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文学类文本体裁 > 其他散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91 题号:4820277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

难以逃避的选择

张天行

在一个小城,住着两位哲学家,一位是有神论者,另一位是无神论者。两个人都一直努力要说服城里的人,以增加自己的追随者。他们使城里的人常感到迷惑。有时候,一个人会听其中一个哲学家讲话变成有神论者;然而又可能会被另一个说服而相信无神论者。——城市的很多人都对他们感到无所适从,有些厌烦了,全城的人都被搞得很混乱。

人们想要过安稳平静的生活,很多人对有神论和无神论并不十分关心。 于是有人提议:“让他们两个人去辩论,不管谁赢,我们就跟着他,跟随胜利者总是稳妥的。”

在明澈的月光下,两位哲学家开始辩论。他们都有非常专业的逻辑修养,攻防是一流的,你来我往,辩论越来越激烈,听的人们一时难定输赢。

第二天早上,整个城市陷入了更大的混乱。原来他们互相说服了对方!那个无神论者变成有神论者,而有神论者变成无神论者!

结果有些出人意外,但我们还可以试着同情地理解,两位哲学家通过辩论,看到想到了问题新的方面,有了新的认识,从而转变立场——只要是真诚的,这应是容许的,也是异常果敢的举动。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哲学的根本问题本来就不像黑白的判断那么简单,当然更不是那么容易统一的。两位的立场换位在一定意义上昭示了问题的复杂性。

哲学家冯友兰曾云:专业哲学家的哲学,一定重视论证证据,其结论是“走进去”的;普通百姓的哲学观念仿佛是“跳进去”的。这话不可绝对化,普通百姓也有自己的人生体认支撑,与哲学家宗教家倡导的观念,也会有或隐或显的互动。

宇宙、人类从哪里来,又走向哪里?人生有意义吗?如果有,意义何在?人如何从有限走向无限?心灵精神是不断向上追求还是安于世俗红尘?什么社会体制有助于发挥人的潜能并通向和谐……这些问题仍或强或弱地撞击人的心灵。当今世界上,宗教家、哲学家们仍以各种形式到处游说……不言而喻,观念分歧还是巨大的,人们仍会在困惑中。

困惑不仅来自哲学家已有的不同理论,更源于人们自己对某种观念指导下展开的现实生活的体验观察。在人生的行进中,人们选择、可能放弃、再选择……类似的事在生活中上演着。有时回看他们有过的选择,差异之巨大,也不亚于两位哲学家的立场换位呢!是什么让人们说服内心,作出巨大的改变?这是不能简单回答的。

我们的依赖心是如此之重,许多事想着最好由其他人决定,我们只要循着方向前行就好了。也许,有些事这样也无不可,但要知道,涉及人生社会特别是内心信仰的大问题,过分信赖名人,搬弄经典,终究是替人数宝。明心见性还是自己修证的好,那才是属于自己的真实受用。

不可否认,困惑、内心的挣扎也是人生的一部分。让我们沉下心来,直面自己的心灵,循着良知的指引,自己选择,勇于承担,走出一条或不是坦途却沐浴人性光辉的路,从而推动社会汇入人类文明的大潮,奔腾向前。

(选自2014年12月1日《 中国青年报 》,有删改)

1.文章开头讲述两位哲学家的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1)解释文中的“走进去”、“跳进去”的含义。
(2)说明引用冯友兰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
3.结合文章标题,简要分析本文的写作意图。
15-16高一下·江苏徐州·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3]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本一:

《幽梦影》情结

宗璞

近见报章杂志上常出现这样那样的“情结”字样所谓“情结”,大约来自“俄狄浦斯情意综”一词,指在潜意识中无法化解的几乎是宿命的一种情感。《幽梦影》这本书对于我可算得是一种“情结”。

抗战时期,为了躲避轰炸,我家在昆明东郊龙头村,一住三载。有一段时期,我和弟弟没有上学,获准到文科研究所去立读,随便翻阅各种书。我们常常在书架中流连徜徉,直到黄昏。翻阅的书不少,它们也算得我的邻居。对十来岁的孩童来说,那些书是太深奥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本书,是清初张潮所著《幽梦影》。

这是一本讲生活艺术的书,颇像有些书上的眉批,三五句十数句,对生活这本大书做出评点。书中一部分讲人生哲理,讲入世应如何,出世应如何;一部分讲对大自然的欣赏态度,讲如何赏花,如何玩月。轻松的言及居室布置,严肃的讲到音韵学。其序跋有云:“一行一句,非名言即韵语,皆从胸次体验而出,故能发人警省。片玉碎金,俱可宝贵。”“三才之理,万物之情,古今人事之变,皆在是矣。”也许这些说法评价太高,但读过后,使人自觉减少了俗气,增添了韵致,便是作用了。

我愿意首先提到如何做人的一则:“立品须发乎宋人之道学,涉世须参以晋代之风流。”宋人道学以诚敬为本,若无这主心骨,不拘小节的风流便是恃才傲物,或竟是轻薄,令人生厌。近年来流行得大红大紫的“潇洒”二字,因为没有主心骨,有时已成为不负责任的代名词。张潮将立品与涉世并提,先有立品,能涉世。只有心存诚敬,才能潇洒风流,自是高见。

又云:“少年人须有老年之识见,老年人须有少年之襟怀。”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一文喻老年人为字典,少年人为戏文。或可发挥云,少年是演戏的阶段,老年是看戏的阶段。少年应以字典为规范,便有老年之识见;老年应记得自己也是轰轰烈烈演过戏文的,看戏时便有少年之襟怀。若能做到点滴,代沟或可变浅,只是很不容易。

另一则云:“情必近于痴而始真,才必兼乎趣而始化。”情到极处自然成痴。现在情近于痴的人恐已如朱鹮、白象一样稀罕。“才兼乎趣”的“趣”字很难界说。是否可以说一方面要对生活有兴趣,生机勃勃如源头活水;另一方面则要有幽默感。十七世纪我们还没有“幽默”这个词,但当然有这种感,有些禅语机锋便是一种幽默。有了“趣”,“才”才是活的。

又言:“律己宜带秋气,处世宜带春气。”此乃律己严责人宽之古训以形象出之也。

又一则提出了值得钻研的美学问题。“貌有丑而可观者,有虽不丑而不足观者。文有不通而可爱者,有虽通而极可厌者。此未易与浅人道也。”张潮若生在现代,大可就此写一本书。丑而可观必有其特殊的力量,必定更曲折更深刻。不丑而不足观必平庸无奇。一篇文章句句合语法,并不算好文章。鲁迅文章有几篇峭峻难读,但使人如嚼橄榄,回味无穷。

张潮是大自然的知己。他热爱大自然,了解大自然。他说:“风流自赏,只容花鸟趋陪。真率谁知,合受烟霞供养。”独自和大自然相处是他最得意的境界。他能看出每一景物最特殊的地方。他说:“天下万物皆可画,唯云不能画。”这实在是把云的千变万化揣摩透了。又一则云:“玩月之法,皎洁则宜仰视,朦胧则宜俯视。”曾在黄山,于晴夜观满月,见清光万里,觉得自己都化在月光之中。朦胧之月,景物之朦胧更引人遐想。他又说,镜中之影是着色人物,是钩边画;月下多影是写意人物,是没骨画,传神地表达了月下的朦胧景色。

几十年来,我虽记不得《幽梦影》中的文字,其中的精神却拂之不去。再读时渐渐明白,于我心头拂之不去的,是中国文化对人生的智慧的态度和与万物相知相亲的审美心理。我曾言自己多病,病最深者为“烟霞痼疾,泉石膏肓”,这已入膏肓的痼疾,便是中国文化赋予我的情结。

(摘编自《新剧本》1995年第4期,有删节)

文本二:

1936年林语堂赴美从事文学创作时英译《幽梦影》,当时美国文学正处于由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转变的过渡期,原来的文学亟需注入新的思想和内容,更需要新的形式和技巧。《幽梦影》为明末清初的文人张潮所著,全篇以其格言、哲言、清言、韵语等共219则为主体,并附有140多位文人写下的550余则评语。这样的语录体小品文不仅形式上绝无仅有,主题也与现代主义截然不同。现代主义多是从内心感受着手,表现生活对人的压抑和扭曲,而明清小品文题材很少涉及国事、政事、时事,它多是抒发个人情感,大多描写日常生活琐事和闲情逸致。新颖的文学体裁、充满神韵的中国智慧不仅为现代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活力,促成了后现代主义的出现,而且满足了西方读者想要了解中国智慧的好奇心。《幽梦影》这本书展现了中国人的闲适自足,有一种怡然自得的格调。当时美国正处于工业化高度发展的现代化时代,人们内心所渴望的正是这种闲暇与轻松。

(摘编自徐露《〈幽梦影〉中林语堂的自我东方主义》)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幽梦影》这本书对于作者来说有着一种无法化解的几乎是宿命的情感,这与她抗战时期童年的特殊经历有着渊源。
B.少年应以字典为规范,老年应记得自己也是轰轰烈烈演过戏文的;少年应向老年学习,老年应替少年着想:这样能浅化代沟。
C.“貌有丑而可观者……文有不通而可爱者”,运用了比兴的手法,重点强调后一句,与“文似看山不喜平”有异曲同工之妙。
D.作者认为自己病最深者为“烟霞痼疾,泉石膏肓”,表达了作者对中国文化自然万物的热爱,这种热爱已成为“痼疾”。
2.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才之理”中的“三才”出自于《易传》,即天道、人道、地道,《幽梦影》序跋以此评价《幽梦影》内容丰富、完备。
B.宋人道学以诚敬为本,晋代风流指不拘小节的风流,前者宗属儒家,后者宗属道家,作者借以告诫读者诚敬、潇洒的重要性。
C.“情必近于痴而始真”,作者曾评价《红楼梦》是一部“痴”书,意在表明《红楼梦》写情至真、至纯,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D.钩边画是用钩边笔钩廓,画面清晰;没骨画不钩轮廓,要求画者胸有成竹,一气呵成,用没骨画可传神地表现月下景色的朦胧美。
3.《幽梦影》作为“语录体小品文”,其形式和内容上有何新颖之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徐露指出《幽梦影》“充满中国智慧”,如果你要参加学校组织的“中国智慧”文化沙龙,请根据文本一列出发言要点。
2021-05-11更新 | 32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说“木叶”

林庚

①“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木叶”就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②“木叶”也就是“树叶”,可是在古代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其实“树”倒是常见的,如屈原在《橘颂》里就说:“后皇嘉树,橘徕服兮。”无名氏古诗里也说:“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可是为什么单单“树叶”就不常见了呢?(       )例如:“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柳恽《捣衣诗》)“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沈佺期《古意》)可见洗炼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那么“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呢?至少从来就没有产生过精彩的诗句。而事实又正是这样的,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而在诗歌的语言中,乃又不仅限于“木叶”一词而已.例如杜甫有名的《登高》诗中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大家熟悉的名句,而这里的“落木”无疑的正是从屈原《九歌》中的“木叶”发展来的。按“落木萧萧下”的意思当然是说树叶萧萧而下,说“无边落叶萧萧下”岂不更为明白吗?然而天才的杜甫却宁愿省掉“木叶”之“叶”而不肯放弃“木叶”之“木”,这道理究竟是什么呢?

③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其与“树叶”或“落叶”的不同,也正在此。从概念上说,“木叶”就是“树叶”,原没有什么可以辩论之处;可是到了诗歌的形象思维之中,后者则无人过问,前者则不断发展。为什么呢?因为“树”易让人想到繁茂的枝叶,而“木”则易让人想到树叶脱落,也就是说,“木”本身仿佛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④要说明“木”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树干,而很少会想到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然则“树”与“叶”的_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⑤“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栊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它不同于“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曹植《美女篇》)中的落叶,因为那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也不同于“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中的黄叶,因为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虽然是具有“木叶”微黄的颜色,却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因此也就缺少那飘零之意;而且它的黄色由于雨的湿润,也显然是变得太黄了。“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至于“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日暮风吹,叶落依枝。”(吴均《青溪小姑歌》)恰足以说明这“叶”的缠绵的一面。然则“木叶”与“落木”又还有着一定的距离,它乃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这却又正是那《九歌》中湘夫人的性格形象。

⑥“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1.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②段括号中,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①可是这样的解释是并不解决问题的
②因为一遇见“木叶”,诗人们似乎都不再考虑文字洗炼的问题
③一般的情况,大概遇见“树叶”的时候就都简称之为“叶”
④而是尽量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
⑤这当然可以说是由于诗人们文字洗炼的缘故
A.③④①②⑤B.②④③⑤①C.②⑤③④①D.③⑤①②
2.文中有大量的引用,对此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引用《九歌》诗句,是因为该诗句是“木叶”的源头,同时又引出本文的论说对象。
B.引用《橘颂》以及无名氏的诗句,使“树叶”在古诗中不常见的现象更加引人注目。
C.引用《捣衣诗》和《古意》中诗句,主要是为了与第①段相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
D.引用《登高》诗句,巧妙引出“木叶”与“树叶”、“落叶”区别之关键——“木”。
3.第④段加点词“言筌”在文中指的是______
4.第③段画线句中的“无人过问”,有人认为应该改为“少人过问”,请你联系上下文,说说你的 看法。
5.文章提到了“木”在形象上的两个艺术特征,这两个艺术特征是:
6.以下诗句也是千古名句:
(1)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吴均《答柳悍》)
(2)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曹植《野田黄雀行》)
请结合本文的相关阐述,说说为什么吴诗中的“高木”不能换成“高树”,曹诗中的“高树” 不能换成“高木'
2019-10-14更新 | 4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近乡情更怯

①唐天宝三载(744年)正月初五,是诗人贺知章离开长安告老还乡的日子。《新唐书·贺知章传》记载:“既行,帝赐诗,皇太子百官饯送。”放眼整个大唐帝国,乃至整个中国古代诗歌史,似乎都很难找到哪一位诗人有过如此完美的人生结局,不独完美,而且完整:三十六岁中状元郎,顺利入仕,宦海畅游五十载,几乎没有呛过一口水,现如今又以高龄全身而退,更不可思议的是,还乡不久他就寿终正寝了,而此时留下的人生绝笔《回乡偶书》也成为其传世之作。这样完整的生命与文学年谱,我们确实很难在文学史上尤其是诗歌史上找到先例。“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其一)如此平淡无奇、童趣稚拙的诗句,只能出自这位见惯了风云的老者之手,在扮演过“诗狂”“书狂”“酒狂”等诸多角色,卸下了各种精神面具和伪装之后,诗人也卸下了繁复冗赘的语言技艺,回到了真实无碍的拙朴状态里。《回乡偶书》是贺知章的生命执念,是他深思熟虑的人生总结。

②我们在贺知章身上看见了中国古代文人命运的极端性一面,或者说,贺知章的命运暗合了所有诗人(甚至是所有人)对自我命运的先期预设,而真正修成这一正果的人少之又少。

③读书,入仕,立德,立言,立功,或扬名立万,或遗臭千载,中国古代文人的人生道路一直都是线性的,可供他们选择、施展抱负的进阶途径并不多,而要实现这样的抱负,第一步必须是走出书斋,远离家乡,到帝国的中心去,赢取和认领属于自己的人生舞台。这样笔直的人生路径,决定了所有的诗人都不得不挤行在同样的道路上,你推我攘,头破血流。另辟蹊径者也有,但屈指可数。而一旦成功入仕,其个人命运就被迫与时代、王朝的命运永远捆绑在了一起。

④比如南朝庾信。庾信出生在士族望门,年纪轻轻就成了东宫学士。但不幸的是,庾信生活在一个危如累卵的乱世,梁元帝让他出使西魏,以缓解来自北方政权的压力,从此,他便过上了与“质子”无异的背井离乡的生活,再也没有任何机会回到家乡江陵。浓烈的思乡之痛,无数次涌现在庾信的笔下,让他写出了中国古代辞赋史上的恢弘巨制《哀江南赋》。

⑤还乡是一个常见的文学主题,却从来就不是一个轻松的主题。在汉语世界里,“乡”字除了与亲情紧密相联,通常还与“愁”字勾联在一起。

⑥“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这首题为《度桑干》的诗,讲述的是诗人在异乡与他乡之间辗转的过程中,最终丧失了“故乡”概念的事。关于其作者,自古无定论,但无论《度桑干》的真正作者是谁,都不妨碍我们对“故乡”这一概念的理解,而也许正是这样一种同为“异乡客”的情感体验,反倒冲淡了我们对作者究竟是谁的在意。咸阳也罢,并州也好,总之,这种情感上的位移,即便是放在现今,也普遍存在着。

⑦“错把他乡当故乡”从来就不是一场真正的错误或误会,而是人生的正解。如同归不得,或回不去,总是人生的常态一样。正因为如此,关于“乡愁”的书写,才会成为中国文学史中一直经久不衰、绵延至今的重要主题。当苏东坡说“此心安处是吾乡”时,实际上,他已经接受了这样的现实:你必得投入万分的情谊于眼前的生活中,与你的安身立命之所保持住相互搀扶、相互融通的关系,摆脱寄居蟹的身份,惟有如此,才能避免身心的不停撕扯和互损。这样的现实看似残酷无比,却是我们获救的惟一通道,因为,所有的身心分离之苦,都缘于我们不愿去面对回不去、归不得的现实,而这样的现实是每一个人都无法改变的,就像肚脐永远在那里,而脐带早已被剪断。

⑧杜牧出生在樊川一座名为“朱坡”的园子里。唐大中六年(852年),在经历了无数次外放之后,年届50的杜牧终于回到了心心念念的长安,迁中书舍人。一回到京都,他就立即着手修葺祖父杜佑留下来的樊川别墅。诗人阅遍天下风景,而真正能够让他肉身得以安顿下来的,仍然是故园樊川。尽管现在的朱坡已经荒芜破败,但起点即为终点,这才是诗人挥之不去的内心律令,一再催逼着他浪子回头。杜牧在完成了对朱坡的修缮与改造后,干了他人生中的最后一件大事:闭门烧诗。他把一生所写下的诗篇重新整理了一遍,将其中的三分之二扔进了熊熊燃烧的火炉。望着满屋子飘飞的灰烬,精疲力竭的诗人做了一个荒唐大梦,梦中人凑在耳边对他说:“尔应名毕。”听闻此言,杜牧取出一管并不存在的笔,在并不存在的纸上写道:“皎皎白驹,过隙也。”人生在世,确乎如白驹过隙,而所谓的“隙”,不过是故乡与他乡之间的距离,更是此故乡与彼故乡之间的距离,你以为你回来了,其实回来的也只不过是被时光磨损殆尽的一介肉身。

⑨诗人张九龄的家乡在岭南,他上书朝廷,为岭南民众开 凿大庾岭。然而,张九龄从来不曾想过,这条连通南北原本用于兴利于民的重要孔道,日后竟然会成为一代一代文人骚客流徙放逐的必经之途。

⑩“自古文人伤心岭”,说的就是大庾岭。仅在唐代,就有沈佺期、宋之问、高适、刘长卿、元稹、白居易、柳宗元、李商隐、许浑等人到过岭南。在他们笔下,大庾岭以南便是华夏的万里之遥,是天涯,是绝境,是魑魅、瘴气、毒龙、百蛮的乐园,总之,是真正的人间畏途。

⑪而到了宋代,大庾岭更是无数文人骚客的心碎之地,还乡的愿望,对于每一位贬谪者来讲,在大庾岭这里都变成了一种有去无回的奢望。在世人的心目中,大庾岭渐渐变成了某种象征,它既是物候的分界,也是文化的隔屏。只有当那些去过大庾岭,感受过岭外岭内差异的诗人,站在陡峭的岭岩上回望过去时,才能体会到“故乡”这个词的真正内涵:故乡的存在,其实就是为了让我们终有一日明了——由此及彼并非难事,但若是想原路返回,则几无可能。

⑫从这种意义来看,人人心中都有这样一道“伤心岭”,而看似人生圆满的贺知章也有,因为他回去的地方,已经算不得是自己真正的故乡了:“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回乡偶书》其二)

(取材于张执浩的同名散文)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独完美,而且完整                       完整:有始有终,且全面
B.回到了真实无碍的拙朴状态里          拙朴:笨拙朴素
C.对自我命运的先期预设                    预设:预先设定
D.人生道路一直都是线性                 线性:狭窄单一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贺知章归乡及书写的《回乡偶书》领起、收束全文,首尾呼应,深化了文章主题。
B.⑦段中“此心安处是故乡”意为唯有在故乡才可以心安,表达了苏东坡对故乡的渴望和深情。
C.⑦段用“肚脐永远在那里,而脐带早已被剪断”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乡愁”的理解。
D.杜牧闭门烧诗,与贺知章卸去繁冗的语言技艺,都体现了诗人暮年归乡后对自我人生的思考。
3.文章用了较多笔墨写“自古文人伤心岭”——大庾岭,其用意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述。
4.“近乡情更怯”形容游子归乡时的复杂心情,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游子情感复杂的原因。
2023-11-06更新 | 20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