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文学类文本体裁 > 记叙性散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72 题号:2160558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那些成为铁粉的诗人们(节选)

袁志英

在某次电视诗词大会上,关于李白和杜甫,一位专家嘉宾说:在同一个时代,两位伟大的诗人往往都是互为对方的铁粉!(大意)我颇以为然,李杜一为诗仙,一为诗圣,两人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互相欣赏,亲如兄弟,在这里就毋庸赘言了。

我想说的是德国的歌德和席勒。他们两人也可说是德国文坛的二圣1794年两人订交,掀开了德国文学史上最为辉煌的古典文学的一页。

席勒的成名作是剧本《强盗》,扉页上写着打倒暴君的字样。首演于曼海姆剧院,反响极其强烈,剧院变成了疯人院,席勒的名字一下子传遍德国和整个欧洲。席勒对歌德仰慕良深,但歌德总是众星捧月般被人簇拥着,致使席勒无法与其单独交谈。歌德是公国大臣,生活优裕;席勒虽有名气,却是负债累累。两人在气质上,哲学观点上,甚至在生活习惯上都大异其趣。席勒曾向友人寇尔纳抱怨命运之不公:……我常想起命运对我是多么残酷,而他的命运是多么轻而易举地将他的天才托起;可我要达到这一天还不得不进行艰苦的奋斗!正因为如此,两人虽然曾经同在魏玛小城,低头不见抬头见,可彼此不相往来。

歌德对席勒一直保持距离,直至1794年夏天才登门拜访席勒。席勒紧接着就写信给歌德,让后者真正意识到:席勒是以其整个的生命存在伸出友谊之手。席勒向寇尔纳报告说,歌德终于向我表示信任,两人的思想取得了意想不到的一致。有趣的是,这种一致来自观点的巨大不同他现在感到一种和我联结在一起的需要。迄今为止,他是独自一人行进,没有得到任何的鼓励,而今他要和我联袂前行。

歌德请席勒进驻他在魏玛的弗劳恩普兰深宅大院的三个房间,两人结合成一个紧密的工作团队,以巨大的热情和独有的创新精神展开了工作。在此期间,席勒完成了伟大剧作《华伦斯坦》《玛丽亚·斯图亚特》《奥尔良的姑娘》。歌德重又写起他的长篇《威廉·麦斯特》;完成了长篇叙事诗《海尔曼·多罗蒂娅》,《浮士德》的写作也有了很大的进展。1797年,两人都写了许多的叙事谣曲。歌德的名篇有《科林斯的新娘》《魔术师的弟子》《掘宝者》《神和舞女》等;席勒则有《手套》《潜水者》《伊比库斯之鹤》《斗龙纪》等。这一年被称为叙事谣曲年。两人还通力合作撰写了不少讽刺短诗,鞭挞德国落后鄙陋的状态;他们还探讨艺术在一个由法国大革命完全改变了的世界里所扮演的角色。歌德为此写下了《文学的平民主义》,席勒则以《论素朴和感伤的诗》相媲美。

直到1799年席勒迁往魏玛为止,这两位朋友的通信多达一千多封,相互在对方家做客长达60个礼拜。

歌德在将魏玛的家安排就绪之后,便把工作地点移往耶那,为的是离席勒更近一些,便于相互切磋。他在耶那城堡中找到了一个非常安静的住处,在这里比我在地球上任何地方更富有创造性。

席勒写道:

歌德每天下午四点来,吃过晚饭才回去。平时都是悄悄地进来,坐下来,用手支着头,拿起一本书看,或拿起铅笔画起来。有一次我那野孩子手执鞭子不小心打到了歌德的脸上,这一下子打破了那寂静的场面:歌德猛地跳了起来……有时歌德忽然没来由地激动起来;通常两人就会展开有趣的讨论,一直持续到深夜。

席勒高度评价歌德的《罗马哀歌》的艺术性,《罗马哀歌》发表在席勒所主编的《时序》杂志上,耶那的浪漫派对它是一片欢呼和赞扬。

歌德和席勒还想将他们之间的友谊和情谊延续到下一代。当歌德的妻子克里斯典娜身怀第四胎时,歌德多么希望她生个女儿啊!他写信给席勒:小小儿媳妇还一直没来,意指生了女儿就要给席勒两岁的儿子卡尔做媳妇。

180559日,席勒与世长辞。他的遗体被几个年轻的学者抬往墓地,在雅可比教堂举行了安葬仪式,并奏起莫扎特的《安魂曲》。而歌德的家人都不敢告诉他这一噩耗。席勒之死给歌德的生命烙下了一条深深的伤痕:我曾想到我自己会死,而今我失去了一个朋友,同时也失去了我存在的一半。在这里,席勒的地位甚至超越了歌德最终也是明媒正娶的妻子克里斯典娜。歌德失去了他的朋友、他的合作伙伴和谈话对手,被一种巨大的孤独感攫住,这也使他的生活发生了深刻的改变。歌德对其精神伙伴的思念成了一种煎熬。他很想找人谈谈文学,克里斯典娜显然难以担当此任。多年与席勒的合作之谊使他养成了成双的思维习惯:和席勒一起探讨创作和学术乃是歌德的内在需求,克里斯典娜对他只是属于家庭的范围,是家庭的宝贝

(选自《文汇报》,有删减)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歌德和席勒出身地位不同,导致二人在气质、哲学观点甚至生活习惯上都大异其趣。
B.席勒应邀入住歌德大院的1797年前后,二人都创作颇丰,而且还有合作的作品问世。
C.歌德称自己在耶那时的创造性高,他所创作的《罗马哀歌》受到耶那浪漫派的追捧。
D.席勒去世后,歌德陷入深深孤独中,即便是自己的妻子也难以取代席勒在他心中位置。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按时间先后顺序写了歌德和席勒二人交往的点点滴滴,既写了他们之间珍贵的友情,也写了他们相互配合所取得的创作成就。
B.文章前后两次引述席勒对友人寇尔纳所说的话语,前后内容大为不同,前为抱怨之语,后为赞叹之语,对比中突出了席勒和歌德互相欣赏的情形。
C.本文和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都是以写人记事为主的纪念性文章,都选取零碎的小事表现人物,议论抒情中都尽显哀悼之情。
D.本文行文中多次使用表时间的年份,鲁迅《记念刘和珍君》开头结尾也都使用了表时间的年月日,这些时间词都能起到增加真实性的作用。
3.歌德和席勒成为彼此“铁粉”的具体表现有哪些?请列举出四条。
4.选文写作对象是歌德和席勒,而开头为何要写李白和杜甫?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知识点】 记叙性散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家园荒芜

刘亮程

大哥是个典型的知识型农民,他上学到高中,虽没考上大学,但凭这点学历在村里一直从事记工员、会计之类的轻松活,这使他虽身在农村也多少脱离了日日下地干活的苦差。

按说、我们家搬到县城后,大哥从此可以与土地彻底绝缘。凭他的聪明,在城里随便谋个差事也会挣到钱。可是,就在前年,他又回到我们生活多年的那个乡村,和另一个农民合伙承包了四百亩荒地,打井、开荒共投资十五万元。

两个身无分文的农民,靠借钱、贷款筹集了这笔钱,他们肯在一片不毛之地上花如此大的血本,冒如此大的风险真让人无法理喻。

结果,因地开出得晚了,第一年只种了些葵花。甚至没等到它们长熟,当几百亩地中稀稀的几乎可以数过来的葵花开花的时候,大哥便背负几万元的债回到县城。

直接原因是那口投资十万元的机井打歪了,而最根本的原因是,那是一片压根种不出粮食的盐碱地。

几辈人都没看上没动过一锨一锄的一片荒地,大哥竟看上了,是因为这块地一旦开出来,在承包期的六十年里,他就是地主。也因为能垦种的好地早被人垦种了,轮到他时只剩下这些盐碱滩。大哥做梦都想有一片自己的土地,在地头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庄园。多少年的农民生涯中他虽收过不少的粮食,但他总觉得,在种别人的地。一块地种不了几年又会落到别人手里。

大哥花了一年多时间,开得好好的,整得平展展的四百亩地,从此将一年一年地荒芜下去,再不会有人去种它,谁都清楚了:这块地确实种不出粮食。

过不了一两年,那些开荒时被连根挖除的碱蒿子、红柳和铃铛刺,又会卷土重来,一丛一丛地长满这块地。在广大农村,像这样成片成片荒弃的土地太多了,看到它的人也许不会在乎,顶多把它当一片荒野。

只有垦种过它,最终扔掉它远走的那个人,把它当成一块地,一块种荒的土地。

人对一片土地彻底失望时,会扔掉它去寻找另一片土地。对于一个农民来说,只要有一丝希望,哪怕穷困潦倒地活下去,他也不愿离乡离土去寻找新居。因为他知道创家立业的艰辛,知道扔荒土地和家园的痛苦。

在大哥一生中的无数个梦中,他都会梦见自己扛一把锄头,回到一望无际的那四百亩荒地,看着密密麻麻的荒草中不见一颗粮食,他会没命地挥动锄头,越锄草越多,越锄越荒凉。

那是他一个人的荒凉。他独自在内心承受着的四百亩地的一大片荒凉。尽管他最终可以不耕而食,在外面挣了大钱,但这种荣耀并不能一次性地抵消以往生活中的所有遗憾。他终生都会为当农民时没种好的那块地,没收回的那荏粮食,没制好的那件农具而遗憾,终生的奋斗可能都是对以往缺憾的一种补偿,但永远都不会补全。

上个月,我再去看大哥时,他似乎已从那片荒地上回过神来。他又借了一笔钱,买了一套电焊设备,在自家的院子里搭了个棚,搞起电焊营生。他终于对土地彻底失望了。他那双握惯锄把的手开始适应着握焊枪时,他的农民生涯便从此结束了。

在院子的另一角,是四弟投资架设的一个小型炼铁炉,在我们兄弟五个中,他在农村呆的时间最长,也是我们家唯一靠种地有了几个钱的人。我们家从元兴宫搬到县城后,留下他,守着那一大院房子。靠全家人留下的近百亩好地和牲口农具,他自然比村里那些人多地少的人家收入要高些,但他还是种不下去了。

一年一年的种地生涯对他来说,就像一幕一幕的相同梦境。你眼巴巴地看着庄稼青了黄,黄了青。你的心境随着季节转了一圈原回到那种老叹息、老欣喜、老失望之中。你跳不出这个圈子。尽管每个春天你都那样满怀憧憬,耕耘播种。每个夏天你都那样鼓足干劲,信心十足。每个秋天你都那样充满丰收的喜庆。但这一切只是一场徒劳。到了第二年春天,你的全部收获又原原本本投入到土地中,你又变成了穷光蛋,两手空空,拥有的只是那一年比一年遥远的憧憬,一年不如一年的信心和干劲,一年淡似一年的丰收喜庆。

四弟搬到县城后,我们家留在元兴宫的那院房子的卖与不卖在家里引起争执。

父亲坚决不同意卖房,他说那个价钱太便宜,那么大一个院子,大大小小十几间房子,还有房前屋后的好几百棵杨树,都能当橡子了。

我想,父亲最根本的意思是不想卖掉房子,对于他经营多年,每棵树每堵墙每寸土都浸透着他的汗水的这个宅院,卖多贵他都会嫌便宜的。

在他心中那一棵棵环家护院的杨树是多么高大、壮实啊。它在父亲心中的地位,我们这些离家经年的儿女怎能轻易揣测呢。

一个又一个炎热夏天,父亲从地里回来,坐在那些树叶的阴凉下,喝碗水喘口粗气。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父亲忍住腰疼腿疼,倾听树叶哗哗响动的声音,浮想自己的平凡一生。那些树叶渐渐在他心中变得巨大无比。

甚至家里的一草一木一土,都在父亲心中变得珍贵无比,你若拿一块赤金换他的一根旧锨把,他也未必愿意。

父亲还是没有留住这个院子,随着儿女们的长大成人,父亲的话已显得无足轻重。我们家在农村的最后一座家园就这样便宜卖掉了。我们一大家人成了没有城市户口的城里人,没有地和家园的农民。

父亲告诉我,这段时间他经常做梦,梦见有人叫他回去,说我们家的地里长满了草,让他带着儿子们回去除草。

每次睡醒后,父亲都会茫然无措地坐上好一阵。

(有删改)

1.下列关于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不能理解大哥背负债务回农村种地这种自讨苦吃的行为,因为他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学识和智慧过上令人羡慕的城市生活。
B.大哥承包的那四百亩地是几辈人都嫌弃的盐碱地,而大哥却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开荒打井并种植葵花,表明他真想做“地主”。
C.院子里的杨树们承载着父亲多年的苦心孤诣,见证了他创家立业的艰辛,在父亲眼中,这些树木弥足珍贵甚至远远超过赤金。
D.“没有城市户口的城里人,没有地和家园的农民”写出了作者全家离开农村家园进到城市后的尴尬。反映出农民对土地的留恋。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那些开荒时被连根挖除的碱蒿子、红柳和铃铛刺,又会卷土重来”这句话将杂草人格化,写出了杂草欣欣向荣、茂密生长之态,以此衬托出土地的荒芜。
B.从双手“握惯锄把”到“适应着握焊枪”,作者巧妙地用工具的变化暗示大哥的职业生涯的变化,两个“握”的细节对比,形象地写出了大哥放弃梦想的不甘。
C.文章通过“最长”“唯—”“自然”等词语凸显四弟留村耕作的优势,“但他还是种不下去了”,这种反差体现出“我”对四弟背弃土地离开农村的遗憾和无奈。
D.文章在谋篇布局上颇具匠心,先后讲述了大哥重返农村、四弟留守农村及父亲想留住农村房子均以失败告终的事,表达出作者对于离开故土导致家园荒芜的无力感。
3.文中画线句“对于一个农民来说,只要有一丝希望,哪怕穷困潦倒地活下去,他也不愿离乡离土去寻找新居”,请结合这句话谈谈四弟离开土地的原因。
4.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里说过: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土地”是他们的命根,农民对土地有着无法割舍的眷恋。文章中,作者从哪些方面呈现出了家人们的这种眷恋?请简要分析。
2024-05-14更新 | 13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清塘荷韵

季羡林

楼前有清塘数亩。记得三十多年前初搬来时,池塘里好像是有荷花的,我的记忆里还残留着一些绿叶红花的碎影。后来时移事迁,岁月流逝,池塘里却变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再也不见什么荷花了。

我脑袋里保留的旧的思想意识颇多,每一次望到空荡荡的池塘,总觉得好像缺点什么。这不符合我的审美观念。有池塘就应当有点绿的东西,哪怕是芦苇呢,也比什么都没有强,最好的最理想的当然是荷花。

有人从湖北来,带来了洪湖的几颗莲子,外壳呈黑色,极硬。据说,如果埋在淤泥中,能够千年不烂。因此,我用铁锤在莲子上砸开了一条缝,让莲芽能够破壳而出,不至永远埋在泥中。这都是一些主观的愿望,莲芽能不能长出,都是极大的未知数。反正我总算是尽了人事,把五六颗敲破的莲子投入池塘中,下面就是听天由命了。

这样一米,我每天就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边上去看上几次。心里总是希望,忽然有一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有翠绿的莲叶长出水面。可是,事与愿违,投下去的第一年,一直到秋凉落叶,水面上也没有出现什么东西。经过了寂寞的冬天,到了第二年,春水盈塘,绿柳垂丝,一片旖旎的风光。可是,我翘盼的水面却仍然没有露出什么荷叶。此时我已经完全灰了心,以为那几颗湖北带来的硬壳莲子,由于人力无法解释的原因,大概不会再有长出荷花的希望了。我的目光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

但是,到了第三年,却忽然出了奇迹。有一天,我忽然发现,在我投莲子的地方长出了几个圆圆的绿叶,虽然颜色极葱人喜爱,但是却细弱单薄,可怜兮兮地平卧在水面上,像水浮莲的叶子一样,而且最初只长出了五六个叶片。对我来说,这又是一个虽微有希望但究竟仍是令人灰心的一年。

真正的奇迹出现在第四年上。严冬一过,池塘里又溢满了春水。到了一般荷花长叶的时候,在去年飘浮着五六个叶片的地方,一夜之间,突然长出了一大片绿叶,而且看来荷花在严冬的冰下并没有停止行动,因为在离开原有五六个叶片的那块基地比较远的池塘中心,也长出了叶片。叶片扩张的速度,范围的扩大,都是惊人得快。几天之内,池塘内不小一部分,已经全为绿叶所覆盖。而且原来平卧在水面上的像是水浮莲一样的叶片,不知道是从哪里聚集来了力量,有一些竟然跃出水面,长成了亭亭的荷叶。原来我心中还迟迟疑疑,怕池中长的是水浮莲,而不是真正的荷花。这样一来,我心中的疑云一扫而光:池塘中生长的真正是洪湖莲花的子孙了。我心中狂喜,这几年总算是没有白等。

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只要你肯费力来观察一下,就必然会承认这一点。现在摆在我面前的就是我楼前池塘里的荷花。自从几个勇敢的叶片跃出水面以后,许多叶片接踵而至。一夜之间,就出来了几十枝,而且迅速地扩散、蔓延。不到十几天的工夫,荷叶已经蔓延得遮蔽了半个池塘。从我橄种的地方出发,向东西南北四面扩展。我无法知道,荷花是怎样在深水中淤泥里走动。反正从露出水面的荷叶来看,每天至少要走半尺的距离,才能形成眼前的这个局面。

光长荷叶,当然是不能满足的。据了解荷花的行家说,我们前池塘里的荷花,同燕园其它池塘里的,都不一样。其它地方的荷花,颜色浅红;而我这里的荷花,不但红色浓,而且花瓣多,每一朵花能开出十六个复僻,看上去当然就与众不同了。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在睥睨一切。幼时读旧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爱其诗句之美,深恨没有能亲自到杭州西湖欣赏一番。现在我门前池塘中呈现的就是那一派西湖景象。是我把西湖从杭州搬到燕园里来了。岂不大快人意也哉!前几年才搬到朗润园来的周一良先生赐名为季荷。我觉得很有趣,又非常感激。难道我这个人将以荷而传吗?

前年和去年,每当夏月塘荷盛开时,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坐在石头上,静静地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我确实觉得四周静得很。我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的绿肥、红肥。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一片莲瓣堕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似的漂在那里。我曾在某一本诗话上读到两句诗: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作者深惜第二句对仗不工。这也难怪,像池花对影落这样的境界究竟有几个人能参悟透呢?

连日来,天气突然变寒。池塘里的荷叶虽然仍然是绿油油的一片,但是看来变成残荷之日也不会太远了。再过一两个月,池水一结冰,连残荷也将消逝得无影无踪。那时荷花大概会在冰下冬眠,做着春天的梦,它们的梦一定能够圆的。冬天如果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我为我的季荷祝福。

(有删节)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莲子在水中静卧三年,直到第四年,才出现“真正的奇迹”。这一静一动的反差,显示了难以抗拒的求生力量。
B.“凌驾”“弄姿”“睥睨”等词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荷花的高洁做岸、充满自信的状态。
C.每到塘荷盛开,我“静静地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这里的“清香”和环境的清静、心境的淡然相吻合。
D.“一片莲瓣堕人水中”“像小船似的漂在那里”,作者在写到荷花的凋零时,对即将逝去的生命感到惋惜,充满凄凉。
2.本文写荷花从无到有、从弱小到繁茂的成长动态,作者对荷花的情感也随之变化。请结合原文加以梳理概括。
3.《清塘荷韵》--文,盲似浅白而“韵”实隽永,请结合文章谈谈你对“荷韵”的理解。
2024-03-17更新 | 4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阿来

①马!对于一个藏族人来说,可是有着酒一样效力的动物。

②我已经两年多没有跨上过马背了。现在,一看到它们的影子出没在金色桦树掩映的路上,潜伏在身上的全部关于这种善于驰骋的动物的感觉一下子就复活了。那种强健动物才有的腥膻味,蹄声在寂静中震荡,波浪一般的起伏,和大地一起扑面而来的风,这一切就是马。

③马们一匹匹从山上下来。可那是什么样的一群马呀!矮小,毛色驳杂,了无生气。

④我们上了马。马队主人没有马骑,那一头乱发的脑袋在我膝盖那个高度起起落落。我问刚才他把马叫什么?他说,牲口。这个回答使我高兴。我胯下的不是马,而是另一种东西。

⑤马所以是马,就是因为在食物方面有着自己特别的讲究。在这一点上,马和鹿一样,总是要寻找最鲜嫩的草和最洁净的水,所以它们总是在黎明时出现在牧场上,寻食带露的青草。故乡一个高僧在诗中把这两者并称为星空下洁净的动物。我们在一块草地上下了马,吃干粮。这些牲口松了缰绳也不走开去寻找自由和水草,而是一下就把那长长的脸伸到你面前,鼻翼翕动着,呼呼地往你身上喷着热气,那样的驯顺,就是为了吃一点机器制造出来的东西。我的那一匹,就从我手上,伸出舌头来,把一包方便面、一个夹肉面包卷到口里吃进肚子里去了。

⑥半夜里醒来,先是看见星星,然后是高崖上突然断裂的一道冰川,齐齐的断口在那里闪着幽幽的寒光。月光照在地上,那些马一匹匹站在月光下。因为我是躺着的,所以,它们的身躯在我眼里显得很高大。那些简陋的鞍具也卸下来了。月光不论多么明亮,都是一种夜晚的光芒,恰好掩去了眼前物体上容易叫人挑剔的细节,剩下一个粗略的轮廓。这样的因造成了一个果:牲口重新成了法国人布封在书中赞誉过的、符合我们的经验与期望的马了。

⑦布封说:它们只是豪迈而狂野。

⑧在这样的一个寒夜里,它们的行走是那么轻捷,轻轻一跃,就上了春天的融雪水冲刷出的那些堤岸,而林子里任何一点细小的响动,都会立即叫它们的耳朵和尾巴陡然一下竖立起来。我的那匹马向着我走了过来,鼻子喷着热气。它内在的禀性仍然是一匹马:渴望和自己的骑手建立情感。它舔我左手,又去舔右手。我空着的那只手并没有缩回被子里,抚摸着它那张长脸上的额头中央。这样的抚摸会使一匹好马懂得,它的骑手不是冷漠的家伙。

⑨我们的谚语说:人是伙伴而不是君王。

⑩过去我所知的马是黄河上游草原上的河曲名马,那些马总是引起我歌唱的欲望。今天,一匹山地马和它的一群同伴,也引起了我的这种欲望。

⑪第二天骑涉过一个海子,同行的朋友把这个过程完整地拍了下来。休息的时候,我从监视器里看那个长长的镜头。一到电视画面里,那匹马在外形上就成一匹真的马了。我看见它驮着我涉入湖水,越来越深,最后在水中浮起来,慢慢地到了对岸。然后扬起前蹄,身子一纵,上了半人高的湖岸。它驮着我,在一个孕雪的下午,在弯曲的湖岸上飞跑起来;从一段枯木上跃过,那么轻捷、灵敏。于是,我在它背上所有的感觉都复活了。

⑫顶着刺眼的阳光,给马备上鞍子,再在鞍子上捆好我们带来的所有东西。这一来,它们又不像是马,而像是牲口了。它们短小的四肢都深深地没入了雪里,它们窄窄的胸膛推开积雪,开出了一条道路。马的主人说,以前,有人从别的地方买来过名马,但在崎岖的山路上,在这样的大雪里,不是跌残就是摔死了,那些神气十足的马在我们这里没有用处,而这些牲口,命贱,像是使不坏的东西。

⑬这些矮小、坚忍的山地马,又摇响了脖子上的铃铛,驮着我们上路了。这时,有人发现,骑这些马根本不必要用手去提着缰绳,它们自会顺着熟悉的道路往前走,不需要人来告诉它行走的方向。我禁不住想这些马确实该有另一个名字,就叫牲口。

⑭这些牲口这样走着,我们就成了货物,没有生命的东西,从一个地方被运到另一个地方。事实正是如此。是的,在我的家乡,这样的搬运工作不劳马做,几头牦牛就可以了。

⑮在我的美感中,马是风暴,是闪电,牛才是这样百折不挠的坚忍绵长。人总是这样的:不否认生活中需要牛,但总认为作为一个个体,自己更加适合美丽的、矫健的马。更主要是认为,这样的劳役对于马是不适合的。我不能使它们完全变回去,恢复马的一切天性了。我相信,它们的祖先也是从草原上来的。它们是沦落了的一群,在传递血脉的同时,传递了它们对于山地的适应——使高大的身躯日渐矮小,来对付复杂的坎坷。这原本无可厚非。但它们同时传递了认命的悲哀,逆来顺受,荡尽了英雄气息,而沦落为这样的一群。是的,它们只好叫作牲口了,因为它们已经没有了马的灵魂。没有想到人在社会里,从遗传,从四周环境不断得到的沦入平凡、甘于平凡的指令,不断丧失个性的过程早就在生物界演示过了。

⑯这个世界正在把一切沦于平凡。

文本二:

在阿来的散文中,言说主体的身份影响着他散文的述说视角。不同的社会身份让阿来看到不同的社会、自然景观。整体来看,阿来的散文大致有这样三重述说视角:藏族人视角,知识分子视角,人类视角。

(摘编自冯茂桐《阿来散文的艺术特色》)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扣题,点明在藏族人心中马就像酒一样能够让人激情澎湃,以此强调马的重要,寄寓着作者深厚的情感。
B.夜里宿营时,“我”的马过来亲近“我”,“我”也给予积极的回应,很好地诠释了“人是伙伴而不是君王”的谚语。
C.“牲口”命贱却使不坏,名马虽神气十足在山地却没有用处,作者在理性审视山地马的同时也对名马进行了批判。
D.山地马不需驾驭即可自行前进,这使作者感觉自己成为没有生命的货物,失去了作为一名骑手策马驰骋的豪迈感。
2.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第⑥段的描写富有特色,冰川的寒光和皎洁的月光从正面衬托出山地马的高大,简陋的鞍具从反面衬托出山地马的不凡。
B.文本分别用“马”和“牲口”来指称山地马,但是这两种称谓在表达涵义上却有很大的差别,传达出作者不同的感情和态度。
C.眼前所见的山地马属于实写,心目中理想的马则属于虚写,虚实有机结合,两种马互为衬托,丰富了形象,拓展了文章内涵。
D.文本将生动的描写、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议论融为一体,表现了作者浓郁的人文情怀,体现出作者独特的文风。
3.作者对山地马的情感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请结合文本概括说明。
4.文本二提到了阿来散文的“三重述说视角”,任选一个视角,简析这一视角在文本一中是如何体现的?
2022-09-14更新 | 127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