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当代 > 余秋雨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5 题号:982032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门孔

余秋雨

⑴谢晋的儿子阿三还在世的时候,谢晋对我说:“你看他的眉毛,稀稀落落,是整天扒在门孔上磨的。只要我出门,他就离不开门了,分分秒秒等我回来。”

⑵谢晋说的门孔,俗称“猫眼”,谁都知道是大门中央张望外面的世界的一个小装置。但对阿三来说,这个闪着亮光的玻璃小孔,是一种永远的等待。因为爸爸每时每刻都可能会在那里出现,他不能漏掉第一时间。除了睡觉、吃饭,他都在那里看。双脚麻木了,脖子酸痛了,眼睛迷糊了,眉毛脱落了,他都没有撤退。

⑶有一次,谢晋与我长谈,说起在封闭的时代要在电影中加入一点人性的光亮是多么不容易。我突然产生联想,说:“谢导,你就是阿三!”

⑷“什么?”他奇怪地看着我。

⑸我说:“你就像你家阿三,在关闭着的大门上找到一个孔,便目不转睛地盯着,看亮光,等亲情,除了睡觉、吃饭,你都没有放过。”

⑹他听了一震,目光炯炯地看着我,不说话。

⑺我又说:“你的门孔,也成了全国观众的门孔。不管什么时节,一个玻璃亮眼,大家从那里看到了很多风景,很多人性。你的优点也与阿三一样,那就是无休无止地坚持。”

⑻我一直有一个错误的想法,觉得拍电影是一个力气活,谢晋已经年迈,不必站在第一线上了,他可以从一个电影导演变成一个“电影导师”。有这个想法的,可能不止我一个人。

⑼有一次,他跨着大步走在火车站的月台上,不知怎么突然踉跄了。他想摆脱踉跄,挣扎了一下,谁知更是朝前一冲,被人扶住,脸色发青。这让人们突然想起他的皮夹克、红围巾所包裹着的年龄。不久后一次吃饭,我又委婉地说起了老话题。

⑽他知道月台上的踉跄被我们看到了,因此也知道我说这些话的原因。他朝我举起酒杯,我以为他要用干杯的方式来接受我的建议,没想到他对我说:“秋雨,你知道什么样的人是真正善饮的吗?我告诉你,第一,端杯稳;第二,双眉平;第三,下口深。”

⑾说着,他又稳又平又深地一连喝了好几杯。

⑿是在证明自己的酒量吗?不,我觉得其中似乎又包含着某种宣示。

⒀他在中国创建了一个独立而庞大的艺术世界,但回到家,却是一个常人无法

想象的天地。他与夫人徐大雯女士生了四个小孩,脑子正常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谢衍。谢衍的两个弟弟就是老三和老四,都严重弱智,而姐姐的情况也不好。

⒁我们如果把这样一个家庭背景与谢晋的那么多电影联系在一起,真会产生一种匪夷所思的感觉。每天傍晚,他那高大而疲惫的身影一步步走回家门的图像,不能不让人一次次落泪。落泪,不是出于一种同情,而是为了一种伟大。

⒂一个错乱的精神漩涡,能够伸发出伟大的精神力量吗?谢晋作出了回答。谢晋亲手把错乱的精神漩涡,筑成了人道主义的圣殿。我曾多次在他家里吃饭,他做得一手好菜,常常围着白围单、手握着锅铲招呼客人。客人可能是好莱坞明星、法国大导演、日本制作人,但最后谢晋总会搓搓手,通过翻译介绍自己两个儿子的特殊情况,然后隆重请出。这种毫不掩饰的坦荡,曾让我百脉俱开。在客人面前,弱智儿子的每一个笑容和动作,在谢晋看来就是人类最本原的可爱造型,因此满眼是欣赏的光彩。他把这种光彩,带给了整个门庭,也带给了所有的客人。

⒃他有时也会带着儿子出行。那次去浙江衢州,坐了一辆面包车,路上要好几个小时,阿四同行。坐在前排的谢晋过一会儿就要回过头来问:“阿四累不累?”“阿四好吗?”“阿四要不要睡一会儿?”……每次回头,那神情,能把雪山消融。

⒄他万万没有想到,他家后代唯一的正常人,那个从国外留学回来的典雅君子,他的大儿子谢衍,竟先他而去。谢晋一直以为儿子是一般的病住院,完全不知道事情已经那么严重。眼前病床上,他唯一可以对话的儿子,已经不成样子。

⒅他像一尊突然被风干了的雕像,站在病床前,很久,很久。

⒆谢衍吃力地对他说:“爸爸,我给您添麻烦了!”

⒇他颤声地说:“我们治疗,孩子,不要紧,我们治疗……”

(21)从这天起,他天天都陪着夫人去医院。

(22)他老家的屋里,有我题写的四个字:“东山谢氏”。

(23)那是几年前的一天,他突然来到我家,要我写这几个字。他说,已经请几位老一代书法大家写过,希望能增加我写的一份。东山谢氏?好生了得!我看着他,抱歉地想,认识了他那么多年,也知道他是绍兴上虞人,却没有把他的姓氏与那个遥远而辉煌的门庭联系起来。

(24)他的远祖,是公元四世纪那位打了“淝水之战”的东晋宰相谢安。这仗,是和侄子谢玄一起打的。而谢玄的孙子,便是中国山水诗的鼻祖谢灵运。正因为这一切,我写“东山谢氏”这四个字时非常恭敬,一连写了好多幅,最后挑出一张,送去。

(25)谢家,竟然自东晋、南朝至今,就一直定居在东山脚下?别的不说,光那股积累了一千六百年的气,已经非比寻常。谢晋对此极为在意,却又不对外说。他在意的,是这山、这村、这屋、这姓、这气。但这一切都是秘密的,只是为了要我写字才说,说过一次再也不说。

(2009年1期《收获》,有删改)

1.根据文意,对第⑼--⑾段描写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谢晋“踉跄”的脚步,“挣脱踉跄”的努力,“铁青”的脸色,都在表明他工作的辛苦,身体的羸弱。
B.谢晋“跨着的大步”、一直喜欢围着“红围巾”,让我们感受到他对事业的执着热爱,对生活的满怀热情。
C.谢晋知道他的“踉跄”的脚步透出他体力的不支,但他用足够的酒量向人们证明他的身体强健,依然可以战斗在第一线。
D.谢晋解说“真正善饮”,目的是想用行动证明自己身体硬朗,委婉拒绝了“我”的建议。
E.谢晋年龄和身体导致其脚步踉跄,但却努力地“又稳又平又深”干杯,让我们看到他对电影的挚爱和追求。
2.请结合文章内容,简析作者眼中的谢晋形象。
3.请结合全文内容,简析以“门孔”为题的好处。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艺术领域,直觉需要整理、凝聚为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直觉的互相递接,实际上也就是形式间的递接。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认为,有了直觉也就有了表现,两者是一回事。在他看来,直觉中一定会有对象的轮廓,把直觉表述出来,也就是把这个轮廓表述出来,这不就是“表现”了吗?克罗齐认为,无法表现的所谓“直觉”,实际上根本就不是直觉。经常有人说,他心中有了一种极为深切的感受,就是表现不出来。克罗齐的回答是:没有这种事!任何感受都有它的特殊轨迹,而找不到轨迹的感受是无法走向深入的,因此也不可能是深刻的。

克罗齐的见解是深刻的。他认为在产生过程中已经赋形了的直觉才是“真直觉”,这就大大提高了直觉的品位,从而使它与艺术和美十分接近,甚至合而为一了。

但是,这种企图也给他的理论带来了麻烦。由于他把直觉的要求提高了,因此也把直觉的范畴缩小了。他的兼具表现功能的直觉实际上已成为他所理解的艺术活动的全部,所谓艺术品只不过是为了备忘而作的物化翻译。德国现代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在《人论》一书中对克罗齐的批评很有代表性:“克罗齐只对表现的事实感兴趣,而不管表现的方式。在他看来,唯一要紧的事就是艺术家的直觉,而不是这种直觉在一种特殊物质中的具体化。在他的理论中,全部的精神活力只倾注在直觉的形成上。当这个过程完成时,艺术创造也就完成了,随后唯一的事情就是外在的复写,虽然这种复写对于直觉的传达是必要的,但就其本质而言则是无意义的。但是,对于一个伟大的画家、音乐家或者诗人来说,色彩、线条、韵律和语词不只是他技术手段的一个部分,它们是创造过程本身的必要要素。”

平心而论,卡西尔对克罗齐的批评有言之过重之处,因为克罗齐并不是完全不管表现形式。但卡西尔鲜明地提出了让直觉“在一种特殊物质中具体化”,即给直觉以形式,确实对克罗齐作出了重要的补充和校正。

艺术形式,是对艺术直觉的提炼,也是对艺术直觉的保存。为此,艺术形式也就是一种直觉形式。种种意蕴、情志,都要以直觉形式呈现出来。这种直觉形式也可称为“直觉造型”。列奥纳多·达·芬奇用“教导人们学会观看”来表达绘画和雕塑的意义。这种能够“教导人们学会观看”的直觉形式,一旦形成就能构成对意蕴的超越。在这个意义上,是形式使内容走向普遍,走向长久。不少美学家注意到了这样的审美事实:深层的意蕴会因理解而很快被人淡忘,而它的呈现形式却长刻人们心头。

我们应该援引一些具体的实例了。朱自清的《背影》常被人说成是一篇至情佳作。这话并未说错,但却远未道出此文成功的秘密。我们读到过许多纪念双亲的赤诚文章,但感染力却不及《背影》。《背影》最值得注意的,是情感和文字之间的一个中介结构,那就是情感的直觉造型。读过这篇散文的读者,往往会不记得文章中的直接抒情言词,却会记住那个蹒珊、肥胖、吃力的背影。在许多场合,还会产生联想。

在我看来,许多诗文并不缺少真实的激情,却缺少这种直觉造型。结果,情感就涣散不定,构不成交汇点。很多艺术家执意寻找艺术创造的心理动力,却不注重形式的寻求和构建。一位青年女演员未能演好旧时代的一名歌妓,评论家们都众口一词,说是由于她太年轻,没有体验。大家也都觉得言之有理。其实,这种认识是极为偏颇的。实际上,连成功地演出了《茶馆》的于是之们。也并没有在当年的茶馆中泡过,更没有那些垂老茶客们的心理体验,但他们终于找到了那段生活的内在形式,并把它体现在自己的气貌行止上,构成了直觉造型。

(摘编自余秋雨《艺术创造论·造型》)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克罗齐认为任何感受都有轨迹可寻,找到特殊轨迹的直觉感受就可以走向深入,变得深刻。
B.卡西尔不认同克罗齐关于直觉的观点,卡西尔认为艺术表现形式比直觉形成过程更重要。
C.达·芬奇认为绘画和雕塑就是艺术领域的直觉造型,它们的意义在于“教导人们学会观看”。
D.作者认为,许多诗文由于缺少直觉造型,导致其情感虽然真实,却涣散不定,无法交汇于一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陈述克罗齐、卡西尔等人的见解,目的是通过比较不同学者的观点来阐释自己的主张。
B.文章既肯定了克罗齐、卡西尔等人见解的合理性,又指出其不足,显示了论证的思辨态度。
C.文章运用对比论证的手法,比较《背影》和《茶馆》的不同表现,论证了直觉造型的重要性。
D.文章运用“平心而论”“在这个意义上”“在我看来”等语句,对观点表述做出限制,立论审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艺术直觉需要整理、凝聚为一种艺术形式,艺术家不能只是一味地寻找艺术创造的心理动力,却忽略直觉造型。
B.在克罗齐看来,“直觉”已兼具表现功能,艺术创造过程就是为了备忘而对“直觉”进行物化翻译和外在复写的过程。
C.《背影》中“父亲”那个蹒跚、肥胖、吃力的背影就是一个直觉造型,它作为情感与文字间的中介结构,令读者印象深刻。
D.演员若没有所饰演角色的生活经历和心理体验,可以通过寻找角色生活的内在形式,构建直觉造型,来取得演出的成功。
2021-10-26更新 | 12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柳侯祠(节选)

余秋雨

客寓柳州,住舍离柳侯祠仅一箭之遥。夜半失眠,迷迷顿顿,听风声雨声,床边似长出齐膝荒草,柳宗元跨过千年飘然子立,青衫灰黯,神色孤伤。第二天一早,我便向祠中走去。

挡眼有石塑一尊,近似昨夜见到神貌。石塑底座镌《荔子碑》《剑铭碑》,皆先生手迹。石塑背后不远处是罗池,罗池东侧有柑香亭,西侧乃柳侯祠。祠北有衣冠墓。这名目,只要粗知宗元行迹,皆耳熟能详。

祠为粉墙灰瓦,回廊构架。中庭植松柏,东厢是碑廊。所立石碑,皆刻后人凭吊纪念文字,但康熙前的碑文,都已漫遮不可辨识。由此想到,宗元离去确已很远,连通向他的祭祀消道,也已截截枯朽。时值清晨,祠中寥无一人,只能静听自己的脚步声,在回廊间回响。

柳宗元到此地,是公元815年夏天。当时这里是远未开化的南荒之地,朝廷贬放罪人的所在,一听地名就叫人惊栗,就像后来俄国的西伯利亚。西伯利亚还有那份开阔和银亮,这里却整个被原始野林笼罩着,潮湿蒸郁,暗无天日,人烟稀少,瘴疫猖獗。去西伯利亚的罪人,还能让雪橇划下两道长长的生命曲线,这里没有,投下多少具文人的躯体,也消蚀得无影无踪。

柳宗元是赶了长路来到这里的。他的被贬,还在十年之前,贬放地是湖南永州。他在永州待了十年,日子过得孤寂而荒凉。亲族朋友不来理睬,地方官员时时监视。灾难使他十分狼狈,一度蓬头垢面,丧魂落魄。但是,灾难也给了他一分宁静,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自然相晤,与自我对话。于是,他进入了最佳写作状态,中国文化史拥有了《永州八记》和其他篇什,华夏文学又一次凝聚出了高峰性的构建。

照理,他可以心满意足,不再顾虑仕途枯荣。但是,他是中国人,他是中国文人,他是封建时代的中国文人。他已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却又迷惘着自己的价值。永州归还给他一颗比较完整的灵魂,但灵魂的薄壳外还隐伏着无数诱惑。这年年初,一纸诏书命他返回长安,他还是按捺不住,欣喜万状,急急赶去。

当然会经过泪罗江,屈原的形貌立即与自己交叠起来。他随口吟道:南来不做楚臣悲,重入修门自有期。为报春风汨罗道,莫将波浪枉明时。(《泪罗遇风》)这样的诗句出自一位文化大师之手,读着总让人不舒服。他提到了屈原,有意无意地写成了“楚臣”,倒也没有大错。同是泪罗江畔,当年悲悲戚戚的屈原与今天喜气洋洋的柳宗元,心境不同,心态相仿。

到得长安,兜头一盆冷水,朝廷厉声宣告,他被贬到了更为边远的柳州。朝廷像在给他做游戏,在大一统的版图上挪来移去。不能让你在一处滞留太久,以免对应着稳定的山水构建起独立的人格。多让你在长途上颠颠簸簸吧,让你记住:你不是你。

柳宗元凄楚南回,嘴角也绽出一丝笑容,那是在嘲谑自己:“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这年他四十三岁,正当盛年。但他预料,这个陌生的柳州会是他的丧葬之地。他四处打量,终于发现了这个罗池,池边还有一座破损不堪的罗池庙。他无法预料的是,这个罗池庙,将成为他的祠,被供奉千年。不为什么,就为他破旧箱篮里那一札皱巴巴的诗文。

屈原自没于泪罗江,而柳宗元则走过泪罗江回来了。幸好回来,柳州、永州无所谓,总比在长安强,什么也不怕,就怕文化人格的失落。

在柳州的柳宗元,有一个贬谪官职利用着,挖了井,办了学,种了树,修了寺庙,放了奴婢。毕竟劳累,在四十七岁上死去。

柳宗元晚年所干的这些事,一般被称为政绩。当然也对,但他的政绩有点特别,每件事,都按着一个正直文人的心意,依照所遇所见的实情作出,并不考据何种政治规范;作了,又花笔墨加以阐释,疏浚理义,文采斐然,成了一种文化现象。在这里,他已不是朝廷棋盘中一枚无生命的棋子,而是凭着自己的文化人格,营筑着一个可人的小天地。在当时的中国,这种有着浓郁文化气息的小天地,如果多一些,该多好。

时间增益了柳宗元的魅力。他死后,一代又一代,许多文人带着崇敬和疑问仰望着这位客死南荒的文豪,重蹈他的覆辙的贬官,在南下的路途中,一想到柳宗元,心情就会平适一点。柳州的历代官吏,也会因他而重新检点自己的行止。这些都可以从柳侯祠碑廊中看到。柳宗元成了一个独特的形象,使无数文官或多或少地强化了文人意识,询问自己存在的意义。

我在排排石碑间踽踽独行。中国文人的命运,在这里裸程。但是,日近中天了,这里还是那样宁静。静一点也好,从柳宗元开始,这里历来宁静。京都太嘈杂了,面壁十年的九州学子,都曾向往过这种嘈杂。结果,满腹经纶被车轮马蹄捣碎,脆亮的吆喝填满了疏朗的胸襟。唯有在这里,文采华章才从朝报奏折中抽出,重新凝入心灵,并蔚成方圆。它们突然变得清醒,浑然构成张力,生气勃勃,与殿阙对峙,与史官争辩,为普天皇土留下一脉异音。世代文人,由此而增添一成傲气,三分自信。华夏文明,才不至全然黯暗。朝廷万万未曾想到,正是发配南荒的御批,点化了民族的精灵。

好吧,你们就这么固执地肃立着吧。明天,或许后天,会有一些游人,一些少年,指指点点,来破读这些碑文。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宗元被贬到柳州后,依然保持着文人匡世济民的情怀,依据实际情况去做挖井、办学、种树、修庙等事务,并不刻意追求政治利益。
B.柳宗元在永州的创作成就很高,实现了他作为文人的价值;但他当时仍顾虑仕途,希望实现自己在政治方面的价值。
C.柳宗元在被贬到柳州前,曾被贬到湖南永州十年,他在此创作的《永州八记》等作品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高峰。
D.作者认为“时间增益了柳宗元的魅力”,是指后来很多文人重蹈了柳宗元的覆辙,并以柳宗元为榜样重新检点自己。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作者写夜里梦中的所见以及早上去柳侯祠看到的祠中宴无一人的现状,都暗示了对当今文化人格的呼唤和反思。
B.文中将柳宗元的被贬地柳州与俄国的西伯利亚比较,这不仅说明了当地生存环境的恶劣,还强调了对文人和文化的摧残。
C.文章首尾呼应,开头和结尾都写到“我”参观柳侯祠的感受,内容集中且浑然一体;最后,作者徒劳地空想会有人到此地纪念柳宗元,回应了开头的呼唤,令人怅惘深思。
D.文中将史实与文化相结合,既叙述了柳宗元被贬过程、文学成就、为官作为等内容,又探究了柳宗元的人格与文化意义。
3.文章主要的写作对象是柳宗元,却两次提到屈原,请分析二人形象的共同点。
4.作者说“柳宗元成了一个独特的形象”,其依据何在?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2023-11-08更新 | 30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垂钓

余秋雨

去年夏天我与妻子买票参加了一个民间旅行团,从牡丹江出发,到俄罗斯的海参崴游玩。

海参崴的主要魅力在于海,我们下榻的旅馆面对海,每天除了在阳台上看海,还要一次次下到海岸的最外沿,静静地看。海参崴的海与别处不同,深灰色的迷雾中透露出巨大的恐怖。我们眯缝着眼睛,把脖子缩进衣领,立即成了大自然凛冽威仪下的可怜小虫。其实岂止我们,连海鸥也只在岸边盘旋,不敢远翔,四五条猎犬在沙滩上对着海浪狂吠,但才吠几声又缩脚逃回。逃回后又回头吠叫,呜呜的风声中永远夹带着这种凄惶的吠叫声,直到深更半夜。只有几艘兵舰在海雾中隐约可见,海雾浓了它们就淡,海雾淡了它们就浓,有时以为产它们驶走了,定睛一看还在,看了几天都没有移动的迹象,就像—座座千古冰山。

我们在海边说话,尽量压低了声音,怕惊动了冥冥中的什么。

在一个小小的弯角上,我们发现,端坐着一胖一瘦两个垂钓的老人。

胖老人听见脚步声朝我们眨眼算是打了招呼,他回身举起钓竿把他的成果朝我们扬了一扬,原来他的钓绳上挂了六个小小的钓钩,每个钓钩上都是一条小鱼。他把六条小鱼摘下来放进身边的水桶里,然后再次下钩,半分钟不到他又起钩,又是六条挂在上面。就这样,他忙忙碌碌地下钩起钩,我妻子走近前去一看,水桶里已有半桶小鱼。

奇怪的是,只离他两米远的瘦老人却纹丝不动。为什么一条鱼也不上他的钩呢?正纳闷,水波轻轻一动,他缓缓起竿,没有鱼,但一看钓钩却硕大无比,原来只想钓大鱼。在他眼中,胖老人忙忙碌碌地钓起那一大堆鱼,根本是在糟践钓鱼者的取舍标准和堂皇形象。伟大的钓鱼者是安坐着与大海进行谈判的人类代表,而不是在等待对方琐碎的施舍。

胖老人每次起竿都要用眼角瞟一下瘦老人,好像在说:“你就这么熬下去吧,伟大的谈判者!”而瘦老人只以泥塑木雕般的安静来回答。

两人都在嘲讽对方,两人谁也不服谁。

过了不久,胖老人起身,提起满满的鱼桶走了,快乐地朝我们扮了一个鬼脸,却连笑声也没有发出,脚步如胜利者凯旋。瘦老人仍在端坐着,夕阳照着他倔强的身躯,他用背影来鄙视同伴的浅薄。暮色苍茫了,我们必须回去,走了一段路回身,看到瘦小的身影还在与大海对峙。此时的海,已经更加狰狞昏暗。狗吠声越来越响,夜晚开始了。

妻子说:“我已经明白,为什么一个这么胖,一个这么瘦了。一个更加物质,一个更加精神。人世间的精神总是固执而瘦削的,对吗?”

我说:“说得好。但也可以说,一个是喜剧美,一个是悲剧美。他们天天在互相批判,但加在一起才是完整的人类。”

确实,他们谁也离不开谁。没有瘦老人,胖老人的丰收何以证明?没有胖老人,瘦老人的固守有何意义?大海中多的是鱼,谁的丰收都不足挂齿;大海有漫长的历史,谁的固守都是一瞬间。因此,他们的价值都得有对手来证明。

可以设想,哪一天,胖老人见不到瘦老人,或瘦老人见不到胖老人,将会何等惶恐。在这个意义上,最大的对手也就是最大的朋友,很难分开。

1.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篇散文从作者观海写起,第二段文字是作者对大海、海鸥、吠犬、兵舰等的描写和感受,主要是为了突出海参崴的独特魅力,从而表现自己对大海的一种深沉的哲理思考。
B.这篇散文从平淡的叙述中娓娓道来,有关人生哲理的感悟完全源于一次轻松的旅游,一次偶然的发现,既有对环境的描写和感触,也有对人物不同心理的揭示。字里行间渗透了作者的主观感受,如文中对大海、垂钓老人的描写,就分别写出了作者的一种惶恐和震惊敬佩之情。
C.作者着重从外貌特征、情态动作以及心理活动等方面对垂钓的胖老人和瘦老人进行了精心的描述,两人—正—反,一喜静,一喜动,对比鲜明,真是相映成趣。文章最后通过妻子和自己对两位老人垂钓的评价,揭示出最大的对手也是最大的朋友的哲理,升华了主题。
D.余秋雨的散文大多以沉重的笔触来书写自己关于生命哲学的思考,富于深刻的历史理性。这篇《垂钓》笔调凝重、深沉,思想幽邃深刻,可谓见微知著,体现了作者的博学、睿智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2.作者初见海参崴,对海鸥、猎犬和兵舰做了细致的描绘,其用意是什么?
3.观全文,胖老人和瘦老人各是一个怎样的人?联系全文,谈谈你对文章题目“垂钓”的理解。
2019-03-09更新 | 11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