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93 题号:1973010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狄青

盐有多重要?怕是不用我来科普。盐,就如同我们生命里的阳光、身体里的血液、躯干里的灵魂,难以替代。

所谓“一咸遮百味”,咸虽不起眼儿,却从人类文明出现伊始,便位居五味之首。战国“包山楚简”中的盐字,上部形似“卤”字,有表示盐碱地的意思;下部则形似“皿”字,应是表示盛盐的容器或用以煮盐的工具之意。这一字形属于会意字,本义是煮盐的意思。在中国,煮盐的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至四五千年前。管子《海王篇》中曾写到“十口之家十人食盐,百口之家百人食盐”;《本草纲目》中也说盐“五味之中,唯此不可缺”。

的确,在人类的饮食中,咸味是最基本的味觉特征,盐则是伴随人类最悠久的调味品之一。而在历史上,以扬州为代表的江南工商业的兴盛,也和盐业的发达密不可分;中国历史上的巨贾,相当一部分都是盐商。隋朝开凿大运河,初始目的便是有利于粮食和食盐的运输。国外也是如此。水城威尼斯在千年前只是由许多珊瑚小岛所组成的蛮荒之地,是那里适宜的晒制海盐环境,指引着逃脱战乱来到这片土地上的难民,摆脱了贫困荒瘠,一步步建立起兴盛繁荣的家园。

中国的很多地名其实也与盐有关。比如说云南的盐津县,就是因为此地出产井盐并设有渡口而得名。再比如说浙江的海盐县,即因历史上“海滨广斥,盐田相望”而得名。许多人都知道北宋的大诗人柳永柳三变,他一生多写艳词,却不了解柳永实则也写了不少描摹底层百姓艰困的辞赋,这首《煮盐歌》就是柳永当年描写东南沿海盐民日常生活的——

煮海之民何所营?妇无蚕织夫无耕。

衣食之源何寥落?牢盆煮就汝输征。

年年春夏潮盈浦?潮退刮泥成岛屿。

风干日曝盐味加,始灌潮波流成卤。

……

盐负载了太多希望与失望、贪婪与慷慨、残酷与坚韧、乐观与勤勉等深层意涵,一首《煮盐歌》,让柳永写尽了海边盐民的艰辛与无奈。

同样是北宋诗人的曹勋在《鹧鸪天·枫落吴江肃晓霜》中写到盐,却指代了一种美好情境——

……

盐胜雪,喜初尝。

微酸历齿助新妆。

直须满劝三山酒,

更喜持杯云水乡。

与中国古代文人相比,外国文人对盐的理解似乎更深了一层。俄罗斯历史上著名作家、思想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就曾提出过一个有关“人中之盐”的理论,车尔尼雪夫斯基把那些少数的具有先知先觉的人称之为“人中之盐”。事实上,用“人中之盐”来形容车尔尼雪夫斯基自己也十分恰当。1864年7月,他被流放到伊尔库茨克服苦役,前后长达21年之久。在漫长的流放生涯中,车尔尼雪夫斯基写下了大量小说和理论文章。他把知识看作是推动人类历史前进的基本力量,这就如同盐是推动人类生命运行的基本力量一样,离开了知识,人就是盲目的;离开了盐,人就是软弱无力的。

法国哲学家弗朗索瓦丝·埃里捷在自己的《生活之盐》一书中则提出,因为盐是洁净的,盐可调味,喻示着我们要追求过圣洁的生活。我们活着,就被赐予了生活之盐,它超越职业,超越各种情感,超越矛盾分歧,构成了我们生活当中轻盈和美好的那一部分。埃里捷认为,所谓“盐”,即我们的感官创造力以及对外部世界的好奇心。假如说人生是一列长长的清单,那么生活之盐保证了我们拥有一份感觉记忆的私密收藏。

如今,低盐饮食已成潮流,但即使再极端的所谓专家学者,也不敢要求人们去过无盐生活。而事实上,盐的浓淡和对健康的影响,实际上从来都不取决于盐本身,而是取决于“容器”。把一勺盐放进水杯里,肯定会咸;而将一勺盐撒进湖水里,不仅会淡,甚至完全就没有味道。同样的,将一勺盐吞咽下去,难咽;而把一勺盐放进烹饪的菜看里,则味全。我们对生活的感觉,就如同是这些盐,有一定的数量,既不会多也不会少,这样则刚刚好。但现实生活中哪有那么多的“刚刚好”,痛苦和焦虑也像这些盐,所以当我们感到痛苦的时候,就需要把我们承受的容积放大些,不是一杯水,而是一个湖,甚至,是一片海。

(节选自《天津日报》)

文本二

作家该不该读书,抑或说该不该多读书,原本不是个问题,然而当下它的确又是一个问题。应该承认,当下千变万化的社会生活显然比文学作品所能提供给读者的更加生动,既如此,作家只需要向生活学习就好,只需要有智慧和技巧建构一个好看的故事就好,读书与其说是“规定动作”,不如说是“自选动作”,阅读与创作的关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模糊。创作真的如此简单吗?岛国牙买加曾历经腥风血雨,许多事件马龙·詹姆斯都是亲历者,生活积累不可谓不厚实,但这并不妨碍他阅读了这个世界上大多数经典作家的作品,被称为“中美洲读书最多的作家之一”。因为丰厚的生活积累是一回事,阅读是另一回事,二者是创作并行不悖的两翼。

我相信这样一种说法:生活是创作的源头,阅读是创作的基础。创作为何需要阅读?一定能说出许多理由,而我的理由是,只有充沛的阅读才能使一个写作者抑或一个人懂得谦逊、远离狂妄。

(节选自狄青《阅读与创作》)

1.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生命里的阳光、身体里的血液、躯干里的灵魂”为喻,凸显盐对于人类的重要性,生动形象鲜明有力。
B.文章引用柳永的《煮盐歌》和曹勋的《鹧鸪天》,既从不同角度展示盐的意涵,也有助于丰富文章的内容与底蕴。
C.文章通过与中国古代文人的对比,自然转入叙述外国文人对盐的理解,表达出鲜明的褒贬态度,拓展出新的境界。
D.文章看似自由散漫,实则紧紧围绕“盐”这一线索,结构紧凑,不枝不蔓,充分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战国“包山楚简”中“盐”字的字形和本义,堪为中国煮盐历史源远流长的一个有力证据
B.柳永《煮盐歌》描写东南沿海盐民煮海水为盐的日常生活,反映了底层百姓的艰辛与无奈
C.我们对生活的感觉如同盐一样,要恰到好处,既不能多也不能少,否则生活就会没有味道.
D.当下多变的社会生活提供给读者的比文学作品更生动,这使得阅读与创作的关系变得模糊
3.中国古代文人和外国文人对盐分别有何理解?请简要分析。
4.文本二指出:“生活是创作的源头,阅读是创作的基础。”请谈谈文本一是如何体现这一观点的
【知识点】 学术论文 其他散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大团圆戏剧的结局模式,是一个民族深层的结构话语,是中国人民的集体无意识,同时也是华夏民族社会心理的共同体现。普列汉诺夫说过,任何一个民族的艺术都是由它的心理所决定的”“在一定时期的艺术作品和文学趣味都表现着社会的心理。

王国维认为中国悲剧文学的这种情节结构模式代表吾国人乐天之精神者也(《红楼梦评论》)。鲁迅先生认为这是中国国民性缺失的问题。这些观点,都是在特定社会政治与思想文化的影响下提出来的。在今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问题。其实,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探讨戏剧大团圆结局产生的原因。

首先,源于华夏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

中国地理上的特点、古代社会长期的封建统治特点以及小农经济的方式,养成了华夏民族适应性、顺从性、依赖性以及被动性、保守性和稳定性的民族心理。与此同时,受到儒、道、佛思想文化的熏陶,逐渐形成了华夏民族独有的文化心理结构。第一,尚圆心理。对圆满的迷恋是一种世俗之性。表现在戏剧中,就是以苦开头,以乐结束;以悲开头,以喜结束;以顺境开头,以逆境结束相互转化的圆形结构,在戏剧作品结尾,洋溢着浓厚的大团圆色彩。第二,中和之美。与西方人性格不同,中国人强调中庸之美,强调对立面的均衡与和谐,体现在戏剧中,就是强调儒家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精神。第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观念。佛教强调因果报应,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应用到大团圆的问题上,就是前世没有了结的恩怨,导致了今世的相互牵扯。

其次,源于对现实社会生活的补偿心理与受众的审美接受心理。

鲁迅先生认为,中国戏剧必令生旦当场团圆才肯放手,这是不愿正视现实、不愿正视痛苦的表现,是自欺欺人的国民性的体现。这是从批评家的角度来说的,职业批评家通常都是站在某个道德制高点上,这种制高点要求人们有较高的心理判断能力和抵抗能力。事实上,普通的老百姓生活在被无奈和痛苦包围的现实中,需要有属于自己的精神享受,而大团圆的结局符合他们的审美需要和欣赏习惯,符合他们以消遣、娱乐为目的的看戏动机,以此来缓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遭受的痛苦和折磨。

因此,剧本要流行于世,就必须迎合观众的心理,不能违背观众的愿望。戏剧作为一种通俗文学,必然要以观众的喜恶作为自己的评判标准。在创作过程中,作家要以民间的眼光对剧情发展进行审视,争取普通戏剧观众的关注和理解,突出其世俗性和大众品位。作品脱离了接受者和市场的需求,必然导致文学创作的失败。

(摘编自杨雪《论中国戏剧的大团圆结局》)

材料二:

戏剧是一种舞台表演艺术。这种直观的交流形式使得剧作必须关注大众品位,只有符合大众品位,剧作才能被认可,作品与作家的价值才能体现出来。如果一个剧作家因为没有顾及观众的接受而创作出了其他结局的作品,他可能具有文学史的意义,但有可能会受到观众的排斥。这可以从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的表演经历窥见一斑,谭鑫培善唱悲剧,不仅他所唱的戏被骂为亡国之音,而且连自身也被人攻击。所以,作家为了作品行世,必须迎合大众品位。既然大众喜欢大团圆,剧作家就应该乐于去描写大团圆,即便忠于生活的真实,写出了现实中的矛盾,写出了悲剧,也要念念不忘加上一个光明的尾巴。

始困终享、始离终合的大团圆结局,并不是哪儿提出来的统一要求,而是只有这样,观众才看得舒服。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有一次演出明传奇《清风亭》,天马上要下雨,戏院主为了照顾观众早点回家,演到张元秀夫妻惨死时就准备收场,没想到观众不干,非要看到做官不认父母的张继宝死在台上不可。于是,只好匆匆演出雷击张继宝。此时大雨倾盆而下,观众跋涉于泥泞之中,但是他们感到十分满足。可见脱离了这样的大众品位,戏剧便没了观众,没有了观众,戏剧也就失去了其自身存在的价值。

大团圆是美好的,人人都希望大团圆。既然团圆之趣能在一个时代这样盛行,它的存在就是合理的,也是合适的。自欺欺人的国民性也好,乐天精神的体现也好,这都是戏剧研究者的批评术语,无法从根本上掩蔽这种客观文学现象的存在。应该说,这种现象的存在,是因为普通接受大众的精神需求和审美价值取向,寄托着他们对正义的渴望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因此,对于这样的艺术结构,不能简单地用一种既成的传统观念来抑制,那是对文学样式多样化原则的背离。

(摘编自刘荣琴《大众品位与中国古典戏曲大团圆结局浅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戏剧的“大团圆”结局模式常以苦、悲等开头,以乐、喜等结束,是中国人民的“集体无意识”,体现着华夏民族的社会心理。
B.华夏民族独有的文化心理结构包括对“圆满”的迷恋、对“中庸”之美的追求以及“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观念等。
C.鲁迅先生认为,职业批评家通常都是站在某个道德制高点上,这种制高点要求人们有较高的心理判断能力和抵抗能力。
D.受当时社会政治与思想文化的影响,王国维认为“大团圆”结局是国人乐天精神的体现,而鲁迅则认为是中国国民性缺失的问题。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认为“大团圆”戏剧结局与自欺欺人的国民性密不可分,这表明鲁迅认为戏剧不能有“大团圆”结局。
B.在创作过程中,只要剧作家在作品中描写了“大团圆”结局,作品就能够争取普通戏剧观众的关注和喜爱。
C.谭鑫培善于唱悲剧,有一次演出明传奇《清风亭》时,不仅作品被骂为“亡国之音”,而且自身也被人攻击。
D.“大团圆”结局迎合了大众的品位,有自身存在的价值,抑制这种艺术结构模式就背离了文学样式多样化原则。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大团圆’结局”的一项是(     
A.《雷雨》最后一幕,四凤冒雨跑出去触电而亡,周冲去追四凤也被一起电死了,周萍拿着枪自杀,鲁侍萍和周繁漪看到这样的场景疯了。
B.《红楼梦》中部分人物的结局:黛玉泪尽而亡,宝玉离家遁入空门,元春暴毙,迎春被折磨致死,探春远嫁,惜春出家,王熙凤病死。
C.《哈姆莱特》最后一幕,哈姆莱特和雷欧提斯被毒剑刺中身亡;国王被哈姆莱特用毒剑刺死;王后误喝下毒酒身亡;奥菲利娅发疯堕水身亡。
D.虽然《西厢记》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一波三折,令人垂泪,但最后张生高中头榜,美满完婚,遂了人愿。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行文脉络。
5.《窦娥冤》中以窦娥被冤斩后三桩誓愿灵验和窦天章为女儿昭雪冤情为结局。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窦娥冤》中“大团圆”结局的理解。
2022-08-30更新 | 13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一百多年来,社会学界流行的一个定论是,社会学对中国来说是舶来品。其实,早在西方社会学传入中国之初,康有为、严复等人就明确认为荀子群学就是中国古已有之的社会学。群学具有内涵丰富的概念体系和命题体系,是中国古典社会学的起源,群学在后来两千年不断丰富发展,成为当代中国建构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宝贵历史资源。作为群学精义的合群、能群、善群和乐群思想体现了群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功能追求,正如严复所指出的,群学的功用与西方社会学都是发挥修齐治平之事。中国传统的群学内容涉及现代社会学社会化、社会互动、社会角色、社会变迁等几乎所有议题,为中国现代社会学知识体系的建构提供了深厚的思想基础。现代性是社会学理论的逻辑起点。中国式现代化的现代性建构,立基于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宏阔历史过程,对中国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深刻社会变迁的阐释成为建构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逻辑起点和核心内容。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作为社会学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学知识体系建构的基础。实际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也是传统中国社会思想绕不开的一个问题。差序格局是费孝通提出的中国乡土社会关系模式。他发现,中国乡土社会以宗法群体为本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亲属关系为主轴的网络关系,是一种差序格局。在差序格局下,每个人都以自己为中心结成网络。这就像把一块石头扔到池水里,以这个石头(个人)为中心点,在四周形成一圈一圈的波纹,波纹的远近可以标示社会关系的亲疏。这与西方近代以来的团体格局有较大区别,西方社会以个人为本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好像是一捆柴,条理清楚,成团体状态。

家国同构是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中国传统社会治理模式,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父权家长制,体现了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的融合。孟子云: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个人理想,反映了之间这种同构关系。家国同构影响至今,有学者研究发现:脱贫攻坚充分展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与农民关系形态,这种形态不是西方国家-社会关系理论下利益主体的互动和博弈,而是立国为家、化家为国的家国一体。全面深入挖掘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中华传统思想资源和历史经验,成为建构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的一个巨大且独特的突破口、增长点、创新点。

(摘编自李迎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

材料二:

西洋的社会有些像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几扎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每一根柴也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扎得清楚不会乱的。在社会,这些单位就是团体。我说西洋社会组织像捆柴就是想指明:他们常常由若干人组成一个个的团体。团体是有一定界限的,谁是团体里的人,谁是团体外的人,不能模糊,一定分得清楚。在团体里的人是一伙,对于团体的关系是相同的,如果同一团体中有组别或等级的分别,那也是先规定的。我用捆柴来比拟,有一点不太合,就是一个人可以参加好几个团体,而好几扎柴里都有某一根柴当然是不可能的,这是人和柴不同的地方。我用这譬喻是在想具体一些使我们看到社会生活中人和人的关系的一种格局。我们不妨称之作团体格局。

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在一个社会里的人可以用同一个体系来记认他们的亲属,所同的只是这体系罢了。体系是抽象的格局,或是范畴性的有关概念。当我们用这体系来认取具体的亲亲戚戚时,各人所认的就不同了。我们在亲属体系里都有父母,可是我的父母却不是你的父母。再进一步说,天下没有两个人所认取的亲属可以完全相同的。兄弟两人固然有相同的父母了,但是各人有各人的妻子儿女。因之,以亲属关系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的网络来说,是个别的。每一个网络有个作为中心,各个网络的中心都不同。

在我们乡土社会里,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现代的保甲制度是团体格局性的,但是这和传统的结构却格格不相入。在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是街坊。有喜事要请酒,生了孩子要送红蛋,是生活上的互助机构。可是这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而是一个范围。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有势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穷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邻的两三家。这和我们的亲属圈子是一样的。像贾家的大观园里,可以住着姑表林黛玉,姨表薛宝钗,后来更多了,什么宝琴、岫烟,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可是势力一变,树倒猢狲散,缩成一小团。到极端时,可以像苏秦潦倒归来,妻不以为夫,嫂不以为叔。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合群、能群、善群、乐群思想阐明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体现了群学“发挥修齐治平之事”的功用。
B.中国传统的群学内容涉及了现代社会学的所有议题,为建构中国现代社会学知识体系提供了思想基础。
C.在西方社会中,如果两根“柴”没有捆在一起,说明这两根“柴”之间没有亲属关系也没有地缘关系。
D.只要我们充分挖掘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思想资源和历史经验,建构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就指日可待。
2.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洋社会有些像在田里捆柴,每根柴可以找到同捆的柴,每捆柴在社会中就是团体。
B.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每个人的亲属关系都不尽相同。
C.苏秦归来后,“妻不以为夫,嫂不以为叔”,说明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都会发生变化。
D.现代的保甲制度和传统的结构格格不入,是因为其属于团体格局,不属于差序格局。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采用引用论证,用孟子的话表明了“家国同构”关系长期受到儒家文化影响。
B.材料二采用比喻论证,用“捆柴”生动指出了西洋社会中的个人和团体之间的关系。
C.材料二采用对比论证,突出表现了中国传统乡土社会基层结构的形式为同心圆波纹。
D.材料二采用举例论证,以《红楼梦》中的例子论证了圈子的范围大小可以发生改变。
4.结合上述材料,请简单概括“差序格局”的特点。
5.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家国一体”这一形态的理解。
2024-03-11更新 | 2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梦想是心中努力想要实现的理想,意味着更美好的可能性。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是对功利现实的突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弥补。伟大的诗人总有浪漫的理想,优秀的作品也多寄寓着美好希望。

对于中国当代诗歌创作者而言,要想创作出优秀作品,既要有古人先贤的那种浪漫想象力,又要让梦想照进现实,把理想与现实统一起来,既做理想家,又做写实家

王国维说: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虽写实家,亦理想家也。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则。故虽理想家,亦写实家也。这段话可以当作诗词创作的方法论。

今天,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和彼此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紧密。在地球村里,古今中外的诗学思想交流碰撞空前密切,这为当代诗人博采众长提供了极大便利。在具体创作中,诗人不仅要关怀现实,还要写出立足有限性,同时又具有理想性、创造性的作品。

亚里士多德说,诗比历史更富于哲学意味,诗所要揭示的是内在必然性、规律性、普遍性。这与咱们中国人所说的的思想有点类似。形上得,形下才有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终极追问。道可道,非常道。”“瞬息万变,而是诗人创作瞬间的悟,意之所向,随物赋形。所有这些其实是说,诗歌创作要追求意境

意境通过意象呈现,意象又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是,古今时空环境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生活中的意象早已改变,即便是相同的意象,所承载的意境也可能完全不一样了。所以,诗词创作不能太拟古,而要扎根当代生活,深入生活现场,触摸时代痛点、泪点、兴奋点。唯有如此,诗歌创作才能摆脱旧语境,创造出新的意象和意境。

(摘自宋湘绮《诗歌须从小我书写走向大我书写》)

材料二

意象是外界的客观物象经过作家主体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传统的婉约派词流连于青楼楚阁、红粉佳人;到了苏轼开始,词更多反映文人士大夫的个人生活和思想情感;而南渡以后的民族苦难,则使词人们更能直面人生、关心国事,词中的意象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辛弃疾就是一个突出的代表,他词中的意象龙腾虎跃、雄奇刚劲,充满了男子汉气概。后代词人们在袭用辛词语汇的同时也大量摘取辛弃疾词中的这些意象,于其间出了一批接受度极高的经典意象。

一是金戈铁马的意象。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道: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此词是辛弃疾晚年的代表之作,其时他已六十六岁,但他依然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表达其抗金杀敌的决心和意志。这一金戈铁马的意象在后人中也反复出现,如杨慎《西江月》中有妙算龙韬虎略,英雄铁马金戈,吴伟业《水吟·送孙浣心之真定》中有金戈铁马,神州沈陆,幅巾归里。历代词人多出于表达国仇家恨、故国愁思以及历史沧桑之情的需要而借用稼轩词中的金戈铁马意象,全然与辛词遥相呼应,不断增长着词体之沉郁悲壮之气。曹贞吉的《风流子·京口怀古》还沿用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其他句意祇今凭吊处,佛狸祠下路,烟树冥濛。为念寻常巷陌,社鼓连空,进一步扩大着这阕名篇的流传度,也可视作金戈铁马意象的一种接受延伸。

二是烟柳斜阳的意象。辛弃疾在《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词中云: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此句虽是以景语作结,但却耐人寻味,表现着他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后人延用辛词的这一意象,往往如辛词这般将斜阳之景与愁苦之情紧密联结在一起。如明代叶小鸾《踏莎行·秋景》中云断云飞尽碧天长,数枝烟柳斜阳瘦等即是如此,使得始于稼轩词的烟柳斜阳意象逐渐固化成词体写作的一种常规表达手段,最终形成清代文学的重要小传统。

这些后世接受度极高的稼轩词意象比较集中地出现在辛弃疾的登高词中,大概每当稼轩登高望远时,家国愁情总是纷至沓来,使他难以为怀,故而总能写出悲壮苍凉的词篇,于婉艳柔媚的词体传统外新翻出这些个性化意象。尽管词体写作在南宋之后发展出许多新貌,但登高临远始终是词体最为常见的写作场合,也是词体较为普遍的文本空间,故而欣赏稼轩人格的历代词人在面对同样的登高临远之时,也就势所难免地与辛弃疾产生强烈共鸣,撷取稼轩词中的这些经典意象,带来了稼轩词接受史上的这番美妙图景。

(摘自钱锡生《后世词人笔下的常用稼轩词意象》)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诗是对现实缺憾的弥补,寄寓着诗人美好的希望。
B.王国维认为,诗词创作中有些意境虽是虚构之境,但其材料一定出于自然,构造也一定遵循自然法则。
C.南渡以后的民族苦难使词人们更能关心国事,词中意象出现变化,辛弃疾的词体现了这一点。
D.曹贞吉的《风流子·京口怀古》是对辛弃疾“金戈铁马”意象的接受延伸,比辛词更优秀。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既要有古人的想象力,又要让梦想照进现实,把理想与现实统一起来,才能创作出优秀作品。
B.诗歌要揭示内在必然性、规律性、普遍性,诗是悟“道”得“意”的过程,这意味着诗歌创作应追求意境。
C.诗词创作者只要关注现实,走进现实,感受时代的悲喜,就一定能摆脱旧语境,创造出新的意象和意境。
D.从辛词意象的接受过程可看出,某些意象逐渐固化成词体写作的常规表达手段,形成清代文学的重要小传统。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最后一段观点的一项是(     
A.茹志鹃《百合花》中的“百合花”,继承爱和祝福这一传统含义,观照当时社会,表现出对纯洁感情的呼唤。
B.李清照《声声慢》中的“梧桐”,引出的是一种黯然神伤的共同情感体验,充分表现出了词人内心的愁苦伤感。
C.闻一多《红烛》中的“红烛”,从李商隐的无题诗中化出,将诗人的奉献精神、爱国情怀与时代呼唤融合在一起。
D.郭沫若《立在地球上放号》中的“白云”,展示了大自然的雄伟和壮丽,是五四时期那种时代狂飙的象征。
4.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辛弃疾诗词意象接受度极高的原因。
5.诗词创作中应如何运用传统意象创造出新意境?请以毛泽东《菩萨蛮》中的“斜阳”意象为例,结合材料内容,谈一下你的看法。

菩萨蛮·大柏地

毛泽东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注】本词作于1933年。毛泽东因从事调研工作,重返大柏地,面对曾经大胜的战场,抚今追昔,写下此词。
2023-11-17更新 | 7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