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31 题号:751408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科幻热不是我国独有的文化现象,它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类思维发生巨大变化的产物。从20世纪后半叶开始,具有世界范围的思维模式变化开始显现。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的融通已经势在必行,也促使科幻的勃兴。

无论是何种科幻小说,它的指针总是对着作家生活的时代。中国科幻具有立足于现实,促使人们对现实更深入思考的特点,这一特点是和世界科幻大师们的思考相通的。他们的神思尽管驰骋宇宙,飞向遥远的未来,但是作为地球人的思维之根仍然是脚下这片土地。凡尔纳的科幻虽然让后来的科学家当作科学发明的启示录,但是他后期的作品已经流露出对于工业革命给人类负面影响的忧虑。

科幻不只是一种文学形式,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人的思维的更新。科幻文学既融合了人类思想领域最前沿的精神成果,也融汇了不同的多种艺术创造形式,它富有幻想又直接地反映了人的矛盾、困惑、希望和理想。纯文学里当然不乏书写人类理想之作,但是如今它更要向科幻等新产品学习,因为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科技的影响已经深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从思维更新的角度是很难表现人类变化的。

科幻文学在科学的背景下反思人类现实生存状态和社会整体机制在未来的深化趋向,它是前卫的文学,也是宏大深远的文学。面对AI(人工智能)深入生活各个层面或者用尽地球人的智慧寻找外星文明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科幻作品以一种奇幻推理的形式做出富有哲理的思考。中国科幻不是简单重复人类和对立面的矛盾这一俗套。而是凸显了中国社会在开拓进取中积累的有益经验——只有和谐发展、保护生态、以人为本,人才能成为科技的主人,世界才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社会未来的美好成果才能为全人类共享。

中国科幻的中国元素是对世界科幻的重要贡献,在当代优秀科幻作品中,中国文化的精髓如珠玉镶嵌其中,体现了人类的思想精华和东方智慧。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也促使人类开始从“人”的本质属性进行深层反思。中国经典话语里充满人类自身所具有的生命意识、求新意识、矛盾统一意识、回归意识等根本元素,优秀的科幻作品使之成功地实现现代转换。刘慈欣在《三体》中以奇绝的幻想编织了人性的多彩画面,同时引发了对于未来的思考;王晋康的《古蜀》以恢宏的气势挥就了中华远古文明画卷,构建绚丽的中华民族精神史诗。我们处在信息社会,世界各国如同一室,尤其科幻作家接受世界各国优秀文化的影响是他们的长处。好的科幻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摘编自孟庆枢《逐梦的中国科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科幻立足作家生活的时代,促使人们更深入地思考现实,这一特点源于对凡尔纳等世界科幻大师们文学创作的借鉴。
B.中国科幻不是以人类和AI、外星文明等对立面之间的矛盾为创作题材,而是着力表现中国社会在发展中积累的有益经验。
C.中国文化不乏生命意识、求新意识、回归意识等根本元素,中国科幻将这些与自然科学结合,是对世界科幻的重要贡献。
D.无论是思考未来还是回溯远古文明,刘慈欣和王晋康等人创作的当代优秀科幻作品都体现了人类的思想精华和东方智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介绍中国科幻的发展,侧重论述与世界科幻文学相比中国科幻的独特之处。
B.文章开篇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思维的变化为背景,指出科幻勃兴的必然性。
C.第2段以凡尔纳的创作为例,旨在凸显优秀的科幻作品能为科学发明提供启示。
D.文章从现实性和思维更新两个方面介绍科幻文学,并就二者间的关系进行论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意味着如今纯文学只有从思维更新的角度才能表现人类变化。
B.科幻作家的神思能飞向遥远的未来,但并未脱离特定时代的科学背景,具有现实性。
C.科幻文学反思人类现实生存状态和社会整体机制的演化趋向,具有宏大深远的主题。
D.科幻文学融合了思想领域最前沿的精神成果和丰富的艺术创造形式,是前卫的文学。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星球战士从某一地点突然消失,而瞬间出现在遥远的另一地点。这样的科幻小说的场景实际上是存在的,这就是量子隐形传态。在这个过程中,一个物体的状态可以在某地突然消失,而以极快的速度在遥远的某地重现出来。1993年,来自4个国家的6位科学家将这一神奇的现象在理论上揭示出来。在这个科学方案中,量子纠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薛定谔的猫”是由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提出的有关猫生死叠加的著名思想实验,是把微观领域的量子行为扩展到宏观世界的推演。实验是这样的:在一个盒子里有一只猫,以及少量放射性物质。之后,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质将会衰变并释放出毒气杀死这只猫,同时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质不会衰变而猫将活下来。这时的猫处在既死又活的叠加态。量子理论认为:如果没有揭开盖子,我们永远也不知道猫是死是活,它将永远处于既死又活的叠加态;然而当你打开盒子的时候,叠加态突然结束,呈现单一的状态(猫要么死了,要么活着,再不是既死又活的叠加态)。量子的状态跟这只猫的状态差不多,在被你看到真相之前,它是多种状态的叠加,一旦介入观测,就会坍缩成一种固定状态。

(《科学时报》、百度百科)


材料二:

2016年,我国成功将源于量子纠缠理论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这使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最终将构建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家约翰·普瑞斯基尔基于量子叠加态的理论,在对自己“量子霸权”的解释中,为量子计算机设定了一个初步标准:目前顶级的超级计算机能够完成5到20个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所做的事情,但未来超过49个量子比特后,量子计算机的能力就会让超级计算机望尘莫及。传统计算使用的运算规则是二进制的,用0和1记录信息状态,每一步能做到的只有2的一次方——2次运算。量子计算机由量子状态来描述信息,它们拥有更快速的运算方式。比如,2个量子态(也可以称作“2个比特”)的量子计算机,每一步可做到2的2次方——也就是4次运算。3个比特的量子计算机,每一步可以对信息做到2的3次方——8次计算。

分解一个2048比特的数传统计算机量子计算机
时间10年24小时
硬件占据1/4北美面积的服务器农场小房间里的一台量子计算机内含一百万个量子比特

(摘自新华网、新浪科技)


材料三:

中科院院士、量子计算专家姚期智在“2017腾讯WE大会”会上说:“如果能够把量子计算和AI放在一起,我们可能做出连大自然都没有想到的事情。”

9月29日,中科院的一个由密码学专家和物理学家组成的团队成功实现了持续半小时左右、在中科院与欧洲的奥地利科学院之间进行的量子加密视频通话。美媒评价:中国正用量子技术接管世界。厄科特指出:“谁控制了信息,谁就控制了世界。”那么按照这种逻辑,未来将是属于北京的。

(新浪科技)

1.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材料一中“薛定谔的猫”在盒子中的状态,不能理解为50%的概率是死的,50%的概率是活的,而应该是“既死又活的叠加态”。
B.材料二运用了具体数字对比,说明了量子计算机在硬件和计算时间方面已经远远超过传统计算机。
C.材料三中姚期智指出如果能够把量子计算机和AI结合,我们就可以突破自然规律的限制,凌驾于自然之上。
D.三则材料来源广泛,既有多个网页资料,又有报刊宣传,形式多样,拓展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知识。
E.国内量子技术蓬勃发展,量子技术事业方兴未艾,国外媒介和专家都高度认同,并给予高度赞扬。
3.三则材料从哪些角度介绍了量子?请分别予以概括。
2018-02-16更新 | 13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天鹅

小时候看过一场完整的《天鹅湖》,这是我所接受的最优美的古典教育。柔和的身体,动人的旋律,我无法确认具体的舞蹈动作与剧情之间的关联,但那被概括出来却依然抽象的美,慑服了我最初的情感。

天鹅以单纯的曲线勾勒出身形,它造型精湛,是高贵的典范形象。与孔雀风格不同,天鹅呈现的是简洁之美,此外,还包含了更多的庄严感。天鹅是赢得最多尊重的鸟。关于天鹅,人们说得已经太多了。布封著名的篇章赞颂着天鹅:“地上的狮、虎,空中的鹰、鹫,都只以善战称雄,以逞强行凶统治群众;而天鹅就不是这样,它在水上为王,是凭着一切足以缔造太平世界的美德,如高尚、尊严、仁厚等等。它有威势,有力量,有勇气,但又有不滥用权威的意志、非自卫不用武力的决心;它能战斗,能取胜,却从不攻击别人。”布封誉之为“太平共和国的领袖”。列那尔还有一个生动比喻:“它在池塘里滑行,像一只白色的雪橇。”的确,天鹅匀速而平静的游动,几乎不破坏水面的原有纹理,优雅至极。我听到的一个与众不同的对天鹅的评价来自我的朋友,她讽刺说,天鹅不过就是一只会装模作样的鹅。我这位朋友极端反对媚俗,只有那些被人遗忘之处,才能引起她的关心;大凡多数人趋之若鹜的,她一定会冷眼旁观——不知道这是“独”具慧眼,还是慧具“毒”眼。但她的态度恰从反面提供了证词,天鹅确乎获得了人们普及化了的热爱。

传说,大神宙斯曾化为一只天鹅与海仙之女丽达亲近。和女朋友约会要打扮成天鹉,可见天鹅是神钟意的模样。天鹅并不因此而傲慢,《丑小鸭》的故事展示了它在成长过程中的谦逊,直到成年,它依然保持着这一良好的习惯,温和地低下头颈。我一贯持有偏见,认为过于自知的美让人生厌,而对自己的美貌几乎一无所知的人,有种别样的可爱。

天鹅并不是体形最大的鸟,不是毛色最绚丽的,不是歌喉最悦耳的……但世间并无全面价值的美,我们所谓的无暇,仅是在一个狭小局部达到的自我满足,其实它只是一种令人愉快的谐调关系,实现了优点时缺点的最大比值,表现出美对丑的顽强克服愿望——说到底,只是把缺点放置到观察者的盲区上。绝对意义的美是非真的,正如高大辉煌的王鸟凤凰,是幻想中的杰作。如果天鹅拥有引人注目的体形,那么它也许会像鸵鸟一样失去飞行能力;如果它拥有过于绚艳的羽毛,也许它们会成为花瓶里的独特级饰。世间的美好不是并行不悖的,有时一个优点竟会成为另一个优点发展的阻碍。原来,删减技巧的运用有时要大于增叠,正是众多的舍弃成就了天鹅。它在飞行高度上独占鳌头,可以在八九千米的高空连续飞行十余个小时,而普通的鸟只能达到四五十米的高度。有时候,谦虚并不取决于品德,而是眼界的问题。如果你所看到的范围足够宽广,你就会发现自己没有任何理由骄傲。高远的视线使它明白,骄傲仅是鼓励自信的方式,而非对比别人的自得——我由是理解天鹅的谦和。

(摘自周晓枫《鸟群——五重奏》,题目为命题人所加)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从自己小时候看《天鹅湖》写起,写饰演天鹅的舞者带给自己的最初的震撼,引出下文对天鹅之美的具体描绘。
B.文章多处运用对比来突出天鹅之美,如通过与孔雀的对比来表现天鹅造型简洁之美,通过与人的对比来表现天鹅不自知其美的可爱。
C.文章主要从外形、美德、游动的姿态、飞行的高度等方面来描写天鹅,突出了其高贵优雅与谦和,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
D.本文围绕天鹅,回忆了《天鹅湖》,引用了布封和列那尔对天鹅的赞颂、朋友对天鹅的看法,又引入神话与童话,看起来材料芜杂,其实是形散而神不散。
2.结合全文,说明文末“天鹅的谦和”的含意。
2019-05-09更新 | 8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梅贻琦:永远的清华校长

1931年,梅贻琦出任清华校长,并被誉为清华的“终身校长”。在他的领导下,清华在十年之间一跃而跻身国内名牌大学之列。

梅贻琦,1889年12月生于天津。其父中过秀才,后家境每况愈下,“除去几间旧房庇身以外。够得上是准无产阶级了”。但他父亲始终没有放弃对子女的教育。梅贻琦自幼熟读经史,且善背诵。他毫不自夸地说过:“假如我们之中有谁背诵任何中国古经传有错漏,我可以接背任何章节。”梅贻琦后来成为天津南开学堂张伯苓的得意门生,也是首批清华招考的留美公费生。其同届同学徐君陶回忆,学校招生放榜的时候,见一位不慌不忙,不喜不忧的同学也在那儿看榜。看他那种从容不迫的态度十分淡定,后来才知道他就是梅贻琦。同为1904年南开中学第一期学生,他与周恩来交往甚密。当时周恩来经常到梅家找梅贻琦温习功课,有时通宵达旦。

1908年梅贻琦因“庚子赔款”留学美国。当时人们留美选的都是中国人熟知的学校。梅贻琦却单独去了伍斯特理工学院。徐君陶后来才听说,那是一所有名的工业大学,认为梅贻琦的选择确和一般人不同。梅贻琦后来告诫行将赴美的学生:“诸君在关的这几年……许多学说或要变更。我们应保持科学家的态度,不存先见,不存意气,安安静静地去研究。才是正当的方法。”留学美国的经历影响了梅贻琦。在他获得电机工程硕士学位回国后,于1916年担任清华大学物理教授,先后任教务长,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

当时的清华是一所留关预备学校,颇有名气但无学术地位。1931-1948年,梅贻琦任清华大学校长,也是清华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校长。梅贻琦个性沉静,寡言、慎言,为人重实干。梅贻琦认为“身教重于言教”和“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他任校长后,奉行“教授治校”原则。他的一生仅仅做成了一件事,即成功地出掌清华并奠定了清华的校格。这主要集中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师资人才的严格遵选和延聘;二是推行一种集体领导的民主制度——由教授会、评议会和校务会议组成的行政体制。梅校长对清华大学的成长贡献巨大,受到所有清华人的崇敬。

当时,国内情势风雨飘摇,学潮起荡,尤以北大清华为甚。驱逐校长的运动此起彼伏。赶教授更是家常便饭,校长在任时间都不长。有人问梅贻琦有何秘诀,梅风趣地说:“大家倒这个,倒那个,就是没有人愿意倒梅(霉)!”清华校史专家黄延复一直抱着“苛求”的心理,搜寻人们对梅的“异词”或“谤语”,但却迄无所获。

1948年12月,北平即将解放。国民党政府再三邀请梅贻琦入阁,梅贻琦维持了一贯的中间立场,始终婉谢,依然属意教育。梅贻琦离校那天,当时也在清华任教的吴泽霖教授在校门口碰见他,吴教授问梅校长是不是要走,梅校长说:“我是为了保护清华的基金。”1955年,梅贻琦到台湾,开始用清华基金会利息筹办“清华原子科学研究所”,这就是台湾新竹清华大学的前身。

梅贻琦在日记中表达了自己的中间立场:“余对政治无深研究,则以为应追随蔡元培兼容并包之态度,以恪尽学术自由之使命。”梅贻琦认为这是“将来清华之为清华”的根本。长沙临时大学期间,学校请来名人演讲,各种人物都有,如陈独秀、湖南省主席张治中、国民党高级将领陈诚等。对于学生,梅贻琦一律采取爱护的态度。

“对知识分子心态了解之深,当时少有如他的人。”梅贻琦的儿子梅祖彦回忆。梅贻琦在礼聘教师方面,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曾亲自到火车站接赵元任先生。延揽人才的诚意在华罗庚身上得到了极好的体现,华罗庚从一个只有初中学历的人,先做小学教员,后为店员,被破格招进清华大学加以培养,经中间的进修并被破格聘为教授,大多是在梅贻琦的亲自过问下实现的。梅贻琦特别鼓励中西学术交流,积极支持教师出国讲学与在国外发表论文。他实行休假制度——教授工作一定年限后,可以休假一年,可赴欧美研究,学校开支一半薪水,还给予往返路费。这个传统在西南联大时结出硕果:西南联大的教师名士如云。

梅贻琦因为一手奠定了台湾的清华的基础,被称之为“两岸清华校长”。1962年5月19日,梅贻琦病逝于台达医院。他逝世后,秘书把他在病中一直带在身边的一个手提包打开,原来是清华的基金帐目,一笔笔非常清楚。梅贻琦后来葬于新竹清华大学校园内,取名为“梅园”,园内有校友集资兴建的花木,曰“梅林”.梅贻琦纪念奖章成为台湾清华大学毕业生的最高荣誉。

(选自《人物周刊》)

相关链接;

①梅贻琦一生服务清华长达47年,担任校长31年,在两岸清华人的心中,是当之无愧的“永远的校长”。

(选自《先生》)

②他领导的清华为世界贡献了李政道、杨振宁、李远哲三名诺贝尔奖获得者,为新中国培养了14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涌现出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钱锺书、华罗庚、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等一位位学贯中西、文理兼通的学术大师。

(《梅贻琦:一个时代的斯文》)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梅贻琦虽然家境贫寒,但从小熟读经史并成为清华首批留美公费生,这也为他之后的人生之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B.虽然梅贻琦个性沉静,少言慎行,但“没有人愿意倒梅(霉)”这句话,用双关和夸张的方式展现了他自信与幽默的一面,并带有几分自嘲。
C.梅贻琦之所以一直从事教育事业,远离政治,一方面有他对时局的考虑,另一方面也与他的留美经历有关。
D.“所谓大学者……有大师之谓也”,正因为有这样的教育理念,在梅贻琦担任清华大学校长期间,清华才从一所不被看好的一般留美预备学校发展成为中国高等教育重镇。
E.本文主要讲述了梅贻琦求学、办学的主要片段,展现了一代知识分子热爱教育,献身教育事业,为国家教育发展鞠躬尽瘁的伟大人格。
2.结合全文,举例分析作者是如何介绍梅贻琦这个人物的。
3.从梅贻琦身上可以看到哪些优秀品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梅贻琦为什么受到所有清华人的崇敬,被称为“永远的清华校长”?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2016-11-18更新 | 7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