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当代 > 陈忠实(1942-2016) > 《白鹿原》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19 题号:944540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钱匣匣儿

陈忠实

四个人围着方桌坐定,孝武动手给每人盅里斟下酒,白嘉轩佝偻着腰站起来,刚开口叫了一声“三哥”,突然涕泪俱下,哽咽不住。鹿三[注]惊讶地侧头瞅着不知该说什么好。孝武、孝义也默默凝坐着。白嘉轩说:“三哥,我这一生遭了多少罪呀……”随之说道:“我有话要给孝武、孝义说,三哥你陪着我。我想把那个钱匣匣儿的故经[注]念给后人听。”

这是白家的一个传久不衰的故经。虽然平淡无奇却被尊为家规,由谢世的家主儿严肃认真地传给下一辈人,尤其是即将接任的新的家主儿。那是一只只有入口没有出口的槐木匣子,做工粗糙,不能摆饰陈列也无法让人观赏。

由白嘉轩推大约六代的祖宗里头,继任的家主儿在三年守孝期间变成了一个五毒俱全的败家子,孝期未满就把土地牲畜房屋踢净尽了,还把两个妹妹的聘礼挥霍光净。母亲气死了,请不起乐人买不起棺材穿不上三件寿衣,只凑合着买了两张苇席埋了。这个恬不知羞的败家子竟然厚着脸皮吹牛说:“白鹿村再有钱的人再大的财东,没见谁给他先人装个双层枋吧?我给俺妈用的是双层子寿材……”村人一想也对,两张苇席裹了双层……就回给他一句顺口溜:白家老大埋他爸,能闹多大算多大;白家老大埋他妈,能瞎尽管瞎。这个败家子领着老婆孩子出门要饭去了,再没有回来。

亲自经历这个拨锅倒灶痛苦过程的老二,默默地去给村里一些家道殷实的人家割草挑水混饭吃,没有事做的时候就接受村人乡邻一碗粥一个馍的施舍。这个默默不语的孩子长大了,就弄下一个木模一只石锤去打土坯了,早出夜归,和村里人几乎断了见面的机会。他从不串门更不要说闲游浪逛,晚上就躺在那间仅可容身的灶房里歇息,有人发现过他在念书。这间灶房是被激怒的族人和近门子人出面干预的结果,败家子老大才留下这一间灶屋没有卖掉,使他有一所立足之地。

他搜罗到一块槐木板,借来了木匠的锯子、刨子和凿子,割制成一只小小的木匣儿,上头刻凿下一道筷头儿宽的缝口,整个匣子的六面全都用木卯嵌死了。他每天晚上回来,把打土坯挣下的铜子麻钱塞进缝口,然后枕着匣子睡觉。三年以后,他用凿子拆下匣底,把一堆铜元和麻钱码齐数清,一下子就买回来一亩一分二厘水地,那是一块天字地。白鹿村的人这个时候才瞪大眼睛,瞅着那个无异于哑巴的老二身上条条缕缕的破衫烂裤。第二年,他用自己置买下的土地上收获的第一料新麦蒸成雪白馍馍,给白鹿村每一家每一户都送去两个,回报他们在他处身绝境的幼年时期的馈赠之恩。这个有心数儿的孩子当时每接受一碗粥一个馍,都在灶屋土墙上刻写下了赐舍者的姓名,诸如五婆三婶七嫂二姑四姐等等。已经成年的他在实行回报时,坚决冲破了当初记账时的原本企图,给每一家乡党不管当时给予还是未给予他施舍的人家一律送上两个馍馍,结果使那些未施舍过他的人更加感动以至羞愧。又两年,他再次撬开匣底,在祖传的留给他的那一半庄基地上盖起了两间厦屋。又一年,他给自己娶回来一房媳妇……

再后来的事无须赘述,倒是这个老二本人的一些怪癖流传不衰。他娶媳妇的第二天到丈人家回来,一进门就脱下新衣服,穿上原先那身条条缕缕的破衫烂裤和踏断了后跟的烂鞋,媳妇说:“你还穿这——”老二说:

“这咋?这叫金不换。”

直到他死,尽管土地牲畜房屋已发展到哥哥败家之前的景况,被卖掉的那一半庄基用高过原价三倍的价钱再赎买回来,如愿以偿盖起三间厅房,他仍然是一身补丁摞着补丁的衣裤。

白家老大败家和老二兴业发家的故事最后凝炼为一个有进口无出口的木匣儿,被村村寨寨一代一代富的穷的庄稼人咀嚼着品味着删改着充实着传给自己的后代……

“我看咱家只差一步就闹到重用木匣子的地步咧!”白嘉轩喝了几盅酒,感慨起来,“你们看看孝文是不是那个败家子老大?是!只是我还活着,孝武也长大了,才没给他踢踏到那一步……我把他赶出去,你(盯住仙草[注])还怨我。硬怨我不给他周济一斗半斗,是我啬皮呀?周济也得周济那号好人,像他那号败家子,早饿死了早让人眼目清闲……

孝武哇!今黑我就把这匣子交给你,当然用不着拿它攒钱,你常看看它就不会迷住心窍。”听到木匣子的故经,鹿三却顿然想起进山背粮的故事来……

鹿三准备去背粮,要走的当儿,白嘉轩说:“三哥,让孝武、孝义跟你一搭去。”鹿三转过身笑着问:“财主家也叫娃去背粮,你不怕惹人笑话?”白嘉轩说:“谁爱笑由谁笑去。”鹿三认真说:“孝武去行孝义去怕不行,娃太小,甭说背粮食光是跑路怕也跑不下来,来回好几百里哩!”白嘉轩冷冷地说:“要是从场里把粮袋子挪到屋里,我就不让他去了,就是图了这个远!让他跟你跑一趟有好处……

因为带着两个孩子,五天的路程走了七天才回到白鹿村。傍晚时分,孝武、孝义在村口和鹿三分手后走进街门,孝义扑通坐到地上起不来了。白嘉轩却幸灾乐祸似的笑说:“这回把碎息娃子跑美咧!这回碎息娃子就明白啥叫个粮食咯……”

想到这里,鹿三说:“孝文要是心里有这匣子就好了咧!”

孝武接过匣子庄重而又激动起来:“爸,我明年春上就把门房盖起来。”白嘉轩说:“你把门房盖起来,就把你的名字刻到墙上,把孝文卖房的年月也刻上,这话我再不说二遍……”

(选自《白鹿原》,有删改)


鹿三:白嘉轩的长工兼好友。故经:民间口头流传的故事。仙草:白嘉轩的妻子。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白嘉轩一生历经苦难,心性刚强,但也感情深沉丰富,尤其用一段“钱匣匣儿”的故经教育两个孩子,堪称用心良苦。
B.文中“老二”少年时记下赐舍者的名字,是不愿意占人便宜,也是为了将来有能力时偿还报答帮助过自己的人。
C.“老二”发家后用新麦蒸成馍馍,除了回馈当年那些赐舍过自己的人外,还给了那些没有施舍过自己的人,这样做的目的是使他们感激并羞愧。
D.白嘉轩让孝武随鹿三进山去背粮,来回几百里,以致回村后孝武累倒在地上,除去为了挣些钱补贴家用外,更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
2.试分析白嘉轩把“钱匣匣儿”的故经传给孝武前后的心理变化。
3.简要概括“老二”的个性特点。
4.文中白家的故事凝练成—个“钱匣匣儿”,你认为当今时代“钱匣匣儿”蕴含的精神是否还有存在的意义?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朱先生从抽屉里取出一份抄写工整的文章,交给白嘉轩:“今后的日子怎样过才是最大最难的事。我这几天草拟了一个过日子的章法,你看可行不可行?”白嘉轩接过一看,是一笔不苟楷书的《乡约》。

白嘉轩当晚回到白鹿村,把《乡约》的文本和朱先生写给徐先生的一封信一起交给学堂里的徐先生。徐先生看罢,击掌赞叹:“这是治本之道。不瞒你说,我这几天正在思量辞学农耕的事。徐某心灰意冷了;今见先生亲书,示我帮扶你在白鹿村实践《乡约》,教民以礼义,以正世风。”

白嘉轩又约请鹿子霖到祠堂议事。鹿子霖读罢《乡约》全文,感慨不止:“要是咱们白鹿村村民照《乡约》做人行事,真成礼仪之邦了。”三人当即商量拿出一个在白鹿村实践《乡约》的方案,由族长白嘉轩负责实施。当晚,徐先生把《乡约》全文用黄纸抄写出来,第二天一早张贴在祠堂门楼外的墙壁上;晚上,白鹿两姓凡十六岁以上的男人齐集学堂,由徐先生一条一款,一句一字讲解《乡约》。规定每晚必到,有病有事者须向白嘉轩请假;要求每个男人把在学堂背记的《乡约》条文再教给妻子和儿女;学生在学堂里也要学记《乡约》,恰如乡土教材。白嘉轩郑重向村民宣布:“学为用。学了就要用。谈话走路处世为人就要按《乡约》上说的做。凡是违犯《乡约》条文的事,由徐先生记载下来;犯过三回者,按其情节轻重处罚。”

处罚的条例包括罚跪,罚款,罚粮以及鞭抽板打。白鹿村的祠堂里每到晚上就传出庄稼汉们粗浑的背读《乡约》的声音。从此偷鸡摸狗摘桃掐瓜之类的事顿然绝迹,摸牌九搓麻将抹花花掷骰子等等赌博营生全踢了摊子,打架斗殴扯街骂巷的争斗事件再不发生,白鹿村人一个个都变得和颜可掬文质彬彬,连说话的声音都柔和纤细了。

白嘉轩又请来两位石匠,凿下两方青石板碑,把《乡约》全文镌刻下来,镶在祠堂正门的两边,与栽在院子里的“仁义白鹿村”竖碑互为映照。这镌刻工程继续多日,两个石匠叮叮咣咣凿石刻字,白嘉轩不管田间劳作多么紧张多么疲累,每天至少要到祠堂来观看一回。

此后,在闹“交农”事件的前后一年多时间里,《乡约》的条文松弛了。村里出现了赌窝,窝主就是庄场的白兴儿。抽吸鸦片的人也多了,其中两个烟鬼已经吸得倾家荡产,女人引着孩子到处去乞讨。白嘉轩敲响了大锣,所有男人都集中到祠堂里来,从来也没有资格进入祠堂的白兴儿和那一伙子赌徒也被专意叫来。白嘉轩点燃了蜡烛,插上了紫香,让徐先生念了一些《乡约》的条文和戒律。白嘉轩说:“赌钱掷骰子的人毛病害在手上,抽大烟的人毛病害在嘴上;手上有毛病的咱们来给他治手,嘴上有毛病的咱们就给他治嘴。”白嘉轩先叫了白兴儿的名字。白兴儿“扑通”一声跪到祠堂供桌前:“我不赌了,我再不赌了!我再赌钱掷骰子就砍掉我的手腕子!”白嘉轩说:“起来起来!跟我来——”白嘉轩把白兴儿叫到祠堂院子的槐树下,“背过身子举起手!”白兴儿背靠着槐树举起双手,人们清清楚楚看见了白兴儿那手指间的鸭蹼一样的皮,白兴儿平时总是把手藏在衣襟下边羞于露丑。白嘉轩又连着点出七个人的名字,有白姓的也有鹿姓的,有年轻的也有中老年的,一律背靠槐树举起了双手。白嘉轩着人用一条麻绳把那八双手捆绑在槐树上,然后又着人用干枣刺刷子抽打,八个人的粗的细的嗓门就一齐哭叫起来。

接着两个烟鬼被叫到众人面前,早已吓得抖索不止了。白嘉轩用十分委婉的口气问:“你俩的屋里人和娃娃呢?”俩人吭哧半晌,耷拉着脑袋嗫嗫嚅嚅地说,“回娘家去了!”“要……要饭去了!”白嘉轩皱着眉头,痛苦不堪地说:“一个引着娃娃回娘家去了,一个引着娃娃沿街乞讨去了。你俩想想,一个出嫁的女人引着娃娃回娘家混饭吃是啥味气?一个年轻女人引着娃娃日里蹭人家门框夜里睡庙台子是啥味气?”白嘉轩说到这儿已经动心伤情,眼角润湿,声音哽咽了。众人鸦雀无声,有软心肠的人也开始抽泣抹泪。白嘉轩说:“我已经着人把你俩的女人和娃娃找回来了。你们来——”众人吃惊地看见,两个年龄相差不多的女人拖着儿女从徐先生的居室里出来了,羞愧地站在众人面前,那个讨饭的女人衣服破烂,面容憔悴,好多人架不住这种刺激就吼喊起来:“捶死这俩烟鬼!”两个烟鬼羞愧难当,无地自容,跪趴在众人面前抬不起头。

(摘编自《白鹿原》,有删改)

文本二:

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国家”是指政治的权力,在现代国家没有形成前,部落也是政治权力。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文化本来就是传统,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的。衣食住行种种最基本的事务,我们并不要事事费心思,那是因为我们托祖宗之福,一一有着可以遵守的成法。但是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那是因为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朱先生所拟的《乡约》旨在规范乡民如何做人行事,徐先生对此心灰意冷,白嘉轩、鹿子霖则一致认同并予以实践。
B.乡民通过口口相传方式学习《乡约》,无需借助文字,听别人讲解,再背记即可,可见文字在乡土社会中没有价值。
C.白嘉轩在祠堂里当着乡亲们的面,惩戒了村里的白兴儿等赌徒和烟鬼,方法虽粗暴,但在那个年代起到了震慑作用。
D.白鹿村实施《乡约》,收到了一劳永逸之效,村民的不良习气销声匿迹,村民也变得文质彬彬,乡村风气焕然一新。
2.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在情节上以白鹿村实施《乡约》为主线展开,族长白嘉轩将《乡约》立为族规,要求族人牢记且要用于生活。
B.小说塑造的主人公白嘉轩是个多元立体的人物,既有对违犯《乡约》者严厉惩戒的一面,也有同情村民的温情一面。
C.从《乡约》、族长、“仁义白鹿村”竖碑等便不难看出故事发生的白鹿村深受传统礼教文化影响,是乡土社会的缩影。
D.文本一最后一段描写极为精彩,综合运用了语言、神态、心理等细节描写,点面结合,描写细致入微,精妙传神。
3.请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白嘉轩的形象特点。
4.文本一中白鹿村实践《乡约》的内容体现了乡土社会礼治秩序的特点,请结合文本二的观点作简要分析。
2023-05-31更新 | 13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普通常有以“人治”和“法治”相对称,而且认为西洋是法治的社会,我们是“人治”的社会。其实这个对称的说法并不很清楚。法治的意思并不是说法律本身能统治,能维持社会秩序,而是说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是根据法律来维持的。法律还得靠权力来支持,还得靠人来执行。现代论法理的学者中有些极重视人的因素。他们注意到在应用法律于实际情形时,必须经过法官对于法律条文的解释。

人治和法治有什么区别呢?如果人治是法治的对面,意思应当是“不依法律的统治”了。统治如果是指社会秩序的维持,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社会的秩序可以不必靠什么力量就可以维持,人和人的关系可以不根据什么规定而自行配合的。如果不根据法律,根据什么呢?望文生义地说来,人治好像是指有权力的人任凭一己的好恶来规定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的意思。我很怀疑这种“人治”是可能发生的。

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

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有很多方面和现代社会秩序的维持是不相同的。当然,并不是说乡土社会是“无法无天”,或者说“无需规律”。的确有些人这样想过。返璞回真的老子觉得只要把社区的范围缩小,在鸡犬相同而不相往来的小国家民的社会里,社会秩序无需外力来维持,单凭每个人的本能或良知,就能相安无事了。这种想法也并不限于老子。就是现在,全世界的经济已密切相关到成为一体时,美国还有大多数人信奉着古典经济学里的自由竞争的理想,认为在自由竞争下,冥冥之中,自有一双看不见的手,会为人们理出一个合于道德的经济秩序来的。可是乡土社会并不是这种社会,我们可以说这是个“无法”的社会,假如我们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维持的规则,但是“无法”并不影响这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而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

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乡土社会安土重迁,在这种不分秦汉,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前辈的经验。一个在乡土社会里种田的老农所遇着的只是四季的转换。而不是时代变更。愈是经过前代生活中证明有效的,也愈值得保守。于是“古必尧舜”,好古是生活的保障了。

(摘自费孝通《乡土中国·礼治秩序》,有删改)

材料二:

白嘉轩当晚回到白鹿村,把《乡约》的文本和朱先生写给徐先生的一封信一起交给学堂里的徐先生。徐先生看罢,击掌赞叹:“这是治本之道。今见先生亲书,示我帮扶你在白鹿村实践《乡约》,教民以礼义,以正世风。”

白嘉轩又约请鹿子霖到祠堂议事。鹿子霖读罢《乡约》全文,感慨不止:“要是咱们白鹿村村民照《乡约》做人行事,真成礼仪之邦了。”三人当即商量拿出一个在白鹿村实践《乡约》的方案,由族长白嘉轩负责实施。当晚,徐先生把《乡约》全文用黄纸抄写出来,第二天一早张贴在祠堂门楼外的墙壁上;晚上,白鹿两姓凡十六岁以上的男人齐集学堂,由徐先生一条一款,一句一字讲解《乡约》。规定每晚必到,有病有事者须向白嘉轩请假;要求每个男人把在学堂背记的《乡约》条文再教给妻子和儿女;学生在学堂里也要学记《乡约》,恰如乡土教材。白嘉轩郑重向村民宣布:“学为用。学了就要用。谈话走路处世为人就要按《乡约》上说的做。凡是违犯《乡约》条文的事,由徐先生记载下来;犯过三回者,按其情节轻重处罚。”处罚的条例包括罚跪,罚款,罚粮以及鞭抽板打。白鹿村的祠堂里每到晚上就传出庄稼汉们粗浑的背读《乡约》的声音。从此偷鸡摸狗摘桃掐瓜之类的事顿然绝迹,摸牌九搓麻将抹花花掷色子等赌博营生全踢了摊子,打架斗殴扯街骂巷的争斗事件再不发生,白鹿村人一个个都变得和颜可掬文质彬彬,连说话的声音都柔和纤细了。

白嘉轩又请来两位石匠,凿下两方青石板碑,把《乡约》全文镌刻下来,镶在祠堂正门的两边,与裁在院子里的“仁义白鹿村”竖碑互为映照。

(节选自陈忠实《白鹿原》,有删节)

材料三: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必须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建设法治乡村。坚持法治为本,树立依法治理理念,强化法律在维护农民权益、规范市场运行、农业支持保护、生态环境治理、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等方面的权威地位。建立健全乡村调解、县市仲裁、司法保障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处机制。加大农村普法力度,提高农民法治素养,引导广大农民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健全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民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

提升乡村德治水平。深入挖掘乡村熟人社会蕴含的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创新,强化道德教化作用,引导农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建立道德激励约束机制,引导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实现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干群融洽。广泛开展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等评选表彰活动,开展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医生、村官、家庭等活动。深入宣传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典型事迹,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

到2035年,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节选自《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1.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法治是根据法律来维持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的管理方法,与“人治”并不对称。
B.老子认为小国寡民的社会,单靠个人的本能或良知而无需外力难以维持社会秩序。
C.诸如《白鹿原》中的制定并推行《乡约》等便是乡土社会中礼治的一个重要体现。
D.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必须抓好物质文明或精神文明建设。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是“人治”与“法治”的区别。
B.因为“无法”并不影响这社会的秩序,所以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C.维持礼治的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推行礼的是从教化中养成的个人的敬畏感。
D.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保障,治理有效是其基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是其目标。
3.结合材料一,下列选项中最不能体现认可“礼治”观点的一项是(       
A.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孝经》)B.为政以德。(《论语》)
C.国无礼则不宁。(《荀子》)D.礼,经国家,定社稷。(《左传》)
4.材料二体现出乡土中国“礼治”的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2023-01-13更新 | 7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白鹿原(节选)

陈忠实

白嘉轩得到通知后到保障所开会,鹿子霖传达了县府史维华县长的命令,要对本县土地和人口进行彻底清查,按土地亩数和人头收缴印章税。白嘉轩还没听完,就有人问:“谁要是实在没钱交咋办?”鹿子案说:“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又有人说:“要是想不下办法咋办?现在青黄不接,去年秋里遭了灾,村里多半人吃食接不上新麦……”鹿子霖说:“办法只要想,总是能想到的。各位回村以后,牙口得放硬点。”白嘉轩不再说话,领了鹿子霖散发的通告,径直走回白村。

白嘉轩从皂荚树上用铁锹铲下几束皂荚刺,把署有史维华县长名字的通告扎到祠堂外的墙壁上,然后敲锣,一边敲一边喊:“一亩一章,一人一章印章税,月内交齐,抗拒不交者,以革命军法处治。”白嘉轩绕村一匝,回到祠堂的时候,通告前已经围满了村民,大家议论纷纷……

祠堂门外的嘈杂声,搅扰了徐先生的安宁。后晌放学以后,徐先生就到河边去散步。杨柳泛出新绿,麦苗铺一层绿毡,河岸上绣织着青草,河川里弥散着幽幽的清新爽朗的气息。他一边踱着步,一边就吟诵出长短句来。

徐先生到白鹿村来坐馆执教,免除了在家时沉重的田间劳作之苦,过着平静无扰的清闲生活。他沿着河岸悠悠漫步,眼前总是飞舞着祠堂门外那张盖着县府大印暑有县长姓名的通告,耳畔又响起村民们的议论和粗鲁的谩骂,心里竟然怦怦搏响。清廷的皇帝也没有征收过如此名目的赋税啊。“苛政猛于虎!”徐先生不觉说出口来,随之就吟出一首长短句词章。

徐先生保持着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他刚刚躺下,就听到叩击祠堂大门铁环的响声。他穿戴整齐之后,又叠了被子才去开门。黑暗里听出是白嘉轩,忙引入室内。

白嘉轩说:“我想起事。”徐先生忙问:“你……起什么事?”白嘉轩说:“给那个死(史)人一点颜色瞧瞧,骚一骚他的脸皮!”徐先生急问:“咋样闹呢?造反?”“我一个家庄稼汉,一不会要刀,二不会弄棒,快枪连见也没见过,造啥反哩!”白嘉轩说,“按人按亩收印章税,这明明是把刀架在农人脖子上搜腰嘿嘛!这庄稼还能做吗?做不成了!既是做不成庄稼了,把农器耕具交给县府去,交给那个死(史)人去,不做庄稼喽!”徐先生沉默不语。白嘉轩接着说:“你是知书识礼的读书人,你说,这样弄算不算犯上作乱?算不算不忠不孝?”“不算!”徐先生回答,“对明君要尊,对昏君要反;尊明君是忠,反昏君是大忠!”“好哇!徐先生,我还担心你怕惹事哩!”白嘉轩说,“我想请你写一封传帖。”“鸡毛传帖?写!”徐先生竟是凛然慷慨的气度,“你说怎么写?我听老人们说过鸡毛传帖的事,可没见过。”“谁也没见过。我也是听老辈子人说过那年杀贼人就用的鸡毛传帖。”白嘉轩说,“你想着写吧!只要能把百姓煽起来就行咧!”

徐先生取了一张黄纸,欣然命笔,似乎早已成竹在胸,一气呵成:“苛政猛于虎。灰狼啖肉,白狼吮血……”写罢装进一个厚纸信封,交给白嘉轩。白嘉轩说:“徐先生这事由我担承,任死任活不连累你。”徐先生说:“什么话!君子取义舍生。既敢为之,亦敢当之。”

白嘉轩未进院门,直接走进对过儿的马号。鹿三悄声问:“写好了?”白嘉轩说:“好了。”白嘉轩掏出三封同样的传帖,往开口里分别插进三根白色的公鸡尾毛,对鹿三说:“你先到神禾村,进村西头头一家,敲响门,从门缝把传帖塞进去,只给主家招呼一声‘货到了’就走,甭跟人家照面。记下了没?”鹿三说:“这好记。”白嘉轩接着吩咐:“剩下这两份,你送给贺家坊村的贺老大,贺家村街心十字南巷西边第六家。鹿三说:“贺家坊的贺氏兄弟家我闭着眼都能摸到,你放心。”说着把三份传帖接过来扎进蓝布腰带里,又在腰里缠了三叵,外边再套上一件夹衫,说:“我走了。你睡去。明早见话。”白嘉轩说:“我等你,就在这儿。听着,万一路上碰见熟人躲不过了,就说你给我舅送牛去了!”鹿三倒有点不耐烦:“哎呀嘉轩!你把我当成鼻嘴娃子,连个轻重也掂不出来?”说罢就走出马号去了。白嘉轩突然觉得浑身松软,像被人抽掉了筋骨,躺在鹿三的炕席上。

鹿三早已取掉了苇席下铺垫的麦草,土坯炕面上铺着被汗渍浸润得油光的苇席,他枕着鹿三的被卷,又想起老人们常说的鸡毛传帖杀贼人的事……

骡马已经卧圈,黄牛静静地扯着脖子倒沫儿,粗大的食管不断有吞下的草料返还上来,倒嚼的声音很响,像万千只脚在乡村土路上奔跑时的踢踏声,更像是夏里突然卷起的暴风。白嘉轩沉静下来以后,就觉得那踢踏声令人鼓舞,令人神往了。

(有删改)


【注】①白嘉轩:白鹿村族长。②鹿子霖:白鹿村鹿家当家人。③徐先生:白鹿村新学堂老师。④鹿三:白嘉轩家唯一长工。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A.选文语言运用十分巧妙:在叙事、写景和写人时多用书面语,在人物对话中多用方言土语,既发挥了书面语丰富细腻的优势,又凸显了方言词语真实生动的特征。
B.徐先生在选文中表现颇具亮点。作者塞寥几笔就传神勾勒出一个穷酸秀才的形象,他有才识要面子却不迂腐,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C.“白嘉轩突然觉得浑身松软,像被人抽掉了筋骨”一句运用比喻修辞,生动表现出人物在“鸡毛传帖”事件中内心深藏的恐惧和紧张。
D.选文中白嘉轩一手策划参与的“交农”事件背后反映了民国时期在国民党统治下农民生活艰辛的现状,读来不禁让人唏噓感慨“哀民生之多艰!”
2.请结合选文简要概括“白嘉轩”这一人物形象特点。
3.请结合选文赏析结尾段画横线的句子。
2020-01-01更新 | 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