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文学类文本体裁 > 其他小说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6 题号:7668745
下列对课文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勾践灭吴》以越王勾践为核心,着重记叙他在失败之后如何励精图治,团结国人,最终灭掉吴国的事迹。
B.《聂小倩》中女鬼聂小倩在书生宁采臣的帮助下逃离了金华妖物的控制,最后嫁给了宁采臣,为他生了两个儿子。
C.《项链》中,玛蒂尔德弄丢了借来的钻石项链,只好负债赔偿,最后用十年时间还清了债务,却得知那串项链是假的。
D.《守财奴》中的老葛朗台是个看到金子便想占有金子的执著狂,他把人生看成是一场交易,甚至临终前还用手去抓银镶的圣水壶。
【知识点】 其他小说 史传文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你就这样把草原交给了我

   

在我六岁的那一天,我亲爱的老祖母,你把我举在马背上,我的腿够不到马镫,你就用红缎子把我捆在马鞍子上。你手牵着马缰绳在前面走,一连走了三个屯子,带我拜见了三个可靠的人。你说的话,现在每一次想起来,总是忍不住流泪。

“我把这没有阿爸的孩子交给他的好叔叔了,请你教给他套马的本领吧!”“我把这没有阿爸的孩子交给他的好舅舅了,请你教给他养牛的手艺吧!”“我把这没有阿爸的孩子交给他的好姑父了,请你教他当一个勇敢的男人吧!”……

我一直记得那个早上,我闻到了你锅里喷香的奶茶味,睁了睁眼睛,又闭上。你把我拎出蒙古包,一直带到牛圈里。你两腿夹着奶桶挤牛奶,让我去把半个月大的小牛犊抱过来撞撞奶。

那小牛犊抻开四条腿跑,我追上它,却拦不住它,我拦住了它,却抱不住它,我抱住了它,却抱不走它……你把小牛犊撒在草原上,让我每天去抓抱,直到我把小牛犊抱到母牛的身底下。

你把羊群交给了我,一遍遍嘱咐我:“遇到事情不要慌。那几头大肚子的母羊要生,你就远远地看着它。如果遇上难产的母羊,你就慢慢地帮着它。”

阳光温暖。我看见一头母羊正在分娩,我按着你教给的办法,果然一头湿漉漉的小羊羔就在我的手里诞生了。不一会儿,又有一只母羊生出了一只黑脑袋瓜的小羊羔。

我正想把羊群拢起来往回走,发现一只小个子母羊也有了生产的迹象。也许是头一次生产,它显得十分惊慌。天色暗下去,老鹰出现了,它闻到了母羊生产的血腥味,在羊群边上盘旋着。我的耐心变成了急躁。当我使着劲把小羊羔从小个子母羊的身体里拽出来的时候,母羊的子宫被我给拽脱落了。

当我急吼吼地求助你的时候,你不慌不忙,轻轻地托起母羊的子宫,用温水冲洗干净,一点点送回母羊的腹腔。你又令我提起母羊的后腿,往下顿了几下,还在母羊的下腰处系上了一条皮带,然后把母羊放在蒙古包里照看了一夜。第二天,那小个子母羊就像一切都没有发生过那样开始吃草了。

你两天没有给我一个笑脸,第三天,你告诉我,好牧人是会跟草原说话的人,牲畜冷了,你也知道冷;牲畜饿了,你也知道饿;牲畜疼了,你也知道疼……你说牛儿羊儿和我一样,都是草原的孩子。

那个冬天的雪花好大。早上一推开包门,我就看到了那只灰色的大母狼。它离我们的蒙古包不到五十米,面向我们趴着,一动不动。

我急忙翻身上马,操起套马杆。我知道一出手就可以套住狼脖子。就在这时,我的肩膀被你甩出的放羊鞭击中了。你不让我去擒拿这只闯入我们家园的狼。

它掏你的马群了吗?它叼你的羔子了吗?它向你发出凶狠的吼叫了吗?

你告诉我这条狼不是来祸害人的,它肯定是遇到难处了。

你拎着一块羊腿肉,走到离那只狼五六米远的地方,把羊腿肉往狼跟前一扔,可那狼没有动。

“嗥……嗥……”,直到夜晚,那条狼终于发出了非常微弱的叫声,甚至你拴在羊圈前的牧羊犬都没有被惊动。突然,我听见狼微弱的叫声被放大了不知多少倍,“嗥……嗥……嗥……”,那声音凄厉又高亢,打破了寂静的夜空。我定神一看,啊?竟是你,我的老祖母,你在帮着那狼大声地叫着!

母狼的伙伴听到了呼救声,赶来了。那母狼把头低向身旁的草丛,叼起一只小狼崽。接着,每一条狼都叼起一只小狼崽,飞快地离开了。原来,那母狼是为了守护身底下刚刚出生的孩子。它冒死从早晨坚持到夜晚,才敢召唤同伴来救助。

事实证明你说的对,这群狼的家就在周围的草场上,而我们的畜群却不曾被袭击。

我亲爱的老祖母,你就这样把草原交给了我。

(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前两段回忆老祖母带“我”去拜见三个可靠的人时的情形,透露出“我”的身世之苦,也表现了老祖母为了教育“我”而煞费苦心。
B.文章对老祖母训练“我”抓抱小牛犊的描写,既形象又传神,生动地展现了“我”一步一步成为一名臂力强壮的小牧童的艰难经历。
C.“我”在给小个子母羊接生时,由于急躁竟然给它造成极大伤害,老祖母不但没有怪罪“我”,还耐心教导“我”要体会牲畜的冷饿病痛等。
D.老祖母阻止“我”伤害母狼、试探母狼、帮母狼呼唤同伴等细节描写,表现了老祖母善待生灵的思想,也突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
2018-11-23更新 | 26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下面对小说《感恩节里的两个绅士》、《幽默家的自白》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感恩节里的两个绅士》中的老绅士是一个让人不能理解的形象,他自身非常贫穷,却还要坚持每年的感恩节都请流浪汉皮特吃一顿大餐,以致最后饿昏在街头,这种做法,其实并不值得。
B.《感恩节里的两个绅士》中作者称流浪汉斯塔弗为绅士,体现了作者对皮特善良、乐于为他人着想等美好品德的赞美。
C.《幽默家的自白》中,最后主人公从一位幽默大师变成了一个殡仪馆的合伙人,这个情节体现了主人公的可怜可笑。
D.《幽默家的自白》语言生动、富有表现力,如“我的家庭也成了狩猎场”运用拟人的手法,表现了主人公为了寻找幽默语言而将家庭成员当作压榨对象的自私自利。
2019-01-15更新 | 50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符浩勇

下班的时候,阿炳打来电话说,让我到他城南的音像店去一下。

我犹豫了,从我这儿到他城南的音像店几乎绕大半个城,下班这当儿车流如织,我蹬自行车就得大半个小时呢。我说:“有什么事就在电话里说吧。”

阿炳没有多说什么,只说:“来一下就知道了。”随即,他挂了电话,那口气仿佛有什么不见面就不好说或不能说的事。

我了解他的执拗,知道跟他再说也不会有变,只好骑自行车绕道城郊向着城南蹬去。

我和阿炳认识是在朋友的饭局上。席间,他几乎不动声息,比我的话还少。有好事者欺我不胜酒力,企图借势灌醉我,吵嚷间,他竟横身夺过我的酒杯把酒往他嘴里倒。这让我一下子就记住了他。

那晚,阿炳送我回家,到了我家楼下,有个孕妇跪在街边,面前摊着一张白纸,写着歪歪扭扭的字,不用看也能猜出大概内容。我发现阿炳搀扶着我时,也不忘掏出五元钱丢在纸上……

没想到,我绕道城郊走,路上行人也并不稀少,一条本不宽敞的小路被挤得更窄小了。丁字路口处,那堵围墙后破败的院落,是阿炳曾经上班的地方。阿炳告诉过我,他是参加工作三年后听人怂恿下海去的,却什么也没捞着。如今好不容易在城南租个小铺面开了一家音像店,赚利很薄,刚能抵上养家糊口。但阿炳乐在其中,按他的话说,别看音像店门脸小,声乐的世界可大着呢。我和他一来二往混熟后,不时就相邀小聚,大多是到郊外农家菜馆去,要几样应时的小菜。阿炳酒量并不好,独独喜欢三春椰酒,喝到醉眼蒙眬时,便学着电视里的广告词,戏说你好我也好。由此我常常想起认识他的那个宴席上他为我挡酒,心里便陡增些许敬意。

街边车水马龙,一个老汉沿街乞讨着。记不清多少次了,我和阿炳走在街边,见到乞丐或残疾人,他总是像准备好了似的,悄然丢下三五元钱。我说:“那些都是装出来的。有电视台采访一位在街边乞讨的孕妇,结果她拔腿就跑,原来大肚子是垫起来的。”他听了只是笑笑。我知道他未必相信我的话,或者就不打算相信。有一次,我明知不能说服他,却还是说:“你就图个心安?”他却说:“不是心安不安。只要他们高兴,况且这付出也是我能承受的。”

也许这只是缘起。后来一件窝囊透顶的事,弄得我的内心很不平静,想必阿炳的内心也不会平静。

那是朋友的朋友介绍的朋友的朋友,从贵州大山里赶来,办了一个小型慈善讲座。主讲人林山似乎还没有抖落从远山而来的疲惫,他给我们看了几幅富有感染力的照片——木板钉成的墙壁、渴求的眼神、龟裂的手指等,说贵州远山深谷里教育亟待拯救。他的演说声泪俱下,震撼了在场所有的人。现场募捐时,我掏了600元,阿炳捐了2000元。我知道那是他筹集的进货款。那时,他的音像店几乎没有进账。

事后一个月,阿炳似乎还没有从贵州的大山里走出来。他说:“如果可能,真想去贵州支教,哪怕是一个月。”于是我设法联系朋友的朋友,可是林山似乎人间蒸发了,倒是打听到那天在场41人共捐了16.4万元。朋友的朋友找到朋友,说是林山的手机关机了,他们也只是在一家网站上认识林山的。我特意上了那个网站,网站上有林山贴的很多照片,包括演讲现场见到的那些照片;还有很多帖子,呼吁社会关注贵州大山里的孩子。林山失踪后,网站上的资料也就停止了更新。种种情况表明:我们受骗了。但阿炳并无失落感,他始终固执地相信他的直觉:林山深邃的眼眸里燃烧着诚意……

一年过去,我和阿炳仍会在朋友聚会小酌时相互关照,但我心里不觉有点生分,害怕他会提起因我的冒失而引致的尴尬结果。渐渐地,我甚至觉得他每一次对我的笑都意味深长。但阿炳像没有发生任何事一样,对为贵州大山捐款的事只字不提。不时,我和他还是相约到郊外农家菜馆去,依旧是点几样应时小菜,酒还是熟识的三春椰酒,却未见他再喝醉过。上周末,阿炳外埠的朋友来了,我还应邀到城郊农家菜馆去赴宴;今天周四,他打来电话非让我去找他,究竟有什么事不能电话里说呢?

远远的,我听到从阿炳的音像店里飘出来天籁般的旋律,正想待在街边沐浴一番。不想阿炳从店里出来了,不容我迟疑,催我进屋。

屋里不大的空间,摆了一张扁形饭桌,放着一瓶贵州醇白酒,还有外买的几样小菜,却摆了三个座位。我问:“还有谁?”

只见阿炳抖出一张发皱的都市报,神情有些异样,他说:“还记得吗?那位贵州大山来的林山,他,他没有骗我们,他是在回贵州途中遭遇不测了……好在那个无意伤害他的人发现了那些钱(捐款)的来路……最终那些钱用在山区小学的建设上了……”

那晚,我和阿炳都喝得酩酊大醉;那晚,我和阿炳畅游在音乐的海洋里,我只记得阿炳的眼眸好亮好亮。

(原文有删改)


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写阿炳叫“我”到他的音像店去,却不肯在电话中告诉“我”究竟有什么事,一方面给读者留下了悬念,一方面也暗示阿炳想要告诉“我”的事情不同寻常。
B.小说第五段将饭局上有些好事者对“我”的态度与初次见面的阿炳对“我”的态度进行对比,委婉地批评了一些人不顾他人健康强行劝酒的不文明餐桌风气。
C.小说第八段写“我”看到“一个老汉沿街乞讨”的场面,触景生情,不觉回忆起“我”与阿炳交往中的一些小事,并为阿炳屡屡不听“我”的提醒和劝告而感到遗憾。
D.“我”冒失地鼓动阿炳把两千元的进货款捐给了林山,林山携善款失踪后,“我”感到特别尴尬,内心很不平静,见到阿炳时感到不自在。
2018-11-23更新 | 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