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05 题号:84550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千顶红帽子

程瑞嘉

七十五岁的秋明老汉去了一趟徽州,回来的时候,像变了个人似的。

十三岁那年,秋明的家里穷得揭不开锅,更不用说拿钱供他读书了。为了不饿死,秋明辞别了双亲离开徽州老家。像当时的顺口溜说的: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一把雨伞,一个包袱,秋明从新安江顺流而下,到人间天堂杭州去讨生活。外面的生活很精彩,也很无奈。秋明干过商店的伙计,做过运输码头的短工和苦力,捡过垃圾。没有文化又在异地他乡,秋明的日子就过得很浪,很苦。他最后浪到了浙江的宁波,依然是过着靠捡拾垃圾度日的生活,饿不死,也不富裕。

时间像个磨盘,一圈一圈地转着,转眼几十年过去了。秋明由一个懵懂不更事的少年变成了一个头发和胡须花白、腰弯背驼、老眼昏花的七十五岁的老汉。生活的艰辛磨去了他衣锦还乡的美梦,有的是日里夜里对故乡的念想和企盼。

有人是生活的幸运儿,他们在外面靠努力和勤奋成了腰缠万贯的富人,回到家乡投资,办企业,甚至将自己的名字变成学校的名字,过着受人尊重、子孙满堂的幸福生活。秋明何尝不想这样呢?但生活似乎老开他的玩笑,总让他一辈子辛劳地推着大石头上坡,结果却一无所获,如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

秋明老汉最近总做梦,梦见回到了故乡,听到了久违的乡音,看到许多不熟悉的面孔,内心感到兴奋和激动,每次醒来,泪水都打湿了枕巾。要么就是长时间的失眠,脑子里有一个声音在呼唤,那是一个母亲对久未归乡的游子的呼唤。

秋明老汉终于被那个强烈的念头折磨得失去了形体,愁容满面。他于是打点行装,踏上了回徽州的行程。车窗外的景色迷糊了双眼,再也找不到儿时的感觉了,有的只是临近故乡的激动。“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贺知章老先生的诗好像就是为这时的秋明老汉写的。

虽说回到了故乡,但一切都改变了秋明老汉脑子里对故乡的印象。山,还是那座山,河,还是那条河,当年的小伙伴已经大多不在了,即使还在的,也已经变成了不熟悉的生面孔。村庄比儿时更大了,也更新和繁荣了,家乡的变化让老汉欣慰。老房子早已不在,只记得房子的边上是学校,如今学校还在,也不是当年自己读过三年书的学校了。如今的学校让秋明老汉惊喜:校园又大,教室又宽敬,那么多的教室,能坐上千名学生吧?!突然,学校里放学的铃声大作,许多学生从教室里跑出来,把陷入沉思的秋明老汉吓了一跳。看着这么多可爱的孩子,放学跑到了公路上往家赶,秋明老汉是又高兴又担心,要是过往的汽车不注意碰到孩子怎么办?他听村里的人说,过往车辆碰到孩子的事情时有发生,好在还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的恶性事件。学校也为这事伤脑筋,一直没有好的办法。

秋明老汉没有孩子,但他却比谁都更喜欢孩子。

要是学生的头上能戴一顶小红帽该多好,既可以提醒过往的司机当心,看上去也醒目,夏天还可以抵挡一下天上的毒太阳。想到这里,秋明老汉咧开缺牙的嘴笑了,他跨进学校的大门,径直向校长室走去。时间不长,秋明老汉又从校长室里愉快地走了出来,好像换了个人似的。

秋明老汉把用捡垃圾换来的一千顶红帽子交给学校的时候,校长召集全校教师和学生举行了隆重的接受仪式:千名学生排成整齐的队伍站在学校的操场上,每人的头上都戴着一顶红帽子,初升的太阳照在孩子们红扑扑的小脸上。一个孩子跑出队列,喊一声爷爷,将一条红领巾戴在秋明老汉的脖子上,然后迅速跑回队列。孩子们伸出右手向秋明老汉敬少先队队礼。秋明老汉也笨拙地举起右手行了一个少先队队礼,站在秋明老汉身边的校长和教师都被他的举动感动得流下了眼泪。秋明老汉看着孩子们戴着他的红帽子在学校操场和校外的公路上走成一支浩荡的队伍,心里想从今以后谁敢说他秋明老汉孤身一人,他分明有了一千个活泼可爱的孩子。想到许多路过的汽车司机都要停下来向他们鸣笛致意,他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秋明老汉提出为学校捐千顶红帽子,校长举行隆重的仪式来接受捐赠,这是出于对秋明老汉的尊重和感激。
B.小说多次提到秋明老汉对故乡的思念和眷恋,体现了传统的游子情怀,也为后面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C.衣锦还乡,是游子的梦想,秋明老汉看到他人赚钱后回乡办企业等,很风光,他受到影响因而回乡捐了千顶红帽子。
D.小说引用了贺知章的诗歌,诗歌的意境映照着秋明老汉回乡时的情感,文章更具文学性,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2.小说第二段写了什么内容?有何作用?
3.小说标题是“千顶红帽子”,有人说改成“一个老人和他的一千个孩子”更好,你认为哪一个好?请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谢天

陈之藩

(1)常到外国朋友家吃饭。当蜡烛燃起,菜肴布好,客主就位,总是主人家的小男孩或小女孩举起小手,低头感谢上天的赐予,并欢迎客人的到来。

(2)我刚到美国时,常闹得尴尬。因为在国内养成的习惯,还没有坐好,就开动了。我一直认为这只是一种不同的风俗。前年我又到一家去吃饭。这次却是由主人家的祖母谢饭。她雪白的头发,颤抖的声音,在摇曳的烛光下,使我想起儿时的祖母。那天晚上,我忽然觉得我平静如水的情感翻起滔天巨浪来。

(3)在小时候,每当冬夜,我们一大家人围着个大圆桌吃饭。我总是坐在祖母身旁。祖母总是摸着我的头说:“老天爷赏我们家饱饭吃,记住,饭碗里一粒米都不许剩,要是糟蹋粮食,老天爷就不给咱们饭了。”

(4)刚上小学的我,正在念打倒偶像、破除迷信的文章。我的学校就是从前的关帝庙,我的书桌就是供桌,我曾给周仓画上眼镜,给关平戴上胡子①,祖母的话,老天爷,我觉得是既多余,又落伍的。

(5)不过,我却很尊敬我的祖父母,因为这饭确实是他们挣的,这家确实是他们立的。我感谢面前的祖父母,不必感谢渺茫的老天爷。

(6)这种想法并未因年纪长大而有任何改变。而我在这个外国家庭的晚饭后,由于这位外国老太太想起我的儿时,由我的儿时,又想起一串很奇怪的现象。

(7)祖父每年在“风里雨里的咬牙”,祖母每年在“茶里饭里的自苦”,他们明明知道要滴下眉毛上的汗珠,才能捡起田中的麦穗,而为什么要谢天?一个小孩子,成天混吃混玩,而我为什么却不感谢老天爷?

(8)前年我在普林斯顿,浏览爱因斯坦的《我所看见的世界》,又有新的发现。这是一本非科学性的文集,专载些爱因斯坦在纪念会上、在欢迎会上或在朋友的葬礼中,所发表的谈话。我在读这本书时忽然发现爱因斯坦想尽量给听众一个印象:即他的贡献不是源于甲,就是由于乙,而与爱因斯坦本人不太相干。就连那篇亘古以来独创的狭义相对论,并无参考可引,却在最后飞来一笔:“感谢同事朋友贝索的时相讨论。”其它的文章,比如奋斗苦思了十几年的广义相对论,数学部分推给了昔年好友的合作。这种谦抑,是科学史中是少见的。

(9)介之推②不言禄,禄亦弗及。这是我们中国人的一个最完美的人格所构成的一个最完美的故事。介之推之所以不言禄,因为他觉得贪天之功以为己力,是君子所不屑为,也是君子所不应的。

(10)爱因斯坦刚到普林斯顿时,主任与他商量报酬问题,他说五千。主任说:“给你五千,如何给一个大学毕业生呢?还是算一万五千元罢!”

(11)为什么介之推与爱因斯坦专干这类傻事?因为他们懂得:无论什么事,得之于人者太多,出之于己者太少。因为需要感谢的人太多了,就感谢天罢。无论什么事,不是需要先人的遗爱与遗产,就是需要众人的支持与合作,还要等候机会的到来。于是很自然地产生一种感谢众人、感谢上天的感觉。

(12)有一个人问一位文学家,我记得是雨果罢,“如果世界上的书全都要烧掉,只许留一本,应留什么?”雨果毫不犹豫的说:“《约伯记》。”约伯是《圣经》里面的介之推,富亦谢天,贫亦谢天,病亦谢天,苦亦谢天。

(13)回头想一想,五六十年来的中国比我七八岁时的思想能强几何呢?无论哪一行、哪一界,如果多是自吹自擂、自欺自骗,没有做太多真正的事,没有建立太多真正的功,自然而然不会有谢天的感觉,觉悟也自然是狂妄而幼稚、无法与无天。我们的思想界,需要约伯的精神,需要介入推的觉悟。这个觉悟:一粥一饭,半丝半缕,都是多少年、多少人的血汗结晶。感天之情,无由表达,还是谢天罢。


(注:①周仓、关平都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②介之推是重耳(献公子)的大臣。亦称介子。生年不详,卒于晋文公元年(前636年)。县志云,文公返国,介子推“不言禄”,隐于绵山。晋文公求之不得,放火焚山,他抱树而死。)
1.下列对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作品的开篇显得平淡,甚至有俗套之嫌,但作品的主题却深刻而富有哲理。寓深刻于平淡,融哲理于浅显,这正是本文的一大特点。
B.这篇散文叙述童年往事,旨在引发对祖母的深切怀念。
C.本文以“谢天”为线索,将祖母、“我”及爱因斯坦对“谢天”的看法等三个材料组织起来,从而使作品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D.对比手法的运用,也是本文的一个艺术特点。比如作品通过祖母与爱因斯坦对“谢天”的看法的对比,赞扬了爱因斯坦的伟大人格。
E.用“给周仓戴上眼镜,给关平画上胡子”的材料,表现“我”的幼稚无知,为下文觉得祖母的话“是既多余,又落伍”作好了铺垫。
2.文章第(6)段中“又想起一连串很奇怪的现象”,在文中指哪些现象?
3.作者对谢天思想的领悟经历了数次嬗变。根据文意,分四点对此概括说明。
2018-02-01更新 | 3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兰殇

行吟水手

赵梦笔也算才俊之士,怎奈科举屡试不第,别无专长,唯有画技一路,便降格以求,以画谋生。虽山水、人物、花卉样样拿得起,可困居于蓬牖之中,声名不出闾巷,日子过得很恓惶。他奉母极孝,母子二人相依为命,老母去世后,赵梦笔万念俱灰。

这天,赵梦笔关门闭户,踉踉跄跄来到山中古刹,推开虚掩的寺门,缓缓走进去。卵石小径两旁遍植着书带草,院内阒寂无声。

正在禅房打坐的老僧闻声走出。赵梦笔忙迎上去施礼,说道,打扰长老清修。老僧双手合十,念了句阿弥陀佛,回道,施主客气。又问,施主面露戚容,有何心事,不妨说来听听。赵梦笔略一踌躇,便对老僧讲了自己的身世遭际。末了,向老僧请求剃度出家。

老僧叹口气,说道,老衲观你尘缘未尽,还是晚一步再说吧。你既是个画画的,且随我来。

跟着老僧走向后院,远远地,就有一股淡淡的幽香飘来。老僧指着花圃一株花草,施主可认得此花?赵梦笔道,请长老明示。老僧道,此花乃兰花中罕见的极品“压千红”。你今日能与它一见,也是缘分。听老僧如此说,赵梦笔方回过神,此花就是传说中的“压千红”?怪不得有如此奇香。

老僧说,施主能为老衲画幅兰花吗?

赵梦笔点头,说,这有何不可?

老僧说,既如此,施主请随我来。

赵梦笔跟着老僧去了禅房,磨墨展纸,准备作画。刚刚提笔,老僧说,且慢,待老衲点些东西在墨里。赵梦笔不解,但见老僧从几案上拿起一只小瓷瓶,向着磨好的墨汁里滴了几滴清露样的东西,说道,你现在可以作画了。

赵梦笔谦让一回,提笔蘸墨,在一张生宣上写了一块怪石,怪石旁逸出一株兰草,叶似翡翠,一茎兰箭,盛开着几朵兰花。有顷,画成。老僧站在一旁不住颔首。

神奇的事情在赵梦笔放下画笔的那一刻发生。他忽然嗅到从画面上浮动起一股清淡的兰香,愣神间香气忽一下散开,时而远,时而近,来时是具体的,去时是缥缈的……

赵梦笔愕然。

老僧轻轻一笑,道,有此奇效,全赖这瓶中之物。

赵梦笔惊喜道,长老,瓶中究竟是何神物?

老僧表情极平淡道,道,无他,是老衲清晨沥下“压千红”花叶上的清露耳。

赵梦笔听了,心念一动,说,长老,能送我一株“压千红”吗?

老僧道,施主有所不知。这花长一株新的,便枯一株旧的,无法分予你。

赵梦笔大失所望。只听老僧又道,不过,老衲可将这一小瓶清露赠予你,可助你今后衣食无忧。只此一瓶,你要好自为之。

赵梦笔连连称谢,告辞老僧,欢天喜地回家去了。

自此,赵梦笔专事画兰。他所画的兰花声名远播,那些富商巨贾、达官贵人,都以能收藏到他的兰画作为辟邪祛俗的奇珍为荣。一时间,赵梦笔赚了个盆满钵满。他摇身一变,置房买地,娶妻纳妾,成为当地的富豪。

翌年初春,老僧所赠清露已经一滴不剩,而拿着银两来求画者仍络绎不绝。看着那些白花花的银子到不了手,赵梦笔心似火焚。这可如何是好?

这天,几个被人收买的市井泼皮闯进了深山古寺,抢走了寺中花圃里的那株“压千红”。

夜里,赵梦笔看着移植到自家后花园里的“压千红”,心里快意至极。

第二天一大早,刚刚起床,一道圣旨降在了赵梦笔的头上。原来,赵梦笔画兰的盛名,不知何时竟传到了当今皇上的耳朵里,皇上很是惊奇,便命他即刻画幅兰花,火速送往京城。

赵梦笔领旨后,心中狂喜,当即提了瓷瓶,去了后花园。趁着清晨,正好可以采集清露。可眼前的景象却让他骨酥筋软。那株他视若无价之宝的“压千红”,不知是何缘故,早在一夜之间香消玉殒,变成枯草一堆。

黄昏。古寺。

赵梦笔站在断砖颓垣中,古刹早已人去寺空,一片荒芜。猎猎的山风,吹得他宽大的衣袍发出刺耳的尖叫……

(选自《百花园》2016年12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写赵梦笔是才俊之士,奉母极孝,旨在使之与后文其卑劣行径形成强烈的对比,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主题更加突出,警醒人们走好人生之路。
B.赵梦笔“心念一动”而索要“压千红”的情节,暗示了他欲借此发财的想法,后来收买泼皮抢“压千红”一事,则是他贪心膨胀使然。
C.那一小瓷瓶清露,是品性高洁的寺中老僧的象征。它的有与无和主人公命运的起与落密切相关,它推动了小说情节发展,揭示着人性的变化。
D.小说的写法类似于蒲松龄写的志异小说,奇异的兰花、滴露生香的画作,都让情节显得非常离奇,超出现实,这是浪漫主义写作手法。
2.最后一段在小说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小说标题“兰殇”有哪些意蕴?
2019-07-12更新 | 6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掌心化雪

丁立梅

那个时候,她家里真穷,父亲因病离世,母亲下岗,一个家,风雨飘摇。     

大冬天里,雪花飘得紧密。她很想要一件暖和的羽绒服,把自己裹在里面。可是看看母亲愁苦的脸,她把这个欲望,压进肚子里。她穿着已洗得单薄的旧棉衣去上学,一路上被冻得瑟瑟发抖。     

拐过校园那棵粗大的梧桐树,一树银花,映着一个琼楼玉宇的世界。她呆呆站看着,世界是美好的,寒冷却钻肌入骨。突然,年轻的语文老师迎面而来,看到她,微微一愣,问:“这么冷的天,你怎么穿得这么少?瞧,你的嘴唇,都冻得发紫了。”     

她慌张地答:“我不冷。”转身落荒而逃,逃离的身影,歪歪扭扭。她是个有自尊的孩子,她实在怕人窥见她的贫穷。     

语文课,她拿出课本来,准备做笔记。语文老师突然宣布:“这节课我们来个景物描写竞赛,就写外面的雪。有丰厚的奖品等着你们哦。”     

教室里炸了锅,同学们兴奋得叽叽喳喳,奖品刺激着大家的神经,私下猜测,会是什么呢?     

很快,同学们都写好了,每个人都穷尽自己的好词好语。她也写了,却写得索然,她写道:“雪是美的,也是冷的。”她没想过得奖,她认为那是很遥远的事,因为她的成绩一直不引人注目。加上家境贫寒,她有多自尊,就有多自卑,她把自己封闭成孤立的世界。     

改天,作文发下来,她意外地看到,语文老师在她的作文后面批了一句话:“雪在掌心,会悄悄融化成暖暖的水的。”这话带着温度,让她为之一暖。令她更为惊讶的是,竞赛中,她竟得了一等奖。一等奖仅仅一个,后面有两个二等奖,三个三等奖。     

奖品搬上讲台,一等奖的奖品是漂亮的帽子和围巾,还有一双厚厚的棉手套。二等奖的奖品是围巾,三等奖的奖品是手套。     

在热烈的掌声中,她绯红着脸,从语文老师手里领取了她的奖品。她觉得心中某个角落的雪,静悄悄地融化了,湿润润的,暖了心。那个冬天,她戴着那顶帽子,裹着那条大围巾,戴着那副棉手套,严寒再也没有侵袭过她。她安然地度过了一个冬天,一直到春暖花开。     

后来,她读大学了,她毕业工作了。她有了足够的钱,可以宽裕地享受生活。朋友们邀她去旅游,她不去,却一次一次往福利院跑,带了礼物去。她不像别的人,到了那里,把礼物丢下就完事,而是把孩子们召集起来,温柔地对孩子们说:“来,宝贝们,我们来做个游戏。”     

她的游戏,花样百出,有时猜谜语,有时背唐诗,有时算算术,有时捉迷藏。在游戏中胜出的孩子,会得到她的奖品——衣服、鞋子、书本等,都是孩子们正需要的。她让他们感到,那不是施舍,而是他们应得的奖励。温暖便如掌心化雪,悄悄融入孩子们卑微的心灵。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叙述,最恰当的两项是
A.大冬天里,雪花飘得紧密。她明白家里真穷,父亲因病离世,母亲下岗,她甘愿穿着已洗得单薄的旧棉衣去上学,哪怕一路上被冻得瑟瑟发抖,也要为家庭分担困难。
B.她是个有自尊的孩子,虽然家境困难,却依然坚强而自豪地走进了校园,感受者校园雪中琼楼玉宇般美好的世界。
C.她没想过得奖,她认为那是很遥远的事,因为她的成绩一直不引人注目。加上家境贫寒,她有多自尊,就有多自卑,她把自己封闭成孤立的世界。
D.那个冬天,她戴着那顶帽子,裹着那条大围巾,戴着那副棉手套,严寒再也没有侵袭过她。正是语文老师送给她的这些有着满满爱心的礼物,她觉得心中某个角落的雪,静悄悄地融化了,湿润润的,暖了心。
E.在游戏中胜出的孩子,会得到她的奖品-----衣服、鞋子、书本等,都是孩子们正需要的。她让他们感到,那不是施舍,而是他们应得的奖励。温暖便如掌心化雪,悄悄融入孩子们卑微的心灵。
2.文章中,“那个冬天,她戴着那顶帽子,裹着那条大围巾,戴着那副棉手套,严寒再也没有侵袭过她。”这句话,应怎么理解?
3.文章中,作者说,“语文老师在她的作文后面批了一句话:‘雪在掌心,会悄悄融化成暖暖的水的。’这话带着温度,让她为之一暖”。怎样理解“这话带着温度,让她为之一暖”?请简要分析。
4.“帮助人,但给予对方最高的尊重。”(刘捕)“光爱还不够,必须善于爱。”(克鲁普斯卡娅)这些话给你什么启示?结合文章及生活实际谈一谈。
2018-07-14更新 | 4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