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73 题号:1612296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胡适曾说,中国作家中最幽默的是周氏兄弟,而鲁迅尤甚。这大概也符合多数人的印象,甚至很多人会把鲁迅讽刺艺术的成就归因于他的幽默。但事实上,在鲁迅的文学观中,讽刺幽默并不是一回事。尤其在1930年以来,一些作家围绕小品文和杂文的创作问题发生论争,鲁迅对幽默的否定态度就更为明确。应该说对幽默的不以为然,正是从另一个侧面凸显了讽刺精神的独特内涵。

鲁迅认为,与战斗性的讽刺相比,幽默的实质是一种退让。幽默者躲开了讽刺家可能遭到的危险,选择了一种更为安全的发泄方式。鲁迅一面用含蓄的方式揭露幽默背后的怯弱心理,一面也明确提示他们有堕落的可能。当幽默沦为为笑笑而笑笑的无聊,甚至堕入说笑话讨便宜的传统,则不仅其积极意义荡然无存,甚而可能成为恶的帮凶。但是,鲁迅的提醒仍是善意而有情的提醒,因为在他看来,讽刺与幽默之间其实也同样是只隔一层纸:失去讽刺的勇气有可能堕入幽默,但若正视现实改变思想,幽默也不是不可以改变样子,重新成为对社会的讽刺。鲁迅的用心良苦由此可见,他对于从幽默到讽刺的改变,是有所期待和倡导的。

讽刺与幽默的分辨其实正直接对应于杂文与小品文的分野,这不仅是指艺术风格,同样包括精神内涵。鲁迅认为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攸关的历史时代,一味追求幽默、闲适的小品文显然是不够的,它就像是一种小摆设,虽有艺术品之称,但倘将这挂在万里长城的墙头,它就渺小得看不见了。鲁迅并不全面否认这些小摆设的精致优雅,但是,作为大时代的文学,需要富有战斗性的精神。因而他说,在风沙扑面,狼虎成群的时候,谁还有这许多闲工夫,来赏玩琥珀扇坠,翡翠戒指呢。他们即使要悦目,所要的也是耸立于风沙中的大建筑,要坚固而伟大,不必怎样精:即使要满意,所要的也是匕首和投枪,要锋利而切实,用不着什么雅。这是大时代的美学,也是历史性的命题,它绝不仅仅关乎美丑,而是严峻到关乎生死存亡。

可以说,与小品文的对垒,是杂文的又一次自我确认。杂文和小品文在体式上看似相近、一纸之隔,但存在着根本的、内在精神上的差别。鲁迅曾以骨力命名过这种差别,杂文就是这样一种有骨力的短文,它真实、热情、严肃,能鼓励读者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深深地切入那个不是死就是生大时代。它与小品文之间的差异是原则性和观念性的,绝非简单的趣味不同。这个意义,正是杂文产生和存在的根本性意义。所以,时代决定了麻醉性的作品,是将与麻醉者和被麻醉者同归于尽的,生存的小品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

鲁迅对杂文的重视和自觉,说明杂文已经成为其文学写作中重要的样式之一,以及他以写作介入历史与现实的最重要途径。而在杂文的多样的艺术方式中,从随感录一直贯穿到且介亭时期的有情的讽刺,则已成为其杂文最重要的艺术特质,并树立了一种大时代特殊的美学风范。

(摘编自张洁宇《有情的讽刺:鲁迅杂文的美学特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胡适等人将鲁迅的讽刺艺术与幽默混为一谈是不恰当的,二者还是有区别的。
B.鲁迅认为讽刺和幽默可以相互转变,如果作家敢于正视现实改变思想,幽默可以成为讽刺。
C.杂文与小品文虽然具有相同的艺术风格,但其精神内涵截然不同,杂文更富有战斗精神。
D.鲁迅的杂文真实、热情、严肃,能和读者形成共鸣,读者能够从中得到启发,迸发激情。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先针对他人对鲁迅的一贯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然后进行逐层分析,最后总结全文。
B.文章先对“讽刺”与“幽默”进行了辨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又对杂文与小品文进行了区别。
C.文章第三段引用鲁迅的话,论证了坚固的建筑和精良的武器是取得民族独立的重要保障。
D.文章第四段运用对比论证,指出杂文和小品文虽体式相近,但还是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别。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20世纪30年代,一些作家以“幽默”标榜小品文,鲁迅却主张应创作具有讽刺性的杂文,他明确否定小品文存在的价值。
B.在鲁迅看来,一些作家采用“幽默”的方式进行创作,其实是在向世俗妥协退让,这种方式必然会使他们沦为恶的帮凶。
C.具有古典风格的艺术品往往具有麻醉性,缺乏“骨力”,我们如果沉浸在这样的作品中,就会丧失战斗力,最终将走向灭亡。
D.杂文是鲁迅重要的文学样式之一,而“有情的讽刺”也已成为他的杂文中最重要的艺术特质,为后世树立了一种特殊的美学风范。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一、现代文阅读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

当前,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带来的突出问题,全面提高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是实现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治本之策。对此,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可提供有益借鉴。

在儒家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里,蕴涵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在自然观上,儒家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天人是相通的,提倡“天人合一”“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注意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这些思想与西方文化强调征服自然、人与自然对立二分的观念形成鲜明对照。

儒家历来反对滥用资源。孔子明确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思想。荀子把对山林川泽的管理、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作为“圣王之制”的内容,要求砍伐和渔猎必须遵守一定的时节,并规定相应的“时禁”期,以保护生物和资源。儒家认为,对待天地万物,应采取友善、爱护的态度;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如果随意破坏、浪费资源,就会损害人类自身。孔子说:“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孟子主张把人类之爱施于万物。他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朱熹进一步阐发了爱物的思想,他说:“此心爱物,是我之仁;此心要爱物,是我之义。”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给今天的人们带来有益启示,那就是在发展经济、开发自然、利用资源的同时,必须注意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把发展经济、发展科技与生产力同保护生态环境有机统一起来,把人类生活需要与生态环境运行规律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开发自然、利用资源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当前,我们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资源,可以借鉴儒家所倡导的取用有节、物尽其用的思想。

今天,生态危机已成为全球性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要在技术层面探索更多治理手段,更重要的是解决人们的思想观念问题。生态危机的实质是文化危机。人类要克服生态危机,继续生存下去并进一步繁荣发展,就必须抛弃以人类为中心、人与自然对立二分的理念,反对盲目强调人是自然的主宰,反对为所欲为地征服和掠夺自然。在这个问题上,儒家主张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天人合一”思想是可资借鉴的理论资源。

当然,儒家生态伦理思想要和当代社会相适应,还需与当代生态伦理学和环保理念结合起来。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包含着诸多超越时空限制的合理内涵,这些符合客观规律的成分不会随时代和地域的变迁而过时;同时,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也存在历史局限性,有一些糟粕。我们要根据当代中国、当今世界发展的实际需要,促进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

1.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儒家生态伦理思想提倡“天人合一”“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观点。
B.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对解决当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带来的突出问题,全面提高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提供了诸多有益借鉴。
C.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给今天社会的发展带来有益的启示,提醒人们在发展经济、开发自然、利用资源的同时,注意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等。
D.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在开发自然、利用资源时,不应随意破坏、浪费资源,而应把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有机统一起来。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包含着许多符合客观规律且不会随时代和地域的变迁而过时的合理内涵,但也存在历史局限性,有一些糟粕。
B.儒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与西方文化强调征服自然、人与自然对立二分的观念形成鲜明对照。
C.儒家倡导的取用有节、物尽其用的思想意义深远,“取用有节、物尽其用”也应成为当前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资源的准则。
D.儒家生态伦理思想要和当代社会相适应,就要与当代生态伦理学和环保理念相结合,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明确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思想,荀子强调“圣王之制”,都表现出儒家对待天地万物所采取的友善、爱护的态度。
B.孔子的“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与孟子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经过朱熹的阐发后,形成了爱物的思想。
C.解决生态危机问题,是全球共同关注的话题,不仅需要在技术层面探索更多治理手段,更要解决人们的思想观念问题。
D.以人类为中心、人与自然对立二分的理念,盲目强调人是自然的主宰,为所欲为地征服和掠夺自然,会带来生态危机。
2017-05-08更新 | 6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历史建筑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历史变迁的物质载体,包含着城镇、村庄的文化发展脉络,封存着本地居民的集体记忆和特殊情感,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与文化内涵。作为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历史建筑保护已经成为全球性课题。

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的庞贝古城,因维苏威火山喷发而被掩埋于地下,两千多年后才重见天日。在持续两百多年的发掘中,意大利对遗址采取了原真性保护策略,即在原地保留古城出土时的残损形貌和原初场景,不移动废墟中的任何残件,店铺、钱庄以及神庙都保持着灾难发生时的倒塌状态。这就不仅再现了当时的规划建设、文化艺术以及日常生活画面,还能透过建筑破损直观地展现出古罗马时期建筑的材料、构造及建造工艺。经此保护的古城遗址,既是一件历史的活化石,也是一部关于建筑的活的教科书

17世纪起,北京琉璃厂便集中了许多出售书籍、笔墨纸砚、古玩字画的店铺,有着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上世纪八十年代经过综合整治,琉璃厂保持了清代建筑风貌,文化商业街的功能得以延续,居民生活环境也得到了改善。但是对这种仿古一条街的做法,至今仍然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原真性的清代历史建筑已不复存在,留下的只是做工地道的清式新建筑,那么这里只能算作历史风貌区,而不能算作历史文化街区。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琉璃厂历史地段原来的砖木结构建筑年久失修,若局限于静态的原真性,完全保留屋舍凋敝的真实,对城市发展和街区居民也未必有什么意义。而且,经过翻新改造的琉璃厂,既保持了传统建筑风格,又延续了历史建筑街区的传统功能和文化活力,是否也可以理解为保持了历史地段的原真性

材料二

1964年,在意大利威尼斯通过的《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第一次提出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整体性保护。如今,整体性保护已成为世界各国在历史建筑保护方面的普遍共识。

英国什罗普郡塞文河畔的铁桥峡谷是18世纪工业革命的发源地,铁桥峡谷不仅拥有代表英国18世纪科技与建筑水平的地标性建筑物——世界第一座全部用铸铁预制件建造的铁桥,峡谷中心地带的铁桥镇还原汁原味地保存着当初的矿区、矿井、高炉、厂房、车间、仓库等工业设施,步行道、电车轨道、铁路、运河等交通运输网络,以及工人住宅等生活设施。不仅如此,铁桥峡谷塞文河两岸的森林依然茂密如初。从工业设施到实体建筑,再到生态景观,今天的铁桥峡谷实景与18世纪的历史照片几乎完全吻合。由于完整保存了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工业链条,以及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历史建筑风貌,铁桥峡谷198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历史名城扬州已有2500年的建城史。扬州老城区水城一体、城池形态清晰完整;城内唐宋遗址、明清遗址并存,有30多处古代私家园林,592条古街古巷纵横交错,临街沿巷的老房旧屋鳞次栉比。扬州提出不大拆大建、不破坏街巷体系、不破坏建筑风貌、不破坏历史文脉、不破坏居民生活的发展原则,老城至今有保存完好具有历史价值的传统民居建筑群484处,近8万居民生活其中;40多户园宅一体,住户们在自家院落筑池叠石、修亭建廊,老城区延续了青砖黛瓦清水墙,深巷小院有人家的传统生活场景和居住氛围。不仅如此,截至2014年,扬州还利用历史建筑建立了109座特色博物馆。如果把扬州老城看作一个整体博物馆,那么109座特色博物馆就是专题馆,这就把历史建筑等文化遗产与原生环境统一起来,变孤岛式的静态保护为整体性、开放性的动态保护,原生地居民成为历史建筑的继承者和保护者,下来的历史建筑便了起来。

材料三

在现代化步伐日益加快的背景下,历史建筑、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地方的现代化建设似乎形成一对矛盾。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在城市建设中曾经大规模拆毁老旧街区。当时即有学者呼吁:原真性的历史环境也是现代化进程的组成部分,必须要得到保护。广大市民也积极参与,与学者一道推动日本各地立法保护历史建筑等文化遗产。

如何兼顾历史建筑、历史街区保护与本地现代化建设?法国巴黎玛黑区采用了文化复兴策略,即通过历史建筑的再利用,改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竞争力。玛黑区有许多十七、十八世纪的巴黎贵族府邸,也有十九世纪的工业建筑遗存。1980年前后几年,玛黑区建立的6个图书馆、13个博物馆、10个剧院、6个音乐厅等文化设施,几乎都是对历史建筑的重新利用。玛黑区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分散于各处,为了方便游人穿行观赏,玛黑区开放部分历史建筑的内部通道,扩增步行通道数量,将一个个非连续的、碎片化的历史文化孤岛联缀起来。为了提高知名度,玛黑区每年举办玛黑嘉年华,在各类历史建筑中举办音乐会、美术展、歌剧、历史展等,所有活动均对公众免费开放。这种将历史建筑与当代艺术紧密结合的文化创意,不仅吸引了世界众多主流文化团体参与,还普及了文化知识,提升了当地民众的文化认同感,培养了人们保护历史建筑及其历史风貌的责任感。

当然,解决历史建筑、历史街区保护与现代化建设这对矛盾并不轻松。比如:许多历史街区的基础设施现代化滞后于新建街区;各地管理决策者对历史建筑的文化价值与保护策略方面的认识也参差不齐;文化投资者则更加着眼于经济收益……可以说,历史建筑、历史街区的原真性、整体性保护仍然面临着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

1.根据材料一,下列不属于对历史建筑进行“原真性”保护的一项是(     
A.发掘历史建筑遗址建展馆B.保持历史建筑的原初形貌
C.保护历史建筑残件不改动D.延续历史建筑的传统功能
2.根据材料三,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一项是(     
A.许多国家都存在着历史建筑保护与现代化建设之间的矛盾。
B.专家学者和普通民众都有推动历史建筑保护的责任和义务。
C.开发历史建筑的文化资源或可缓解保护与建设之间的矛盾。
D.解决保护与建设之间的矛盾关键在于改变投资者的着眼点。
3.综合以上三则材料,在历史建筑保护中存在哪些难题,请简要概括。
2023-11-05更新 | 2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汉语、方块汉字、毛笔和木材,是中国诗文和艺术(主要是绘画、书法和建筑)的主要感性物质工具,它们在制约乃至决定中国文艺的美学特征上,起了某种关键作用。

汉字的特征,已有了许多研究。其中,我以为,理解因素突出是最为重要的一点。“指事”“会意”是汉字组成的六大原则(“六书”)中的两大项。汉字以部首、偏旁通过概念性的认知来把握字义,要求一种理解性的记忆。从而,它使记忆中包含了很重要的理解性成分,即通过理解来记忆。汉字非拼音的特征,文字与语音的脱节,使文字全凭记忆而认知,数千年世代相沿,便极大地训练了这种富于理解性的记忆力。追求可理解性,是迄今为止汉字组词的原则特征,翻译外来词汇不用音译,而采“会意”“指事”,或虽有音译而逐渐为“意译”所替代,如资产阶级(布尔乔亚) 、民主(德谟克拉西) 、电脑(computer) , 这在世界所有的语言文字中, 是罕见的。

汉字这种理解性的造词特点,使其具有相当大的自由度。汉字是一音一字。章太炎说:“单音语人所历时短……复音语人所历时长,是故复音语人,声余于念,意中章句,其成则迟;单音语人,声与念称,意中章句,其成则速。”(章太炎《齐物论释》)章太炎由此竟推论出宗教之有无,这当然颇为牵强,但单音字与中国文学语言上的美学特征则显然有关。例如,汉语单音字的常用字数量不多而自由组成的词汇量却不少,且因组成中含有理解因素,所以“成念”和言说的进行速度也的确可能会更迅速一些,从而,以少量的音组和词语涵盖大量的信息,对中国诗文的美学特征,如重精炼简洁和音乐性等等,无疑有重大意义。

同时,汉字的理解性又只是“性”,而非具体明确的概念意识,所以它非常灵活、多义、朦胧和不确定。又由于所谓书画同源,汉字始终不完全摆脱原始的形象性(“象形”),这种“象形”或形象性并不是事物的如实描绘,而是某种概括性的感性抽象,这种感性抽象又非确定的图式构架,而是朦胧的形象性记号、符号,以诉诸直感。由此,它的包容性、多义性、不确定性的因素便比其他记号要大。有人研究《诗经》三千单词中无抽象名词,以至怀疑中国古人有否逻辑思维能力。他不知道,中国古人恰恰极重知性的理解,只是这理解包含在形象性中,而变得模糊、多义了。汉语无词类、时态、单复数等等的严格规定,因之只有在整个句子中才能了解每一单字单词的性能、含义、地位和作用,它以词序的严格性来替代词类、时态、格位等等的规定性。这既突出表现了整体系统的理性秩序,又易于“以物观物”,去掉主观来“客观地”超时空、越认知、非逻辑地呈现和把握事物与世界。例如,它可以缺乏在西方语文中非常重要的动词。这当然影响人的思想、情感、观念、意向,从而影响文艺和哲学、美学。例如,由于无词类、时态、格位等规定,以及单字在句子中的朦胧性,由是造句的灵活多样性,使整个句子以至整体文本经常具有隐喻性、未确定性、理解的多重可能性、意义的可增殖性等等弹性特色。这在诗词中便极其明显,也正是造成“诗无达诂”这一美学原则的重要缘由。

汉字的这种形象性和多义性使它富有情感色彩。“之乎也者矣焉哉”等感叹字和许多虚词也起表情作用。所有这些,使汉文字成为所谓“诗的语言”。

与汉字相对应,是中国特有的毛笔。它决定了“线的艺术”的可能和发展。用毛笔画线,其粗细变化,转折进行,可以异常自由灵活,而且形态万方;它的走向、动势、力度等等,如同音乐一样,又可以直接与情感相联系。所有这些,当然与书画的美学特色直接攸关。

中国古代建筑则以木结构为材料特征。这是至今原因不明的一大问题。我的猜测是社会性的,即不是由于石头稀少之类的原因,而是由于持续极长的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原始氏族社会没有强大的专制统治权威,以至无法建构需要极大人力负担的块石建筑(如金字塔、玛雅神庙等等)。万里长城毕竟起自时代很晚的战国,而木建筑传统却在远古即已形成,它延续下来,难再改变。木建筑以其暖色调(木比石暖)、平面展开(不能如石建筑那样高耸),以构成千门万户的繁复群体的系统结构(不像石建筑那么单一),这在形成建筑艺术重整体、重实用理性、重伦常秩序的美学特色上,有关键性的作用。从城市、宫殿(如北京紫禁城)到民房(如四合院),数千年来一直如此。

从汉语、汉字、毛笔、木结构等物质载体看,它们恰恰能体现本书前述所谓重精神轻物质、情理交融、想象大于感觉等传统美学特征,也就不奇怪了。内容与形式、精神要求与物质载体是相互协调配合的。

(摘编自李泽厚《华夏美学——走向近代:载体与范畴》)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字组成六大原则中的“指事”和“会意”,是汉字具有理解性特征的重要因素。
B.汉字的“象形”,具有如实描绘和感性抽象两种特性,使汉字具有一定的朦胧性。
C.汉字被誉为“诗的语言”与汉字的形象性和汉字中的感叹字、虚词等有着很大关系。
D.作者猜测中国古代建筑的木建筑传统是因为它形成时期缺乏强大的专制统治权威。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用中国人常常意译外来词汇为例来说明汉字具有理解性,并列举三个词语为证。
B.作者否定了章太炎由单复音问题推论有无宗教的观点,认可了他关于“成念”的说法。
C.作者将木建筑与金字塔、长城分别进行横向和纵向上的比较,使观点的表达更加充分。
D.作者先提出观点,再从汉字汉语、毛笔、木材等方面分别进行论述,最后总结,回扣开头。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中心观点的一项是(       
A.一炉香事,万般风雅。铜炉作为焚香雅器,于形、神、韵间充分展现中国传统美学的特点。
B.中国艺术报总编康伟认为:“要利用新兴媒介,促进中华美学与当代审美的融会贯通。”
C.文艺评论中心徐粤春表示:“发掘中华美学精神的内涵,推动汉语言文学艺术的实践。”
D.毛笔的“笔软”给书法艺术的创造提供了极大的自由,使书写有了表现各种美的可能性。
4.请根据材料简要分析形成“诗无达诂”这一美学原则的缘由。
5.作者为何着重论述汉字汉语对中国文艺美学特征的影响,而略写毛笔和木建筑?
2023-04-25更新 | 16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