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文学类文本体裁 > 中国现当代小说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2 题号:1534234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解冻

迟子建

冰消雪融时,小腰岭人爱栽跟头的日子也就来了。

小腰岭的女人恨透了泥泞,一旦暖阳照拂得屋顶的积雪脱胎换骨,屋檐滴答滴答地滴水了,她们便不愿让老人出门,不愿让男人喝酒,更不愿让孩子玩耍。不然,她们得一天洗一盆衣服,可是泥泞怎么能阻止得了他们呢?你时常能在路上,逢着那些栽倒后滚了一身泥水的人。女人们没办法,只好让家人穿最破旧的衣服和鞋子。若是外乡人这时节来小腰岭,看着一村人衣衫褴褛的,会说:这村子穷掉底儿了!

有一个在泥泞中依旧衣着考究的人,他就是小腰岭的小学校长苏泽广。只要上班,他必得穿上皮鞋和中山装,虽然他倍加小心,可是回家的时候,裤脚还是溅上了泥点,鞋帮沾满了污泥。他老婆黎素扇,少不了埋怨他几句,说你看看小腰岭的人,谁像你穿成这样,让人笑话!苏泽广说:我这么多年没穿中山装了,好不容易盼到能穿的日子了,再让它压箱底,不是可惜了吗!工宣队进驻学校的那年,他被发配到畜牧场养猪。平反后的苏泽广官复原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供销社买了一盒鞋油,把皮鞋打得锃光,然后又捧出了中山装,让老婆把它熨烫得板板正正的,挂在衣柜最显眼的位置。小腰岭人看他穿看中山装的样子,有的羡慕,有的则嗤之以鼻,说:臭老九又抖起来了!

苏泽广这天下班回家,滚了一身的泥水,显然他是摔倒了。黎素扇气青了脸,嚷着:我说让你穿破衣服吧,你非不干!这咔叽布的中山装,洗、熨都费劲,你知道不知道?!

知道。苏泽广吁了一口气,边脱衣服边说,你得赶快把它洗好晾干,我要去兴林开个会。”“什么会呀,要去兴林?黎素扇问。

我要是知道就好了。苏泽广说,邮递员下午送来急件,我打开一看,是教育局发来的,我后天到青峰报到,然后去兴林开个紧急会议,特别注明此事机密,不得外传。

黎素扇哎呀——叫了一声,打了个激灵,说: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苏泽广阴郁地说:我也这么想。以前通知开会,什么内容,会期几天,都说得明明白白的。这次呢,既没说会议议题,也没说要开几天。而且,怎么会把人召集到兴林呢?我看这次,恐怕凶多吉少。

黎素扇说,你要是出了事,我们娘仨怎么活啊?说着,眼泪落了下来。

你放心,万一有不测,我会安排好你和孩子的生活的。苏泽广说。

黎素扇说:你估计,能出什么事儿?

我们这次去三个人,有两个是刚刚落实了政策回到教育岗位的,另一个呢,是刚成立的招生办的主任。你说能不能是高考出了问题?苏泽广似答似问地说道。

黎素扇望着丈夫,说:不会吧!没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想不明白什么事儿,今儿就不费这个脑筋了。

第二天吃过早饭,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

家中只剩黎素扇一个人时,她开始帮丈夫打点行装。想着丈夫离不开书,便把几卷丈夫常看的书也装上了。不过当她拉上箱子的一瞬,突然想起书是个惹是生非的东西,万一有一天这样的书再遭禁,他不等于带去了几颗炸弹吗?于是又把书抽出来。

苏泽广下午到学校开始清点办公室中他认为该销毁的东西。他把平素偷闲写的诗一页页从抽屉里翻出,逐一过目。这时的他宛如一个审判官,裁决着哪些诗该活,哪些该枪毙。当他读到我在月下独酌,邀一朵彩云,做我杯中的新娘,觉得过于小资情调了,就把它放到处决的行列中;就这样,经他裁定,只剩下五首诗了。他对这五首仍不放心,又仔细端详了一番,发现我的泪,落入黑暗,于是黑暗有了种子,生长出了黎明也容易惹祸,便让它作为最后的殉葬者。他把裁决的诗,连同一卷手抄的《纳兰词》,一并投入走廊的火炉里。只听轰——的一声,那些东西顷刻间就被腾起的火焰吞噬了。苏泽广叹息一声,离开火炉,回到办公室,枯坐着。

解冻时节的泥泞就像一个个流脓的伤口,治疗这伤口的,是阳光。只要天气持续晴好,这伤口的面积就会逐渐缩小,直至结痂。苏泽广走后,小腰岭始终春光烂漫,短短五天,路上的泥泞萎缩了,人们走路时敢挺胸抬头了。这天中午,从青峰过来的长途客车上下来一个人,他就是穿着中山装的苏泽广。他提着大旅行箱,神采飞扬地回家。

吃过午饭,黎素扇问苏泽广:究竟是啥会啊?虚惊了一场。

说了你也不相信。苏泽广喜滋滋地说,招我们去,看了两场电影。

看电影?黎素扇挑起眉毛,说,青峰又不是没有电影院,何苦折腾到兴林,连来带去好几天,又是汽车又是火车的,耽误工夫又浪费钱。

这是好事啊,大好事!说明思想解放的时代到了。苏泽广亢奋地说着,从旅行箱里翻出一出书,说是要上班去。离开学校不到一周,他想得慌。

冰雪完全消融了,小腰岭的村路上,再也没有因泥泞而跌跤的了,人们在春光中忙着翻地,下种。

(有删改)


【注】《解冻》是迟子建一部发表于2009年的,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后为写作背景,短篇小说。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要上班,他必得穿上皮鞋和中山装”不仅表现出苏泽广对中山装的珍爱,也表现出苏泽广想突出自己不同于小腰岭人的心理。
B.“小腰岭人看他穿着中山装的样子,有的羡慕,有的则嗤之以鼻”,表面上写服装,实则表明小腰岭人们思想上的冲突。
C.在接到开会通知后,苏泽广觉得“凶多吉少”,他的爱人则担心“出了事,我们娘仨怎么活啊”,这表明他们还处在过去的阴影之中。
D.出发前,黎素扇将行李中的书放了又抽出来,而苏泽广到办公室销毁了自己认为不该写的诗作,这表明他们对未来的不确定。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第一段交代了小腰岭人特定的生活情形,既照应了标题,又为下文写苏泽广夫妇二人在去兴林开会之前的种种担忧烘托气氛。
B.小说运用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方法,传神地表现了苏泽广在时代转变中的“兴奋—忧虑—失望—亢奋”的心理变化状态。
C.作者为读者创设了独具特色的话语情景,一个时代的不幸,一个新时代的来临,在平实的人物对话中徐徐展开,既让人印象深刻,又引人深思。
D.小说聚焦一个普通人物——农村小学校长身上,没有对重大历史事件刻意叙述,却可以从日常化的生活中,看到时代的缩影。
3.文中画横线句“解冻时节的泥泞就像一个个流脓的伤口,治疗这伤口的,是阳光”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第一个洞

孙犁

蠡县××庄的治安员杨开泰,今年虽只二十五岁,看起来已像三十几岁的人了。那一带环境十分残酷,他的面色,因为长期睡眠不足,显得很干枯。眼里布满红丝,那每一条红丝里,就有一个焦虑,一个决心。从前年起,形势就变了,在庄子周围,敌人的据点远的有八里,近的只有二里。

从此,他就很少睡觉。老婆看见丈夫的脸渐渐黄瘦起来,常常为他担心,每天在饭食上加些油水,劝他早睡觉。杨开泰说:现在不是睡觉的时候了。就是敌人不出动,我躺在被窝里,想到围在身边有那么些碉堡,有那么多敌人在算计我们,我就焦躁起来了。

区里的干部,有时夜间来,因为信任,他们选定了在杨开泰家里开会。深夜,杨开泰的脸上越发干枯,眼里的红丝也更加多了。只有他知道,敌人的特务,已经钻进村里来了。在一天夜里,他从屋里走出来,猛一抬头,屋檐上伏着一个人,立时不见了。又过几天,他看见有人在路上划了许多密密的横线,有人走过时,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出来。再过两天,他在一个夜间发现大门的铁链上系着一条黑线,一推门线就断了。

他看到这,明白了。他细心地侦察着,迅速地通知区干部,不要他家里来。

一天,吃过晚饭,他对老婆说:不要等我了,我要到外边开会去。〃

老婆就一个人先睡了。直到第二天吃早饭的时候,杨开泰才走回来,他很劳累,脸上有汗迹。老婆说:你看,又和谁争吵来,脸红脖子粗的。

杨开泰只是笑了笑。

这一天吃了晚饭,他又对老婆说:不要等我了,我要到外边开会去。

老婆只是噘了一下嘴,就先睡了。

这样一天、两天、三天、四天,杨开泰没进屋睡过一夜觉。早饭一熟,他就带着一身疲乏,红着脸,还有些气喘地回来了。第五天早上,他照例笑着问:饭做好了?

他老婆坐在灶火前,垂着头,用草棍划着地,没言语。

他又问:今天叫我吃什么?

女人突然站起来,脸上挂着泪水,两只眼睛红桃儿一样。她怒气冲冲,急口说:好,你该吃好东西了!你费劲了!你夜里背了瓮了!

杨开泰也就火了,说:你这是干什么?你!

老婆狠狠地望了他一眼,到里屋去,趴到炕上哭起来,嘴里数叨着:不知道叫谁缠住了,十天八天地不在家里睡,还有脸跟我要好吃的吃。你不知家里水没有人给我担,柴没有人给我抱,火没有人给我烧呀……

杨开泰才明白老婆为什么生气了。他劝着,安慰着说:结婚已经快五年了,你还不信任我?我不是和你说过,是出去开会吗?

女人坐起来,擦一擦眼泪说:你去哄三岁的孩子吧,你去哄那些傻子吧。我问了青救会杨秃,他说这几天就没见过你。

杨开泰还想解释解释,可是因为过于疲劳,他又睡着了。女人坐在他身边哭泣。

黄昏又来了。平原的村庄,把黄昏看成是一天的年节一样。孩子们从家里跑出来,满街上跑跑跳跳,把白天闭上的嘴张开,把往日可以尽情唱的歌儿唱起。女人们,也站到门口来望望。黄昏很短,一时晚饭熟了,家家先后插上门,然后又吹熄了灯。

杨开泰默默地吃过晚饭,向老婆告假,说:我听你的话,今晚不出去了,一定在家里睡。只是我要到后院里去转转,一时就回来。

好吧。老婆回答说。

天已经很黑了。他向后院里走去,进了那间破旧的磨棚。他擦着一根火柴,石磨用四根木头支着,他丢了火柴,钻到磨下面去,不见了。

你给我出来!"他的老婆站在磨台一边喊。原来她偷偷跟在杨开泰后面,看他是不是从后院跳墙过去。她一见丈夫在磨下面,要借土遁逃走,大吃一惊,跺着脚喊:你给我出来,你个贼兔子,你又想哄我。你出来不出来?我到街上喊去!"

咳,咳,你嚷什么?杨开泰赶紧从磨台下面钻出来,老婆赶紧擦着一根火柴,把灯点着,她恐怕丈夫趁黑逃跑。

杨开泰满身是土,低声对老婆说:既然叫你看见了,我就告诉你。你以为我每天出去玩去了,其实我一个人在这里掘洞,整整掘了五夜,才成功了,里面可以盛四五个人。以后,我们就不必提心吊胆,可以在这里面开会。

说完,他走回去,把一块木板放下来,又把堆起的土粪铺在上面,就没有了丝毫的痕迹。

灯芯吸足了植物油,爆炸着,女人的疑心去了。她看见丈夫那干枯的脸,充满血丝的眼睛,和那因为完成了一件大事兴奋快活的神气,她也笑了,像八月十五的月,一片乌云从它身边飘过,月儿显得更俊秀了……

你个贼兔子!她低声地、害羞地说,你还不信任我啊。

……

从此以后,地洞、地道就流传开了。而且在不断地改进着。什么七巧连环洞观音莲台洞"……花样翻新,无奇不有。而这第一个洞"的创造的故事,也就随着洞的传播而传播着。

一九四三年五月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的第一段交代了社会背景,既写出了抗日斗争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又写出了杨开泰的抗战决心。
B.小说多次描写了杨开泰充满“红丝”“血丝”的眼睛,助推了故事情节的开展,并且暗示了杨开泰彻夜挖地洞的劳累辛苦。
C.小说以“第一个洞”为题,突出了杨开泰挖地洞的创造性,地洞、地道自此流传开来,最终形成了地道战的作战方式。
D.这篇小说故事简单,人物不多,使用口语化语言,如“你个赋兔子”,富有匠心。
2.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生动地刻画了妻子的形象,体现了妻子发现丈夫欺骗自己后心生埋怨。
B.妻子的话说明上文杨开泰所说的“开会去”不是真话,设置悬念,能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C.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杨开泰不出门挖洞,妻子跟踪他并发现他的秘密埋下伏笔。
D.妻子之所以会哭闹,是因为她觉得杨开泰对家庭没有责任感。
3.小说中两次写到“你还不信任我”,请结合文本分别分析其含义。
4.这篇小说在平实质朴之外,还透着一股浪漫主义气息,请结合文本简析其“浪漫气息”。
2021-12-22更新 | 18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流年似水

聂鑫森

度若飞做梦都没想到,刹那间他就年满六十了,脱下沾满油泥和铁屑的工装,领取了一个大红封皮退休证,从城北的轨道交通研究所,回到城南的流年巷度家小院。

流年巷弯弯曲曲,像是一条窄窄的湍急的溪河,流走了无数个春朝秋夕。①当度若飞的目光触摸到“流年巷”的巷牌时,他真切地听到“流年似水”的哗哗声。他呱呱坠地时,在一家铁道工厂当工程师的父亲,从乐府诗“关山度若飞”一句中,取出“度若飞”三个字作了他的名。这似乎成了一种预言,上一辈和下一辈都是干铁道工业的。

街坊邻居看见度若飞,都说就像看见当年的老度爷;瘦瘦高高,一头黑里夹白的乱发,鼻梁上架着一副近视眼镜。

度若飞回到家里,呆呆地坐在院子里的葡萄架下,想一些陈年旧事。三十多年前,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分配到老家株洲的轨道交通研究所,参加内燃机车、电力机车、高速动车的研究,画不完的图纸,做不完的试验,哪里有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的区别。

这时妻子计小耕走了过来。度若飞站起来,说:“刚才邻居说这些年他们很少见到我,让我很愧疚。你上班忙,下班教养孩子还是忙,我却成了个甩手掌柜,想的只是所里的事,苦了你一个人!”

计小耕笑了,巧妙地把话题转到儿子身上。可惜儿子快速地跳过了童年、少年时代,进入了青年时代,真是倍速人生。如今在上海,与几个同学办起一家精密机床制造厂,闹得热气冲天的。

度若飞听后叹了口气,惆怅地说:“挺羡慕儿子的忙。我这个有一身本事的高级技工,闲得老骨头发酸发软。”

葡萄架上的藤叶,窸窸索索地响,落下一对翠羽红喙的小鸟,你一声我一声地叫,很好听。计小耕说:“既然退休了,就该让时间慢下来。”

退休了的度若飞,觉得白天很悠长,长夜更难熬。难以入眠,脑子里呈现着一张一张的图纸、一个一个铮亮的零部件,直到院子里什么时候下起了小雨,沙、沙、沙……②度若飞打一个愣噤,说:“试验开始了,是飞跑的车轮在摩擦钢轨,有杂音。”

计小耕醒了,说:“是雨点落在芭蕉叶上的声音,快睡吧。”

天刚亮,度若飞与妻子双双出门,穿过长长的巷道,到巷尾外的南湖公园去散步,过小桥,穿树林,绕假山,行花径。但度若飞的步子迈得又急又大,好像是赶着去上班,总把妻子丢在后面。

计小耕说:“你还陷在自己的心理时间里,想慢都慢不下来。你得找到一个标示客观时间真实行进的物件,来矫正思维模式的惯性使然。”

“钟表吗,还是手机?我们都有。”

计小耕脑子灵光一闪,眨了眨眼,说:“不,是古代计时用的‘铜壶滴漏’,滴水之声便是时间之声。”

“那物件只博物馆有。”

“你是高级技工,可以仿制。读大学时不是听老师细说过‘铜壶滴漏’的构造和原理嘛,制作可以磨慢你的性子。”

在钟表还没有面世之前,古人晴天用圭表(或日晷),测日影以计算时辰;阴雨天和夜晚则用“铜壶滴漏”,壶中盛满了水,逐渐从壶底的小管往外滴落。

度若飞的精气神忽地火旺起来。③他到工业器材市场,购回了各种工具和材料:小钳工桌、榔头、老虎钳、铁砧、扳手、锉刀、钢凿、钢剪、小焊枪、白铁薄板、水龙头、铁管、铜管……又收拾出一间空房,作为他的“车间”。白天,画图、计算、制作,一遍遍地测试、改装。一落黑,下班,怕钢鸣铁响惊扰了左邻右舍。

三个月后,“铜壶滴漏”制作成功。两个长圆形的白铁无盖圆壶,依次立在两层梯形的红漆木架上,上层的壶底伸出一个黄铜管滴嘴,一滴一滴的水漏入下面的壶中,叮咚,叮咚,声音很清亮。上层的壶里固定着长竹条的刻箭,刻箭上面刻着二十四格,一格代表一个小时。

计小耕左看右看,然后对着手表听水的滴落声,大声说:“不愧是大匠神工!儿子回来探亲,就让他睡这间房,听听时间之声。”

在“铜壶滴漏”声中,度若飞走路放慢了步子,心情也变得轻松起来。早晨和妻子一起并肩散步,挺直弯惯了的腰,双手悠闲地摆动,一边还说些闲话。

长长的白天,度若飞侍弄一会儿花草,然后坐在书房里,安静地读一阵书。他读到王沂孙《锁窗寒》中的“趁酒梨花,催诗柳絮,一窗春怨”,“春怨”怎么是“一窗”呢?应该是“一怀”才准确。他便去问妻子。

计小耕听着问题,睁大眼睛看丈夫的面相,说:“你脸上的肌肉,褪去了紧张感,有光泽有喜气,显得年轻了。”

叮咚——叮咚——

在“铜壶滴漏”的声音中,床头柜上的座机忽然响起了铃声。度若飞立刻清醒过来,抓起话筒,问:“哪位?”

“爸,是我。早些日子妈发来‘铜壶滴漏’的视频,又古典又现代,有形有色有声,好玩意呵。爸能把设计图纸、工艺流程说明快递过来吗?”

“当然行。你要这个做什么?”

“这是个好玩意儿,让我突然想起一种微型均速高效铣床的设计。我还想在株洲办个分厂,聘您这位老将当技术顾问,不知道您意下如何?”

度若飞兴奋起来,大声说:“这个美差我应了。”叮咚——叮咚——

④“铜壶滴漏”的声音,在度若飞的耳鼓上敲打,变得高亢、宏重,像铺天盖地的钢鸣铁响……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对度若飞的歉疚,计小耕“巧妙地把话题转到儿子身上”,体现出她对丈夫的理解和包容,也自然地引出了对儿子的介绍。
B.儿子“快速地跳过了童年、少年时代,进入了青年时代”,说明度若飞平时忙于工作,疏忽了儿子的成长。
C.藤叶的响声与小鸟的叫声,和谐“好听”,这一处景物描写含蓄地表达了慢生活的美好,衬托了度若飞退休后闲适的心情。
D.度若飞是高级技工,读大学时又听过“铜壶滴漏”的构造和原理,这为他亲自动手制作提供了可能。
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中“目光触摸到‘流年巷’的巷牌”“听到‘流年似水’的哗哗声”,写出了度若飞回到流年巷对时光飞逝的真切感受,与题目相呼应。
B.句子②中度若飞把雨打芭蕉的声音听成车轮摩擦钢轨的声音,这是他在难熬的长夜中寻求自我安慰的一种方式。
C.句子③中详细列举度若飞购买的工具和材料,这体现了他的专业性和做事的热情。
D.句子④中“‘铜壶滴漏’的声音”“变得高亢、宏重”,像“钢鸣铁响”,写出度若飞被儿子聘请的兴奋。
3.退休之后,度若飞对时间的感受有哪些变化?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4.聂鑫森说:“我希望我的短篇小说有一种传统文化韵味。”这篇小说哪些方面体现了“传统文化韵味”?请简要分析。
2023-09-26更新 | 4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1975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蒙蒙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时令已快到惊蛰,雪当然再不会存留,往往还没等落地,就已经消失得无踪无影了。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看来就要过去,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地没有到来。

②在这样雨雪交加的日子里,如果没有什么紧要事,人们宁愿一整天足不出户。只有在半山腰县立高中的大院坝里,此刻却自有一番热闹景象。午饭铃声刚刚响过,从一排排高低错落的石窑洞里,跑出来一群一伙的男男女女。他们把碗筷敲得震天价响,踏泥带水、叫叫嚷嚷地跑过院坝,向南面总务处那一排窑洞的墙根下蜂拥而去。

③在校园内的南墙根下,现在已经按班级排起了十几路纵队。各班的值日生正在忙碌地给众人分饭菜。菜分甲、乙、丙三等。甲菜以土豆、白菜、粉条为主,里面有些叫人嘴馋的大肉片,每份三毛钱;乙菜其它内容和甲菜一样,只是没有肉,每份一毛五分钱。丙菜可就差远了,清水煮白萝卜——似乎只是为了掩饰这过分的清淡,才在里面象征性地漂了几点辣子油花。不过,这菜价钱倒也便宜,每份五分钱。

④各班的甲菜只是在小脸盆里盛一点,丙菜也用小脸盆盛一点。只有乙菜各班都用烧瓷大脚盆盛着,显然大部分人都吃这种既不奢侈也不寒酸的菜。主食也分三等:白面馍,玉米面馍,高粱面馍;白、黄、黑,颜色就表明了一种差别;学生们戏称欧洲、亚洲、非洲。

⑤在整个荒凉而贫瘠的黄土高原,一个县的县立高中,就算是本县的最高学府吧,也无论如何不可能给学生们盖一座餐厅。天好天坏,大家都是露天就餐。好在这些青年都来自山乡圪崂,谁没在野山野地里吃过饭呢?今天可不行。所有打了饭菜的人,都用草帽或胳膊肘护着碗,趔趔趄趄穿过烂泥塘般的院坝,跑回自己的宿舍去了。不大一会儿工夫,饭场上就稀稀落落的没有几个人了。

⑥现在,只有高一〈1〉班的值日生一个人留在空无人迹的饭场上。她面前的三个菜盆里已经没有了菜,馍筐里也只剩了四个焦黑的高粱面馍。当然这几个黑家伙不是值日生本人的,她端着自己的饭菜,满脸不高兴地立在房檐下,显然是等待最后一个跚跚来迟者。

⑦就在这时候,在空旷的院坝的北头,走过来一个瘦高个的青年人。他胳膊窝里夹着一只碗,缩着脖子在泥地里蹒跚而行。小伙子脸色黄瘦,而且两颊有点塌陷,显得鼻子像希腊人一样又高又直。脸上看来才刚刚褪掉少年的稚气——显然由于营养不良,还没有焕发出他这种年龄所特有的那种青春光彩。

⑧他撩开两条瘦长的腿,扑踏扑踏地踩着泥水走着。瞧吧,他那身衣服尽管式样裁剪得勉强还算是学生装,但分明是自家织出的那种老土粗布,而且黑颜料染得很不均匀,给人一种肮脏的感觉。脚上的一双旧黄胶鞋已经没有了鞋带,凑合着系两根白线绳;一只鞋帮上还缀补着一块蓝布补丁。裤子显然是前两年缝的,人长布缩,现在已经短窄得吊在了半腿把上。

⑨他(径直/径自)向饭场走过来了。值日生在他未到馍筐之前,就早已(按捺不住/迫不及待)地端着自己的饭碗离开了。他独个儿来到馍筐前,先(怔/懵)了一下,然后便弯腰拾了两个高粱面馍。筐里还剩两个,不知他为什么没有拿。

⑩他直起身子来,眼睛不由地朝三只空荡荡的菜盆里瞥了一眼。他瞧见乙菜盆的底子上还有一点残汤剩水。房上的檐水滴答下来,盆底上的菜汤四处飞溅。他扭头瞧了瞧:雨雪迷蒙的大院坝里空无一人。他很快蹲下来,慌得如同偷窃一般,用勺子把盆底上混合着雨水的剩菜汤往自己的碗里舀。铁勺刮盆底的嘶啦声象炸弹的爆炸声一样令人惊心。血涌上了他黄瘦的脸。一滴很大的檐水落在盆底,溅了他一脸菜汤。他闭住眼,紧接着,就见两颗泪珠慢慢地从脸颊上滑落了下来

⑪他站起来,用手抹了一把脸,端着半碗剩菜汤,来到西南拐角处的开水房,给菜汤里搀了一些开水,然后把高粱面馍掰碎泡进去,就蹲在房檐下(大快朵颐/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⑫他突然停止了咀嚼,然后看着一位女生来到馍筐前,把剩下的那两个黑面馍拿走了。是的,她也来了。他望着她离去的、穿破衣裳的背影,怔了好一会。

(节选自路遥《平凡的世界》,有删改)

1.填入文中横线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径直 按捺不住 懵 大快朵颐B.径自 迫不及待 懵 大快朵颐
C.径直 迫不及待 怔 狼吞虎咽D.径自 按捺不住 怔 狼吞虎咽
2.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段①划线句子,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环境——严寒即将过去但春天还未到来,又暗示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B.段③详细交代甲、乙、丙三种菜的内容和价钱,暗示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为下文小说情节的展开做铺垫。
C.段⑦段⑧主人公的出场,主要运用肖像描写,无论是黄瘦的脸色,还是衣服、鞋子,都展现他家境的贫寒。
D.段⑩划线句子是细节描写,生动描绘主人公因菜汤溅入眼里,虽闭住眼,但仍因为极度不适而流泪的情形。
3.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切景语皆情语”,开篇那雨雪交加、严寒依旧的阴冷凄清的自然环境描写,真实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凄凉。
B.“把碗筷敲得震天价响”“山乡圪崂”“烂泥塘般的院坝”等陕北方言词语的使用,使小说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C.作品在塑造人物方面,除了运用各种描写人物的手法外,还善于利用故事情节的展开,来进一步突出人物的个性。
D.小说呈现出现实主义的创作追求,突出生活的原生状态和被叙述者的原始感受,带有明显的日常生活色彩和情感色彩。
4.选文中主人公(孙少平)出场及吃饭的情节看哭了很多人。有人说,他自卑的让人心疼;有人说,他自尊的让人动容……请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的认识。(不少于150字)
2024-03-09更新 | 2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