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85 引用次数:202 题号:82845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应聘

李桂芳

母亲陪着儿子来人才市场应聘。看那儿人山人海的,母亲就有了许多焦虑。无论如何她得帮儿子找到工作。

儿子大学毕业后,已经在家待了半年。他的同学陆陆续续找到了称心如意的工作,可儿子老是不慌不忙的,说工作迟早会有的。为这,母亲真有些生气了,所以今天非得亲自陪着儿子来应聘不可。

终于看中了一份待遇不错的推销工作,儿子的条件也挺适合的。母亲便努力地挤进密密匝匝的人群里去,好不容易帮儿子要到了一张应聘报名表。儿子接过表格,三两下就填完了。母亲接过一看,字迹很是潦草,就生气地说,你怎么这样,不能把字写好点儿吗?儿子不耐烦地说,我就那水平。

母亲无奈地再次挤到了前台,又要了一张表格。看看拥挤的人流,害怕挤出去难以再挤进来交表,便靠着工作台,拿笔填起来。母亲的字写得很漂亮,她的书法作品曾在中学时得过奖。一个工作人员见她正专心地填表,凑过来,看了看说,不是你应聘吧?母亲被身后的人流推得歪来倒去的,好不容易站稳了,连忙说,不是的,我是给我儿子填的。那人说,你儿子本人呢?母亲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他力气小,挤不进来。工作人员看了母亲写的字说,你的字写得不错嘛。母亲赶紧说,我儿子写得还要好呢。

因为表格交在前面,不多时就叫到了儿子的名字,母亲赶紧大着嗓门儿朝后面叫儿子的名字。儿子好半天才挤到前面,边挤边抱怨说,让你别忙,你忙什么呀?母亲朝他使使眼色,把他拉到工作人员面前。

儿子被叫到另外一间小屋进行面试,母亲赶忙跟了进去。工作人员问儿子,你为什么要来应聘这份工作?刚才还和母亲顶嘴的儿子,此时突然紧张起来,好半天才挤出一句话说,我需要找份工作。母亲赶忙帮他圆场说,我儿子从小就伶牙俐齿的,这会儿是紧张了点儿。他适合做这个推销工作的。你别看这孩子长得瘦,很能吃苦的。小时候吧,家里的一切家务活儿他都承包了,街坊四邻一个劲儿夸他能干呢。

工作人员又问了一个问题,你觉得做推销工作需要具备怎样的素质?儿子想了半天,大冷的天,额上冷汗直冒,半天才张嘴说,我觉得只要能吃苦就行。母亲嗔怪地看了儿子一眼,连忙接过他的话头说,这孩子,刚才在路上还给我说得头头是道呢,这会儿就忘了?母亲对工作人员说,搞推销,一直是我儿子的梦想,所以,一直以来他都有意识地在培养这方面的能力。他平时就跟我说,推销人员应该有以下素质:一是有一副好口才,能为产品做详细生动的口头广告;二是有吃苦精神,能走街串巷,不怕麻烦地上门服务;三是有良好的交际能力,能和各色各样的人打交道,广泛地推销产品……母亲一口气说了十点,毫不停歇,好多竟是工作人员从没听过的有价值的新观点。

听完母亲的介绍,在场的人都面露微笑。母亲一看他们的微笑,心里就跟喝了蜜似的甜。她知道儿子的工作终于有希望了,于是欢天喜地地领着儿子回家等候通知。

三天后,母亲终于等来了那家公司的电话,她非常高兴,儿子也十分兴奋。然而,听过电话,母亲却呆了……

(选自《中国小小说精选》,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叙述了一位母亲陪着儿子应聘工作的事,插叙了儿子在家待业半年的背景和母亲在中学时代书法作品曾得过奖往事。所叙过程很简单,但情节有波澜。
B.“儿子好半天才挤到前面,边挤边抱怨说”这些细节描写形象地写出了儿子对当时拥挤在人群中、母亲大声叫他感到不满的心理。
C.小说用大量的笔墨描写母亲为儿子无怨无悔地做出一切,反衬了儿子懒散,不积极,不认真的性格,凸显了母爱伟大这一主题。
D.“母亲嗔怪地看了儿子一眼,连忙接过他的话头”中的“嗔怪”写出了母亲觉得儿子回答不恰当,想提醒儿子不要乱说,以免给人留下不好印象的心理。
2.小说中的母亲在应聘中帮儿子做了哪几件事?小说内容反映母亲怎样的心情?请简要概括。
3.小说结尾“听过电话,母亲却呆了……”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较易 (0.8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二十四节气与人们的生活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歌》

节气是自然时令,它依据的是地球围统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因所处位置的关系,接受太阳光照射角度、时间的不同.而等来的-系刊天文物候变化。远在春秋时期,中国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一年中, 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后又推算出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时间。

节气时令是自然节律,也是传统中国人亲近自然的季节提示。人们依照春夏秋冬的天时,安排着四季的农业活动。如霜降,霜降之后秋收结束,农人停止劳作。《礼记•月令》:“霜始降,则百工休。”这是顺时,也是因为天冷不便手工制作。当然,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以黄河流域的天文物候为依据,往北或往南有明显的差别,各地都有各自的节气特点。因此,在日常的生产、农事活动中及农业科技项目实施推广中,应结合节气,合理制订工作计划,安排工作日程,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十四节气不仅是指导农业生产的“圣经”,也是指导人们饮食保徤的秘宝。这是因为,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人的生命活动也必然与二十四节气紧密相连。一年四季的变化随时影响着人体,二十四节气的变化不一,也必定会引起人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不断地发生更替。传统时令饮食原则是:必先岁气.毋伐天和。《黄帝内经》认为: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夏省苦增辛以养肺气,秋省辛增酸以养肝气,冬省咸增苦以养心气。

二十四节气为中国大众所普遍接受,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二十四节气的影响。一些节气和民间文化相结合,已经成为人们的固定节日。例如清明节。一些节气如立春、立夏、冬至等也融入了节日的氛围。夏至、伏暑也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以至民间有“冬至饺子夏至面”“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冬练三九, 夏练三伏”的说法。古人还认为二十四节气运行的内在动力是阴阳二气的流转。由于阴阳二气分别代表寒冷与温暖的气候属性,万物的生命周期亦与节气时令相关,从而形成了“春生、夏养、秋收、冬藏”的天道信仰,不仅圣人要“副天之所行以为政,故以庆副暖而当春,以赏副暑而当夏,以罚副清而当秋”,就是普通人的生活起居也要依照四季时令的阴阳特性来安排,因此针对特定节气时令人们往往形成相应的信仰、禁忌、仪式等。

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中国传统立法体 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

(根据有关材料编写)

1.下列关于职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与太阳所处位置关系发生变化,接受阳光照射的角度与时间不同,进而带来天文物 候的变化,这给节气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B.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已经能用土圭来测量正午太昍影子的长短,并以此测定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等节气的时间。
C.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霜始降,则百工休”说的是人们在霜降之后停止劳作,从中可看出农事劳动根据节气安排作息。
D.农事活动除了根据节气时令,还需因地制宜。二十四节气是以黄河流域的天文物候为依据创立的,南北方节气特点不尽相同。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二十四节气是人们饮食保健的指南。人的生命活动与气候变化紧密关联,四季变化会引起人体的变化, 人们在四季的饮食也应有变化。
B.《黄帝内经》主要记载了传统时令的饮食原则,从中可以看出人与自然是个统一整体,人的生命活动与二十四节气紧密关联。
C.二十四节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还表现在节日上,一些节气和民间文化结合紧密,已经成为人们的固定节 日,传承至今。
D.节气时令还为古人的政治活动提供了一定的原则与方法,其中就有“以罚副清而当秋”,秋天草木凋零, 象征肃杀,处决罪犯常在秋后进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二十四节气歌》朗朗上口,是为便于记忆二十四节气而编成的歌谣,这从一个侧而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劳作经验与智慧。
B.二十四节气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反映在饮食保健、农事劳动、丰富的民俗活动等方面,二十四节气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C.古人认为,阴阳二气是二十四节气运行的内在动力,分别具有寒冷与温暖的属性,是中国古代社会人们生活的时间指南,影响深远。
D.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2017-06-20更新 | 4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较易 (0.8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甘惜分的探路人生

1916年,甘惜分出生于四川省邻水县的一个穷苦家庭。由于家境贫寒,初中毕业后,年仅16岁的他就不得已辍学,成为一名乡村小学的普通教员。

年轻的甘惜分求知若渴。为了与先进思想保持同步,他倾尽微薄的工资,多方订阅来自上海的进步读物。在这里,“马克思主义”第一次与甘惜分邂逅,并在这个历经苦难的年轻人心底触发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还在山沟里时,我就已经从上海的进步书报里面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那时候上海都是些进步知识分子,比如说李公朴等人。”如果说进步书报为甘惜分提供了影响深远的价值观启蒙,那么两位重要人物的引导则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他的人生选择和价值观形成。其一便是甘的表哥、知名共产党人熊寿祺,彼时已投身革命多年的他,经常以通信的方式教甘惜分学习马克思主义;而另一位便是甘中学时代的老朋友熊复,这位初中毕业后便去上海读书的伙伴,不仅与甘惜分志趣相投,而且也通过书信拓宽了好友的革命视野。进步书报与良师益友,潜移默化地促成了甘惜分的思想转变,并在一定程度上为后来甘惜分从事的新闻工作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血气方刚的甘惜分开始以实际行动“闹革命”。

1946年,马歇尔、张治中、周恩来和谈期间,甘惜分跟随军代表前往大同采访,初入新华社不久的他为了获得新闻线索,冒着被特务发现的危险行走街市,观察各方动向。“在大同,我看见日本鬼子穿着军装在街上大摇大摆地走,我一看就生气了,日本鬼子不是投降了吗?还这么神气?”在一篇回忆文章中,甘惜分回忆起这个令他义愤填膺的片段,“这件事让我觉得,新闻不一定要采访什么人物,有时候,就是用眼睛看一看,到处走一走,就会发现新闻。”回到后方以后,甘惜分很快写出了《大同——日本投降者的乐园》《尴尬的嘴脸》等通讯,引起广泛重视。就这样,通过在一线工作中培养起的专业嗅觉,他慢慢形成了一套从实践中总结出的新闻方法论。

短短两年间,甘惜分从一个新闻“门外汉”成长为采编一线的“顶梁柱”。回顾这段生涯,他认为,成长的关键在于“每天研究新事物,研究新华社,也研究地方实际”。

对于那个年代的前线新闻工作,甘惜分有自己独到的感触。

“老实说,在晋绥边区的时候,无论是《晋绥日报》还是新华社晋绥分社,有些同志由于没读过马列著作,对工人生活的了解、对农村社会的了解,到底还是不一样的。我那时候就想,幸好我读过《资本论》,这些书不容易读的咧!因为当时我们的环境是农村环境,不是资产阶级环境,我们接触的也不是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关系,对于了解这些关系很不利。”

1954年,38岁的甘惜分离开了一线新闻岗位,奉调先后到北大和人大任教,为社会主义新闻教育事业奉献才华,主要讲授新闻理论。“五十五年我都在大学教书,不会纵横捭阖,不会上下其手,只会钻书本,但我不是一个读死书的书呆子,我是一个读书严谨、务求创新的马克思主义‘书呆子’。”甘惜分这犀利的黑色幽默,分明也是对自己率真性格最真实的写照。

从教几十年,甘惜分如今俨然已经成为新闻学界的“老祖师爷”,其亲自指导的博士生虽然不多,但每一位都是当今新闻传播学界的精英翘楚:全国第一个新闻学博士童兵,人大新闻学院教授喻国明,清华大学教授刘建明,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刘燕南,广电部门的王锋、王甫……怪不得有诗赞云:“大禹惜寸君惜分,满园桃李苦耕耘。舆坛多少擎旗手,都是程门立雪人。”

(摘编自2016年1月14日《光明日报》)


【相关链接】

①从战火中走来的甘惜分经历了旧时的苦难,也经历了新中国的风云,从家乡四川到延安,从记者到教师,他把探寻真理当作毕生的追求。“吴天罔极持泰斗,千古流芳传精神。”这是后学们致意这位新闻战线老前辈的挽联。“我反对那些把我称为泰斗的人,我只是一个执著的新闻规律探索者。”甘惜分曾在回忆录里说。


(2016年1月15日《北京青年报》)

②今天用“民间报纸”这个词,觉得很别扭。我们共产党党报本来就是民间报纸。第一,1949年以前,我们共产党在全国来说就是在野党,我们的报纸属于民间报纸,不是官报。第二,我们的报纸始终如一代表人民利益,是人民代言人。但是1949年以后,我们党在全国的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我们的党是全国的执政党,我们的党报是执政党的报纸。尽管我们天天说我们的党报同时也是人民的报纸,但逐渐有了不少“官”气,同广大人民之间逐渐加大了距离,群众不大喜欢看它了。

(选自《人民网<甘惜分访谈>》)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作为乡村小学的普通教员,甘惜分积极上进,求知若渴,倾其所有,订阅来自上海的进步读物,以求让自己的思想与先进思想保持同步。
B.作为新闻记者,甘惜分善于用马克思主义的视角观照现实,而没有熊寿祺、熊复等早期革命者对他的引领,他就不可能拥有这一视角。
C.“不会纵横捭阖,不会上下其手”,与其说是表现甘惜分对不务学术专事权术者的不满,不如说是表现他潜心学术与教学的自觉。
D.甘惜分能辩证对待“民间报纸”这种说法,既认为它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党报的地位,又在很大程度上认可这种说法接地气的特点。
2.甘惜分具有怎样的新闻价值观?请简要概括。
3.促使甘惜分形成自己新闻价值观的因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17-03-24更新 | 4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较易 (0.85)
【推荐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这是一场正能量的红色接力赛

中央网信办组织的“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历时两月,百余家网络媒体的897位记者、编辑走进江西、湖南、贵州、四川、甘肃、陕西等15省区深入采访,踏着80年前革命先烈们的足迹再次“长征”。

在旗上留下签名的那一刻,素不相识的年轻记者们便开始为缅怀一段历史而前行。一场长达2.9万多公里的接力赛开始了。

“用脚采访,用笔记录,用心还原,将老区人民的新颜和敢闯敢干的精神展现给全国人民,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参加湖南站采访的《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傅晓羚说。

四川站可以说是此次接力赛中路途最艰辛的一段。5天走过2市(州)7县,行程1500公里。采访团连续翻越夹金山、梦笔山两座海拔超过4000米的高山。和气势磅礴的雪山相伴的,是刺骨的寒风、稀薄的氧气。《光明网》记者张紫破说,当她站在一望无际的草原的时候,沉重的历史感第一次让她有喘不过气的感觉。

甘肃站是这次接力赛中,路途最远的一段,历时7天,行程近4000公里。“当我真正亲身踏上这片土地,走进红军曾经走过、战斗过的地方时,我突然发现:之前看的资料所带来的震德仍不及此时此刻的所见所闻。”《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张翼北在她的采访心得中写道。

一路走来,网媒记者、编辑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个承载厚重历史的革命纪念馆,还有当年红军长征走过的一个个村落。现如今,这些革命老区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地扶贫各有妙招。

“房子面积200余平方米,楼上楼下共7个房间,家里6个人住,很宽敞:83岁的村民华从祈两年前入住新楼,感到舒适和满足。8月22曰,《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来到了江西省瑞金市叶坪乡华屋村实地探访,华屋村是远近闻名的“红军村”。当年,这里家家户户都有人参加革命,全村共有20人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

2012年以前,华屋村村民们住在透风漏雨的土坯房中。村里没有汽车、空调、燃气灶……而如今,华屋村建成了66套具有客家风情的住宅,每户占地面积90平方米左右,两层半的小楼建筑面积共225平方米左右,生活条件大大改善。

除了新农村改造,蔬菜产业、光伏产业、“互联网十村淘”等都成为江西扶贫的“绝招”。“在蔬菜基地务工,一个月下来能拿到1800多元工资,日子比原先好多了。”江西省兴国县杰村乡含田村的李考凤谈起现在的生活,脸上乐开了花。

精准扶贫,一对一帮扶,建立保障性住房;产业扶贫,红色旅游,用“互联网十”推动当地特色产业……革命老区因地制宜,用适合当地发展的方式带领老区人民奔小康。

每到一个采访点,讲解员、村干部、村民都被手机、录音笔里三层外三层地包围着。为了追求报道的时效性,记者们一回到大巴车上就整理思路、编发微博,所见所思即刻从指间传播开来。每天,赶路行程的结束并不代表着工作的结束,白天采访,晚上写稿,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成了采访团小伙伴们的“共识”。

“重走长征路,用青春丈量革命热土”,是《南方网》编辑王瑭琳为稿件起的标题‘参加这次采访活动的网媒记者、编辑,大都是80后、90后。这群年轻人,怀着满腔热血,用脚采访,用笔还原,用青春丈量革命热土。

活动期间,新浪微博开设“长征路上奔小康”和“筑梦长征路”两个微博话题。参与活动的记者、编辑们每天发微博记录采访的心得体会,并以多种形式发微博,不仅有最常见的图文微博,还有短视频、航拍等等。截至10月18日,相关微博已发布20.4万条,阅读量突破10.2亿。除此之外,中央新闻网站、地方主要新闻网站、主要商业网站及两微一端开设专题专栏百余个。全网共发布图文、视频、H5、VR等各类新闻5.9万余篇。

(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在各个革命老区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地扶贫各有妙招。例如江西省的蔬菜产业、光伏产业、“互联网+村淘”等都成为江西扶贫的“绝招”。
B.这场正能量的红色接力赛让我们看到媒体记者们踏着80年前革命先烈的足迹,亲赴老区,实地采访,体验雪山草地,重温历史,见证现实。
C.他们忠实记录老区人民敢闯敢干的精神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并及时发布,让更多人了解他们的所见所思。
D.因为参加这次采访活动的网媒记者、编辑,都是80后、90后,所以他们会每天发微博记录采访的心得体会,并以多种形式发微博,不仅有最常见的图文微博,还有短视频、航拍等等。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中央网信办组织近900位记者、编辑走进革命老区深入采访,踏着80年前刚革命先烈们的足迹再次“长征”。采访的主题是“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
B.接力赛图中最艰辛的一段是四川站,刺骨的寒风、稀薄的氧气让记者有喘不过气的感觉,他们表示“之前看的资料所带来的震撼仍不及此时此刻的所见所闻”。
C.精准扶贫,一对一帮扶,让老区人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级政府都因地制宜,用合适当地发展的方式带领老区人民奔向幸福生活。
D.记者每到一个采访点,都被当地村干部、村民里三层外三层地包围着。记者们只好回到大巴车上再整理思路、编发微博。
E.在采访途中,记者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一个个承载厚重历史的革命纪念馆,陶醉于那一段光荣历史带给他们的震撼,对其他方面的无暇顾及。
3.为什么说“这是一场正能量的红色接力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17-08-15更新 | 9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