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文学类文本体裁 > 其他小说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82 题号:1566074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父归(节选)

【日本】菊池宽 (18881948)

(简朴的中等家庭。傍晚时分。母亲阿贵和儿子贤一郎、新二郎、女儿阿胤一起吃饭。突然门被人打开了,面容憔悴的宗太郎走进屋。贤一郎和母亲的脸色顿时大变,异常激动。新二郎和阿胤睁大了眼睛望着来人。)

母亲:啊,是你!你真是大变了啊!(对孩子)孩子们,他是你们的父亲。

新二郎:是爸爸吗?我是新二郎。

父亲:啊,已经长成棒小伙子啦!我走时你还是个站都站不稳的……

阿胤:爸爸!我是阿胤。

父亲:我听说过,生了个女儿,长得多秀气啊!

母亲:我说……唉,真不知从何说起呢!孩子们都长成人了,这比什么都好。

父亲:这实在是太好了!我老了,很想念你和孩子,便不由自主地跑了回来。我已经是个活不了多久的人了,希望你们都能原谅我。(望着贤一郎)贤儿,你能替我斟一杯酒吗?爸爸很久没有喝过好酒了。嗯,只有你的模样我还记得起来。

(贤一郎不睬。)

父亲:新儿,那你替我斟上一杯。

新二郎:是。

(正要把酒杯递给父亲……)

贤一郎:(口气坚决地)放下!不能给他敬酒!

母亲:贤儿!你在说些什么呀?

(父亲怒视贤一郎;新二郎和阿胤低头不语。)

贤一郎:(理直气壮地)我们根本没有父亲!我们哪有什么父亲呢?

父亲:(抑制着愤怒)你说什么?

贤一郎:(稍稍冷静下来)如果我们有父亲,母亲也不会在我八岁的时候牵着我的手到筑港去投海。幸好找错了地方,跳进浅水里,才被人救了出来。如果我们有父亲,我也不会十岁就给人家当小杂工。我们从小到大没得到过一点温暖,就是因为没有父亲!

(母亲、阿胤和新二郎眼含泪花,父亲由愤怒渐渐转为悲伤。)

新二郎:哥哥,既然妈妈都原谅了他,你也忍一忍,过去的事就不要再提了。

贤一郎:(更加冷酷地)要说我们真有父亲,他就是从小折磨我们的仇人。在我的脑子里从未有过父爱的记忆,只记得父亲在我八岁之前从不管家里的事,只顾自己花天酒地地在外面胡混,欠下一身债,后来就带着情妇逃跑了,连母亲为我积蓄的十六块钱的存折也偷去了。

新二郎:(含着泪)但是,哥哥,父亲现在不是……已经老了吗?

贤一郎:新二郎,你怎么能不明不白地称他父亲?他年轻时不顾一切地寻欢作乐,现在上了年纪,动不了啦,才跑回来的。不管你怎么讲,我也决不承认他这个父亲。

父亲:(色厉内荏地)贤一郎!对你的生身父亲怎么能这样讲话?

贤一郎:你还好意思说你是我们的生身父亲?二十年前,你已经抛弃了你做父亲的权利!

(沉默,母亲和阿胤在抽泣。)

父亲:好吧,我立刻就走!无论落到什么地步,我还能混上碗饭吃。

新二郎:请等一下!哥哥不管您,我会想办法奉养您老人家。

贤一郎:新二郎!你受过他的什么好处?我可是尝过他拳头的滋味!你想想,是谁把你抚养大的?你念书的学费是哪里来的?那是我当小杂工挣来的钱!应当说我才是你和阿胤真正的父亲,尽到父亲责任的是我。现在,你愿意奉养他就奉养好了,从今以后咱们断绝来往!

新二郎:可是……

贤一郎:我受够了没有父亲的痛苦,所以不想让弟弟妹妹再受那种罪。我晚上连觉也舍不得睡,吃苦受累,才供弟弟妹妹中学毕了业。

父亲:(轻声地)不必再说了,我回来是你们的累赘。好,我走啦!保重吧!

新二郎:(追着走去的父亲)您身上带钱了吗?不是还没吃晚饭吗?您有地方去吗?

父亲:(沮丧地)我本不应该再进这个家门,因为上了年纪,又体弱多病,不知不觉地就走回家里来了。(颤巍巍地站起)唉,算啦!我这把老骨头还愁没地方扔掉吗!(望了老妻一眼,开门走出。)

母亲:(哀求地)贤一郎!

阿胤:哥哥!

贤一郎:阿新!快去把父亲喊回来!

(新二郎迅速地跑向门外,三人紧张地等待着。少顷,新二郎脸色苍白地跑回来。)

新二郎:在南路找遍了也没有找到,我再到北边去找,哥哥,你也来吧!

贤一郎:(惊慌)怎么,没找到?一定能找到的!

(贤一郎和新二郎发疯似的奔出。)

(选自中国戏剧出版社《世界独幕剧选》,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品反映了西方资产阶级道德观念对日本社会的冲击,提出具有哲学意义的伦理见解:不养育子女的父母,子女可以不承认其为父母。
B.母亲心地善良,任劳任怨,是一个典型的贤妻良母式的人物,她对长子贤一郎疼爱、敬重和愧疚。
C.母亲对父亲的接受、劝长子与他父亲和解,是出于对父权家长制的理解与顺从。
D.本剧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上道德堕落问题的一些正当的看法和应有的批评态度。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剧的语言有丰富的潜台词。如“我们根本没有父亲”一句,潜台词是:父亲没有尽到责任,不配做父亲;“我们”没有得到父亲的抚养,不会承认这个父亲。
B.本剧结构严谨,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利用富有个性特征的对话,表现人物复杂、矛盾的心理状态。
C.剧中的“色厉内荏地”属于剧本的舞台说明,父亲出现这样的神情反映出他矛盾的心理:因为权威被藐视而色厉,因为没有尽责而内荏。
D.贤一郎敢于与传统的东方孝悌观念决裂,理所当然地把不负责任的父亲视同路人,是个冷酷自私的极端利己主义者。
3.贤一郎和新二郎对待父亲的态度为何完全不同?请简要概括。
4.有评论家用“理与情的矛盾与统一”来评价《父归》中的人物贤一郎,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结合剧情谈谈你的看法。
【知识点】 其他小说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钱师爷

夜雨来得匆忙,瓢泼般洒了一夜。那股山匪趁着这张狂的夜雨,痛快淋漓地洗劫了一番,晋商于家在这一夜损失惨重,万幸的是,没有弄出人命。

天刚亮,惊魂未定的于掌柜想去报官,却被管家拦住。目下战乱不断,官匪勾结,如若报官,怕是要两头挨宰,得不偿失。于掌柜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但那匪首临走时留话,让于家在半月之内再献上大笔钱财,否则就让于家血流成河。

管家早有准备,说他认识一位高人,就住在城南,姓钱,是位师爷,因厌倦官场黑暗而隐居此地,早年间,经他出谋划策,治理过不少山匪隐患。于掌柜心里没谱,一个师爷再有能耐,不凭借官府的力量,能斗得过杀人不眨眼的山匪?管家备好马,拉着于掌柜去了城南。

钱师爷五十岁出头,个儿矮精瘦,一眼望去便知是精明之人。一番客套话后,管家说出来意,钱师爷也不含糊,开口问:“不知于掌柜是想要钱,还是想要命?”

于掌柜忙说:“在这乱世之中,只求保命足矣!”

钱师爷笑着摇摇头:“我口中之钱,乃山匪劫去你家中之财;那命,当然是山匪的性命。”

于掌柜倒吸了一口冷气,他走南闯北大半辈子,凶险的事凶险的人遇到过不少,但从如此瘦弱的人口中说出如此要命的话,还是头一回。于掌柜说:“如若能斩草除根,那是最好。”

钱师爷是聪明人,一听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于掌柜是生意人,这做买卖需要本钱是天经地义的事,小钱生小钱,大钱生大钱,既然是要命的生意,本钱肯定少不了。”

于掌柜说:“只要能除了后患,钱不是问题。”于掌柜祖上几代经商,家资巨万,昨夜被劫钱财,在外人看来是大损失,但对于于家来说,也就是九牛一毛。

钱师爷抬头看看天,低头掐了掐手指,说:“俩月之内,必除后患!”顿了顿,又说,“于掌柜所出的本钱,就是昨夜那匪首所劫之财,日落之前,必须全部送来。”

怪不得师爷姓钱,原来也是爱钱之人。于掌柜心里打起了算盘,和那凶悍的山匪相比,眼前这个瘦弱的师爷,料他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更何况山匪那边是无底洞,永远也填不满。于掌柜一咬牙,便答应了。

第二天一大早,下人匆匆来报,说是有几个小匪,在宅院外四处张望。于掌柜如临大敌,以为是昨天的事情走漏了风声,激怒了山匪。惶恐之中,只见钱师爷大摇大摆地走了进来,笑着说:“于掌柜莫怕,拿人钱财,与人消灾,那几个小匪是我花钱雇来看家护院的。”

于掌柜气得险些吐血,这简直就是引狼入室!钱师爷却是一脸风轻云淡,独自四处闲转。这于家宅院气势磅礴,建在山崖高处,又有郁郁葱葱的林木掩盖,在这乱世之秋,也算偏安一隅,无奈还是被山匪盯上,惹出祸端。

转了一圈,钱师爷盯上一处在山崖之巅的建筑,走进细看,门楣上面题写着“玉泉园”三个字。钱师爷哑然失笑,想那于掌柜必然是在京城里待惯了,染上了泡澡的习惯,这“玉泉园”竟然是一处澡堂子,里面正中一个大水池子,直接引入了山泉水,旁边的装饰也特别奢华,可以喝茶、打牌、睡觉。

真正让钱师爷上心的是屋脊上两端的龙头,龙头栩栩如生,仰着头,从口中吐出曲折的金属舌头,伸向天空。钱师爷笑了笑,知道该怎么办了,转身回去就向于掌柜借了“玉泉园”,说是给护院的住处。

那几个小匪倒也规矩,从不骚扰于家人,整日和钱师爷在“玉泉园”中吃喝泡澡,好不逍遥快活。不几日,这快活之事传入山中,有几个小头目耐不住山中清苦,也下山来充当护院。钱师爷豪爽,又出了一大笔护院费,依旧喝酒吃肉,打牌泡澡。

山匪越聚越多,于掌柜此时急了眼,怕养虎为患,长此以往,这于家宅院岂不成了匪窝。钱师爷却道:“不急,不急,于掌柜给的护院费充足,这帮山匪还要给你卖命一阵子。”

过了一月有余,匪首也终于按捺不住,听那传话的小匪说,于家守信用,不仅按时交纳护院费,每日还好吃好喝好招待,尤其是那澡堂子,经钱师爷特别的浴料调制,泡在其中,简直成了天上的神仙。

一日深夜,匪首也加入了其中,乐不思蜀。于掌柜见状,忙招来钱师爷商议,想趁那群山匪毫无防范之际,暗中下毒除患。钱师爷冷笑一声:“这帮山匪作恶多端,自有老天收拾。”

又过了几日,钱师爷抬头看天,乌云压顶,一场暴雨将至。他忙备好上等的酒席,在“玉泉园”饮酒作乐,一醉方休。

第二天一早,有大胆的家丁去瞧,数十个山匪全部毙命于水池之中,死状甚惨。在山中的余匪,群龙无首,乱了方寸,四散而逃。

只有钱师爷心里清楚,一切都是他暗中做了手脚。那屋脊两头的龙头,其实是避雷装置,在龙舌根部连接着的铁丝直通地下,若雷电击中屋宇,电流就会传至地下,那“玉泉园”建在山崖高处,被雷击的可能性极大,钱师爷在那夜,悄悄将铁丝连接到了大水池中……

群匪之死,大快人心,钱师爷放话出去,说:“大恶之人,必遭天打雷劈!”   

(选自《六盘山》2019年第2期)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语言简洁,晋商于掌柜遭劫,管家拦住掌柜报官。管家的解说既交代了社会背景,又为钱师爷出场做了铺垫。
B.小说情节紧凑,环环相扣。于掌柜遭洗劫,请钱师爷,钱师爷雇山匪护院,山匪遭雷劈。内容集中,互为关联。
C.小说悬念迭起,引人入胜。如钱师爷雇山匪来看家护院,山匪越聚越多,于掌柜急了,读者紧张,吊足人的胃口。
D.钱师爷善于筹谋,极度自信。于掌柜找到他的时候,他说两月之内,必除匪患,因为他早已经想好除掉山匪的计策。
2.群匪之死,大快人心,钱师爷放话出去,说:“大恶之人,必遭天打雷劈!”请谈谈本文结尾的作用。
3.小说主要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方法,人物形象鲜明生动。试从文中找出三处正面描写或侧面描写的语句,并加以分析。
2020-06-17更新 | 7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醉石

墨中白

泗州人玩玉风盛,黄山一人独好石头。泗州城外九座梅花山上多怪石,黄山常去山上寻觅石头。每有所获,便醉酒相庆。

收金藏玉是常事,黄山独爱石,众玩家不解:“为何获石如得宝?”黄山笑道:“金银玉器固然可贵,玩的是快乐,可石头天然似世间万物,如幻如真,不可更其质,不可改其硬,应自然的变化而有度,守住原本的性质而坚硬如初,不愧长天之浩浩,不负沃土之泱泱,玩石又何止是快乐?”

大家听了,也不搭腔,各自举杯饮酒。

黄山见众人不以为然,便从怀中掏出一包,打开红布,只见一白石线如切,曲如刻,弧如雕,圆如搓,随太白之醉而醉,醉意浓浓,呼而不醒,其神态令人拍案叫绝。

众玩家纷纷称奇,然仍有人不屑:“醉石虽奇,仍是石头,怎能与美玉相比?”黄山淡然一笑:“玉初也如石,因人雕琢而成玉,而石头天然如万物,其形神奇,非人力所能。”

“说得好!”旁边一个讲着生硬中国话的人拍起手来。

众玩家一看,是个日本人。他盯着黄山手中的石头,高兴地说:“中国不仅金银玉器值得收藏,石头也有无价之宝,您这醉石,卖吗?”

黄山摇头。

“我出五十两黄金。”日本人伸出左手。黄山心里一紧,仍是摇头。“这个数呢?”日本人又亮出右手的五个指头。“一百两黄金?”众玩家不敢相信。

黄山还是摇头:“玩石玩的是心情,藏石藏的是快乐,快乐无价,心情如何卖?”日本人抚摩一下醉石,失望离去。看着众玩家羡慕的眼神,黄山脸上露出得意之色。

玩瓷器的吕震提醒说:“此人可能是桃太郎,他有收藏癖,而且与官府勾结,就是此人强买钱国生的铁五铢钱,害得他连夜逃离泗州城的。”

黄山顿时酒醒,后悔不该当众炫耀醉石。

当日下午,桃太郎果然再次找到黄山,非要买他的醉石。没想黄山抬价,最后以二百五十两黄金成交。

众玩家都笑:“醉石虽奇,也有价,黄山你也是爱金银的人哪!”

黄山神秘一笑:“醉石实有两个,另一个大如真人,更酷似太白,醉立于九座梅花山上。”不几日,桃太郎又找到黄山,询问真人醉石的去处。

“醉石扎根于大山,岂是人所能动?”黄山轻蔑一笑。

“一睹而三生有幸。”桃太郎回答。

“既然先生有如此雅兴,不妨带您一观,不过,山路险峭,十分难走……”黄山沉吟道。

“我常攀中国的名山大川,再险的山路也走过。”桃太郎不为所惧。

第二天天还没亮,桃太郎如约登山。山路果然险峻,到了命悬崖,黄山指着通往对面腊梅峰的那块窄细石头说:“这就是有名的心平石,过此石须心无杂念、气静心平才可。”

望着窄石下深深的山崖,桃太郎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要不,还是原路返回?”黄山微笑道。“到了,怎能回去?”桃太郎愣愣地看着窄石,“这石条能走人吗?”

黄山看他一脸惊疑,就屏气抬脚,顺着心平石慢慢挪步,不一会儿就到了对面,直看得桃太郎心惊肉跳。稍息片刻,桃太郎也学着黄山的样子挪步上了心平石,走到中间,他却不敢抬脚了,对面的黄山提醒他不要往下看,可桃太郎只觉头一晕……

就在这时,一根树枝伸到面前,桃太郎犹豫了一下,还是牵着树枝慢慢地挪到了对面。

腊梅峰是众山巅峰。望着远处细如飘带的黄河,遥看美丽的泗州城,桃太郎感慨:“好醉人的风景啊!”黄山说:“地是山之母,石是山之魂……”“先生无须多说,刚才情形,你只需轻轻一碰,我便跌入命悬崖。先生君子我小人,惭愧啊。”桃太郎面露羞色。

返回时,桃太郎在前,黄山随后。这次桃太郎挪步心平石不再胆怯,小心过了命悬崖。桃太郎下山,把醉石还给黄山,从此撤离泗州城,再没回来。

众玩家问:“命悬崖那边的腊梅峰真有太白醉石吗?”

黄山醉笑:“不贪,不妒,不弃,有又如何,没有又如何?”


【鉴赏感悟】人应像大自然的奇石一样,顺应自然而又坚守自己的本性,不能在外界的诱惑下迷失自我。黄山热爱自然,在欣赏奇石中自得其乐,不为金钱而折腰。我们每个人都要守住一份宁静,保有一份对生活的热爱。桃太郎自私贪婪,为占有醉石而不择手段,差点送了命。做人要以此为戒,不贪,不妒,不弃。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写人精到,一开头就交代“泗州人玩玉风盛,黄山一人独好石头”,简简单单一句话,就使黄山在一大堆“玩 家”中显得别具一格。
B.文章围绕爱石、炫石、卖石、寻石等情节展开,以“醉石”为题,条理清晰,情节集中、紧凑。
C.桃太郎不怕山路艰险,一定要去看真人醉石,甚至到了危险的心平石边也没有退缩,既表现了他对奇石的贪婪,也表现出他喜欢收藏、热爱艺术的特点。
D.返回时,桃太郎能够顺利走过心平石,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他已经知道黄山不会乘人之危,加害于他。
2.小说以“不贪,不妒,不弃,有又如何,没有又如何”来回答众玩家的疑问,这样的结尾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3.这篇小说中的黄山有着过人的机智,有人说“黄山的智慧,是建立在其思想境界之上”,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请简要说明。
2019-06-14更新 | 2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

炊烟

阿城

老张得了一个闺女。老张说,挺好,就是大了别长得像我,那可嫁不出去了。因此,女儿名美丽,自然姓张。

老张的大学同学都说,叫个美丽,没什么不好,就是俗了点。老张你也是读过书的人,怎么不能想个雅点儿的呢?

老张说,俗有什么不好?实惠。这年头你还想怎么着?结结实实的吧。

老张的同学说,结实?那叫矿石好了,叫火成岩,水成岩也成。咱们这行就是学了个结实。

老张在大学读的地质。

老张疼闺女。

老张抽烟。老张的老婆说,你要想要孩子,就把烟忌了,书上说,大人抽烟,会影响胎儿的基因。老张正抽到了一半儿,马上扔掉,用脚碾灭,戒了。美丽生出来了,老张买了一包烟。老张的老婆说,你叫美丽从小肺就是黑的吗?老张凄凄的样子。老张的老婆说,你抽吧,别在美丽的旁边儿抽。

美丽是冬天生的。春天了,老张的老婆抱着美丽出来晒太阳。起风了,老张说,还不回去,看吹着。老张的老婆说,不晒太阳,美丽吃的钙根本就吸收不了。老张说,那就屋里窗户边儿上晒嘛。老张的老婆说,紫外线透不过玻璃,人体吸收钙,靠的就是个紫外线,隔着玻璃,还不是白晒。老张说,那就等风停了。

老张瞧着老婆给美丽喂奶。老张的老婆书也念得不少,瞧老张老盯着,说,还没瞧够呀,又不是没瞧过。老张说,谁瞧你了,我是怕美丽吃不饱。俩人都笑了,美丽换过一口气,也笑了。

秋天了,美丽大了点儿,手会指东西,指妈妈,指爸爸,还会抓耳朵,抓妈妈的头发,抓爸爸的鼻子。

有一天,老张的老婆抱着美丽,老张在旁边挤眉弄眼,逗得美丽嘎嘎乐,两只小手儿奓着。老张的老婆把美丽凑到老张的脸前,美丽的手就伸进爸爸的嘴里。

说时迟,那时快,老张抬手就是一掌,把母女两个打了个趔趄。老张在地质队,天天握探锤打石头,手上总有百来斤的力气。老张的老婆没有提防,就跌到了。到底是母亲,着地的关头,一扭身仰着将美丽抓在胸口。

美丽大哭。老张的老婆脑后淌出血来,从来没有骂过人的人,骂人了,老张的老婆骂老张。

老张呆了,浑身哆嗦着,喘不出气来,汗从头上淌进领子里。

老张进了医院,两天一夜,才说出话来——

六零年,闹饥荒,饿死人,全国都闹,除了云南。那年,我毕业实习,进山找矿。

后来,我迷路了。有指南针,没用。我饿,我饿呀。慌,心慌,一慌就急。本来还会想,这下完了。一直就吃不够,体力差,肝里的糖说耗完就耗完。后来就出汗,后来汗也不出了。什么也不敢想,用脑子最消耗热量了。躺着。胃里冒酸水儿,杀得牙软。

后来,从肚子开始发热,脚心,脖子,指头尖儿,越来越烫。安徒生不是写过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儿吗?这个丹麦的老东西,他写得对。人饿死前,就是发热,热过了,就是死。

我没死。死了怎么还能跟你结婚?怎么还能有美丽?

我醒的时候,好半天才看得清东西。我瞧见远处有烟。当时,我只有一个念头儿,烧饭才会有烟。爬吧。

就别说怎么才爬到了吧。到了,是个人家。我趴在门口说,救个命吧,给口吃的吧。没人应。对,可能我的声音太小。我进去了。

灶前头靠着个人瘦得牙龇着,眼睛亮得吓人。我说,给口吃的。那人半天才摇摇头。我说,你就是我爷爷,祖宗,给口吃的吧。那人还是摇头。我说,你是说没有吗?那你这灶上烧的什么?喝口热水也行啊。那人眼泪就流下来了。

我不管了,伸手就把锅盖揭了。水气散了,我看见了,锅里煮着个小孩儿的手。

1.综观全文,“老张疼闺女”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试分析老张“抬手就是一掌”这一细节在小说中的作用。
3.结合文本探讨小说为什么要以“炊烟”为标题。
2016-11-17更新 | 49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