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外国文学 > 法国 > 莫泊桑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56 题号:7257359
阅读《项链》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第二天,她到她的朋友家里,说起自己的烦闷。

佛来思节夫人走近她那个镶着镜子的衣柜,取出一个大匣子,拿过来打开了,对路瓦栽夫人说:

“挑吧,亲爱的。”

她先看了镯子,又看了一挂珍珠项链,随后又看了一个威尼斯式的镶着宝石的金十字架,做工非常精巧。她在镜子前边试这些首饰,犹豫不决,不知道该拿起哪件,放下哪件。她不断地问着:

“再没有别的了吗?”

“还有呢。你自己找吧,我不知道哪样合你得意。”

忽然她在一个青缎子盒子里发现一挂精美的钻石项链,她高兴得心都快跳出来了。她双手拿着那项链发抖。她把项链绕着脖子挂在她那长长的高领上,站在镜前对着自己的影子出神好半天。

随后,她迟疑而焦急地问:

“你能借给我这件吗?我只借这一件。”

“当然可以。”

她跳起来,搂住朋友的脖子,狂热地亲她,接着就带着这件宝物跑了。

1.这部分描写人物运用的主要方法有
A.动作和肖像描写
B.语言和心理描写
C.肖像和心理描写
D.动作和语言描写
2.这部分描写极有层次地展现出玛蒂尔德向朋友借项链时的心理变化过程,请结合原文加以分析。
3.小说的结尾,通过佛来思节夫人来道破真相:所借的项链是假的。实际上作者早已在前文中做了必要的铺垫和暗示,请找出本选段为结尾的出现所做的合理铺垫。
【知识点】 莫泊桑 其他小说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疯女人

莫泊桑

普鲁士人入侵高尔梅依镇。当时,我与一个疯女人为邻,她那年二十五岁,却在短短一个月中失去了父亲、丈夫和新生婴儿,接二连三地打击使她精神失常。

死神好像走了一样,经常光顾这所房子,几乎不离开这里。

这位年轻可怜的女人经受不住这种惨痛的摧残,便卧病不起了,整整一个半月始终是慌慌张张的。当这一切过去之后,随之而来的又是一种宁静的倦怠。她像植物人一样躺在那里,动也不动,不进食,只是眨着眼睛。每当别人要她起来的时候,她便大喊大闹,好像别人要杀了她似的。没办法,只好随她这样。

另有一个年级很大的女佣守在她身旁,不时地给她水喝,或吃一点冷食。而这个濒临绝望的生命究竟想什么呢?她伤心的想着却又什么都想不起来?或者,她的头脑像死水一样停止不转了?她就这样不死不活,闭门不出地躺在床上长达十五年之久。

战争又发生了。普鲁士人长驱直入攻到这里。

那天的事,我亲身体验过,天气异常地寒冷,都快要把石头冻裂了。我伤寒发作,正躺在沙发上,哪里也不能去,我听见了普鲁士人沉重而节奏鲜明的脚步声,我趴在床上,见他们列队依次而过。

整个队伍纵队前进着,一眼望左边,个个如出一辙,全都是特有的那种木偶似的机械地进行着,接着长官们把这些士兵分到各个居民家里去住宿,有17人到我家来住,那疯女人家也分配了12名,还有一个指挥官,一副十足的兵痞,模样凶狠残忍。

刚开始几天倒也没有什么,大家都相安无事,因为事先有人跟这名军官打了招呼,说明这里的女主人有病,开始他对此也并不在意,但隔不多久,这个女主人不露面让他很恼火,他向别人打听病人的情况,别人回答他,让他深受刺激,像这样已有15年之久,毫无疑问这些让他根本不满意,他想这个疯子是出于傲慢无礼才不出来的,因为她不想见到普鲁士人,更不想和他们说话,所以不出来见他们。

于是,他想见见这个疯女人,别人把他带进疯女人的卧室,他语气生硬的说:“太太,请您起来,到楼下也,让大家见见您。”

而她似乎对声音有本能的反应,她漠然地看着他;没说话。

他接着说道:“你这么无礼,令我难以忍受,您不心甘情愿地起床,我总会有办法的。”

她仍旧一动不动,始终毫无表示,好像根本没有听到有人说话一样。

这军官恼羞成怒,认为是奇耻大辱,于是他又说道:“给你一天时间,她还不下楼的话……”

话往下什么也没说,就走了。

第二天老佣人很害怕,想替她穿衣服,但她声嘶力竭的嚎叫挣扎,不肯穿衣起来,楼下的那个军官听见后立刻上楼来,老佣人惊慌失措地跪倒在他面前,苦苦哀求:“她起不来,军官先生,我家主人起不来,请您放过她吧,她是那么的不幸啊!”

这个残忍的军官怒不可遏,他很为难,毫无办法,突然他放声大笑,用德语对部下喊话。

片刻,就见一队士兵不知从哪里抬一张床垫出来,她对什么事都满不在乎,只要能躺着就行。始终默不作声的疯女人仍然安详的躺在这张丝毫没有弄乱的床上。一名士兵跟在后面,手里拎着一包女人衣服。

军官嘿嘿一笑,说道:“我倒要看看你能不能自己穿衣服。去散步。”

然后,这一行人朝依莫维森林的方向出发了。

大约两个小时,出去的士兵空手而返。

这个疯女人消失了。他们究竟如何处置了她?究竟把他弄到哪里去了?没有人知道。

大雪日夜不停地下,整个世界全都掩没在皑皑白雪之中,冷彻透骨,狼群来回乱跑,在我们屋子面前嗥嗥地叫着。

这个疯女人一直让我放心不下,我多次向对方交涉,始终毫无结果,还差点儿把命搭上。

春暖花开,德军撤走了。邻居院子仍旧紧闭着,里面杂草丛生。

那个忠心耿耿的老女佣人已在那年冬天死去了。这件事从来没有人记起,惟独我还总是念念不忘。

这群可恶的魔鬼,究竟把这个疯女人弄到哪里去了呢?她自己跑了,或是有人收留了她,把她送进医院了?任何想法都不能解答我的疑惑,时光渐渐让我把它放在一边了。

第二年秋天,我去村中打山鹬,我已击毙了四五只山鹬。不久,我又击毙了一只,可它却掉进充满乱物的渠沟不见了,我赶忙跳下去寻找,却意外的见到了一堆骷髅!

我顿时明白了……

(选自《羊脂球》,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先点明普鲁士人入侵高尔梅依镇这一战争背景和社会环境,然后交代因不堪屡遭打击而精神失常的女主人公疯女人,故事情节由此而展开。
B.“节奏鲜明的脚步声”“木偶似地机械地进行着”——小说从听觉和视觉角度形象地刻画出训练有素、像战争机器似的麻木不仁的普鲁士军人形象。
C.“手里拎着一包女人衣服”“出去的士兵空手而返”,这两个句子在结构上前后呼应。内容上暗示了疯女人的不幸遭遇,也蕴含着作者深沉的情感。
D.“我”是小说中的线索人物:“我”亲眼见证了普鲁士军人的入侵,亲眼看见了疯女人惨死的情景;以“我”的口吻叙述故事,使得情节真实可信。
2.文中划线句子有何作用?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3.请概括小说的主题。
2021-05-22更新 | 14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两个朋友

莫泊桑

巴黎陷入重围,屋顶上的麻雀明显稀少了,连阴沟里的老鼠也数量骤减。人们什么都吃。

一月里的一个早晨,肚内空空的钟表修理师莫里索先生在林荫大道上闲逛,遇到了针线杂货店老板索瓦热先生。他们因为钓鱼而相熟。

战前,每逢星期日,两人时常肩并肩一起坐着,手握钓竿。春天,回暖的阳光在静静的河面上蒸起一层薄雾,也在两个痴迷的垂钓者的背上洒下新季节的一股甜美的暖意。秋天,在夕阳照射下天空如血,整个河流变成了紫红色,两个朋友笼罩在火一样的红光里。有时,他们一句话都不说。有时,他们也聊聊天。不过即使一言不发,他们也能彼此心领神会。

此刻,当他们彼此认出来以后,就用力地握手。在这样迥然不同的情况下不期而遇,他们都十分激动。索瓦热先生叹了口气,咕哝着说:“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哟!”本来脸色阴郁的莫里索也感慨地说:“多好的天气呀!今天,还是今年第一个好天气。”

天空的确是一片蔚蓝,充满阳光。

他们心事重重、闷闷不乐地并肩走着。莫里索接着说:“还记得钓鱼吗?回想起来多么有趣呀!”

索瓦热停下来,说:“咱们现在就去钓鱼?”

莫里索问:“去哪儿钓?”

“当然是去我们那个岛上了。法国军队的前哨就在科隆布附近。我认识迪穆兰上校,他会告诉我们口令,放我们过去的。”

莫里索兴奋不已:“就这么说定了,我同意。”

一小时以后,他们来到上校的别墅。随后,他们就带着通行证越过前哨阵地,来到塞纳河畔。河对面,阿尔让特伊村一片死寂。

索瓦热先生指着那些山岗,低声说:“普鲁士人就在那上头。”面对荒无人烟的原野,一阵莫名的恐惧令他们毛骨悚然。

莫里索结结巴巴地说:“喂!万一碰上他们呢?”

尽管情况险恶,索瓦热先生依然以巴黎人特有的幽默口吻回答:

“咱们就请他们吃一顿生煎鱼。”

他们弯着腰,利用葡萄藤作掩护,睁大眼睛,竖直耳朵,爬到塞纳河畔。

荒凉的玛朗特岛挡在他们面前,也为他们挡住了河对岸的视线。岛上那家饭馆的小屋门窗紧闭,就好像已经被人遗弃多年了似的。

索瓦热先生首先钓到一条鱼。莫里索接着也钓到一条。他们隔不多时就抬起渔竿,每一次钓线上都挂着一个银光闪闪、活蹦乱跳的小东西。这次钓鱼的成绩简直神了。

他们内心喜滋滋的。这种喜悦,是一个人被剥夺了某种心爱的乐趣,时隔很久又失而复得的时候,才能感受到的。

和煦的阳光在他们肩头洒下一股暖流。他们什么也不听,他们什么也不想,仿佛世界的一切都不存在。他们只知道钓鱼。

但是,他们突然吓得打了个寒战,因为他们真切地感觉到有人在他们身后走动。他们回过头去一看,只见四个人,四个全副武装的彪形大汉,全都蓄着胡子,衣着像是身穿号衣的家丁,戴着平顶军帽,正紧挨他们的肩膀站着,手中端的枪指着他们的面颊。

两根钓鱼竿从他们手中滑落,掉进河里。

几秒钟的工夫,他们就被抓起来,绑起来,带走,然后扔进一只小船,划到对面的岛上。在那座他们原以为没有人住的房子后面,他们看到二十来个德国兵。

一个满脸胡须的巨人似的家伙,倒骑着一把椅子,用一口纯正的法语问他们:“喂,先生们,钓鱼的成绩挺好吧?”

这时候,一名士兵把满满一网兜鱼放到军官的脚边,他倒没忘了把这鱼兜儿也带来。那普鲁士军官笑着说:“嘿!嘿!我看成绩不错嘛。不过我们现在要谈的是另一回事。我认为,你们两个是间谍,是派来侦察我的。你们假装钓鱼,是为了更好地掩盖你们的企图。我捉住你们,就该枪毙你们。不过,你们是从前哨阵地过来的,肯定知道回去用的口令。把口令告诉我,我就饶了你们。”

两个朋友脸色煞白,并排站在那里,紧张得两手微微颤抖,但他们一句话也没说。

那军官接着说:“说出来,你们就可以平平安安回去了。可是如果你们拒绝交出来,那就是死,而且马上就死。由你们选吧。”

他们一动不动,一声不吭。

普鲁士军官伸手向河那边指了指,说.“你们想想看,再过五分钟你们就要淹死在这条河里了。再过五分钟!你们想必都有亲人吧?”

对面的瓦雷利安山炮声隆隆。

两个钓鱼人始终站在那里,沉默不语。

那军官开始发令。士兵们举起武器。这时,莫里索的目光偶然落在几步以外草丛里的装满鱼的网兜上。在一缕阳光的照射下,那堆还在挣扎的鱼闪着银光。他几乎要昏过去,尽管他强忍住,还是热泪盈眶。

他结结巴巴地说:“再见了,索瓦热先生。”

索瓦热先生回答:“再见了,莫里索先生。”

他们握了握手,浑身不由自主地哆嗦着。

那军官喊了声:“开枪!”

十二支枪同时响起。

索瓦热先生脸朝下,一头栽倒。比较高大的莫里索晃了几晃,身子打了个半旋,仰面倒在他伙伴的身上;从被打穿的制服的前胸涌出一股股鲜血。

士兵们把两具尸体扔入河中。河水溅了起来,翻滚了几下,颤动了片刻,又逐渐恢复了平静,微微的涟漪一直扩展到两岸。

然后德国军官向那小屋走去。他突然看到草丛里的那兜鱼。他捡起鱼兜,欣赏了一会儿,微笑了一下,吩咐道:“趁这些小东西还活着,赶快去给我煎一煎。味道一定很美。”

(张英伦译,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解决饥饿问题,莫里索和索瓦热兴致勃勃地准备去老地方钓鱼,又害怕那里是封锁区,充满危险。
B.小说插叙两人在战争发生前的惬意轻松的垂钓生活,与当下凋敝紧张的战争环境形成巨大的反差。
C.文中写岛上的饭馆门窗紧闭,好像被人遗弃多年,让两人放松警惕,为德国军官的出现做铺垫。
D.本文通过写两个法国平民相约钓鱼却无端被杀的故事,揭露战争给普通百姓带来的灾难和伤害。
2.文中两次提及“煎鱼”的细节,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莫泊桑小说善于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来表现主旨,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
2022-11-18更新 | 16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珠 宝

莫泊桑

朗丹先生在副科长家里的一次晚会上,遇到了这个年轻姑娘,从此就堕入了情网。

她的父亲死了已经有好几年,母亲时常到附近几家中产阶级人家去。那个姑娘像是贤妻良母的典范,她的纯朴美里有一种天使般的贞洁的魅力……

人人都称赞她。凡是认识她的人都再三夸奖说:“娶她的人肯定会幸福。再也找不到比她更好的了。”

朗丹先生那时在内政部里当主任科员,每年的薪水是三千五百法郎。他向她求婚,娶了她做妻子。他们过着一种令人难以相信的的幸福生活。他用一种巧妙的经济手腕治家,两个人好像过得很阔绰。她对丈夫无比的关心、体贴,真是罕有的。

他仅仅责备她两个缺点:爱看戏,爱假珠宝。

她的女朋友们(她认识三五个小官的妻子)随时替地找得到包厢去看流行的戏。谁知这种看戏的兴趣,不久就在她身上产生了装饰的需要。地的服装固然始终是简单的,地养成了种习惯,爱在耳朵上戴两粒冒充钻石的大莱茵石,还戴假的珍珠项。

这种爱好引起了丈夫的不满,但是她从容地微笑着说:“你教我怎样?我爱的是这个。人是改变不了本性的。我当然更爱真的珠宝,我!”她拿着珍珠软项图在手指头儿之间转动,不断地说:“赶紧瞧吧,这制造得真好,简直就像真的。

ー个冬天的夜里,她从歌剧院回来,冻得全身直打哆嗦,第二天不停地咳嗽,一个星期以后就害肺炎死了。朗丹几乎跟着她到坟墓里去了。他的失望是非常惊人的,以至于在一个月之间头发全变成了白的。他整天从早哭到晚,心灵被一种不堪忍受的痛苦撕毁了,亡妻的回忆、微笑、声音和一切娇憨姿态始终缠绕着他。

不过生活对于他是困难的了。他的薪水从前在妻子手里,够应付一家的种种需要,而现在应付他一个人的用途反而不够了。他发呆地问自己:她从前用什么巧妙的方法教他一直喝上等的酒和吃鲜美的东西。

他千方百计地弄钱。终于某天早上,他连一个铜子儿都没有了。他立刻动了念头,要把他妻子的“劣货”卖掉一点。那固然是假东西,不过也的确是下过一番很细致的功夫的。

他走进一家珠宝店。“先生”,他不免有点儿难为情,“我很想知道您对这件小东西的估价。”“哈!我很认识它,这个项圈;它是我店店里卖出去的。”朗丹先生被人弄得很糊涂了,“它值多少?”“先生,从前我卖了两万五千金法郎,我可以立刻用一万八千金法郎收回来。”

他从珠宝店出来,头脑里连一个主意也没有了。他极力去推测,去了解。他妻子从前原没有能力去买一件这样大价钱的东西。没有,自然。但是那么一来,那是一件馈赠品了!一件馈赠品!一件谁送给地的馈赠品?为的是什么?

他停住脚步,并且立在大街当中不动了。他微微地感到骇人的疑问了。她?那么其余所有的珠宝也全是馈赠品了!他觉得天旋地转了,觉得一株大树对着他正面倒下来,他张开了双胳膊并且失去知觉跌倒了

他被路过的人抬到了一家药房里才醒过来。随后他想起自己应当再到珠宝店里去了。然而一阵羞耻之心教他脸上发红。

那个珠宝商人一望见他就忙个不住,高声说道:“先生,倘若您没有改变意思,我可以立刻照从前和您说过的数目兑价。”科员支吾地说:“当然可以。”

掌柜的从一只抽屉里取出了十八张大钞钞票。朗丹签了收条,用一只抖抖嗦嗦的手儿把钱搁在自己的衣袋里。朗丹低着眼睛对掌柜说:“我有……·我有……许多旁的珠宝……都是从……同一个人那儿继承来的。您可愿意从我手里收买那些东西吗?”掌柜欠着身子说道:“当然愿意,先生。”一个店员为了放声大笑跑出了店门,另一个使劲用手帕擤着鼻涕。镇静的朗丹脸色绯红了,不过神情很沉着,他高声说:“我就去把那些东西带到您这儿来。”

他们着手估量每一件的价值。几乎全是从这家店里卖出去的。朗丹现在也撕破脸皮争价钱了,他发脾气,要人把账簿给他看;随着金领的增加,他的嗓门也越提越高。大粒的钻石耳坠两万法郎,镯子三万五千法郎,胸针、戒指和链坠儿一万六千法郎……全部的数目达到十九万六千金法郎。

掌柜用一种带嘲笑意味的正经态度高声说:“这是由一个把全部积蓄都搁在珠宝上面的人遗下来的。”朗丹郑重地发言了:“这是存钱的一个方法,正和其他的方法一样。”

到了街上,到了街上,他看见旺多姆纪念柱,恨不得跟爬夺彩竿似的爬上去。他感到自己身轻如燕,只要一纵身,就可以和柱顶上高耸入云的皇帝雕像玩玩跳背游戏。他到瓦赞饭店吃了中饭,喝的是二十法郎一瓶的酒。吃完饭,他叫了一辆马车到公园兜风。他带着几分轻蔑的神气望着来来往往的车马,恨不得向行人嚷:“我也有钱。我有二十万法郎!”

他想起了内务部,连忙叫马车送他去。他大模大样走进科长办公室,说:“先生,我是来向您辞职的。我得到了一笔三十万法郎的遗产。”

半年以以后,他又结婚了。他的第二个妻子虽然很规矩,可是脾气难侍候,给他带来了许多痛苦。

(本文有删改)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请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
2.小说哪些地方暗示了郎丹太太并非开篇所说的“贤妻良母的典范”?
3.简析下面句子反映的郎丹的心理,并谈谈作者写郎丹心理变化的用意。
(1)他觉得天旋地转了,觉得一株大树对着他正面倒下来,他张开了一双胳膊并且失去知觉跌倒了。
(2)到了街上,他看见旺多姆纪念柱,恨不得跟爬夺彩竿似的爬上去。他感到自己身轻如燕,只要一纵身,就可以和柱顶上高耸入云的皇帝雕像玩玩跳背游戏。
4.有人认为最后一段节外生枝,可以删去。请阐述你的看法。
2018-07-01更新 | 8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