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期中检测语文试题
江西 高一 期中 2020-05-04 25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作文主题、写作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鞭(chī)            (xiānɡ)        乎(jiē)                绳枢(yǒu)
B.滑(zhào)          误(yí)              ﹙wěi﹚          比权力(liànɡ)
C.函(yáo)            (dān)           着(guǎn)          亡矢遗(zú)
D.名城(tuī)        头(shǔn)              (dú)              一夫作(nàn)
2020-04-30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新建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期中检测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2.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踌躇   寒喧   逡巡   沸反盈天
B.蒙胧   歆享   穹隆   哀声叹气
C.黏液   吞噬   残骸   各行其事
D.悚然   忖度   膏腴   陈抟老祖
2020-04-30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新建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期中检测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0.4)
3. 下列选项对课文内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桑地亚哥是一个刚硬、坚强、不屈服的汉子,小说的主题是“命运无常和人生来苦难”。
B.《林黛玉进贾府》的环境描写,采用“登堂入室”法,一步步从外表深入内里,有层次地介绍宏伟的外观,豪宅的布局,华贵的陈设,展现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
C.《祝福》中关于眼睛的多次描写,详细地表现了人物的遭遇和内心世界的变化,有力地揭示了旧中国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社会根源。
D.《林黛玉进贾府》中宝玉的出场是由他在贾府中的特殊的地位、身份和性格特点决定的。凤姐的出场是为了迎合贾母的欢心。
2020-04-30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新建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期中检测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0.4)
名校
4. 对课内诗歌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蜀道难》中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为主线贯穿始终,是全诗咏叹基调的重要体现,统观全诗,诗人的感叹思路是:先叹蜀道之高,再叹蜀道之险,最后叹蜀道战祸之烈。
B.“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高”“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C.《琵琶行》中的乐曲旋律的变化是舒徐流畅—间歇停顿—逐渐沉咽—激越雄壮。
D.“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中“瑟”虽只是乐器,在我国诗歌中已浓缩为“哀婉”的特殊意象,就象“杨柳”已浓缩为“离别/送别”意象一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5. 下列各项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孟子》共七篇,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
B.贾谊,西汉杰出的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贾太傅、贾长沙,与屈原合称 “屈贾”;代表作有辞赋《吊屈原赋》、《鵩鸟赋》,政论文《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等。
C.一般认为,唐诗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各个时期都有我们耳熟能详的代表诗人,初唐有“四杰”,盛唐有“李杜”,中唐有“元白”,晚唐有“小李杜”。
D.白居易,字乐天,号六一居士,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韩愈,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字家、哲学家,与柳宗元等倡导“古文运动”。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6. 下列对课文中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合”指天地四方,即天下。本课中具有相同意思的词语还有“宇内”“四海”“八荒”。
B.“百越”是古代居住在桂、浙、闽、粤等地的各越族部落的统称,后泛指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各个越族。
C.“黔首”在课文“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中指百姓。古代百姓的称谓还有“布衣”“黎民”“生民”“苍生”“鲰生”“氓”等。
D.“山东”即山的东面。在古代,“山”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等不同的山,故“山东”所指地域也不相同。课文“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中的“山东”指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
2019-06-07更新 | 787次组卷 | 4卷引用:人教版高一必修3第三单元 10过秦论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7.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业,因遗策                  蒙:继承
B.不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爱:喜爱
C.粮而景从                         赢:担负
D.度长大,比权量力            絜:衡量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8. 下列句子中加点线的“以”的意义和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致天下之士
A.斧斤时入山林B.弱天下之民
C.然秦区区之地D.为桂林、象郡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9. 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连衡而斗诸侯                   括四海之意               ③吞二周而诸侯
④五亩之宅,之以桑            匈奴七百余里            ⑥吾从而
A.①②/④/③⑤⑥B.①/②④/③⑤/⑥
C.①/②④/③⑤⑥D.①②/③⑤/④/⑥
2020-04-30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新建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期中检测语文试题

二、文言小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10. 下列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②师不必贤于弟子 ③树之以桑 ④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⑤古之人不余欺也⑥余威震于殊俗⑦虽有槁暴,不复挺者,𫐓使之然也 ⑧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⑨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⑩陈利兵而谁何
A.①②⑦⑧/③/④⑥⑨/⑤⑩B.①/②③⑥/④⑦/⑤⑧⑩/⑨
C.①②/⑦⑧/③/④⑥⑨/⑤⑩D.①/②④⑧/③/⑥⑦/⑤/⑨⑩

三、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并没有使人民增多,因此就向孟子提出了疑问。
B.《劝学》一文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一中心论点,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
C.《过秦论》的最后一段从领袖的地位、指挥作战能力、军队的素质和装备四方面将九国之师和陈涉之众进行对比,指出后者远不如秦的力量强大,结局却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
D.《师说》中的“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句话说明教师没有阶级区别,没有年龄界限,道之有无是择师的标准。

四、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科幻热不是我国独有的文化现象,它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类思维发生巨大变化的产物。从20世纪后半叶开始,具有世界范围的思维模式变化开始显现。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的融通已经势在必行,也促使科幻的勃兴。

无论是何种科幻小说,它的指针总是对着作家生活的时代。中国科幻具有立足于现实,促使人们对现实更深入思考的特点,这一特点是和世界科幻大师们的思考相通的。他们的神思尽管驰骋宇宙,飞向遥远的未来,但是作为地球人的思维之根仍然是脚下这片土地。凡尔纳的科幻虽然让后来的科学家当作科学发明的启示录,但是他后期的作品已经流露出对于工业革命给人类负面影响的忧虑。

科幻不只是一种文学形式,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人的思维的更新。科幻文学既融合了人类思想领域最前沿的精神成果,也融汇了不同的多种艺术创造形式,它富有幻想又直接地反映了人的矛盾、困惑、希望和理想。纯文学里当然不乏书写人类理想之作,但是如今它更要向科幻等新产品学习,因为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科技的影响已经深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从思维更新的角度是很难表现人类变化的。

科幻文学在科学的背景下反思人类现实生存状态和社会整体机制在未来的深化趋向,它是前卫的文学,也是宏大深远的文学。面对AI(人工智能)深入生活各个层面或者用尽地球人的智慧寻找外星文明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科幻作品以一种奇幻推理的形式做出富有哲理的思考。中国科幻不是简单重复人类和对立面的矛盾这一俗套。而是凸显了中国社会在开拓进取中积累的有益经验——只有和谐发展、保护生态、以人为本,人才能成为科技的主人,世界才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社会未来的美好成果才能为全人类共享。

中国科幻的中国元素是对世界科幻的重要贡献,在当代优秀科幻作品中,中国文化的精髓如珠玉镶嵌其中,体现了人类的思想精华和东方智慧。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也促使人类开始从“人”的本质属性进行深层反思。中国经典话语里充满人类自身所具有的生命意识、求新意识、矛盾统一意识、回归意识等根本元素,优秀的科幻作品使之成功地实现现代转换。刘慈欣在《三体》中以奇绝的幻想编织了人性的多彩画面,同时引发了对于未来的思考;王晋康的《古蜀》以恢宏的气势挥就了中华远古文明画卷,构建绚丽的中华民族精神史诗。我们处在信息社会,世界各国如同一室,尤其科幻作家接受世界各国优秀文化的影响是他们的长处。好的科幻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摘编自孟庆枢《逐梦的中国科幻》)

1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科幻立足作家生活的时代,促使人们更深入地思考现实,这一特点源于对凡尔纳等世界科幻大师们文学创作的借鉴。
B.中国科幻不是以人类和AI、外星文明等对立面之间的矛盾为创作题材,而是着力表现中国社会在发展中积累的有益经验。
C.中国文化不乏生命意识、求新意识、回归意识等根本元素,中国科幻将这些与自然科学结合,是对世界科幻的重要贡献。
D.无论是思考未来还是回溯远古文明,刘慈欣和王晋康等人创作的当代优秀科幻作品都体现了人类的思想精华和东方智慧。
1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介绍中国科幻的发展,侧重论述与世界科幻文学相比中国科幻的独特之处。
B.文章开篇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思维的变化为背景,指出科幻勃兴的必然性。
C.第2段以凡尔纳的创作为例,旨在凸显优秀的科幻作品能为科学发明提供启示。
D.文章从现实性和思维更新两个方面介绍科幻文学,并就二者间的关系进行论证。
1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意味着如今纯文学只有从思维更新的角度才能表现人类变化。
B.科幻作家的神思能飞向遥远的未来,但并未脱离特定时代的科学背景,具有现实性。
C.科幻文学反思人类现实生存状态和社会整体机制的演化趋向,具有宏大深远的主题。
D.科幻文学融合了思想领域最前沿的精神成果和丰富的艺术创造形式,是前卫的文学。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书圣

孙海龙

这天,因为写大字的事厂办高主任犯了愁。

干了多年厂办主任,敢说没有多少事能难住高主任的。要说发怵的就是要他自己动手写大字儿,一拿带毛的笔,手就直哆嗦。但他并没有因此误过事,因为他可以找小季写,只要打个招呼,小季就会把写大字的事给他办的妥妥帖帖。

小季是会计,不属于高主任管。但小季毕竟还是本厂职工。更重要的是小季会写大字,且蝎子㞎㞎独一份,人戏称“书圣”。有了他,高主任不会写大字儿又怕甚。厂办主任也不是要个个会写大字儿。

说小季的大字儿是全厂独一份并不确切,确切的是厂里会写大字的还有一人。谁?老季。老季是业务主任。但老季很谦虚,任谁去求字均不写,说些写不好,拿不出手,惭愧呀惭愧之类的话。但有人见过老季的字,在厂长家高主任也见过。字咋样叫好?高主任不大懂,但看起似乎比小季的更顺眼。然而别人顺眼没用,老季自己瞧不顺眼。老季怕人见笑,死活不拿毛笔,别人终是说不出个啥。日子久了,也就再没人去找老季提写字儿的事了。

小季则与老季大相径庭,到底人年轻,年轻有时就不大会谦虚,就有着极强的表现欲。有人找小季写字,叫声“书圣”,小季瞅着你手中纸的双眸就会炯炯发光,会立即放下手中的活儿两手去接那纸。铺开,润笔,倒墨,问所写内容,开写,一气呵成。之后,就会执着笔从头至尾仔仔细细一番过目,很陶醉,很自得的样儿。

可是,小季休假了。

小季没上班,是因为媳妇要生孩子。你说他媳妇也真会添乱,干嘛非赶这时候生孩子!高主任正眉头紧锁,厂长见了,笑:“咋的啦,一副苦瓜相?”

高主任说:“厂长,你笑,我可笑不出。今儿个这任务我是抓了瞎。”随即,高主任把事儿一二三四讲了一番。

厂长不笑了,也皱起了眉:“一文钱难倒英雄汉,还真叫这点小事难住了哈。检查组说话就到,你这该写的字还没着没落,叫人看着咱厂没人是不!这小季……他媳妇不是还没生么,你没再找找他,让他先别休假?”

“找过。”高主任摊开两手,一脸无奈,“人家说,媳妇生孩子跟检查组要到一个样,都是说话就来的事,没个准头。万一,要是……谁负责!所以……”

“自负有两把刷子,要架口哪!”厂长挺气,“现在的年轻人……好,不说他。没那个鸡蛋,还真做不成蛋糕了?我就不信!你,去找老季。”

“老季?”高主任瞪大眼,“厂长,老季你又不是不知道……”

“嗨,我说你这个当主任的,你没去,咋知……”厂长一下子打住话头。原来,老季不知啥时已站在一边。老季说:“厂长,你们是在商量写大字的事吧?我来试试怎么样?我的字虽然不大行,但这节骨眼上……得为领导,为咱们厂分忧不是?!”

厂长上前握住老季的手,先对高主任说:“瞧着没,关键时候,还是老同志……”又对老季道:“那就辛苦你啦!”

“哎,哪里哪里。”老季脑袋摇的拨郎鼓儿似的。

检查组走后,恰逢年底评先,厂长很自然的讲起了老季“应急”这件事,老季成了先进。也有人提到小季,却被厂长一句关键时刻方能看出英雄本色所驳回。这一切,小季当然并不知晓。小季一如既往地工作,为找他写字的人写字。又有人去找老季,说老季才是真正的书圣,那字实实在在胜似小季。

老季笑道:“言过其实,言过其实。咱那字只是能应个急,跟猪急了能上树、狗急了会跳墙差不多。小季后生可畏,不能比。”

说这话时,老季两只手一齐在胸前轻轻摇动,一脸的真诚。

(选自《天池小小说》,有删改)

15.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小季的字不如老季的字好,却贪图“书圣”的虚名,爱表现,关键时刻又摆架子,最终在评先时被否决。
B.小说采用语言、动作、肖像、心理等多种描写塑造小季形象,突出了他的字写得好、热心助人的特点。
C.小说情节围绕“真假书圣”展开,在真与假之间展现了不同人对名利的态度,从而揭示小说的主题。
D.小说对老季似褒实贬,对小季又似贬实褒,用正文反作手法,寄寓褒贬,揭示了社会中的投机逢迎的现象。
16.文中画线的句子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试做分析。
2020-04-30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新建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期中检测语文试题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董卓,仲颖,陇西临洮人也。性粗猛有谋少尝游羌中尽与豪帅相结后归耕于野诸豪帅有来从之者,卓为杀耕牛与共宴乐,豪帅感其意,归相敛得杂畜千余头以遗之,由是以健侠知名。为州兵马掾,常徼守塞下。卓膂力过人,双带两鞬,左右驰射,为羌胡所畏。桓帝末,以六郡良家子为羽林郎①,从中郎将张奂为军司马,共击汉阳叛羌,破之,拜郎中,赐九千匹。卓曰:“为者则己,有者则士。”乃悉分与吏兵,无所留。稍迁西域戊己校尉,坐事免。后为并州刺史,河东太守年春,将数万骑入寇三辅,侵逼园陵,托诛宦官为名。诏以卓为中郎将,副左车骑将军皇甫嵩征之。嵩以无功免归,而边章、韩遂等大盛。朝廷复以司空张温为车骑将军,假节,执金吾袁滂为副。拜卓破虏将军,与荡寇将军周慎并统于温。并诸郡兵步骑合十余万,屯美阳,以卫园陵。章、遂亦进兵美阳。温、卓与战,辄不利。十一月,夜有流星如火,光长十余丈,照章、遂营中,驴马尽鸣。贼以为不祥,欲归金城。卓闻之喜,明日,乃与右扶风鲍鸿等并兵俱攻,大破之,斩首数千级。章、遂败走榆中,温乃遣周慎将三万人追讨之。温参军事孙坚说慎曰:“贼城中无谷当外转粮食坚愿得万人断其运道将军以大兵继后贼必困乏而不敢战若走入羌中并力讨之则凉州可定也。”慎不从,引军围榆中城。而章、遂分屯葵园狭,反断慎运道。温时亦使卓将兵三万讨先零羌,卓于望垣北为羌胡所围,粮食乏绝,进退逼急。乃于所度水中伪立堰,以为捕鱼,而潜从堰下过军。比贼追之,决水已深,不得度。时众军败退,唯卓全师而还,屯于扶风,封黧乡侯,邑千户。

(节选自《后汉书·董卓列传》)

1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性粗猛有谋/少尝游羌中/尽与豪帅/相结后归耕于野/诸豪帅有来从之者
B.性粗猛/有谋少尝游羌中/尽与豪帅/相结后归耕于野/诸豪帅有来从之者
C.性粗猛有谋/少尝游羌中/尽与豪帅相结/后归耕于野/诸豪帅有来从之者
D.性粗猛/有谋少尝游羌中/尽与豪帅相结/后归耕于野/诸豪帅有来从之者
1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女子十五岁行笈礼时,取的一个与本名含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
B.羌,我国古代民族,主要分布在今甘、青、川一带。部落分散,以游牧为主,与汉人杂处从事农耕。
C.太守,战国时对郡守的尊称。汉景帝时为一郡最高长官。《桃花源记》中“诣太守”与文中“太守”相同,都指官名。
D.假节,借给符节。皇帝将符节拿给执行临时任务的臣子使用。当任务完成后,臣子可自行处理符节。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董卓外游结交部族首领。年轻时曾游历羌人的聚居地,广交部族首领。有部族首领来投奔他,他杀牛设宴款待。
B.董卓力量过人使人生畏。他可以同时带着两副装箭的弓匣,左右奔驰发射,羌胡地区的人都十分畏惧他。
C.董卓所得赏赐全部分发。他击败羌族人,升任郎中,得到了赏赐,便把赏赐全部分给将土,自己什么也不留。
D.董卓用谋略保全了军队。在葵园狭被羌胡围困时,他就在要渡的河上修建一道水堰来假装捕鱼,暗地撤走了军队。
2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020-04-30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新建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期中检测语文试题

六、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路六侍御入朝①

杜甫

童稚情亲四十年,中间消息两茫然。

更为后会知何地?忽漫相逢是别筵!

不分②桃花红似锦,生憎③柳絮白于棉。

剑南春色还无赖,触忤愁人到酒边。


【注】①此诗作于杜甫避乱流寓四川梓州时,此时安史之乱告一段落。路六侍御是杜甫儿时旧友。②不分:嫌恶的意思;“分”也作忿;③生憎:最憎恶。
21.下列对诗的相关内容的分析和鉴赏,有误的一项是
A.首句不仅点明诗人与友人分别的时间长,更表明两人源于童年时代的友情之深。
B.前四句由“过去”想到“现在”,再由“现在”想到“未来”,体现了时间的层次。
C.“桃红似锦”“絮白于棉”,这风光是明艳的,而诗偏说是“不分”“生憎”,是诗人对景伤情的缘故。
D.尾联中的“剑南春色”,是诗人眼前的风光,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把情景融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22.诗歌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感情,请结合诗歌首联和颔联加以分析。

七、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23. 情境默写。
(1)李商隐《锦瑟》中通过珠玉表现可望不可即的迷离的理想境界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中用比喻的手法,描摹琵琶乐音和旋律的变化,其中表现急切而愉悦的情调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
(3)在《寡人之于国也》中说明君王的态度时用了对比的说理方法的语句:_______(诸侯贵族的奢侈浪费行为)与_________(对待下层百姓没有仁慈之行为)的对比强调要施仁政 。
(4)《论语》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在《劝学》中也有两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
(5)《过秦论》中最能揭示秦始皇奴役天下百姓,造成人民起来反抗的一句是:_________
(6)贾谊指出秦的过失即灭亡的原因在于:____________

八、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越庞大复杂的分子,其基本单元之间的连接越简单。如果能为所有的有机分子都______上“标准接口”,那人类创造物质的本领就会大大增强。(     )。 首先,它们都得能方便地连接上绝大多数分子,其次它们本身个头必须小巧。不过最重要的是,这对“魔术扣”一定要能相互认得非常准;只跟对方牵手,而且牵手之后不会轻易松开,才能保证按照人们的______将需要的分子连接起来。

其实,早在千多年前,化学家就发现了一对分子“魔术扣”——叠氮与端炔,它们如同一对恋人,哪怕______,只要对方存在, 在硫化亚铜的催化下,就一定会找到对方,并十指相扣。然而,令化学家生______的是,端炔并不那么容易“安装”上有机分子,而且缺乏多样性,叠氮分子“安装”起来则更加困难。一年前,我国科学家突破了分子“魔术扣”难以安装的瓶颈。目前,他们正与国内外科研单位打开合作,希望在癌症等疾病的药物研发检验该方法的实用性进行查验,并且已获得积极的一系列实验结果。

2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安装        企图        天涯海角        颓丧
B.安装        意图        天涯海角        沮丧
C.安置        意图        咫尺天涯        颓丧
D.安置        企图        咫尺天涯        沮丧
25.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一思想在有机化学界被称为“点击化学”,虽然,寻找这种分子“标准接口”难度极大
B.那一思想在有机化学界被称为“点击化学”,不过,寻找这种分子“标准接口”难度极大
C.这一思想在有机化学界被称为“点击化学”,因为寻找这种分子“标准接口”难度极大
D.这一思想在有机化学界被称为“点击化学”,然而,寻找这种分子“标准接口”难度极大
2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他们正与国内外科研单位开展合作,希望在癌症等疾病的药物研发上对该方法的实用性进行检验,并且已获得一系列积极的实验结果。
B.他们正与国内外科研单位打开合作,希望在癌症等疾病的药物研发方面查验该方法的实用性,并且已获得一系列积极的实验结果。
C.他们正与国内外科研单位进行合作,希望在癌症等疾病的药物研发上检验对该方法的实用性进行查验,并且已获得了一系列积极的实验结果。
D.他们正与国内外科研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希望在癌症等疾病的药物研发检验该方法的实用性,并且已获得积极的一系列实验结果。

九、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适中(0.65)
名校
27.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味道,落到笔上就成了风格,吃进胃里就成了乡愁……味道折射出个人气质,蕴含着人生百味,承载着文化品格……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得抄袭、套作。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作文主题、写作

试卷题型(共 18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11
文言小题
1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语言文字应用
2
阅读与鉴赏
3
作家作品
4
名句名篇默写
5
作文主题
6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0.85字音选择题
20.85字形选择题
30.4其他小说  分析结构,概括主题  分析情节、语段的作用选择题
40.4诗  分析、理解古诗内容选择题
50.94文学常识综合选择题
60.65天文历法选择题
70.65文言实词选择题
80.85一般文言虚词选择题
90.65文言实词  词类活用选择题
110.65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  概括中心意思选择题
24-260.65一般词语  辨析并修改病句  情境补写选择题组
二、文言小题
100.65判断句  被动句  倒装句  省略句选择类
三、现代文阅读
12-140.65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学术论文
15-160.65其他小说  理解重要句子含意  探讨创作背景和意图文学类-单文本
四、文言文阅读
17-200.65范晔(398-445)  古代文化常识  概括中心意思  史传文
五、古代诗歌阅读
21-220.4杜甫(712-770)  诗  赠友送别  评价作者的情感、观点态度
六、名篇名句默写
230.8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七、作文
270.65哲理与生活  生活体验  人生感悟  材料作文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