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现代 > 老舍(1899-1966)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851 题号:1888659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鼓书艺人(节选)

老舍

宝庆唱的是压轴戏。

他的桌围子是红哗叽的,没绣花,用黑缎子贴了三个大字:方宝庆。桌围子刚一绑上,园子后面的门就开了,人开始往外涌——听过那个穿高跟鞋的娘们,谁还要再听一个男人家唱?只有少数人没走,他们也腻歪了,不过总得有点礼貌。

门帘一掀,汽灯的亮光,照得宝庆那油光锃亮的秃脑门,闪出绿幽幽的光。他走上台来的工夫,对观众的掌声,不断报以微笑,同时不住地点着头,他穿着一件宽大的海蓝色绸长衫,千层底的黑缎子鞋。他上场时总是穿得恰如其分。

他沉着地走向鼓架,听众好奇地瞧着,他才不在乎那些弃他而去的人呢,那不过是些无知的人,他对自己的玩艺儿是有把握的。那些熟座儿会欣赏他的演唱。走几个年青人没什么要紧。他们到书场里来,也不过就为的是看看女角儿。

他的鼓点很简单,跟秀莲敲得相仿佛。不过他敲得重点儿,从鼓中间敲出洪亮悦耳的鼓点来。他的眼睛盯着鼓面,有板有眼地敲着。鼓到了他手里,就变得十分驯服。他的鼓点支配着小刘的弦子,他这时已经弹得十分和谐动听。

唱完小段,宝庆说了两句,感谢听众光临指教。今儿是开锣第一天,有什么招待不周的地方,请大家多多包涵。他说,要不了几天,就能把场子收拾利落了。他本想把这番话说得又流利又大方,可是到了时候,本来已经准备好了的话,一下子又说不上来了。他一结巴,就笑起来,听众也就原谅了他。他们衷心地鼓掌,叫他看着高兴。

他介绍了他要说的节目——三国故事《长坂坡》。他还没开口,听众就鸦雀无声了。他们感觉得出来,他是个角儿,象那么回子事。宝庆忽然换了一副神态。他表情肃穆,双眉紧蹙,两眼望着鼓中间。

他以高昂的唱腔,迸出了第一句:“古道荒山苦相争,黎民涂炭血飞红……”听众都出了神,肃然凝听,大气儿也不敢出。宝庆的声音如波涛汹涌,浑厚有力,每一个字儿都充满激情。他缓缓地唱,韵味无穷。忽而柔情万缕,忽而慷慨激昂,忽而低沉,忽而轻快,每个字都恰到好处。

宝庆的表演,把说、唱、做配合得尽善尽美。他边做边唱:“忠义名标千古重,壮哉身死一毛轻。”他也能凄婉悲恸,摧人肺腑:“糜夫人怀抱幼主,凄风残月把泪洒……”只有功夫到家的人,唱起来才能这样的扣人心弦。

宝庆一边唱,一边做。他的鼓楗子是根会变化的魔棍,演什么就是什么。平举着,是把明晃晃的宝剑;竖拿着,是支闪闪发光的丈八长矛;在空中一晃,就是千军万马大战方酣。他一弯腰,就算走出了门;一抬脚,又上了马。

秀莲和琴珠唱的时候,也带做功。可是,秀莲没有宝庆那样善于表演,琴珠又往往过了头。宝庆的技艺最老练。他的手势不光是有助于说明情节,而且还加强了音乐的效果。

猛的,他在鼓上用力一击,弦子打住了,全场一片寂静,他一口气象说话似的说上十几句韵白。再猛击一下鼓,弦子又有板有眼地弹了起来。

这段书说的是糜夫人自尽,赵子龙怀抱阿斗,杀出重围。他唱书的时候,听众都觉得听见了杂沓的马蹄声和追兵厮杀时的喊叫。

最后,宝庆以奔放的热情,歌颂了忠义勇敢的赵子龙名垂千古。他说这段书的时候,时而激昂慷慨,时而缠绵悱恻,那一份爱国的心劲儿,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然后,他一躬到地,走进了下场门。演出结束,一片叫好声,掌声雷动。

宝庆擦着脑门上的汗珠,走到台前来谢幕。又是一片叫好声。他说了点什么,可是听不见。大家都叫:“好哇!好哇!”

“谢谢诸位!谢谢诸位!”他笑容满面,不住地道谢。“明儿见!请多多光顾,玩艺儿还多着呢!务请光临指教。”说着话,他抻了抻海蓝的绸大褂儿,褂子已被汗湿透,紧紧地贴在脊梁骨上了。

(有删改)

文本二:

在小说《鼓书艺人》中,老舍从主人公方宝庆一家离开武汉赴重庆的船上写起,到1945年秋抗战胜利之后,方家一家人又告别重庆、乘船返回“下江”止,一共写了七年,几乎像编年史一般写了他们这些年的遭遇。王瑶先生曾经评价老舍先生说:“我们在老舍先生几乎所有的作品中都看见了作者本人。在外部世界的客观描写下,奔涌着作者或迷惘、忧郁或愤激、爱恋的情感。他的艺术世界是一个主客观交融的世界。”方宝庆一家的遭遇,某种程度上是老舍先生的真实经历。1938年7月,武汉告急,老舍一行乘一艘破船仓皇流亡重庆,一路历经坎坷。在重庆期间,老舍和著名鼓书艺人富少舫、富淑媛父女来往颇多,他们便是方宝庆父女的原型。

(摘编自韩宇瑄《论〈鼓书艺人〉在老舍创作道路中的“变轨”意义》)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中方宝庆的登台亮相与《红楼梦》中王熙凤初次出场的方式相似,都有“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艺术效果。
B.演出一开始,就有人向外涌,结束后现场一片叫好、掌声雷动,方宝庆以精湛、投入的表演,彻底征服了观众。
C.作者在文中以听众的反应衬托说书人技艺精湛,这与白居易《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的表现手法相同。
D.老舍是运用语言的大师,他通过动作化、个性化的语言,长短、整散结合的句式,将方宝庆的表演描绘得精彩纷呈。
2.关于“宝庆一边唱,一边做”这一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宝庆运用鼓楗子这个“道具”极为娴熟,挥洒自如,这为他的说书表演增色不少。
B.“平举”“竖拿”“一晃”这些舞台动作导致宝庆汗流浃背,也体现了他的敬业精神。
C.方宝庆表演时将“鼓楗子”舞作“宝剑”“丈八长矛”状,契合了说书的情节内容。
D.“他一弯腰,就算走出了门”中的“算”有“当作”之意,体现了舞台动作的虚拟性。
3.方宝庆做人做艺都“恰如其分”“恰到好处”,请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
4.王瑶先生认为老舍的艺术世界“是一个主客观交融的世界”。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筒炮台烟

   

阚进一在大学毕业后就作助教。三年的工夫,他已升为讲师。求学、做事、为人,他还像个学生;他不吸烟,不喝酒,不会应酬;他还和学生们在一块去打球。课后,他的屋里老挤满了男女同学,有的问功课,有的约踢球,有的借钱,有的谈心。虽然如此,他永远不敷衍他们,授课认真,改卷认真,考试认真,因此,他可就得罪了一小部分不用功的学生。在他心里,凡是按规矩办理,就是公正无私,而公正无私就不应当引起任何人反感。所以,他一天到晚老是快活的。

但是当他升为讲师的时候,好几位与他地位相等的朋友,都争那个讲师的位子,聘书最后落在了他的手中。这,惹恼了与他竞争地位的同事们,而被他得罪过的同学也随着兴风作浪。谣言都已象熟透了的樱桃,落在地上,才被他拾起来。他有许多罪过:巴结学校当局,行为有乖师道,引诱女生……谣言的袭击,使他歪了几小时的嘴。最后,他对自己说:扯淡!辞职,不干了!马上上了辞职书,结果辞呈被退回来。大约有十分钟吧,他的主意已打定:谣言总是谣言,学校当局信任我,我再多说什么便是啰嗦!算了吧。他打开了屋门与窗子,叫阳光直接射到他的黑脸上,一切都光亮起来。

后来他和表妹秀华结了婚。阚进一想,结婚以后的生活应当比作单身汉的时候更简单明快一些,因为自己有了一个帮忙的人。及至结了婚,他首先感觉到,生活不但不更简单一些,反而更复杂的多了。不错,在许多的小事情上,他的确得到了帮助:什么缝缝纽扣,补补袜子呀,现在已经都无须他自己动手了。可是,买针买线,还得他跑腿,麻烦!

还有秀华有许多计划,随时会提出来:咱们该请教授们吃顿饭吧?你都不用管!我会预备!或者咱们还得买几个茶杯。客来了,不够用的呀!我已经看好了一套,真不贵!

进一对抗战是绝对乐观的。在婚前,只要一听到人们抱怨生活困难,他便发表自己的意见!勒紧了肚子,没有过不去的事。我们既没到前线去作战,还不受点苦?民族的复兴,须要经过血火的洗礼!他想,秀华也是青年,理应明白抗战时所应有的生活方式。及至听到秀华这些计划,他的嘴歪得几乎不大好拉回来了。

别以为我爱花钱请贵客,秀华不抬头,而瞟了丈夫一眼,声音并没提高,而腔调更沉重了些,我们作事就得应酬,不能一把死拿,叫人家看不起咱们!

后来他们有了小孩,也有了更多花销。进一还是穿着那些旧衣服,还是不动烟酒不虚花一个钱。可是一个月的薪水不够一个月花的了。要糊过一个月来,他须借贷,秀华的娘家相当的有钱,她叫进一去求母亲帮忙。他不肯去。他从大学毕业那一天,就没再用过家中一个钱。那么,怎好为自己添丁进口而去求岳母呢。秀华问他:那么,怎么办呢?

进一想了一会儿说:我去兼课,我写稿子,一方面是增加收入,一方面也还为教书与作文章有益于别人的事。我希望你把我凭良心挣下来的每一个钱,都看成我的爱,我的劳力,我的苦心的一个象征。我们俩便是一对儿好马,我们还怕拖不动这一点困苦吗?笑!秀华!笑!发愁,苦闷,有什么用处呢!

秀华很勉强的笑了一笑。她有一肚子的委屈,可是只简单的缩敛成很短的没有头尾的几句话:什么也没有,没有交际,没有玩耍,没有……

一位朋友来求他做点事。三言两语,朋友把事情说清楚;三言两语,进一说明了他可以帮忙。然后,他三步当作两步的去给友人办理那件事。

过了几天,他已经几乎把这件事忘得一干二净了,友人来了,给他道谢。一边说着话,友人顺手的放下一筒儿炮台烟。

我不吸烟!进一表示不愿接收礼物。

留着招待朋友。遇到会吸烟的,你送他一支。说罢,友人就告辞了。

送客回来,他把筒的盖儿掀开。钱!”“钱?秀华探着脖子看。多少?

管他多少呢,我马上给他送回去!进一颇用力的把盖儿盖好。就要往外走。

等等!你等等!秀华立了起来。求你的事必不像他说的那么容易。这点钱,他应当给,应当多给!

秀华!进一的脸上很不好看了。这是贿赂!一文钱也是贿赂!说完,进一又要往外走。

从外面进来个二十岁上下的学生,走得慌速,几乎和进一碰个满怀。

阚先生!学生的眼中含着泪。

怎么啦?丁文!进一关切的问。

弟弟急性盲肠炎!入院得先交一千,动手术又得一两千!他疼得翻滚,我没钱!我们的家在沦陷区!先生,你救命!丁文把话一气说完,一下子坐在了小凳上,头上冒出大汗珠子。

嗯!进一手中掂着那个香烟筒,打主意。他好像忘了筒里装的是钱,而忽然的想起来。等我看看!不要着急!他打开烟筒,把一卷塞得很结实的钞票用力扯出来。极快的他数了一数。嘿,整三千!丁文,这不是好来的钱,你愿意用吗?

丁文几乎像抢夺似的把一卷票子抓在手中。先生,人命要紧!他噗咚一声跪在地上,磕了一个头起来,没再说什么,像箭头儿似的飞跑出去。

进一把嘴歪到一边,向门外发愣。

进一!秀华含着怒喊叫,我不久也得入医院,也得先交一千,也得花一两千医药费!你怎么不给我想一想呢?你从哪里再弄到三千元呢?

进一慢慢的走过来,轻轻的拍了两下秀华的肩。华,天无绝人之路,咱们必有办法。无论什么吧,咱们的儿女必要生得干净!生得干净!

(小说1943年12月发表于《文风杂志》月刊,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说的阚进一“老是快活”的心态,是建立在他个人的主观想法上的,所以注定不会长久。
B.秀华已有丈夫会反对的心理准备,所以她在提出许多计划时会提示“你都不用管!我会预备”等。
C.面对求援,阚进一告诉学生“这不是好来的钱”,是想提醒学生不能因生活压力而改变做人原则。
D.结尾时阚进一“儿女必要生得干净”的话语,突出了他坚持做人原则和不向艰苦生活屈服的决心。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的人物带有较明确的文化指代性,有些人物甚至就是某种文化的符号和象征物,因此本文被称为文化寓意小说。
B.主人公阚进一置身于一系列的矛盾冲突中,小说正是通过描摹他在矛盾冲突中的言行举止来表现他与世俗的不和谐。
C.小说以叙述和对话的方式描写了主人公结婚以后夫妻两人面临的经济困境,这为后文写学生丁文前来借钱埋下了伏笔。
D.本文语言具有“俗白”的特点,如“要糊过一个月来”中的“糊”,通俗直白,形象地表现了主人公钱少事多穷于应付的窘境。
3.文中曾多次写到阚进一歪嘴,请简要分析其中第一次描写和最后一次描写的作用。
4.小说主人公阚进一是理想青年的象征,寄托了作者对未来新青年的期望。请结合文本,探究作者心中未来新青年的特征。
2021-11-11更新 | 30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人和车厂的老板刘四爷快七十岁了;人老,心可不老实。年轻的时候他当过库兵,设过赌场,买卖过人口,放过阎王账。干这些营生所应有的资格与本领——力气,心路,手段,交际,字号等等——刘四爷都有。在前清的时候,打过群架,抢过良家妇女,跪过铁索。跪上铁索,刘四并没皱一皱眉,没说一个饶命。官司教他硬挺了过来,这叫作“字号”。出了狱,他开了个洋车厂子。土混混出身,他晓得怎么对付穷人,什么时候该紧一把儿,哪里该松一步儿,他有善于调动的天才。车夫们没有敢跟他耍骨头(注:调皮捣乱)的。他一瞪眼,和他哈哈一笑,能把人弄得迷迷糊糊的,仿佛一脚登在天堂,一脚登在地狱,只好听他摆弄。到现在,他有六十多辆车,至坏的也是七八成新的,他不存破车。车租,他的比别家的大,可是到“三节”他比别家多放着两天的份儿。人和厂有地方住,拉他的车的光棍儿,都可以白住——可是得交上车份儿,交不上账而和他苦腻(注:软磨硬缠)的,他扣下铺盖,把人当个破水壶似的扔出门外。大家若是有个急事急病,只须告诉他一声,他不含糊,水里火里他都热心地帮忙,这叫作“字号”。

刘四爷是虎相。快七十了,腰板不弯,拿起腿还走个十里二十里的。两只大圆眼,大鼻头,方嘴,一对大虎牙,一张口就像个老虎。个子几乎与祥子一边儿高,头剃得很亮,没留胡子。他自居老虎,可惜没有儿子,只有个三十七八岁的虎女——知道刘四爷就必也知道虎妞。她也长得虎头虎脑,因此吓住了男人,帮助父亲办事是把好手,可是没人敢娶她作太太。她什么都和男人一样,连骂人也有男人的爽快,有时候更多一些花样。刘四爷打外,虎妞打内,父女把人和车厂治理得铁筒一般。人和厂成了洋车界的权威。

③在买上自己的车以前,祥子拉过人和厂的车。他的积蓄就交给刘四爷给存着。把钱凑够了数,他要过来,买上了那辆新车。

“刘四爷,看看我的车!”祥子把新车拉到人和厂去。

老头子看了车一眼,点了点头:“不离!”

“我可还得在这儿住,多咱我拉上包月,才去住宅门!”祥子颇自傲地说。

“行!”刘四爷又点了点头。

④不拉刘四爷的车,而能住在人和厂,据别的车夫看,是件少有的事。因此,甚至有人猜测,祥子必和刘老头子是亲戚;更有人说,刘老头子大概是看上了祥子,想弄个上门女婿。这种猜想里虽然怀着点妒羡,可是万一要真是这么回事呢,将来刘四爷一死,人和厂就一定归了祥子。这个,教他们只敢胡猜,而不敢在祥子面前说什么不受听的。其实呢,刘老头子的优待祥子是另有笔账儿。祥子是这样的一个人:在新的环境里还能保持着旧的习惯。假若他去当了兵,他决不会一穿上那套虎皮,马上就不傻装傻地去欺侮人。在车厂子里,他不闲着,把汗一落下去,他就找点事儿做。他去擦车,打气,晒雨布,抹油……用不着谁支使,他自己愿意干,干得高高兴兴,仿佛是一种极好的娱乐。厂子里平常总住着二十来个车夫;收了车,大家不是坐着闲谈,便是蒙头大睡;祥子,只有祥子的手不闲着。初上来,大家以为他是向刘四爷献殷勤,狗事巴结人;过了几天,他们看出来他一点没有卖好讨俏的意思,他是那么真诚自然,也就无话可说了。刘老头子没有夸奖过他一句,没有格外多看过他一眼;老头子心里有数儿。他晓得祥子是把好手,即使不拉他的车,他也还愿意祥子在厂子里。有祥子在这儿,先不提别的,院子与门口永远扫得干干净净。虎妞更喜欢这个傻大个儿,她说什么,祥子老用心听着,不和她争辩;别的车夫,因为受尽苦楚,说话总是横着来;她一点不怕他们,可是也不愿多搭理他们;她的话,所以,都留给祥子听。当祥子去拉包月的时候,刘家父女都仿佛失去一个朋友。赶到他一回来,连老头子骂人也似乎更痛快而慈善一些。

1.本文节选自老舍的代表作:《             
2.第一段中画线部分突出的语言特色是什么?请举例分析。
3.第二段开头对刘四爷的肖像描写,在本文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以下对选文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力气,心路,手段,交际,字号等等”中的“字号”是指为人的名气、响当当的名号。
B.从选文第一段可以看出刘四爷是个看重江湖义气、肯热心帮人忙的开明老板。
C.从选文最后部分对虎妞的描写中可以看出她对祥子暗含着不同一般的情愫。
D.选文具有老舍小说的鲜明风格之一:善用北京话、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5.简要概括祥子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2020-11-20更新 | 7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歪毛儿

老舍

小的时候,我和白仁禄一下了学总到小茶馆去听评书。我俩每天的点心钱不完全花在点心上,留下一部分给书钱。其实,我俩真不够听书的派儿:我那时脑后梳着个小坠根,结着红绳儿;仁禄梳俩大歪毛。孙二大爷用小笸箩打钱的时候,一到我俩面前便低声地说,“歪毛子!”把钱接过去,他马上笑着给我们抓一大把煮毛豆角,或是花生米来。“吃吧,歪毛子!”他不大爱叫我小坠根,我未免有点不高兴。可是说真的,仁禄是比我体面的多。他的脸正像年画上的白娃娃,虽然没有那么胖。单眼皮,小圆鼻子,清秀好看。

他不淘气,可是也有背不上书来的时候。歪毛仁禄背不过书来本可以不挨打,师娘不准老师打他。他是师娘的歪毛宝贝:上街给她买一缕白棉花线,或是打俩小钱的醋,都是仁禄的事儿。可是他自己找打。每逢背不上书来,他比老师的脾气还大。他把小脸憋红,鼻子皱起一块儿,对先生说:“不背!不背!”不等老师发作,他又添上:“就是不背,看你怎样!”老师磨不开脸了,只好拿板子打他。

奇怪,这么清秀的小孩,脾气这么硬。

一直有十几年的工夫,我们俩没见面。听说,他大学毕了业,到外边去做事。去年旧历年前的末一次集,天很冷。我转了一圈,没看见什么对我的路子的东西,本想不再绕,可是集南边有个地摊,摆着几本书,看书的时候,我看见卖书人的脚,一双极旧的棉鞋,袜子还是夏季的单线袜。别人都跺着脚,天是真冷;这双脚好像冻在地上,不动。把书合上我便走开了。

走了几步,我不由地回了头。他穿着件旧灰色棉袍,很单薄,头上戴着顶没人要的老式帽头。我好似被他吸引住了,决定回去。他身上有那么一股高傲劲儿,像破庙似的,虽然破烂而仍令人心中起敬。无论怎说吧,我又立在他面前。

“是不是仁禄哥?”我大着胆问。

他又扫了我一眼,又去看山,可是极快的又转回来。他的瘦脸上没有任何表示,只是腮上微微地动了动,傲气使他不愿与我过话,可是“仁禄哥”三个字打动了他的心。他没说一个字,拉住我的手。“走吧,我住的离这儿不远。”我一手拉着他,一手拾起那几本书。

没有五分钟便到了家。他坐在屋中了,我才放心,仿佛一件宝贝确实落在手中。可是我没法说话了。问他什么呢?我改变了战略,开始告诉他我这些年的经过,费了许多周折,我才用上了这个公式——“我说完了,该听你的了。”“还不都在乎脾气,”他微微摇着头。“那时候咱俩还都是小孩子,所以我没对你说过,说真的,那时节我自己也还没觉出来是怎回事。后来我才明白了,是我这两只眼睛作怪。”

“不是一双好好的眼睛吗?”我说。

“平日是好好的一对眼。不过,有时候犯病。”

“你不用看人脸的全部,而单看他的眼,鼻子,或是嘴,你就看出点可恶来。特别是眼与嘴,有时一个人正和你讲道德说仁义,你能看见他的眼中有张活的春画正在动。那嘴,露着牙喷粪的时节单要笑一笑!越是上等人越可恶,上等人会遮掩。假如我没有这么一对眼,生命岂不是个大骗局?还举个例说吧,有一回我去看戏,旁边来了个三十多岁的人,很体面,穿得也讲究。我的眼一斜,看出来,他可恶。正在这么个当儿,查票了。这位先生没有票,瞪圆了眼向查票员说:‘我姓王,没买过票,就是日本人查票,我姓王的还是不买!’我没法管束自己了。我并不是要惩罚他,是要把他的原形真面目打出来。我给了他一个顶有力的嘴巴。你猜他怎样?他嘴里嚷着,走了。要不怎说他可恶呢。这不是弱点,是故意的找打——只可惜没人常打他。”

“那么你很愿意犯病!”我故意的问。他似乎没听见,我又重了一句,他又微笑了笑。

“我不能说我以这个为一种享受;不过,不犯病的时候更难堪——明知人们可恶而看不出,明知是梦而醒不了。”

“以前,我见着可恶的便打,至少是瞪他那么一眼,使他哆嗦半天。我虽不因此得意,可是非常的自信,自信我比别人强。及至一想结婚,与世界共同敷衍,坏了;我原来不比别人强,不过只多着双病眼罢了。很希望别人指着脸子说我可恶,可是没人肯那么办。”他又愣了一会儿。“生命的真文章比人作的文章更周到?耶稣为仇人、为土匪祷告:他是个人物。他的眼或者就和我这对一样,能始终是硬的,因为他始终是软的。普通人只能软,不能硬,所以世界没有骨气。我只能硬,不能软,现在没法安置我自己。人生真不是个好玩艺。”

他把酒喝净,立起来。空中飞着些雪片,天已遮满了黑云。我送他出去,谁也没说什么,一个阴惨的世界,好像只有我们俩的脚步声儿。到了门口,他连头也没回,探着点身在雪花中走去。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写小时候仁禄梳俩大“歪毛”和我梳着个“小坠根”,既符合人物的身份,也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B.文章通过典型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以及细节描写揭示主人公的特立独行的性格特点。
C.歪毛仁禄发出“人生真不是个好玩艺”的感叹,可见,他已意识到现实的残酷,正努力地改变自己。
D.结尾处的环境描写隐喻着当时的社会现实,主人公将何去何从,命运将会有怎样的变化,引人深思。
2.下列对歪毛儿白仁禄的那双“病眼”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一双善于发现社会“病态”的正义之眼。
B.能够体现仁禄特立独行、愤世嫉俗的性格。
C.这双眼睛揭示了当时虚伪黑暗的社会现实。
D.是现实中白仁禄生活落魄不羁的根本原因。
3.文章直接以“歪毛儿”为话题的内容并不多,却以“歪毛儿”为题。试分析这样处理的好处。
2020-03-26更新 | 4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