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8 题号:940612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35个教师节,教师节的意义在于肯定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尊师重道是我国的优良传统,教师时学生的约束力是教学活动得以正常进行的保障。今年6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盾量的意见》,其中第14条指出,要“制定实施细则,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坚决维护教师合法权益”。这一意见从国家层面维护了尊师重道的传统。那么,值得探讨的是,我国应当如何明确和保障教师享有合理合法的教育惩戒权?

发达国家在教育惩戒权上做出了细致规定,比美国规定中小学教师享有搜查扣押权、预防干预权、校内训导权、离校停学权等;日本对严令禁止的体罚行为、被许可的惩戒行为以及合法的正当防卫行为进行了清晰界定: 韩国通过《学校生活规定预示案》规定教师能够给予违纪学生一定程度的体罚,并对体罚的对象、方式、程度做了细致的限制性规定。

我国在教师惩戒权立法上尚存在不足,《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了未成年人,但忽视了未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和问题,教师对学生的合理惩戒缺乏法律保障。因此,有必要尽快将确定教师惩戒权提上法律议程,使处理惩戒纠纷有法可依。

学校是国家的教育机构,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如果学校和教师缺乏权威性,那么教育的知识传输就会出现问题。在出现惩戒纠纷时,有关部门一定要明辨是非、厘清责任,在调解纠纷过程中做公正的裁决者,不偏袒教师,但同样也不偏袒学生及其家长,避免“不出事”逻辑挫伤教师在教学管理中的积极性。

有关部门应建立惩戒纠错机制和事后追责机制,在教师使用惩戒权出现问题时进行及时纠偏,避免以偏概全。教师队伍的主流是积极正面的,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少数极端个体。有关部门应当就事论事地处理惩戒纠纷,避免为了预防而限制其他教师正常使用教育惩戒权,从而束缚教师手脚。

学校是教育第一线,管理事务既简单也复杂,简单之处在于目标单一,复杂之处在于主体多元,管理工作复杂。教育惩戒矛盾往往不只是因惩戒问题而起,有的与教育质量有关,有的与利益有关,有的与教育竞争有关。有些家长有其他的教育诉求,但是缺乏表达诉求的合法性或合理性,故而以教育惩戒作为借口来达到自身的目的。在应对复杂情况时,学校应有自主解决和回应学校内部问题的空间和权力。一方面为教师合理合法惩戒和引导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严格学生管理,树立学生的规则意识和纪律意识;另一方面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明确教师的惩戒界限,预防滥用惩戒权。对于出现严重后果的惩戒事件,学校应严肃处理,追究相关教师的责任,同时做好其他教师的预防教育和学生的疏导工作,确保其他教师继续积极管理和教育学生。

摘编自雷望红《赋权教育惩戒,强化醇重道),《环球日)2019年0月11日,有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坚决维护教师合法权益,国务院特地于今年6月出台了(关于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
B.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忽视了未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和问题,是导致惩戒纠纷时有发生的根本原因。
C.教师在使用惩戒权出现问题时,相关部门应当启动惩戒纠错机制和事后追责机制,就事论事地处理纷,也是对教师正常使用教育惩戒权的保护。
D.如果教师能合理合法地惩戒学生,家长能合理合法地表达教育诉求,家长就不会借口教育过度惩戒而闹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教师节谈起,有利于强化人们对尊师重道的认知,有利于引出教育惩戒权话题。
B.文章由国务院出台的教育文件入手,重点并不是阐述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的意义,而是侧重于怎么办的问题。
C.文章引用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在教育惩戒权上做出的细致规定,就是为了反衬我国在教楚戒权立法上尚存在不足。
D.文章在论证时,兼顾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师生、家长等几个层面,逻辑严密,思路清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的出台,有利于确立学校和教师的权威性,强化尊师重道的风尚,保障教学活动得以正常进行。
B.有关部门在调解惩戒纠纷时,只有多站在教师角度考虑,保护好教师利益,才能提升教师在教学管理中的积极性。
C.提升教育质量,处理好各方利益,妥善处理教育竞争关系,也是化解教育惩戒矛盾的重要途径。
D.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组织老师学习领会《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的精神,有利于防范过度惩戒事件。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融媒介的学习和运用

何为反转新闻呢?反转新闻是指在互联网传播领域中,对同一事件的报道出现一次或多次显著变化甚至出现反向变化的现象,它主要是吸引受众的眼球而不是事件本身,其特点是事件出现戏剧性的变化以及公众态度的反转。

“反转新闻”的出现反映出当下新闻传播格局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及其带来的问题正是后真相时代来临的体现。

传播主体多元化稀释媒体专业性。媒介技术的发展使得传播主体变得多元化,不可否认的是,这种传播主体多元化拓展了新闻的信息源,使得网络世界更加多元化,也丰富了受众的社会认知。但由于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加上媒介素养的缺失,“百家争鸣”也很有可能转变成“众声喧哗”,使得互联网信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与此同时,传播主体多元化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信息垄断,部分传统媒体为了走出发展困境,采取一些为了迎合受众情绪而违背新闻专业素养的失范行为,这也为新闻的反转现象提供了生存空间。受众“抱团站队”心理是“反转新闻”产生的社会基础。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由于缺乏现实世界的身份认同,个体很容易产生一种“孤单感”,这会加速网民的从众行为。

新媒体以即时性、便捷性为主要特征,其传播的内容也相对零散,呈现出“点状的动态化传播”的特点,辅以传播技术的发展,以“短视频”等为代表的新闻报道形式陆续涌现,顺应了受众的碎片化阅读习惯。后真相时代,为了迎合受众,情绪化的因素不断被放大,甚至“喧宾夺主”,超越事实成为了新闻传播内容的主体。由于缺乏足够的现实体验,“情绪”多于“事实”的传播特点容易让受众对网络上的社会新闻产生一种“自我代入”感,把自身的情绪、愿望代入到事件中去。

(改编自骆正林《后真相时代“反转新闲”的传播机制及社会规治》)

1.下面对“反转新闻”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反转新闻中,吸人眼球的是新闻“剧情”的逆转和公众态度的反转,而不是事件本身。
B.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传播主体变得多元化,但由于传播主体媒介素养的缺失,互联网信息往往真假难辨。
C.传统媒体的信息垄断被打破,部分传统媒体为了迎合受众情绪而采取了违背新闻专业素养的失范行为。
D.受众有“孤单感”,容易“抱团站队”,加速从众行为,助推了反转新闻的产生。
2.对“后真相时代”特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真相时代的传播主体多元化了,它拓展了新闻的信息源,丰富了受众的社会认知,但也稀释了媒体专业性。
B.后真相时代,像“短视频”这类新闻报道形式陆续涌现。这类媒介具有即时性、便捷性的特征,同时也使传播内容更加碎片化。
C.新媒体传播内容的碎片化和情绪化特点导致真相被淡化,所以应该减少新媒体传播,恢复传统纸媒作为信息传播的主渠道。
D.后真相时代的受众容易把情绪、愿望代入到新闻事件中,新闻传播呈现出“情绪”多手“事实”和“真相”的特点。
3.一般来说,给学术概念下定义的基本格式,可以用“被定义概念(种概念)=事物的本质属性+属概念”这样的句式来表达,如:记忆(种概念)是过去认识过的事物或做过的事情在我们头脑中遗留(事物的本质属性)的印迹(属概念)。请仿照示例,根据材料,给“反转新闻”下一个定义。
2021-06-29更新 | 10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在浪漫型艺术里,无限的心灵发现有限的物质不能完满地表现自己,就从物质世界退回它本身。诗歌是最高的浪漫型艺术,比绘画、音乐更多地脱离物质的束缚,反求于内的倾向尤为突出。中国古代诗学所谓“言志”“缘情”之说,都触及诗歌的这一特点。因而,“唐音”与“宋调”在反求于内方面,更主要表现为程度的不同,并非实质的区别。不过,唐诗人之心多为激情与想象,宋诗人之心多为理智与思索。如果说唐诗人的心灵世界是一条动荡的河流,那么宋诗人的壶中天地却是一片静穆的土壤。所以,后人评价说,“唐人诗主言情”“宋人诗主言理”(杨慎《升庵诗话》)。

宋诗的理性精神是时代风尚的产物。科举策论之登场,儒学思想之复兴,政治意识之强化,理学派别之出现,使宋人形成根深蒂固的理性思维特征。宋代诗人无法超越时代的理性文化心态的制约,逐渐形成理智的、形而上的思维习惯。不光是理学家能从自然山水中悟出“野色更无山隔断,天光直与水相通”的道理,也不光是禅师能从蝇钻窗纸的现象中悟出“忽然撞着来时路,始觉平生被眼瞒”的禅理,就是一般诗人,也往往以理性的眼光去看待世界,由格物而入,由悟道而出,由感兴而入,由思辨而出,连宋代最提倡感兴、接近自然的诗人杨万里,也常常用形象述说哲理,显露出智心思考的痕迹。

在诗歌理论方面,宋人拈出“理”这一重要概念,打出了“尚理”的旗帜,以“理”字作为创作的指南和批评的标尺。宋诗学中的“理”,大致可分为“天理”“事理”“物理”“文理”四种。所谓“天理”,是指宇宙的哲学精神,既包括本体论的实有,又包括宇宙论的创生活动。所谓“事理”包括伦理规范历史规律、准则和生活常识等。比如,宋人特别注意道德理性对诗歌内容的制约,而李白这样具有浪漫情怀、叛逆性格的诗人,难免遭致宋人的不满。所谓“物理”,即客观事物的特性规律及其哲理性内涵。宋诗人提倡“求物之妙”,欣赏“写物之工”,客观事物在宋诗中扮演的角色常常是表现哲理的中介。所谓“文理”,是指“意脉”的畅通和“语序”的日常化。为了凸现“义理”,诗歌的语言需“文从字顺”。就是以生新瘦硬诗风著称的黄庭坚,也一样主张“辞顺”,以表现义理为旨归。当有人称赞黄庭坚的“桃差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句为极至之时,他自己却认为“此犹砌合”,另一首“石吾甚要之,勿使牛砺角。牛砺角尚可,牛斗残我竹”,才称得上极至。显然,黄庭坚不满意唐诗那种意象叠加式的句法,而欣赏散文式的有推理过程的句法。可见,所谓“以文为诗”不仅是宋人面对唐诗艺术力求新变的要求,也是理性内容对诗歌语言形式的必然选择。

理性精神无疑使宋诗虽减退了感性的魅力,却焕发出智慧的光芒;虽损失了部分形象的美感,却增添了更多的文化内涵。然而,理性精神也常使宋人作诗或评诗迂腐不堪。苏轼这样的艺术天才也不免有“两手欲遮瓶里雀,四条深怕井中蛇”之类的句子,意尽句中,言外索然。有时持理评诗也难免大煞风景。如沈括《梦溪笔谈》评杜甫《古柏行》“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之句,以为四十围是七尺,而长二千尺,“无乃太细长”。而黄朝英《缃素杂记》则以古代尺律为据,以为四十围是百二十尺,与长二千尺正相配。如此将艺术作品绳之以数学计算,完全置诗的形象思维特征于不顾,真可谓胶柱鼓瑟,令人啼笑皆非。

(摘编自周裕锴(月印万川的理性精神》>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诗学的“言志”说,体现了诗歌作为浪漫型艺术,具有脱质束缚、返归心灵的特点。
B.在宋代,与禅师用诗歌传达禅理相比,一般诗人用作品表现哲理更体现理性精神对宋诗人的影响。
C.宋代诗人常常用形象述说哲理,其“理”涉及哲学、政治、历史、伦理、自然、文学等诸多方面。
D.李白之所以令宋人不满,是因为其诗歌内容突破了伦理规范、历史规律、生活常识等事理的制约。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简述杨万里的创作情况,意在论证诗人只有接近自然,才能使作品产生寓哲理于形象之中的艺术效果。
B.文章以黄庭坚评价自己的作品为例,论证了宋人“以文为诗”既是出于对唐诗的创新,也是为了凸现“义理”。
C.文章主体部分从产生、内涵、利弊三个方面,对宋诗的理性精神进行了具体的论述,逻辑上是逐层推进的。
D.除了举例论证,文章还使用了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等方法,将宋诗的理性精神论述得深入透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同样的景物,唐代诗人与宋代诗人的心灵走向往往会大异其趣,前者注重感性,后者注重理趣。
B.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两句,可体现诗人对“天理”的领悟。
C.若论作品的思辨性和文化内涵,宋诗超越了唐诗;若论作品的情感浓度和形象美感,宋诗又不及唐诗。
D.苏辙对《大雅·绵》的评论“气象联络,观者知其脉理之为一也”,可作为本文论述“文理”的论据。
2023-03-29更新 | 20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温柔敦厚”一词最早见于《礼记·经解》篇,作为“《诗》教”,系评判一国“教化”与“为人”之标准。何谓“温柔敦厚”?孔颖达疏:“《诗》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故云温柔敦厚。”“温柔敦厚”诗学于哲学层面呼应“中庸”之道,于美学层面呼应“中和之美”。“温柔敦厚”诗学确立之后,历代不乏响应者。

尽管“温柔敦厚”最初亦关涉“变风变雅”讨论,然“温柔敦厚”的“王道”理想终能借助华夏“礼义”得以实现。《诗大序》区别了正风正雅与变风变雅:“正风正雅”乃“治世之音”,“变风变雅”乃“乱世”“亡国”之音。它认为,与“正风”相同,“变风”亦“发乎情”,所不同者在于“变风变雅”既生于衰废、失政、殊俗之世,然仍当守“中庸”之德与“中和”之美,以礼义教化调和与生俱来的“性情”,达至“哀而不伤”“怨而不怒”之境。总之,“正变”二者虽路径不同,然起点“发乎情”与终点“温柔敦厚”是一致的、不变的。

唐孔颖达认为诗具有“论功颂德”“止僻防邪”的功用,这些与《诗大序》并无二致。值得注意的是,他主张诗歌“舒愤”,诗人情感抒发的激烈程度较《诗大序》更加明确,是对“温柔敦厚”说的突破。然其“发诸情性,谐于律吕”,依然回到“发乎情,止乎礼义”的传统。宋朱熹认为“学诗之本”在于“玩其理”“养其心”“正性情”“和生气”。诗教既与政教相通,“正风正雅”之音实传递治世之音,能描绘“温柔敦厚”“中正之美”的理想图景,其必然会成为文德教化的主流。明清之际,中原动荡,文坛多怨刺之音、噍杀之响。为肃清文坛异质杂声,康熙帝借编选《御选唐诗序》之机,以“温柔敦厚”诗教昌明盛世之音,表达和平范式,故是编不取杜甫“三吏”“三别”等篇及白居易“惟歌生民病”等诗旨。康熙朝中后期及之后,以“温柔敦厚”谐“盛世之音”的诗学呼声更多。

“变风变雅”之音的兴起其源有二:一为“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的背景;二为“发乎情”的情感需要。二者彼此关联,“遇物感兴”故发激切之音。有时“发乎情”并非全为“乱世”之音。梁代萧绎倾心“性灵摇荡”、萧子显追求“倾炫心魂”均发乎情,白居易的讽喻诗使“权豪贵近者相目而变色”、宋遗民郑思肖的“非歌诗无以雪其愤”亦均发乎情,然却作“变风变雅”之音。起点同,正变异。

明清易代,舆图换稿,人心痛烈,正变交织,遗民“情动于中”“形于声”,“风雅正变”之声遂起。陈子龙系明清之际较早论诗之“正变”者。他一方面主张“和平者,志也,其不能无”,同时认为诗歌讽刺因乎时变。他认为“势当流极,运际板荡”之时,君子自当因忧愤而发震聋之声,不择曼声、不取缓步。进一步说,基于时异国变,出于忠君忧国之心,诗者自当发哓哓之音。其诗学观已表现出对传统“温柔敦厚”“风雅正变”的突破。

清初遗民文论接续陈子龙“情真”“怨刺”的变风变雅之声,“主情”“不可以伪为”成为此期遗民文论与创作的主流。黄宗羲、归庄二人论诗不仅主真情,且主张大诗人需有大气象,突破寻常诗人之气格。杜溶更直接以“嗔”论诗,“嗔”即怒气,亦为“生气”。他认为事关天下存亡、士人名节之际,则不可不嗔,“不嗔”则“无气”。“嗔”也是亡天下之际,遗民诗人以“性情”为诗、“气节”为诗、突破“温柔敦厚”诗学的底色。

(摘选自姜维枫《“温柔敦厚”与“风雅正变”——清初遗民对传统诗学的接受与突破》)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温柔敦厚”最初来自对《诗经》的评判,在哲学、美学和政治学层面,都可以得到对应的体现。
B.《诗大序》认为,“变风变雅”虽生于乱世,但在情感内容和理想境界方面与“正风正雅”相一致。
C.萧绎、萧子显的文学追求,和白居易的讽喻诗以及郑思肖的诗,均能体现出“变风变雅”的特点。
D.陈子龙认为当时的时代需要的是“震聋之声”“哓哓之音”,因而对“温柔敦厚”的诗风并不认可。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在诠释“温柔敦厚”的基础上,依时代先后顺序,梳理了后世对这一传统的接受与突破。
B.文章论述孔颖达的诗学主张时,提及了其对传统的传承,也强调了其创新突破,富有辩证性。
C.文章论述“正变”之异同时,采用了归纳论证;论述清初遗民文论特色时,采用了对比论证。
D.文章谈论文学和思想问题,却能够联系时代处境,不难看出作者文史交融的宽宏的学术视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康熙帝编选《御选唐诗》不取杜甫和白居易的一些诗篇,可以见出杜诗、白诗对“温柔敦厚”诗教的突破。
B.陈子龙的“怨刺”之说是从诗歌的社会功用角度来谈论的,在这一方面,不同于唐孔颖达和宋朱熹的观点。
C.明代的陈子龙相较于唐代的孔颖达,对“温柔敦厚”的突破更明显,这与他所处的动荡的时代环境密不可分。
D.明末清初诗人王邦畿的诗“吁嗟广厦,雕梁析爨。鸠居鹊巢,主人鼠窜”,可看做属于变风变雅之声的范畴。
2022-07-20更新 | 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