头我认为他上了年纪,后来发现并非如此,只是他那斯堪的那维亚人似的稀疏的、几乎泛白的金黄色头发给了我错误的印象。我们谈话的时间不到一小时,从谈话中我知道他是奥尔卡达群岛人。

我请他坐下。那人过了一会儿才开口说话。他散发着悲哀的气息,就像我现在一样。

我卖《圣经》。他对我说。

他沉默了片刻,然后搭腔说:

我不光卖《圣经》。我可以给你看看另一部圣书,你或许会感兴趣。

他打开手提箱,把书放在桌上。那是一本八开大小、布面精装的书。显然已有多人翻阅过。我拿起来看看,异乎寻常的重量使我吃惊。书脊上面印的是圣书,下面是孟买

我信手翻开。里面的文字是我不认识的。书页磨损得很旧,印刷粗糙,像《圣经》一样,每页两栏。版面分段,排得很挤。每页上角有阿拉伯数字。页码的排列引起了我注意,比如说,逢双的一页印的是40514,接下去却是999。我翻过那一页,背面的页码有八位数。像字典一样,还有插画:一个钢笔绘制的铁锚,笔法笨拙,仿佛小孩画的。

那时候,陌生人对我说:

仔细瞧瞧。以后再也看不到了。

声调很平和,但话说得很绝。

我记住地方,合上书。随即又打开。尽管一页页的翻阅,铁锚图案却再也找不到了。

然后,他像是向我透露一个秘密似的压低声音说:

我是在平原上一个村子里用几个卢比和一部《圣经》换来的。书的主人不识字,我想他把圣书当做护身符,他属于最下层的种姓,谁踩着他的影子都认为是晦气。他告诉我,他那本书叫沙之书,因为那本书像沙一样,无始无终。

他让我找找第一页。

我把左手按在封面上,大拇指几乎贴着食指去揭书页。白费劲,封面和手之间总是有好几页,仿佛是从书里冒出来的。

现在再找找最后一页。

我照样失败。我目瞪口呆,说话的声音都变得不像是自己的:

这不可能。

那个《圣经》推销员还是低声说:

不可能,但事实如此。这本书的页码是无穷尽的。没有首页,也没有末页。我不明白为什么要用这种荒诞的编码办法。也许是想说明一个无穷大的系列允许任何数项的出现。

随后,他像是自言自语地说:

如果空间是无限的,我们就处在空间的任何一点;如果时间是无限的,我们就处在时间的任何一点。

我和他谈话时,继续翻弄那本无限的书。我假装兴趣不大,问他说:

你打算把这本怪书卖给不列颠博物馆吗?

不,我卖给你。他说着,开了一个高价。

我老实告诉他,我付不起这笔钱。想了几分钟之后,我有了办法。

我提议交换,我对他说,你用几个卢比和一部《圣经》换来这本书,我现在把我刚领到的退休金和花体字的威克利夫版《圣经》和你交换。这部《圣经》是我家祖传。

花体字的威克利夫版!他咕哝说。

我从卧室里取来钱和书。我像藏书家似的恋恋不舍地翻翻书页,欣赏封面。

好吧,就这么定了。他对我说。

我从不向任何人出示这件宝贝。随着占有它的幸福感而来的是怕它被偷掉,然后又担心它并不真正无限。我本来生性孤僻,这两层忧虑更使我反常。我有少数几个朋友,现在不往来了。我成了那本书的俘虏,几乎不再上街。晚上,我多半失眠,偶尔入睡就梦见那本书。

夏季已近尾声,我领悟到那本书是个可怕的怪物。我觉得它是一切烦恼的根源,是一件诋毁和败坏现实的下流东西。

我想把它付之一炬,但怕一本无限的书烧起来也无休无止,使整个地球乌烟瘴气。

我想起有人写过这么一句话:隐藏一片树叶的最好的地点是树林。我退休之前在藏书有九十万册的国立图书馆任职,我知道门厅右边有一道弧形的梯级通向地下室,地下室里存放报纸和地图。我趁工作人员不注意的时候,把那本沙之书偷偷地放在一个阴暗的搁架上。我竭力不去记住搁架的哪一层,离门口有多远。

我觉得心里稍稍踏实一点,以后我连图书馆所在的墨西哥街都不想去了。

(有删节)

1.下列对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向我们讲述这个故事,比起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它显得更真实,仿佛这个荒谬的故事是叙述者亲身经历的。
B.“我”面对这本无尽之书时,起初因为好奇而被吸引,然后发现对它探究得越多,不了解的部分也就越多,然后迷失于无法自拔的敬畏,最终产生恐惧而逃避。
C.小说《沙之书》运用曲折深奥的隐喻,让读者犹如走进了一个迷宫,既有迷失方向的困惑,又有发现的新奇,彰显了作者对社会具体问题的思考。
D.小说中的“我”单身住在一间屋子里,如果他有一家老小,这故事或许无法完成,单身意味着主人公是一粒沙,而芸芸众生都是一粒沙一样的存在。
2.请结合文本分析小说题目“沙之书”的含义及作用。
3.请结合小说三要素,分析《沙之书》与传统小说不同的地方。
【知识点】 其他小说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军魂

李家法

王营长抗美援朝时打阻击,挨美国的飞机滥炸,他一翻身,胸揽一挺机枪,哒哒哒——,一满梭子硬是把美军的一架战斗机揍了下来。等战友把他扶起时,才发现王营长一条血肉模糊的腿早被炸掉了。

王营长回到北京治疗时,一个叫草莓的年轻护士对他呵护有加。后来经组织上批准,他跟草莓结了婚,回到故里休养。王营长是特级英模,享受特别津贴。据说王营长的工资比县长还高出一块八毛六分。不过,村里人不眼红,王营长领那些钱,是拿命换来的,谁要是不服,你到枪林弹雨中走一遭瞧瞧。

王营长攒了钱,就在村里建一套大房子,宽敞阔绰。老百姓就私下里议论:王营长没养下一男半女,建那么多那么好的房子有啥用?有钱,你不如买点好吃的好喝的实在。可王营长确实抠门,舍不得吃也舍不得穿。村边有个露水集市,每天早上,鸡鸭三鸟,鱼虾海鲜一街的摆着,可王营长很少问津,就连政府给的特价猪肉票,他也用不着而转送给了他人。每天,他就拄着拐杖晃荡着一条空空的裤管来到早市,挑一把音菜,切一斤豆腐,然后颤颤晃晃回到家。

王营长是荣誉军人,虽有国家给养着,但已解甲归田。生产队就在王营长大院前划了两亩自留地,给王营长自耕自种。从高位截肢的王营长把他的两亩自留地伺候得绿肥黄瘦的时候起,村子里就鲜见了懒惰的人。

王营长体况很差,他需要疗养。每天早上生产队的社员们出工以后,草莓就扶着王营长在村子里散步。这一天早上,他们刚好来到村小学堂旁边时,天突然就昏暗下来,黑沉沉的就像罩着一口大黑锅。须臾间狂风又起,一场大暴雨眼看就来临了。草莓赶紧扶着王营长进了学校避雨。这一避,把王营长吓出一身冷汗:原来学校的几间教室全部是既倒的危房,大风把房面上的瓦片刮得沙沙作响,抬头一看,隐约还透着星星点点的斑驳,墙上显露一道道裂隙,有的已经能伸进去一个拳头了。一路路土黄色的桨痕从墙头流到地面,昭示着侵蚀已非一日之久。外面开始下雨了,教室也下起小雨,老师没法上课,一群学生娃蜷缩在教室一角,用自带的雨具遮档雨滴。王营长一看叫声不好,他令草莓马上去把校长找来。不一会,长得像麻杆一样的张校长冒雨来到王营长的跟前,他见了王营长,不由自主地佝了一下腰。

王营长黑着脸:“你就让孩子在这样的教室里上课?”

张校长哭丧着脸:“没办法,我已经打了很多报告上去了,上面就是不拨钱下来维修。”

王营长吼起来:“教室马上要塌了。出了人命,我枪毙你。”

张校长害怕了:“王营长,你说怎么办?”

“怎么办?传我命令:撤。赶快吹号呀,不!敲钟,你快啊……”王营长用拐杖猛地戳着地,一条空荡荡的裤管微微地颤抖。

“可是……往哪里撤?”

王营长斩打截铁地说:“到我家去!全部去!”

一阵急促的集合钟声,孩子们、老师们相互搀扶着冒雨撤出学校。刚走不远,只听到身后一声“轰隆”接着一声“轰隆”,学校就在风雨中倒塌了。张校长在泥泞的路上,扑通一下就给王营长跪了下来。

那场暴风雨真大,连着下了三天三夜,学校就在王营长家的八间大瓦房里架上黑板上课,孩子们的读书声越是响亮,好像要同风雨声争个输赢似的。

第四天,天还浙沥着,王营长说不能再等了,他要到县上报告学校倒塌的事情。王营长换上一套崭新的军装,搭上村里的马车,冒雨出发。不久,噩耗传来:王营长半路上遇到山洪暴发,连人带车给冲走了……

王营长的家到处缀满小白纸花,村民从四面八方赶来送别英雄,一个个哭得泪如汾沱。那天老师们不约而同在教孩子们唱着一首歌:

“风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侧耳听……”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王营长虽然有钱,但村民并不眼红;他不舍得吃穿,却在村里盖了宽敞阔绰的大房子,是为了给村里的师生一个安全的学习条件。
B.文中刻画张校长着墨不多,但通过“长得像麻杆”“不由自主地佝了一下腰”“哭丧着脸”等细节描写表现出他胆小怕事的特点。
C.小说语言既通俗又形象,如“战斗机揍了下来”“伺候得绿肥黄瘦”“黑沉沉的就像罩着一口大黑锅”等,遣词造句都颇具匠心。
D.小说写暴风雨几天不停,说明环境的恶劣,为下文王营长遇难埋下伏笔,也暗示了乡村教育的艰难以及县里对乡村教育的不重视。
2.小说中两次写到王营长的拐杖和空裤管,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主要写王营长解甲归乡后的生活经历,却用“军魂”这样一个题目,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
2020-01-13更新 | 5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云中的红围巾

郝明

连长放下手中的高倍军用望远镜,揉了揉眼睛。瞭望塔外漫长的边境线上,除了铁丝网和柱桩上还能看到些许黑色,剩下就是满眼的雪白,刺得眼睛生疼。

报告连长,军区正午时分将有物资抵达。

连长转过身,接过通讯员手里的电报本,签上字,回敬一个军礼。

这几场暴风雪呀!连长心里有些感慨。在内蒙古二连浩特驻守近20年,这是他见过的最大的几场雪了。运输道路都被齐人深的积雪填埋,推雪机没日没夜地抢挖,但等挖到这里,估计要年后了。往年军区都是提前几天就把慰问物资运到,今年也不知为什么耽误了。

看看瞭望塔外的天空,灰蒙蒙的阴云像一群无人看管的野马,又在慢慢地压低地面并随风移动着,做好接收准备。

是!通讯员答道,连长,班里的战士们还有一个特殊的准备呢。通讯员有些神秘地笑。

什么准备?要注意安全,年三十了,可以搞点创新。连长有些心疼地望着通讯员,这帮二十出头的小伙子,来自全国的各个省市,头一次在最前沿的萨麦哨所过年,他希望新兵们能过好头一个春节。

在回营房的路上,连长几次从军大衣兜里拿出手机,又几次放回去。过年的这个电话怎么打呢?他是亏欠这个家的,平时照顾不到,就连过年,他不是有任务在身,就是把回家的机会让给下级,今年又不能好好陪家人了。连长此刻的心,就像自己脚下踩着的莹白积雪,正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

正午时分,连长站在营房前,他望着草原异常寒冷的天空,乌云黑压压堆成整坨厚铁,正准备压向地面,压向屋顶,仿佛所到之处,一切都会被压成扁扁的形状。

通讯员,停机坪提前做好准备!

是!通讯员接到命令,快步跑向指挥中心,他隐隐约约看到远处天空中一架军用直升机像只小蜻蜓般往这里飞来。

报告机长,目前积云层覆盖严重,地面风速50公里每小时,顶风25公里每小时……副驾拿着记录本,神色凝重地望着机长,并且偷偷瞄了一眼后排坐着的霞姐和孩子,两人正一无所知地望着窗外飞来飞去的云彩在指指点点。

尝试悬停!油耗目前如何?机长沉稳地拉起操纵杆,在积云层中间的一条缝隙中果断地穿行过去,开始寻找合适地准备降落。

油量仅维持返航。副驾尽量压低声音。

地面上的连长感觉今天的直升机有些异常,平时如果不具备降落条件,直升机会通知地面部队,然后从缆绳上把物资空投下来,今天这是怎么了?一圈圈地反复寻找机会降落,不断在低矮密集的云层中穿梭,仍在试图寻找机会。

连长,连长!通讯员手里拿着电文和望远镜,有些跌跌撞撞地从指挥中心跑过来。

慌什么!连长有些训斥道,怎么了?

雄鹰呼叫,不具备降落条件,空投后……通讯员停顿了一下,才说,准备返航。

那就接收好了。连长说。

是准备好了接收,就是不知道为什么它还总是在盘旋。通讯员和连长一起怔怔地望着天空上的直升机,感到有些莫名其妙。

霞姐,松开小宝,让他哭吧!直升机上的副驾向后排喊。

小霞默默松开捂着小宝嘴的手,自己的眼眶里也蓄满了泪水。小宝因为妈妈的手松开了,继续号啕大哭,自打他知道还要飞回去,便不顾一切地开始哭,他感到所有的新年愿望都将会落空。

霞姐,你搂紧小宝,舱门要打开空投了——

等等。小霞忽然想起了什么,解下脖子上那条鲜艳的红色羊绒围巾,把这个系上。

副驾看着围巾,火一般的红,映得他的眼睛红红的。

连长,那物资上绑的是标语吗?红红的一长条。通讯员举着望远镜,使劲睁大眼,想看清楚,怎么看着像是一条红围巾?

连长看着离自己头顶越来越近的物资,还有那条系在上面的红围巾,突然像是被罩进暖融融的红色光环里,沐浴在温存和幸福之中,一种感动和血液绞在一起,开始在体内奔涌,那飘在空中的红围巾,就那么柔软地无声无息地一路过来。

连长目不转睛地望着天空,漫卷的风肆意吹打着他的脸,而这张脸上除了像被刀刻过般的刚毅,再看不出任何表情。他缓慢而坚定地抬起右手,向空中敬着标准的军礼,一字一顿地大声说道:回电雄鹰,预祝返航顺利,祖国和家人都在萨麦哨所心中!

妈妈,你看那是什么!哭闹的小宝忽然发现新大陆似的指着地面闪闪发光的东西。小霞透过舷窗看到,地面H形停机坪上,出现了一张闪烁的中国地图,那应该是一种EL发光带围成的,里面站着一排小小的人影,个个如雕塑般站立。霞姐擦着小宝脸上未干的泪水,说道:那是爸爸和叔叔们驻守的地方,他们在守护着国家。

妈妈,爸爸会看到你系的红围巾吗?我将来也要像爸爸一样站在里面好不好?小宝认真地说。

会的,好!霞姐看着儿子稚嫩的脸蛋欣慰地笑着,湿润的眼睛深情地望着远去的发光的中国地图,远去的营房,远去的草地,窗外墨灰色的云朵也被远远地甩在舷窗后。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连长对暴风雪这一恶劣环境的感叹,既有对即将空投的慰问物资能否顺利抵达的担忧,也有对飞机上的妻儿的牵挂。
B.副驾大声让小宝哭,体现了他对小霞母子不能与亲人团聚的理解与怜惜之情。
C.通讯员跌跌撞撞从指挥中心跑来,急于把飞机无法降落的情况报告连长,也表现出对飞机无法降落的失望。
D.霞姐把围着的红羊绒围巾系在缆绳上,表现出她在飞机无法降落不能团聚时的机智灵活,用红围巾把亲情连在一起。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将阴云比作野马,运用比喻写出了边境风云变幻、环境恶劣,为下文装载慰问物资的飞机无法降落埋下伏笔。
B.连长对直升机的异常举动心存疑惑,衬托了边防战士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的互助互爱,也表现了对飞机上战士的关爱之情。
C.这篇小说通过场景的不断变换,从地面到空中,再从空中到地面,反反复复,一步步地引出空中的红围巾。
D.小说结尾运用反复手法,一连写几个“远去的”,写出了飞机无法降落飞去的情景,表达了霞姐内心的悲伤和绝望。
3.结合文本,分析小说叙述上的特征。
4.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小说标题的作用。
2021-01-25更新 | 3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没人应答的电话

渡边淳一

至5月末母亲去世以来,已经过去五个月了。

直至去世,母亲一直住在札幌,但其后我去札幌的次数也并没有减少。去演讲或是与编辑会晤,这个夏天也总共去了20天左右。

即使母亲去世了,但札幌是我故乡,又有老朋友和亲戚,所以不会断了关系。但母亲在世时和去世以后,即使是去同一个札幌,情景也不一样了。

我说不清哪儿不一样,但不一样是千真万确的。

以前,更确切的说是母亲在世的时候,一到千岁机场,我必定给老家打电话。仅仅是暂且向母亲报告一声:“我刚到。”但母亲旋即必定反问道:“什么时候来?”

她是在问,顺便回老家的日期,但我多半径直去演讲会场或是饭店。

“今天不能去,但明天早上也许去一下。”

“今晚不行吗?”

“有许多事要办呢。明天早上行吧。”

“几点来呢?”

“这个吗,大概八点左右吧。”

“几个人来?”

“大概一个人吧。”

“是你一个人。八点钟?”

母亲之所以叮咛,是要为来的时候准备好新鲜的生鱼片、我爱吃的煮菜以及威莱等。她的心意让人高兴,但说实话,也令人感到有点儿烦。特别是飞机晚点,时间不充裕时,便不能跟她唠叨了。

若是可能的话,只想报告一声“我刚到”就结束,但母亲却进一步搭话说:

“你马上去哪儿?”

“马上在饭店跟人洽谈。”

“你身体没有什么不舒服吧?”

“没问题。”

“你知道本间的叔叔吧,他前些天病倒了。

母亲似乎不知道我焦急万分。不,打一开始她就没有在意这种事。

“我得赶紧办事,回头慢慢听你说吧。”

好不容易挂了电话,我松了一口气。我觉得千岁机场的通过礼仪这才结束。

当然母亲去世以后,我不会打这种电话了。即使在千岁下飞机,我也只要径直乘上车子就行了。但多年来的习惯不是那么轻易就能消失的。就在不久前,在千岁下了飞机的我,当自己觉察到时已经站到公用电话前了。于是我拿起话筒对自己说:已经不用打电话了。这么想的时候,更强烈的意识到母亲不在人世了。知道不必打电话了,一种失去母亲的寂寞感突然复苏过来。

奇怪的是,母亲在世时觉得最麻烦的事,现在却最令人怀念。即使是去同一个札幌,我也多半总是在早晨去老家母亲那儿。晚上要跟各种人会餐,加上老家只有一个女佣人,所以深夜去麻烦人家不好。而且深夜起来要洗澡或是写稿,饭店最为方便,所以我多数是在时间比较自由的上午去吃饭,但这出乎意料的麻烦。本来就住在饭店,所以只要直接去餐厅,便能吃上饭,如果要让服务员送到房间,那就更简单了。

但现在虽说单程只要花1000日元左右,但却要特意乘出租车去老家吃饭,当然自己家的早饭总比饭店的讲究。但早晨这么早,哪能吃那么多呢?量太多,一剩下来,母亲便担心的问:什么地方不舒服吗?”所以我有时请同行的编辑一起去。母亲开始问早饭的人数,也是因为这个缘故。总之母亲是一个喜好什么都多做一些让客人吃的人。也许母亲这下满意了,但硬是要吃下去的一方,稍稍有点儿难受。特别是工作到黎明而发困的时候,或是没有食欲的时候,就懒得去老家吃早饭了。但去的哪怕晩一会儿,电话就打来了:“还没来吗?”即使想再睡一会儿,也想到把家乡菜摆在饭桌上正等候自己的母亲,就不得不过去。我有时也想,这是一种十足的折磨,如果没有母亲,那该多么轻松啊!

当然现在在饭店睡到什么时候,母亲也不会打电话来说什么了。母亲已经不在,我可以不用去了。虽对此事感到安心了,但内心什么地方总等着母亲打电话来。前些天也在梦中,仿佛听到了母亲打来的电话,醒来后随手按了一下枕边的电话按钮:561-6074。

现在老家从早到晚没有一个人,所以即使打电话也不会有人出来接了。

明明知道这点还呼了一下,果然没有母亲的声音,只是呼叫音单调地继续着。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母亲在世时,我总是忙于演讲,参加宴会,而在母亲去世之后却在内心总等着母亲打电话来,作者借此表达了内心的愧疚和对母亲深深地怀念。
B.这篇小说行文中多次写到当年,我对母亲的电话感到麻烦,甚至有时想,如果没有母亲,那该多么轻松,这是运用反衬手法,突出今日对母爱的理解和赞美。
C.母亲去世了,好几个月后,我明明知道不会有人接电话,还是呼了一下,这说明我依然无法接受这个事实,这一细节表现出我心中对过去所作所为深深的悔恨之情。
D.小说语言平实自然,如话家常,娓娓道来,但在细节安排上是很精心的,例如在饭店里,仿佛在梦中听到了母亲的电话的情节,都渗透着主题,颇具匠心。
2.小说在刻画母亲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3.电话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2019-03-14更新 | 9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