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体裁 > 其他散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257 题号:22325048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弱水河的守望

朱湘山

一条河,从高耸入云的冰川世纪傲世而出,一路北向,跋涉千里之遥,用大爱和深情滋养着浩瀚的戈壁沙漠。巍峨祁连是她的父,冰川雪线是她的母,她以孤独为伴,在弱水河畔和胡杨心手相牵,相濡以沫,孕育出感天动地的自然奇观。弱水河畔的胡杨树,以充满神性的姿态慰籍沙漠,那经霜后的秋韵,激情勃发又华彩烂漫,总能让跋涉者的灵魂为之震颤

②胡杨,一个神奇的树种,春夏为绿色,深秋为黄色,冬天为红色,像一曲恒久变换的生命之歌;这是一个坚强的树种,活着三千年不死、死后三千年不倒、倒后三千年不朽,只为在茫茫瀚海描绘一幅如痴如醉的奇瑰画卷。

③她那妩媚的风姿、倔强的性格、多舛的命运,每每激发人类无数的诗情与哲思。古往今来,胡杨已成为一种精神而被人们所摩拜,培养它的,是名叫弱水的母亲河……

④弱水河畔是胡杨的故乡,这里的胡杨林是当今世界仅存的三处天然河道胡杨林之一,是阻止巴丹吉林沙漠向北扩散的重要屏障,是中国西部生态的天然宝库。

⑤漫步在浓郁的胡杨林中,仿佛进入神话般的仙境。茂密的胡杨千奇百怪,神态万般。粗壮的几人难以合抱,挺拔的七、八丈之高,怪异的似苍龙腾越,虬蟠狂舞,令人叹为观止。仅就密密匝匝的树叶,也是风采独有。幼小的胡杨,叶片狭长而细小,宛若少女妩媚的柳眉,人们常常把它误认为柳树;壮龄的胡杨,叶片又变成卵形、阔卵形或三角形,犹如兴安岭的白桦;进入老年期的胡杨,叶片才定型为椭圆形。更令人称奇者,在同一棵胡杨树冠的上下层次,还长着不同形状的叶片,因此,又称“异叶杨”。

⑥初春,额济纳绿意未显,来到弱水河,两岸胡杨黑瘦,芦苇昏黄,河道一半冰,一半沙。乌鸦知春早,成群栖息冰面,静听弱水河,祁连山有融冰暗流的声响,心底多了盼望。春意近了,再来弱水,凭栏远望,弱水变成了欢快的河流,河面顿宽,两岸红柳、芦苇、梭梭草争先的绿着,胡杨林里也多了不知名的鸟,啾啾唱在岸边。

⑦暮春初夏,弱水河变浅,两岸却悄然绿满,沙枣开花、胡杨吐绿,沙鸡、野兔栖息,绿草丛边那不知名的罗布麻花、羊萝泡却也花团锦簇。

⑧入秋再看弱水,秋意渐凉,豁然一场大水过后,弱水河两岸胡杨尽染黄,黄羊、骆驼悠然于野,额济纳城有了最美的秋色。当第一场秋霜降临,大片的胡杨树叶由绿变黄,一眼望去,阳光下金色的树叶衬着湛蓝的天空于风中婆娑起舞,那强烈的反差,鲜明的影调,亮丽的色彩,足以令任何语言文字显得苍白无力。经过弱水河的滋润洗礼,当漠野吹过一丝清凉的秋风时,胡杨林便在不知不觉中由浓绿变浅黄,继而又变杏黄了。登高放眼,弱水似带,穿行在胡杨林中,金秋的胡杨林如潮如汐,高高低低,斑斑斓斓地漫及天涯,汇集成金色的海洋。落日苍茫,晚霞一抹,胡杨林由金黄变成金红,最后化为一片褐红,渐渐地融入朦胧的夜色之中,无边之际。一夜霜降,胡杨林如香山枫叶一样火红,像在熊熊燃烧。而每一棵高大的胡杨树冠枝头,间或又有浅绿、淡黄的叶片在闪现,错落有致,色彩缤纷。秋风乍起,胡杨金黄的叶片,飘飘洒洒落到地面,大地如铺金毯,辉煌而凝重。

⑨入冬,天寒地旷,弱水跟着蜇伏,黄沙裸露,萧疏凋零。

⑩蓝天、戈壁、沙漠,这是一片雄性的旷野,而雄性历来总是与苦难纠缠在一起的,苦难激活了生命中最富于抗争活力的原始基因,经过世世代代的沉淀,就成了一种地域性格,胡杨和弱水就是这种性格的代表。

弱水河没有黄河的阔大绵长,河水在这里最宽五十米,是不能容纳船只通行的国内第二大内陆河,没有野渡无人舟自横的远景,孤独是戈壁留给弱水的最深馈赠。

从航天城到额济纳,是弱水河整个生命中最艰涩的一段,它那亮丽青春大都消磨在这段流程中,阳光因风沙而呆滞,戈壁滩的黄沙层是一种松燥的质感,那是渴望被滋润被撕裂的神情,一切都在等待着滋养哺育,弱水母亲也因此变得清癯瘦弱。但这两岸连绵百里的胡杨树,却在和母亲的相濡以沫中顽强存活。

弱水河看似柔弱,带着令人怜惜的疼,西晋人郭璞在《大荒西经》处注“其水不胜鸿毛”。就是载不住鸿毛的柔弱之水。事实上,弱水河不是想象中弱不禁风,她是脚踏千里的戈壁母亲河,她有高贵的血统,出生4000米以上,飘然而下,寂寞的奔向方圆千里的戈壁荒漠,“其水不胜鸿毛”的弱水不追求形式上的翻滚激流,安静是对戈壁荒漠最深情的表达。在弱水河边,总会看到沿河行走的羊群,河到哪里,人和羊群就跟到哪里,弱水河滋养着戈壁干旱的土地,多民族的儿女在这里邻水而居。从黑河变成弱水河,变弱、变瘦,那最后一丝的力气留在安静的居延海,世世代代陪伴着沙漠和胡杨,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一片鸿毛足以承载最深情的厚重。

弱水河是传说中道家始祖老子成仙的圣地。祁连苍茫,一牛悠然,日暮苍山远,一鸟翔九天,老子李聃跃牛于祁连之巅,群山绵延千里,顺冰川而走,流水潺潺,李聃乐而忘返。沿河西行,河面无奔流之势,却行千里之远,无繁华息壤,却见牧羊自足而乐。青牛行千里,风沙袭扰,饮水于弱水,居延止,一片弱水流沙。李聃登海而望,鸟翔于水,烟波浩渺。叹“厚德载物,上善若水,如若此河,中土有解”。弱水虽被繁华遗忘,历史却一直惦记着她,老子骑着青牛成仙的传说,一直流传至今。

弱水河静默地奔流着,朔北的风吹开历史的画幕,蒸腾出西天无尽的云霞。西汉的张骞走来了,那100多人的马队,带着大唐气象,弱水无声,驼铃阵阵,通往西域声声不绝。大唐的玄奘打马来到弱水边,遗失在弱水边的经卷,入水化成胡杨三千,云霞里,胡杨傲然挺立天宇,像极霍大将军三千勇士,披坚执锐,猎猎西风。而今弱水河畔,航天塔架耸立,沉睡千年的弱水,伴着火箭腾飞的巨响,发出欢快的破冰之声。

来到了戈壁,就喜欢上了弱水河,来到弱水,就爱上了胡杨。弱水是心里的一条铁马冰河,装着天地苍茫;胡杨,是生命的抛光,岁月为马,驰骋在千年戈壁。

(节选自《朱湘山的作品集》,有删改)

1.下列文中词语,字形和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巍峨     慰籍     强(juè)     相濡以沫
B.松燥     摩拜     (qú)       恒久变换
C.震颤     宛若     (chuǎn)     叹为观止
D.虬蟠     蜇伏     育(fǔ)          婆娑起舞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弱水河的守望》这一标题聚焦于“弱水河”,但作者笔下的胡杨林却以其神性与大爱的形象,更为撼动人心。
B.本文主要从四季变换的角度,全面展示了弱水河及其河畔的独特景色,每个季节都有其独特的风貌和魅力。
C.作者巧妙地引用了老子在弱水河畔骑青牛成仙的传说,不仅丰富了文章的文化内涵,还为其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
D.本文的语言表达自由流畅,不加粉饰,直白易懂,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大量的整句,使得文章节奏感强,引人入胜。
E.作者引用《大荒西经》的内容,意在说明弱水河并非柔弱无力,它孕生灵,育人烟,播洒生机与希望。
3.请赏析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
4.本文题目是《弱水河的守望》,为何作者用大量笔墨描写胡杨林?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5.文章第⑮段,作者主要写弱水河的历史,却又写了今天弱水河畔的现代化气息,你觉得这样安排是否合理?为什么?
【知识点】 其他散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捡剩

黄荣才

捡剩是我童年的主要农活之一。捡剩虽然让我们增添了许多游玩的成分,让我们简单的童年在充满汗水的时候也充满欢乐和笑声,但对于大人来说,捡剩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游戏,而是正儿八经的农活,甚至有很明显的指标考核。捡多了大人自然高兴,检少了不仅仅是劳动果实的不够丰厚,还很容易催生大人们一样养小狗却咬熟人的挫折感,这对于讲究输人不输阵的大人来说足以很生气,生气的后果要么孩子挨骂甚至挨打。

在稻田或者麦地捡稻穗或者麦穗是我们开始的捡剩劳作。收割之后的土地承载了我们热烈的搜寻目光。空旷的土地喜怒哀乐取决于我们目光之内的收获,看到等待捡拾的稻穗,我们奔跑的脚步绝不拖泥带水。在稻草堆里,我们的翻找急促而且有规则,稻草是要照样码整齐的,否则大人的骂声肯定在屁股后面响起,甚至会劈头盖脑扔过来一束稻草,虽不至于伤筋动骨,但那份恐吓已经足够让我们惊怵地遵守游戏规则。我们知道我们的捡剩劳动不能影响大人的劳作,也不能增加大人的工作量。繁重的体力劳动让大人没有太多的耐性和包容之心,生活让他们急躁,让他们无法心平气和。

在捡剩的过程中,很容易催生划地为营的思维或者说自私的细想,谁发现稻穗比较多的稻草堆是不吭声的,默默而迅速地收拢稻穗。容易为发现一个稻穗欣喜不已,也容易为一个稻穗争夺、翻脸甚至动手。往往是两双小手同时伸向一个稻穗,争执之下或者各得半穗或者某人独得。曾经我和另一个伙伴争一个稻穗,一个执住稻穗不撒手,另一个用力抽夺,你拉,我拽,你龇牙,我咧嘴,小脸红扑扑的,像不远处熟透的高粱,结果是抽夺的人赢了稻草,不撒手的人却把所有的稻粒撸下来了。得到稻粒的人很有成就感地把稻粒放进自己的小娄子,另一个人却恼羞成怒,冲过去把他摔倒在地,架由此打开,最后两个人浑身都是泥巴。不过这样的打架却不会让仇怨结得太久,经常是几天不说话或者互不理睬之后,慢慢地重归于好。童年是比较容易消解仇恨和怨气的年龄。

捡稻穗或者麦穗是捡剩里比较轻松地活,毕竟那只需要目光锐利,勤跑动。如果是在地瓜地里捡剩,那可是需要力气的活。带一把小锄头,在挖过的地瓜地翻刨土地,期待能找到一些漏挖的地瓜。要么是小地瓜,要么是被锄头截断的残块,要挖出完整的大地瓜是有相当难度的。有经验的捡剩人总是带着工具,在地上逡巡一遍,发现哪里土块相对集中或者隆起,赶快开挖,或者是找地头地角、沟沿等边边角角,比较有希望获得丰硕的果实。国画中大写意地找过之后,就选择一块地,老老实实地从头翻刨,渴望有被漏掉的地瓜或者吃了锄头的残块。毕竟是挥锄劳作,在地瓜地里捡剩不可能像捡稻穗一般密集,大多是各自一块地忙活着,一人一头,有多少收获各自听凭运气。这样的翻刨土地是很累人的,手上起血泡是很正常的事情,满头大汗基本上是每次劳动必然出现的情景了。

捡剩获得的成果稻穗或者麦穗要么手搓要么摔打之后融进家里的谷堆或者麦堆。地瓜则大多是水煮之后填进辘辘饥肠,作为物质匮乏年代的补充。后来物质相对丰盛了,捡剩依然存在,但大多是一种惯性或者说培养劳动习惯的延续,色彩消淡了许多。

对我而言,捡剩的意义已经不复存在了。

捡剩完全退出生活是以后的事情了,不仅仅是长大。捡剩跟年龄无关,而跟我们日益丰盈充实的物质密切相随,当年长起血泡长手茧的地方已经重新长成细皮嫩肉,捡剩自然成为蛰伏的记忆。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当我们不再为一个稻穗争执的时候,粒粒皆辛苦也就成为书面语言,没有汗水和艰辛,没有深入骨髓的体验,朗诵起来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组汉字的排列,轻飘飘地在教室上空飘荡。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本文描写场面细致而生动,孩子们参与捡剩劳动,虽然有着汗水的付出,但也有快乐的因素,有童年的趣味。
B.大人们对捡剩态度与孩子们截然不同,他们更在意孩子们捡拾粮食的数量,这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物质的不足。
C.文章的叙事与抒情自然真切,又融入了作者深刻的人生感受,字字句句都拨动着读者的心弦。
D.作者借事抒怀,以“捡剩”为中心事件,通过回忆童年真实而痛苦的经历,抒发对逝去时光的深切怀念之情。
E.文章开篇引用俗语“一样养小狗却咬熟人”,将小孩子说成小狗,说明过去的时代小孩子没有地位和尊严,暗含了作者的些许不满。
2.作者在文中描写了童年从事过的两种捡剩劳动,请从多角度分析两者有何不同。
3.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4.文章引用《锄禾》这首诗,有何效果。
5.文章倒数第三段写道“对我而言,捡剩的意义已经不复存在了”,捡剩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2021-05-18更新 | 27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大地山河

茅盾

住在西北高原的人们,不能想像江南太湖区域所谓水乡的居民的生活。所谓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也还不是江南水乡的风光。缺少那交错密布的水道的西北高原的居民,听说人家的后门外就是河,站在后门口(那就是水阁的门),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梦回,可以听得橹声飘然而过,总有点难以构成形象的罢?

没有到过西北——或者就是豫北陕西罢,——如果只看地图,大概总以为那些在普通地图上有名有目的河流,至少比江南水乡那些不见于普通地图上的呀,呀,要大得多罢?至少总以为这些河终年汤汤,可以行舟的罢?有一个朋友曾到开封,那时正值冬季,他站在堤上,却还不知道他脚下所站的,就是有名的黄河堤岸;他向下视,只见有几股细水,在淤黄泥沙中流着,他还问黄河在哪里?却不知这几股细水,就是黄河!原来黄河在水浅季节,就是几股细水!

大凡在地图上有名有目的西北的河,到了冬季水浅,就是和江南的沟渠一样的东西,摆几块石头在浅处,是可以徒涉的。

乌鲁木齐河,那也是鼎鼎大名的;然而当我看见马车涉河而过的时候,我惊诧于这就是乌鲁木齐河!学生们卷起裤管,就徒涉了延水的事,如果不是亲见,也觉得可惊,因为延水在地图上也是有名有目的呀!但是当夏季涨水的当儿,这些河却也实在威风。延水一次上流涨水,把女大用以系住浮桥的一块几万斤重的大石头冲走了十多丈远。

光是从天空飞过,你不能具体地了解所谓西北高原的意义。光是从地上走过,你了解得也许具体些,然而还不够概括(恕我借用这两个字)。

你从客机的高度仪的指针上看出你是在海拔三千多公尺以上了,然而你从玻璃窗向下看,嘿,城郭市廛,历历在目,多清楚!那时你会恍然于下边是高原了。但你还得在地上走过,然后你这认识才能够补足。你会不相信你不是在平地上。可不是一望平畴,麦浪起伏?可是你再极目远望,那边天际一道连山,不也是和你脚下的“平地并列的么?有时你还觉得它比你脚下的低呢!要是凑巧,你的车子到了这么一个土腰,下面是万丈断崖,而这万丈断崖也还是中间阶段而已,那时你大概才切实地明白了高原之所以为高原了罢?这也不是凭空可以想像的。

谢家的哥哥以撒盐比拟下雪,他的妹妹说,未若柳絮因风起向来都认为后者佳胜。自然,柳絮因风起,多么清灵俊逸;但这是江南的雪景。如果说北方,那么谢家哥哥的比拟实在也没有错。当然也有下大朵的时候,那也是柳絮了,不过,撒盐时居多。积在地上,你穿了长毡靴走过,那煞煞的响声,那颇有燥感的粉末,就会完全构成了的印象。要是在大野,一望皆白,平常多坎陷与浮土的道路,此时变得砥平而坚实,单马拽的雪橇轻溜溜地滑过,那时你真觉得心境清凉而实在,空气也清洁得好像滤过。我还曾在戈壁中远远看见一片白,颇惊讶于五月有雪,后来才知道那是盐池!

1941年8月19日


[注]①女大:即延安中国女子大学。②《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尔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太傅,即东晋政治家谢安,“谢家的哥哥”指其侄谢胡儿,“他的妹妹”指谢安的侄女、东晋女诗人谢道韫。
1.在作者眼中,江南的雪和西北的雪各有什么特点?能带给人怎样的不同感受?
2.作者认为怎样才能真正了解“西北高原”?
2021-01-30更新 | 4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们历来被告知一切优秀的文学作品总与作家的个人苦难直接相关。也许歌德是个例外,歌德在美丽的小城魏玛一直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由这个例外又想起中国盛唐时期的大批好命诗人,以及托尔斯泰、雨果、海明威等很多生活优裕的外国作家,似乎也在例外之列。如果一个文学规律能把这么多第一流的大师排除在外,那还叫什么规律呢?

今天到了魏玛才明白,歌德在这儿的住宅,比人们想象的还要豪华。

整个街角一长溜黄色的楼房,在闹市区占地之宽让人误以为是一个重要国家机关或一所贵族学校,其实只是他个人的家。进门一看里边还有一栋.与前面一栋有几条甬道相连,中间隔了一个长天井似的石地空廊,其实是门内马车遭,车库里的马车一切如旧,只是马不在了。

车库设在内楼的底层,楼上便是歌德的生活区,卧室比较朴素,书库里的书据说完全按他生前的模样摆放,一本未动。至于前楼,则是一个宫殿式的交际场所,名画名雕,岁陈有序,重门叠户,装潢考究,好像走进了一个博物馆。

脚下吱吱作响的,是他踩踏了整整五十年的楼板,那声音,是《浮士德》一句句诞生的最早节拍。

我一间间看得很细很慢,在歌德家里一遍遍转。直转到每级楼梯都踏遍,每个角落都拐到,每个柜子都看熟,才不慌不忙地出来,慢慢向歌德档案馆走去。

档案馆是一个斜坡深处的坚固老楼。在二楼上,我看到了他们的笔迹。

歌德的字斜得厉害,但整齐潇洒,像一片被大风吹伏了的柳枝。席勒的字正常而略显自由,我想应该是多数西方有才华作家的习惯写法。最怪异的莫过于尼采,那么狂放不羁的思想,手稿却板正、拘谨,像是一个木讷的抄写者的笔触。

歌德到魏玛来是受到魏玛公国卡尔·奥古斯特公爵的邀请,当时他只有二十六岁。

德国在统一之前,分为很多小邦国,最多时达到二三百个。这种状态非常不利于经济的发展、风气的开化,但对文化却未必是祸害。有些邦国的君主好大喜功,又有一定的文化鉴赏能力,就有可能做一些招纳贤达、树碑立传的好事,很多文化精英也因此而获得一个安适的创作环境,留下佳绩。德国在统一之前涌现的惊人文化成果,有很大一部分就与此有关。


歌德在魏玛创造的文化业绩,远远超过魏玛公爵的预想,尤其是他与席勒相遇之后。

歌德和席勒在相遇之前,都是文学史上著名的“狂飙突进运动”主将,歌德以《少年维特之烦恼》,席勒以《强盗》,还有他们的其他作品,对封建意识形态表现出一种居高临下的扫荡气势。他们的精神前辈,应该是那位现实身份低微而历史地位崇高的莱辛。歌德在《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特意让主人公自杀前还在读莱辛的作品。

歌德和席勒在魏玛相遇之时,“狂飙突进运动”的锋头已经过去,而他们已在开创一个古典主义时代。历史将承认,德国古典主义的全盛时代,以他们的友谊为主要标志。


这三个人,构成了我们对德国文学起点性的印象。他们几乎都是哲学家,不仅深思,而且宏观,有极高的学术素养。这使他们的作品有一种罕见的终极沉思的品格。这种品格有两个走向,既有可能走向概念嶙岣的学者化方向,又有可能走向吞吐万汇的巨人化方向。相比之下,歌德是全然走向了后一个方向,莱辛、席勒两者兼融,在后一个方向上却没有歌德那样圆满。     

当然,这与歌德的优裕和高寿有关。

无论如何,德国文学以后浓郁的哲理素质,就这么定下了。

荣格说,每一个德国人灵魂深处都有浮士德的影子。因此,当歌德他们定下了德国文学的素质,同时也定下了德国人的素质。

也许反过来,他们的素质原本就是德国人本体素质的产物,他们只是经过天才的吐纳,把它凝固住了。

那么还是荣格说得对: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

其实,此间是一种宏伟的互创关系。魏玛是重要的互创现场。

(节选自余秋雨《谁能辨认》)

1.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记叙了作者游览德国小城魏玛的一段经历,详细地描述了歌德、席勒、莱辛等德国古典主义时代文学巨人的形象。
B.作者对“苦难出佳作”这个规律并不认同,他认为德国能够取得惊人的文化成就,是因为文化精英们都获得了安适的创作环境。
C.作者从历史和文学史的角度述评歌德,视野宽广,凸显了歌德的巨大贡献和崇高地位,使文章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
D.本文的语言朴实自然、饱含深情,体现了作者对历史、文学的理性思考,意蕴丰富,表现了情理交融的行文风格。
2.作者详细描述了歌德的住宅以及自己专注细致的参观过程,这样写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
3.如何理解“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18-10-22更新 | 5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