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体裁 > 古代白话小说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264 题号:1813967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天堂一夜

(意大利)伊塔洛·卡尔维诺

从前,有两个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约定:谁先结婚,就请另外一个当傧相,即使他在天涯海角,也要设法把他请来。

不久,其中一个去世了,活着的那个正准备结婚,不知该怎么办才好。于是,他去向忏悔神父请教。

“这事儿挺难办,”神父说,“不过,你必须履行自己的诺言,即使他去世了,也得邀请他。到他的墓地去,该说什么就说什么。至于他能不能来参加你的婚礼,那就是他的事了。”

小伙子来到墓地,说:“老朋友,我要结婚了,你来当我的傧相吧!”

坟墓裂开了,朋友跳了出来。“我无论如何也要来的。我必须遵守诺言呀,要不然,不知要多久才能上天堂呢。”

他们先到新郎家,然后去教堂参加婚礼。接着,他参加了婚礼宴会,在宴会上,已去世的小伙子讲了各种各样的故事,但有关他在另一个世界里的经历,却只字不提。新郎非常想问他一些问题,可是没有勇气。婚宴结束后,那去世的人站起来说:“老朋友,我已满足了你的要求,我回去时你能送我一程吗?”

“哎呀!当然可以!不过,我可不能送得太远,因为今晚是我的新婚之夜。”

“我明白,随你的便,你随时都可以回来。”

新郎吻别了新娘,说:“我出去一会儿,很快就回来。”他陪着去世的人走了。他们东扯葫芦西扯瓢地聊着,不知不觉来到了墓地。他们拥抱着要告别。活着的人心想:现在再不问他,以后永远没机会问了。于是,他鼓起勇气,问道:“既然你已经死了,我来问你一件事儿:那个世界是什么样的呢?”

“这个我可说不清楚,”去世的人回答,“要是你想刨根究底的话,跟我一块儿到天堂走一趟吧。”

坟墓又裂开了,活着的人跟着去世的人走了进去。他们两个来到了天堂。去世的人把朋友带到一座装着金门的漂亮的水晶宫里。那儿,天使们弹奏着竖琴,圣彼得拉着低音提琴,给升天的人们伴舞。看到这番奇异的景象,活着的人惊奇得如痴如呆。要不是天堂里还有其他好些地方要看,天知道他会在这座宫殿里呆多久。“到别处去看看吧,”去世的人说着,把他领进一座花园里。花园里的树上并不是一簇簇树叶,而是五颜六色会唱歌的小鸟。“别发呆啦,我们走吧。”去世的人说罢,领着他的朋友来到了一片草地。在那儿,天使们犹如一对对情侣,又快乐又优雅地翩翩起舞。“下面我们到一颗星上去看一下吧。”星星上河里流的不是水,而是葡萄酒,地上全是奶酪,真叫人百看不厌,久久舍不得离去。

突然,他吃了一惊,说:“啊,我的天哪!老朋友,我没想到在这儿呆了这么久,我得回到新娘那儿去了。她一定在为我担忧呢。”

“你在天堂里呆这么一会儿就够了?”

“够了?要是我能选择的话……”

“这儿还有许多地方值得一看哩!”

“我相信确实是这样,不过我真的该回去了。”

“好吧,随你的便吧。”去世的人陪他回到坟墓,然后就不见了。

活着的人走出坟墓,但他已经认不得原来的墓地了:里面挤满了墓碑、塑像和参天大树。他走出墓地,看到沿街一排排高楼大厦代替了过去简陋的石头小屋;街上到处是汽车和有轨电车,各种飞机掠过天空。“我这是在哪儿呢?莫非是我走错了路?哟,这些人怎么都这样打扮!”

在街上,他叫住了过路的一个小个儿老人,问:“先生,请问这是什么镇?”

“你是指这座城市吗?”

“对呀,是指这座城市。虽然我一直住在这儿,但我怎么也认不出来了。请您带我到昨天结婚的那户人家去好吗?”

“昨天?我刚好是教堂的司事,我敢肯定,昨天没人结婚啊!

“您这是什么意思?我就是昨天结婚的那个人嘛!”接着,他向老人讲述了随同去世的朋友游逛天堂的事情。

“你是在做梦吧,那是个古老的传说了:有个新郎送朋友进坟墓,再也没回来,新娘因此悲痛而死了。”

“根本不可能,我就是那个新郎!”

“听着,现在你唯一可以弄清楚的办法就是到教堂去,跟我们的主教大人谈一谈。”

“主教?可这儿镇上只有教区神父呀!”

“什么教区神父?不知多少年前这儿就有主教啦!”于是,教堂司事带他去见主教。

小伙子把自己的经历告诉了主教。主教回想起小时候曾听过的这个故事。他拿出教区的卷宗,开始一本本哔哔地翻起来。三十年前,没有记载;五十年前,没有;一百年前,没有;二百年前,也没有。他继续翻着翻着,最后他在一页发黄、破碎的纸上,用手指着上面的名字说:“这是三百年前的记载,有个小伙子在墓地失踪了,他的新娘因此伤心而死。不相信,你就看看这记载吧!

“可是,我就是那个新郎呀!”

“那么,你去过另一个世界了?跟我讲讲那儿的情形吧。”

小伙子的脸色一下子变得惨白,跌倒在地上咽了气。他在天堂里到底见到了什么,一句也没说出来。

文本二:

信安郡石室山,晋时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质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与质,如枣核,质含之而不觉饥。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质起视,斧柯尽烂。既归,无复时人。

(南朝·梁任肪《述异记》)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伙子和他的朋友都重情重义、信守承诺,活着的人邀请去世的朋友来参加他的婚礼,死去的朋友设法应邀来参加婚礼。
B.小说中天堂的景象奇异而美好,物质极大丰富,天使无忧无虑,尽情欢乐,这一切都令小伙子沉醉,久久不愿离去。
C.那位去世的朋友很想跟好朋友待在一起,有意用美好的天堂景象引诱他,绊住小伙子的脚步,也酿成了最后的悲剧。
D.小伙子回来时,家乡已经面目全非,他想办法找到主教,查验卷宗,得知天堂一夜人间已三百年,无法接受而死。
2.文本一中“另一个世界”最终无人知晓,对这样的结局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与死界限分明,是不可逾越的。
B.很多事情只有亲身体验才能知道。
C.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有最终答案的。
D.好奇心要有限度,否则会有危险。
3.跟文本二相比,本文在详略安排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4.《天堂一夜》选自卡尔维诺所编的《意大利民间故事选》,请以本文为例,探究民间故事的基本特征。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林冲棒打洪教头

施耐庵

不觉红日西沉,安排得食果品海咮,摆在桌上,抬在各人面前。柴进亲自举杯,把了三巡,坐下叫道:“且将汤来吃。”吃得一道汤,五七杯酒,只见庄客来报道:“教师来也。”柴进道:“就请来一处坐地相会亦好。快抬一张桌子来。”林冲起身看时,只见那个教师入来,歪戴着一顶头巾,挺着脯子,来到后堂。林冲寻思道:“庄客称他做教师,必是大官人的师父。”急急躬身唱喏道:“林冲谨参。”那人全不睬着,也不还礼。林冲不敢抬头。柴进指着林冲对洪教头道:“这位便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武师林冲的便是,就请相见。”林冲听了,看着洪教头便拜。那洪教头说道:“休拜,起来。”却不躬身答礼。柴进看了,心中好不快意。林冲拜了两拜,起身让洪教头坐。洪教头亦不相让,便去上首便坐。柴进看了,又不喜欢。林冲只得肩下坐了,两个公人亦各坐了。

洪教头便问道:“大官人,今日何故厚礼管待配军?”柴进道:“这位非比其他的,乃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师父如何轻慢?”洪教头道:“大官人只因好习枪棒上头,往往流配军人都来倚草附木,皆道我是枪棒教师,来投庄上,诱些酒食钱米。大官人如何忒认真?”林冲听了,并不做声。

柴进说道:“凡人不可易相,休小觑他。”洪教头跳起身来道:“我不信他,他敢和我使一棒看,我便道他是真教头。”柴进大笑道:“也好!也好!林武师,你心下如何?”林冲道:“小人却是不敢。”洪教头心中忖量道:“那人必是不会,心中先怯了。”因此越来惹林冲使棒。柴进道:“且把酒来吃着,待月上来也罢。”

当下又吃过了五七杯酒,却早月上来了,照见厅堂里面,如同白曰。柴进起身道:“二位教头较量一棒。”林冲自肚里寻思道:“这洪教头必是柴大官人师父,不争我一棒打翻了他,须不好看。”柴进见林冲踌躇,便道:“此位洪教头也到此不多时,此间又无对手。林武师休得要推辞,小可也正要看二位教头的本事。”柴进说这话,原来只怕林冲碍柴进的面皮,不肯使出本事来。林冲见柴进说开就里,方才放心。只见洪教头先起身道:“来,来,来!和你使一棒看。”一齐都哄出堂后空地上。庄客拿一束杆棒来,放在地下。洪教头先脱了衣裳,拽扎起裙子,掣条棒,使个旗鼓,喝道:“来,来,来!”柴进道:“林武师,请较量一棒。”林冲道:“大官人,休要笑话。”就地也拿了一条捧起来道:“师父请教。”洪教头看了,恨不得一口水呑了他。林冲拿着棒,使出山东大擂,打将入来。洪教头把棒就地下鞭了一棒,来抢林冲。

两个教头在明月地上交手,使了四五合棒,只见林冲托地跳出圈子外来,叫一声:“少歇。”柴进道:“教头如何不使本事?”林冲道:“我输了。”柴进道:“未见二位较量,怎便是输了?”林冲道:“小人只多这具枷,因此,权当输了。”柴进道:“是小可一时失了计较。”,大笑着道:“这个容易。”便叫庄客取十两银子,当时将至。柴进对押解两个公人道:“小可大胆,相烦二位下顾,权把林教头枷开了,明日牢城营内但有事务,都在小可身上,白银十两相送。”董超、薛霸见了柴进人物轩昂,不敢违他,落得做人情,又得了十两银子,亦不怕他走了。薛霸随即把林冲护身枷开了。柴进大喜道:“今番两位教师再试一棒。”

洪教头见他却才棒法怯了,肚里平欺他做,提起棒却待要使。柴进叫道:“且住!”叫庄客取出一锭银来,重二十五两。无一时,至面前。柴进乃言:“二位教头比试,非比其他,这锭银子,权为利物;若是赢的,便将此银子去。”柴进心中只要林冲把出本事来,故意将银子丢在地下。洪教头深怪林冲来,又要争这个大银子,又怕输了锐气,把棒来尽心使个旗鼓,吐个门户,唤做把火烧天势。林冲想道:“柴大官人心里只要我赢他。”也横着棒,使个门户,吐个势,唤做拨草寻蛇势。洪教头喝一声:“来,来,来!”便使棒盖将入来。林冲望后一退,洪教头赶入一步,提起棒,又复一棒下来。林冲看他脚步已乱了,便把棒从地下一跳,洪教头措手不及,就那一跳里,和身一转,那捧直扫着洪教头臁儿骨上,撇了棒,“扑”地倒了。柴进大喜,叫快将酒来把盏。众人一齐大笑。洪教头那里挣扎起来。众庄客一头笑着,扶了洪教头,羞颜满面,自投庄外去了。

(节选自《水浒传》第九回)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柴进大笑道:“也好!也好!林武师,你心下如何?”此处柴进对林冲的问话既表现了他想见识林冲武艺的心理,也表现他对师傅洪教头安全的担心。
B.洪教头前后三次喊了“来,来,来”,其间又脱衣,又扎裙,形象地写出他的狂妄自大、傲慢无礼、浮躁轻敌的性格特点。
C.文中划波浪线的文字看似“闲笔”,但其实不闲,这样写可以使情节张弛有度,也为下文写林冲棒打洪教头蓄势。
D.文中写林、洪两人交手的篇幅很少,而是花了较多的笔墨进行层层铺垫之后再写两人交手,这样处理可突出两人的性格,也突出林冲的武艺高强。
2.林教头与洪教头比武的过程一波三折,请概括其起伏的过程。
3.请分析选段是如何刻画林冲这个人物形象的?
2020-03-15更新 | 5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课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1.对选段中“气派”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指人的态度作风B.指人的精神与面色
C.指人做事的魄力D.指人的风度仪表
2.对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她的话一举两得,既恭维了黛玉,又讨得贾母的欢心。
B.她的话一箭三雕,既讨得贾母的欢心,又不得罪在场的三位小姑,更主要的是恭维了黛玉。
C.她的话一箭三雕,表面上恭维了林黛玉,更主要的是讨得贾母的欢心,也不忘讨好在场的三位小姑。
D.她的话一举两得,表面上恭维林黛玉,实为讨贾母欢心。
3.选段中写王熙凤“拭泪”后又“忙转悲为喜”,刻画出王熙凤怎样的性格特点?下列选项中最恰当的一项(     
A.多情善感B.逢迎机变C.圆滑玲珑D.见风使舵
4.对选段文字主要运用的刻画人物的方法,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B.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
C.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D.动作描写和外貌描写
5.对选段中画波浪线的语句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担心林黛玉在贾府生活不习惯。
B.对林黛玉进贾府表示欢迎。
C.既讨好了老祖宗,又在林黛玉和众人面前表现了自己在贾府的权势之大。
D.表示自己在贾府的主人翁地位。
2020-10-07更新 | 12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       金丝八宝攒珠髻,         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        赤金盘螭要珞圈;裙边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       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Y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1.依次排列在文中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绾着       戴着        带着        系着B.戴着       绾着        带着        系着
C.绾着       系着        戴着        带着D.戴着       绾着        系着        穿着
2.这段文字描写王熙凤上场,作者没有采用的写法是(     
A.语言描写B.心理描写
C.侧面烘托D.肖像描写
3.这段文字对王熙凤的肖像进行了具体细腻的描写,从内容上说,这个肖像描写(     
A.旨在表现王熙凤服饰的高雅华贵B.旨在表现王熙凤姿容俏丽
C.旨在表现王熙凤的性格特征D.旨在表现王熙凤的身份地位和性格特征
4.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贾母的这句话说明了(     
A.贾母对王熙凤没有好看法B.王熙凤在贾府没有地位
C.王熙凤性格泼辣,话不饶人D.王熙凤是一个深得贾母宠爱的特殊人物
5.“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王熙凤的话表现了(     
A.黛玉确实标致,讨人喜欢,王熙凤从心里喜欢上了黛玉B.王熙凤有意讨好黛玉
C.王熙凤有意讨好贾母D.王熙凤有意讨好贾母、黛玉

6.当谈到黛玉命苦时,王熙凤“便用帕拭泪”,不一会儿又“转悲为喜”,在极短的时间内这种感情的变化,表明王熙凤(     
A.富有同情心,怕引起黛玉伤心B.矫揉造作,故作姿态
C.善于察言观色,迎合贾母D.为黛玉的标致和命苦所打动,真心疼爱黛玉
7.“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这些话表明王熙凤(        
A.对黛玉的生活起居十分关心B.善于卖弄,故意讨好黛玉
C.性格狡黠,故意讲给贾母听,讨好贾母D.在贾府中恃宠专权
2021-04-13更新 | 20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