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文学类文本体裁 > 其他小说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495 题号:1393723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暮鼓

铁凝

日落之后,天黑以前,她要出去走路。一天的时光里,她尤其喜欢这个段落。日落之后,天黑以前,是黄昏。

她穿上薄绒衣和哈伦裤,换上走路的鞋,出了家门。她有些自嘲地暗想,她要保持整体的青春感。至于下巴的松懈或者鼻梁旁边的几粒雀斑,其实无碍大局。当一个六十岁的女人敢于穿着质地柔软、裤角裹腿、裤裆却突然肥坠以模糊臀部的哈伦裤出行时,谁还会注意她脸上的雀斑呢?

她走上柿子林边的这条小马路时,发现马路对面,一个老者几乎正和她齐头并进。老者拖着一把平头铁锨,铁锨和柏油路面摩擦出刺拉、刺拉的让人起鸡皮疙瘩的噪音。他为什么不把铁锨扛在肩上呢?她心里有点抱怨,由不得偏过脸扫了一眼老者——这老头!她心说。

路灯及时地亮起来,在她斜后方的老头停住脚,从衣兜里摸出一包烟和火柴,仿佛是路灯提醒了他的抽烟。他将铁锨把儿夹在胳肢窝底下,腾出手点着一支烟,狠狠吸了一大口。借着路灯和老头点烟的那一忽儿光亮,她看见老头的齐耳短发是灰白色的中分缝,皱纹深刻的没有表情的脸木刻一般。他咳着喘着向路边半人高的冬青树丛里吐着痰,确切地说,是向那树丛吼着痰,费力地把喉咙深处的痰给吼出来。那吼是疙疙瘩瘩低沉、粗砺的吼,犹如老旧的轮胎隆隆碾轧着碎石。

她闻见一股子花椒油炝锅的白菜汤味儿,网球馆工地正在开饭。她看见一个体型壮实的工人正朝她和老头这边张望,望了一阵,就扑着身子快步朝他们走来。当他和他们相距两三米的时候,她看出这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只听他急切地高喊起来:妈!妈!他喊着说,快点儿!菜汤都凉了!

她下意识地扭头向后看,路上没有别人。他是在喊她吗?他错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妈?或者她竟然很像这位施工队成员的妈?

这个端着空饭盆的年轻工人,就见他很确定地走到老头跟前,从他手里接过铁锨,又叫了一声,他催促说快点儿!菜汤都凉了!老头低声嘟囔了一句什么,不急不火的,由着儿子接过了铁锨。

她从年轻人浓重的中原口音里,听出焦急和惦记。他的头发落满了白灰和水泥粉末,接近了老头——不,应该是他的妈那齐耳乱发的颜色。

那么,他没有把身穿哈伦裤的她错认成自己的妈,他是在管那老头叫;那么,她一路以为的老头并不是个老头,而是个老太太,是——妈。

年轻人扛着铁锨在前,引着他的妈往一盏路灯下走,那儿停着一辆为工地送饭的三马子,车上有一笸箩馒头和一只一抱粗的不锈钢汤桶,白菜汤味儿就从这桶里漾出。母子二人舀了菜汤,每人又各拿两个大白馒头,躲开路灯和路灯下的三马子,找个暗处,先把汤盆放在地上,两人就并排站在路边吃起晚饭。

她佯装在近处溜达,观察着从容、安静地嚼着馒头的这对母子,怎么看也更像是一对父子。路边的年轻人很快就把饭吃完,从地上端起妈那份菜汤递到她手上。妈吃完馒头喝完汤,拍打拍打双手,在裤子两侧蹭蹭,从肥大中山式上衣的肥大口袋里掏出两只壮硕的胡萝卜,递给儿子一只,另一只留给自己,好比是饭后的奖赏。

她看见儿子拿着萝卜,和妈稍做争执,要把自己手中那个大些的塞给妈,换回妈手里那个小一点的。妈伸出举着萝卜的手挡了挡儿子,便抢先咬下一大口,很响地嚼起来。儿子也就咬着手中那大些的萝卜,很响地嚼起来。在路灯照不到的暗处,那两根在他们手中晃动的胡萝卜格外显出小火把似的新鲜光亮,和一股脆生生的精神劲儿,让她想起在她的少年时代,夜晚的交通警察手中那发着荧光的指挥棒。

会所传来一阵鼓声,是某个庆典或者某场欢宴开始了。会所的承包商早年是太行山区农民鼓队的鼓手,村里的喜事,镇上县上的赛事都少不了那鼓队。如今他将一面一人高的牛皮大鼓引进美优墅会所金碧辉煌的大堂,屏风似地竖在一侧,让擂鼓成为一些仪式的开场白,让仪式中身份最高的人手持鼓槌击鼓,如同证券交易所开市的鸣锣。

她对会所的鼓声并不陌生,她和家人都在会所举办或者参加过这种仪式。虽然,和旷野的鼓声相比,圈进会所的鼓声有点喑哑,有点憋闷,好比被黑布蒙住了嘴脸的人的呐喊。但鼓声响起,还是能引人驻足的。她望望那路边的母子,他们仍然站在黑暗中专注地嚼着胡萝卜,对这近切的鼓声充耳不闻。

她迎着鼓声往回家的路上走,尽可能不把自己的心绪形容成无聊的踏实。也许鼓声早已停止,她听见的是自己的心跳。世间的声响里,只有鼓声才能让她感觉到自己的心在跳。

(2015年荣获首届《作家》金短篇小说奖,有改动)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的“她”是一位城市的暮年女性,对自己保持整体的青春感颇为自信。“她”因“观察”打工母子而得到了生活和生命的启迪。
B.在“她”的眼里,那一对站在路边嚼着馒头的母子更像是一对父子,仅仅是因为老年母亲的外貌和行为方式实在像一位父亲。
C.文章中描写“那两根在他们手中晃动的胡萝卜格外显出小火把似的新鲜光亮”,表达出城市的“她”对农民工母子生活方式的羡慕。
D.会所里的暮鼓有点喑哑和憋闷,但依然是生命的勇敢呐喊,六十岁的“她”迎着鼓声回家,此刻,生命的积极鼓点在她心中敲响了。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环境描写关联全篇,十分生动。如开头“日落之后,天黑以前”的描写,渲染了城市的“黄昏”氛围,烘托人物暮年感伤的心理。
B.小说人物描写细腻传神,体型壮实的儿子急切地反复呼喊“妈!妈!”“快点儿!菜汤都凉了!”,一个憨厚孝顺的儿子形象跃然纸上。
C.小说以“暮鼓”为题,富有艺术魅力,是串联故事的线索,使文章情节紧凑,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且在结束部分以此点明主旨。
D.小说情节平实,语言简约洗练,比喻生动形象,使平凡的人物形象可感,琐碎的日常让人感动,字里行间让人领会出人生启悟。
3.从“她”眼中的“老头”到年轻人喊“妈”,这一情节设计十分巧妙。试结合全篇,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4.最后三段呼应标题,着意写“暮鼓”。结合全篇,从不同层面探究“暮鼓”的意蕴。
【知识点】 其他小说 铁凝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卖胡琴的乡下人

毕飞宇

风已经长指甲了,华灯初放就下起了雪,霓虹灯的商业缤纷把雪花弄得浓妆艳抹。雪花失却了汉风唐韵、颜筋柳骨,都不像雪了。

乡野的雪全不这样。雪瓣从天上款款而至,安详、从容,任何时刻都见得永恒,哪像城里头这样浮躁过。卖琴人抬起头想看一眼城里的天,天让高层楼群和霓虹灯赶跑了。

第二天清早卖琴人出现在小巷。他的吆喝就是一路演奏他的胡琴,前胸后背挂满了家伙。地上全是薄雪。胡琴害怕下雪,蛇皮在雪天里太紧。蛇皮的松紧是琴声的命,琴的味道全在松与紧的分寸中,在极其有限的局限里极尽潇洒旷达之能事。钢琴和胡琴比算什么机器。

胡琴声在雪巷里四处闲逛,如酒后面色微酡的遗少。走了四五条小巷腿就酸了,卖琴人找了块干净石阶坐下去,很专心地拔弦。他的手指干枯瘦长,总有一股仙气,变成琴声在雪地里仙雾缭绕。卖琴人童子时代练过茶壶功,捧着灌满滚烫的水的茶壶,十只指头飞快地拍打,不能停一拍,要不你的手就熟了。卖琴人十八岁那年得了一个绰号,五指仙。人们说,五指仙的指头会说会道,弦上鬼精鬼灵,御风驾电。

店里走出来一个人,把卖琴人叫起身,食指往他口袋里摁下一张纸币,手背往远处挥了挥。卖琴人走进店里,把纸币平铺在吧台上,大声说,买一碗酒。一个疲倦的女人,半闭的眼由卖琴人移向毛玻璃酒瓶,懒懒地说,老头,你干一辈子也挣不来这瓶XO。老头出门时自语说,肯定是玉帝老儿的尿。

化雪天冷得厉害,卖琴人的肚子饿得旋转起来。走上大街,光秃秃的梧桐树下是年终的热烈气味。拥挤的人行色匆匆,为节前贸易而兴高采烈。广告牌上的女人在严寒之中面如春风,为商业宣传尽忠尽孝。但卖琴人的胡琴贸易没有进展。城市记忆对胡琴早就失却了怀旧。他的马尾弓声音过于沧桑难以唤醒城里人的疲惫听觉。城里人的听觉钙化了,需要平滑和湿润去滋补。一个十字路口,卖琴人目睹了奥迪牌轿车制造的车祸,呆站了一会儿。大街如故。城里人对一切惊变失去了兴趣。卖琴人的耳朵里充满了汽车喇叭声,想象不出这样的声音是怎么弄出来的。

人缝里敏锐地捕捉到了另一把胡琴的声音。声音不沉着,但肯定是一把胡琴。卖琴人挤进店里,看见一张电子琴正在模拟胡琴的伤感调子。卖琴人站在柜台前闻到了黑白键盘上奇怪的气味,十分唐突地问,这是什么?雅玛哈。怎么是胡琴的声音?营业员说,只要有电,它学什么是什么。卖琴人端起胡琴拉了一段琶音,说,这才是胡琴。营业员说,你干什么?卖琴人说,我是卖琴的。营业员笑起来,说,这里只有一个卖琴人,是我,您走好。

走出商店后他的故事成了笑柄,他的背影显得滑稽可笑。卖琴人离开商店时恶狠狠地说,他娘的,花活。

当年“花活”这句话差点断送了如日中天的五指仙,用这话评点五指仙的是一位算命瞎子。他们的相遇是在一个清晨,五指仙坐在河岸边练功,听见后头有人说,你弦上功夫名不虚传,弓上头却远不到家。瞎子要过胡琴一口气拉了七个把位的琶音。他的运弓充满气韵,如初生赤子的啼哭。瞎子说,笛子的眼位全定在那儿,气息的轻重尚且能使声音变化万千,胡琴靠着两根弦,手指的把位不定,越发需要气息去整理,要不全飘了。你玩的是花活,弓不听你的话,又怎么肯为你呼风唤雨?听不见风雨看不见日月,宇宙大千离你就远了。

天冷得厉害。卖琴人失去了吆喝的兴趣,最终给饥饿说服了,走到了馄饨摊前。卖馄饨的也是一个老头,脸上均和,不见风霜。卖琴人说,老哥,肚子里没油水了,想听什么你点什么。卖馄饨的小心地看过左右,悄声说,《听松》。卖琴人知道遇上了里手,如实说,我的弓上力道差,加上饿,拉不动,我来一段《潇洒走一回》,也是刚学。卖琴人坐在小凳子上摆开阵势,只拉了两句,手就让卖馄饨的捂紧了。卖馄饨的弯着腰说,先生到底是谁?遇上知音卖琴人羞得满脸难看,他低着眼望着卖馄饨人手指尖上的条形茧,说,羞于启齿;先生又是谁?卖馄饨的怔在那里,最后说,羞于启齿。

知音相遇作为一种尴尬成了历史的必然格局。卖琴人站在这个历史垛口,看见了风起云涌。历史可不在乎后人遗憾什么。它要断就断。

又下雪了。卖琴人对面是一个马路圆盘,数不尽的车在圆盘上呆头呆脑呈逆时针运转。人类的运行必须采纳这个流向,和时间背道而驰。卖琴人站在逆时针运转的斜坡之间,遗忘了生计与胡琴贸易,对雪花中匆匆而下的车流视而不见。许多车轮在转。这和当初的戏台结论大有不同,老板说,流水的看客铁打的戏。

卖琴人混了两碗牛肉拉面后躺进了圆柱形水泥管道。胡琴的琴弦被风吹出了哨声。风用了跳弓。这时候远处传来卡拉0K,一股烤羊肉的味道。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刻画了一个卖胡琴的乡下人在城市中一天的遭遇,同时插入卖琴人早年锤炼琴艺的经历,写出了卖琴人身世的传奇,也对比映衬出卖琴人现实处境的落寞。
B.作者善用新奇独特的修辞,语言蕴藏丰富的意蕴,比如“如酒后面色微酡的遗少”,巧妙的比喻既写出了卖琴人的执着恋旧,也写出了卖琴人豪迈、酒脱的风采。
C.本文用词精炼传神,文字具有画面感和动作感。如第5段,一“摁”一“挥”既写出了动作的力度,也传递出鄙夷的情感,而一个“平铺”则写出了卖琴人的自尊。
D.作品以第三人称讲述故事,有利于串联起不同时空的线索;文中对相关情节的议论、说明,丰富了小说内容,增加了故事的深度,引导读者深入思考故事的意义。
2.结合作品简要分析小说开篇对“雪”的描写的作用。
3.小说中酒吧女人、营业员、卖馄饨的三个次要人物分别从不同角度表现“传统文化和人文传统的没落”这一主题,请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
2020-04-13更新 | 18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徐凤林

伪满洲国的讨伐队又要进山了。

中共南满省委机关报编辑部就藏在这牛毛大山的密营里,这份南满省委直属的机关报,除了发布党的最新的抗战指示、东北抗日联军在各地打击敌人的胜利消息外,还担负着另外一个任务,负责供给桓仁地区抗联战士穿的鞋子,牛毛沟的张皮匠就是做靰鞡鞋的高手。

张皮匠做靰鞡鞋大多是用牛皮做,牛皮不够用时才用马、猪皮等。收来的皮张皮匠先要放到木头床子上用刀往下刮里子,然后把皮子放到装有石灰水的大缸里浸泡七天至半个月的时间,等把皮子上的毛泡掉了,再用清水泡,去掉皮子上面的灰尘。

泡好的皮子是柔软的,将皮子拿出未,搁进皮罩子里,底下放入草点着,用烟熏皮子,这就是熟皮子。熟好的皮子再用太阳晒,晒成老红色,然后再用铲子蹬,刮刀刮,将老红色蹬成杏黄色,裁成靰鞡坯子,将靰鞡坯子和靰鞡脸儿缝到一起,撤出鞋楦子就做出靰鞡鞋了。靰鞡鞋缝出来是敞口的,上面有块布,叫靰鞡腰子,用铁梳子将苞米叶子梳成一绺一绺的,或者用山上的靰鞡草,塞进靰鞡鞋里,靰鞡鞋上有靰鞡耳朵,将绳子从中穿过,脚穿进鞋里后,将绳子一紧,一道一道地缠在靰鞡腰子上,既暖和又轻便。东北地区冬天时天寒地冻,大雪插裆深,没有靰鞡鞋根本就出不了门。

张皮匠做的靰鞡鞋就是专门供应桓仁地区抗日联军的。

这次进山的讨伐队有一百多人,带头的日军队长叫东日文信。一张驴脸上戴着一副近视镜,藏在镜片背后的目光永远是闪烁不定的。几次进山讨伐都是空手而归,他很是想不明白原因在哪里。情报上明明说的报社地点在何处何处,为什么他们一进山,抗联的人就找不到呢?若说有人偷着给抗联送情报,就更不可能了,每次进山讨伐前,他都会在各个进山的路上布下暗哨,从来就没有看到过有人进山。

他知道,今天进山也抓不到抗联,但密探有情报,又不能不去。东日文信想偷个懒,让副队长带队进山找抗联,自己领着几个日本兵和伪军走进了张皮匠的家,他对中国人脚上穿的靰鞡鞋很感兴趣,想看看制作的工艺流程。

张皮匠此时正在熏皮子,蒿子草冒出的黑烟经过烟囱“咕嘟咕嘟”地在牛毛沟的上空飘荡着,屋子里充满了沤皮子的臭味。东日文信实在受不了这个味道。让伪军把张皮匠拉到了制作间,他要亲眼看看一双靰鞡鞋是怎么做成的。

张皮匠很有耐心,把一张皮子如何做成靰鞡鞋的制作过程详细地讲解了一遍,然后又缝制了一双鞋,把自己脚上穿着的鞋脱下来,演示如何往鞋里塞草,怎么穿。把个小鬼子看得心痒,非要用新做的靰鞡鞋自己试一下,穿上后蹦了两下高,觉得这鞋比自己穿的军靴好,一是保暖,二是轻快,军靴太沉。

黄昏时,进山讨伐的日伪军陆续回来了,结果还是扑了个空。东日文信很不高兴,撅着驴嘴,穿着这双靰鞡鞋,也没有给钱就走了。

张皮匠看他们走远了,熏皮子时就用苫房草了,望着牛毛沟上空飘荡的一缕缕轻柔的白烟,再看看峰峦起伏的大山深处,他露出了开心的笑。

由于屡次讨伐不利,关东军要把东日文信送上军事法庭,东日文信不堪受辱,剖腹自杀了,他到死也没有弄明白,是谁?用什么办法给抗联报的信!

(节选自小说《张皮匠抗战》)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标题“暗哨”意蕴丰富,耐人寻味。东日文信布下暗哨想找到抗联的人,没想到给抗联报信的暗哨就在他眼皮底下。
B.小说开头“伪满洲国的讨伐队又要进山了”,语言简练,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敌军的行动,营造出紧张的氛围。
C.张皮匠很有耐心地对日本人详细讲解制靰鞡鞋的过程,并进行演示,这是他在拖延东日文信,为抗日联军争取时间。
D.“一缕缕轻柔的白烟”照应前文“蒿子草冒出的黑烟”,两处烟的细节描写揭示了抗联暗哨张皮匠巧妙的报信方法。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行文张弛有度,由紧张氛围开始,用紧张氛围结束全文,中间介绍张皮匠做靰鞡鞋,日军扑空都使节奏稍微松弛。
B.文中东日文信的心理活动揭示了其行为的动机,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又使读者的情绪随其疑虑揣测而起伏。
C.小说叙述不动声色,善于设置悬念,结尾处东日文信“到死也没有弄明白”的疑惑,会使读者回读前文,回味无穷。
D.小说语言富有审美意蕴,这使小说充满诗情画意,如文中“峰峦起伏的大山”等描写,使小说具有画面感和意境美。
3.小说中的张皮匠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4.小说用较长的篇幅介绍张皮匠制作靰鞡鞋的过程,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
2021-04-02更新 | 13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灰黑麻雀

安谅

新任书记到了这个城市不久,便发现了一种北方并不多见的麻雀。它浑身灰黑,不像常见的那种,灰白,或者灰黑夹杂。

那种鸟起先有一只鸣叫着,栖息在他的窗台。

他的目光从文件堆里闪跳出来,充满了惊诧。那只鸟的大小不见异常,那双闪亮的眼睛,也透着几分机灵,但眼神又是奇特的,仿佛有什么冤屈要向他倾诉。那一身羽毛又如同负担深重,时常抖动着,像要努力甩掉什么。

那可怜兮兮的模样,让书记这七尺男儿心生怜悯。

他撇开厚厚的枯燥乏味的公文,蹑手蹑脚走近窗台,那麻雀扑楞扑楞地飞了,让他独自站立着,充满失望。

他喜欢鸟儿,包括麻雀儿。在南方城市工作时,还曾专程到花鸟市场买了一对喜鹊,还配了一只精致的鸟笼。那城市干净清爽,他每天早早上班,把鸟笼也侍弄得干干净净的,鸟儿在笼子里啁啾,他时不时瞅上它们一眼,心情无比愉悦。

他调到现在这个城市,初来乍到,就有点水土不服。这天气也老是阴沉沉的,让人提不起精神。

他本来要下去调研的,这是他从政以来养成的工作习惯,到基层,到群众中走走,能接地气,让人心里踏实。但他身子不太舒服,他的几位副手也劝他,先别太累了,读读文件,了解一下情况,这样再下去,更有准备,也更全面。他不愿拂了大家的好意,而且大家说的也有些道理,他今天就一整天待在办公室里了。

大院门口传来一阵阵喧哗。他问秘书,秘书说是上访的。他问为何上访,秘书说是为城市污染的事。又补充一句,哦,他们常来,这事一天两天也难以解决。

他没再问下去,现在经济发展过快,很多城市都有此类上访户。南方那个城市多的是动迁上访户,他时常被围追堵截。他努力帮助解决了不少,也有的人要求过高,确实不太好解决。

他坐回到办公桌前,脑子里还在想这灰黑的麻雀。这麻雀确实奇特呀。

他把秘书叫了进来,询问道:“这地方的麻雀,灰黑色的,是当地品种吗?”

秘书是当地小伙,此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什么灰黑麻雀,我,我不太清楚……”

看小伙子一脸窘迫,他就和蔼地让他退下了。现在城里人有几个对花草鸟儿的能说个名堂来呢?不能说“五谷不分”,这鸟类品种,也确实强他所难了。

他又埋首于公文堆中。他看到一份人大代表的建议,说是这城市冬天集中供热,大多是烧煤,环境也被破坏了,建议全部改用天然气,虽花了大本钱,但造福当代和后人。但老市长先批了一行字:美好梦想!

他沉思有顷,不知怎么落笔为好。

这时,窗台上又飞来了一只麻雀,灰黑色的。之后,一只、又一只飞来。一下子十来只,一字排开着,向玻璃窗内探头探脑,模样儿煞是可爱。

他不敢趋前,生怕再惊扰了它们,只是睁大眼睛观察着它们。他纳闷怎么有这么多麻雀拥挤在他的窗台。

忽然一声雷电惊醒了他,原来是下雨了,麻雀们在避雨呢。

但这窗口没安装遮雨棚,渐渐下大的雨,必会把它们淋湿。他心疼它们,轻轻走过去,想把窗户打开,这样它们可以进到屋子里。当窗户打开时,麻雀还是大都惊飞了,只有两只蜷缩在角落里,浑身颤抖。

他只能强行把它们请进屋来,关上了窗户。它们温顺地趴在他的手心,眼神有一丝惊恐。他安慰它们:“别害怕,我不会伤害你们。”他用手抚摸它们灰黑的羽毛,手上觉得黏黏的,脏兮兮的感觉。

他倒了一脸盆清水,将两只麻雀放了进去。雀儿目光起先惊慌,随之欢快地扑腾起来。

他好高兴,打了一个电话,让秘书进来,说有客。之后,再转身,他愣住了:刚才那两只灰黑的麻雀已经变了样儿,一身灰白的羽毛,湿漉漉地紧贴在它们身上,那眼睛似乎也愈发明亮起来,正昂首望着他……

秘书进来了,见屋里并无他人,一头雾水地问:“哪里,客人?”

好久,他才缓缓说道:“是特殊的上访者……”

(选自2018年第18期《微型小说选刊》,有改动)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对灰黑麻雀的描写,有欲扬先抑的艺术效果,为下文交代灰黑麻雀形成原因做了铺垫。
B.小说中“老市长”虽没有出场,却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为小说留下了含蓄不尽的想象空间,促使读者浮想联翩。
C.第3段“他的目光从文件堆里闪跳出来,充满了惊诧”,通过神态描写,表现了书记对灰黑麻雀在北方出现的惊异,为后文写他心生怜悯做了铺垫。
D.作者善于设置悬念,环环相扣,直到小说结尾才抖开“包袱”,使真相大白,实在是匠心独运,与相声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妙。
2.小说中的新任书记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3.小说结尾,设置“灰黑麻雀被清水冲洗成灰白颜色”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2020-11-05更新 | 7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