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时评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96 题号:986967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最近,一款在线浓缩知识文库悄然走红。一套大部头的作品,在线文库可以给你浓缩成最精华的句子,让你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对整本书概览性质的阅读。不少人表示,这样阅读节省了很多时间。但也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一页一页翻书通读的乐趣再也找不回来了。

“浓缩书”,说白了就是给书做笔记,把最精华的部分画出重点来,让读者得以快速把握全书内容。这听起来像是个新概念,但我们或许早有接触。举个通俗的例子,网上经常有人炒作的“状元笔记”,其实就是针对教材及老师所讲授的课堂知识的“浓缩书”。但大家也都清楚,绝对不是买了“状元笔记”就能成为状元,“状元笔记”也无法替代上课与教材,它只是个人对学习方法及思路的总结,不一定适合每个人。

对于“浓缩书”来说,道理也是如此。“浓缩书”的原作多是具有深厚影响力的名著,为我们画重点的毕竟不是作者,作为知识中介,固然可以给你描述、推荐书籍的精彩之处,但是书的全貌如何,恐怕还是需要自己去体会。更何况,知识中介对全书的理解是否到位、对精髓的把握是否准确,这些都要暂时先打个问号。而即便是原作者来给书进行摘要浓缩,做的也是留下全“骨架”、剔除内容“血肉”的工作,也会让阅读的乐趣大幅下降。这就好比一个人为了提高吃饭的效率,不吃丰盛的肉类、水果、蔬菜,直接喝营养液,吃维生素片——吃饭变成枯燥单调的营养摄取,而丢失了享受美味的乐趣和饮食文化的内涵。

当然,“浓缩书”的出现是有其必然性的。现代人工作、生活节奏普遍加快,拿出完整的几个小时来安静地读书,很多时候已成奢念。在这种情况下,与其不读书,还不如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读几本“浓缩书”,至少能做到开卷有益,让人保持获取知识的积极心态,而不至于在无意义的娱乐中消磨时间。从长远来看,人们如果看了“浓缩书”,对原著产生兴趣,可能就会产生将原作拿出来看的动力,这不失为一个在浩如烟海的知识出版物中甄别筛选的有效方法,对于培养多读书、读好书的社会风气也大有神益。

总之,虽然“浓缩书”价值远远低于原作,但是阅读总比不阅读好。“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在一时抽不出足够的阅读时间时,偶尔从知识中介那获取一点“血肉”有限的内容,也算不上坏事。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始终保持清醒:“浓缩书”毕竟不是完整的知识,对其不可过度依赖。

(节选自《“浓缩书”,不可过度依赖的知识中介》,2018年3月15日光明网,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能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对整本书概览性质的阅读的在线“浓缩书”,迎合了人们的需求,悄然走红。
B.“浓缩书”并非新概念,它借鉴了“状元笔记”的手法,画出书中的精华和重点,方便读者快速把握全书内容。
C.在快节奏的生活、工作背景下出现的“浓缩书”,改变了人们在无意义的娱乐中消磨时间的不良习惯。
D.就像不能将吃饭简单理解为枯燥单调的营养摄取一样,人们读书也完全不能依靠阅读在线“浓缩书”。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提出“浓缩书”这一论述对象,然后列举了人们对其不同的态度,引起下文的议论。
B.文章采用对比论证方法,将“浓缩书”与“状元笔记”进行对比,通俗易懂地阐释了“浓缩书”的特征。
C.对于“浓缩书”,文章在论述时较为辩证,既指出其存在的不足,也指出其意义和价值。
D.文章将“浓缩书”定义为“知识中介”,这是全文立论的前提,在此基础上展开了相关论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日常的阅读全部变成在线“浓缩书”类阅读,人们将难以享受到翻书通读的乐趣。
B.如果进行摘要浓缩的是原著作者,那么对“浓缩书”的理解、对精髓的把握会更准确。
C.读“浓缩书”可能使读者对原著产生兴趣,可见“浓缩书”对培养读书的社会风气有一定益处。
D.只要能够获取知识,即使内容有限,也有积极作用,因此“浓缩书”在当下应当提倡。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有以下特点:第一,老龄人口规模大。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2.64亿人,65岁及以上的为1.91亿人。第二,老龄化速度快。从1953年到2010年的57年,我国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由4.41%增加到8.87%,增加了4.46个百分点;但从2010年到2020年短短10年间,该比例由8.87%增加到13.5%,增加了4.63个百分点。第三,城乡之间、东中西部和东北各区域的老龄化程度不均衡。例如,从全国看,乡村60岁65岁及以上老人的比重分别为23.81%、17.72%,比城镇分别高出7.98、6.61个百分点。总体而言,经济较不发达的农村、西部和东北地区的老龄化程度相对较高,但它们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能力相对较弱。从世界范围的经验看,仅靠促进生育的政策难以逆转人口老龄化进程,人口老龄化是我们国家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的基本国情。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优化城乡养老服务供给,推动老龄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由此可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摘自2022年1月15日《中国纪检监察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

材料二:

长期以来,居家养老是中国人最普遍的养老方式,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在家中养老是绝大多数老年人的基本意愿。弘扬百善孝为先”“养亲”“敬亲的传统美德,引导人们自觉承担家庭责任、树立良好家风、促进家庭老少和顺。探索推进家庭照护者培训、赡养老年人个人所得税专项扣除、照料假、喘息服务、住房和环境适老化改造等政策措施来促进和完善家庭养老方式。

同时,政府正积极探索多层次的养老模式,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对非营利性养老服务业给予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在政府主导的基础上,有效发挥市场作用,推动养老服务业和老龄产业发展壮大。积极培育社会组织,发挥它们在社会化养老服务中的重要作用。

(摘自2022年03月08日《人民日报》《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有删改)

材料三:

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高人口素质。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高出生人口和新增劳动力素质,降低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力供给总量下降的不利影响。

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发展银发经济,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占比高、增速快,蕴藏着巨大的劳动力财富和消费潜力,亟待开发。要加快研究制定延迟退休方案,倡导终身发展理念,支持老年人力所能及发光发热、老有所为,积极参与经济社会活动,继续创造社会财富;要健全配套政策措施,支持大龄劳动者和老年人就业创业;要建立健全老年人社会保障体系,让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推动完善内需体系;要树立新发展理念,紧跟老年消费需求变化,深化老年产品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要注意鼓励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广泛应用,促进养老与教育培训、健康、体育、文化、旅游、家政、康复辅具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银发经济大发展,实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政策措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摘自2020年12月18日《光明日报》《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有删改)

1.下列对我国养老问题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近十年来,我国老年人口呈现基数大、增长速度快的特点,这说明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是最快的,这也对我国的养老服务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B.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蕴藏着巨大的消费潜力,应该鼓励老年人更新消费观念,拉动老龄群体的内需消费,推动银发经济大发展。
C.我国老龄化存在地域差异,经济因素与老龄化程度相关,越不发达的地区老龄化程度越高,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能力也越弱。
D.一方面老年人口比重加速提高,另一方面新增人口难以逆转老龄化进程,不同年龄人口变化情况反映出我国老龄化问题较为严重。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影响到人口出生率,从而影响到人口均衡发展,因此,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B.我国近10年的老龄化速度相较建国以后近60年的发展速度更快。目前,老年人口数量还在增长,中国的老龄化程度仍在不断加深。
C.养老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当前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内的重要社会问题,同时也是全球范围内各个国家共同面临的难题。
D.“百善孝为先”“养亲”“敬亲”的传统美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养老方式,从而使居家养老成为绝大多数老年人的基本意愿。
3.如何有效地解决我国日益突出的老龄化问题?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2023-04-07更新 | 2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北京冬奥会已经过去一年有余,前不久,吉林大学冰雪旅游场地装备与智能服务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共同编撰的《中国冰雪经济发展指数报告》首次对外发布。

《中国冰雪经济发展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冰雪经济近些年来总体上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尽管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但是在冬奥效应的带动下,呈现出爆发式增长。

(节选自《<中国冰雪经济发展指数报告>发布中国冰雪经济爆发式增长》)

材料二

冬奥带来冰雪热,冰雪热让冰雪产业跟着“火”起来。借着北京冬奥会的“东风”,我国冰雪产业的发展进入了新时代——推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实践,不仅为北京冬奥会的举办提供了重要支撑,更为我国冰雪运动的蓬勃发展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有了北京冬奥会的巨大带动效应和良好的群众基础,我国冰雪产业的发展也开始驶入快车道、滑出新速度。

产业发展,标准先行。我国冰雪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自然离不开标准的支撑,这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笔冬奥遗产,就是冬奥标准。一言以蔽之:用好冬奥标准,加冰雪经济。

用好冬奥标准,加冰雪经济。一方面,需要继续发挥冬奥标准的作用。这些标准既涵盖冰雪运动与冰雪竞技本身,也包含冰雪产业与冰雪经济,对于我国冰雪运动的发展、冰雪产品与服务的质量提升等,都具有很重要的基础性、支撑性、约束性和引领性的作用,冰雪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需要用好冬奥标准,以标准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另一方面,需要继续制定出台相关标准,不断完善和建立我国的冰雪产业标准体系。我国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相对起步较晚,与冰雪经济强国仍有差距,相应地,冰雪产业的标准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之中。比如,就在冬奥会开幕前夕,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专门下达11项冰雪运动国家标准计划项目,从而进一步完善群众性冰雪体育运动标准体系,推动我国冰雪运动跨越式发展。

(节选自徐建华《用好冬奥标准,加冰雪经济》)

材料三

经济学家泰勒·考恩曾提出低垂的果实这一概念,用来指代非常重要却又唾手可得的物质财富——它们就像低低挂在枝头的果实,轻易就能摘下。这种现象,也出现在冬奥效应下快速生长的冰雪产业中。冬奥效应的红利总是有限的。对热头上的企业来说,实现可持续发展,避免过快地冰雪消融,它们必须攀上树梢、摘取更高处的果实。这并不是那么容易。一方面,要避免无序竞争,选择合适的果实摘取。冰雪产业有着庞大且复杂的产业链,而与欧美相比,中国尚处于较为初步的状态。即便有了冬奥这把火,还是有许多环节没有被点燃;但这也意味着中国的冰雪产业,仍然存在不少空白。像滑雪培训、冰雪度假、滑雪装备器材的生产销售等,都有望成为日后新的经济增长点。

投资者与其死磕某些热门赛道,抓着快被别人捏烂的果子不放,不如将目光放得更远一些,从冰雪产业链上下游的各个环节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着力点。巧妙利用资本力量一环一环打通冰雪产业链,才能够减少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形成良性的产业生态。另一方面,企业要提升自身实力,同时客观研判市场,减少从高处跌落的风险。北京冬奥会作为现象级的奥运赛事,能够在短时间内激起人们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但要培养稳定的消费习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想不被消费者抛弃,甚至把他们转变成真正的冰雪运动爱好者,企业必须拿出更优质的产品和更精细的服务。同时,除了行业内部相关企业发力,还得吸引更多外围企业加入,充实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叮嘱的,办冬奥不是一锤子买卖,不能办过后就成了寂静的山林。对于中国冰雪产业而言,冬奥效应带来的只是开始。

(节选自鲍宜静《后冬奥时期,冰雪产业能否摘到更高果实?》)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中国冰雪经济发展定基指数与环比指数呈正相关关系,定基指数越高,环比指数越高。
B.因为“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所以只要冬奥会持续发展,在它的带动效应下,我国的冰雪经济就会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
C.我国冰雪产业的发展需要用好“冬奥标准”,不断完善和建立我国的冰雪产业标准体系,更好满足大众多层次、多样化参与冰雪运动的需求。
D.我国的冰雪产业与欧美相比,起步太晚,没有庞大且复杂的产业链,相当缺乏竞争力,不可能竞争过其他国家。
2.根据材料相关内容推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冰雪经济发展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冰雪经济尽管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但依然呈现出爆发式增长,表明我国冰雪产业抵御经济危机的能力很强。
B.冬奥会开幕前夕,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专门下达11项冰雪运动国家标准计划项目,完善了群众性冰雪体育运动标准体系,使我国冰雪运动彻底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C.“冬奥效应”只是昙花一现,是“低垂的果实”,太轻易得到的东西就很容易失去。
D.我国的冰雪产业要想取得长足发展,企业方面应该提升自身实力,找准自己的定位,精准研判市场,摘取“合适的果实”。
3.根据以上几则材料的内容,让中国冰雪经济的发展走上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以下措施不合理的一项是(     
A.发挥“冬奥标准”的作用,完善和建立我国的冰雪产业标准体系,为冰雪运动的发展提供规范和技术支持。
B.冰雪产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建立产业链,避免无序竞争,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C.冰雪产业要提升自身实力,客观研判冰雪市场,寻找着力点,牢牢抓住消费者,吸引外围产业加入。
D.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也要注意游客安全,防止游客有从高处跌落的风险,从业者要时刻谨记“安全第一”,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2023-12-17更新 | 11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塑造与传播大国形象、诠释中华文明,离不开设计。如果说国家形象是通过可感可知的具体形象、事物体现的国家的文化传统、发展理念和综合国力,那么诉诸视觉形象的设计往往是国家形象的表征,是展示、传播国家形象的有效途径。

过去,瓷器、漆器、丝织品等传统的工艺设计诠释并传播了华夏文明,而现在,新时代的设计则更注重立足于传统文化的拓展与更新,并在技术进步中达到新高度,形成既有文化底蕴,又有时代感和亲和力的国家形象符号系统。

体现国家形象的设计,首先是一种内在的凝聚和认同,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表征。在荣典制度进一步健全的今天,作为国家最高荣誉载体的勋章、奖章和证书,其设计以图案和工艺表现相应荣誉内容,象征光辉史实、杰出贡献和可贵精神。如颁给外国人的友谊勋章,章体以金色、蓝色为主色调,采用和平鸽、地球、握手、荷花等元素,章链采用中国结、万年青、牡丹花、玉璧、兰草等元素,整体采用花丝镶嵌、掐丝珐琅等传统工艺手工制作。设计制作象征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友好团结、友谊长存,祝愿世界各国共同繁荣发展。

彰显国家形象的设计,也是发展理念和文明视野的生动诠释,在对外交流交往中影响深远。在北京APEC峰会、杭州G20峰会、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一系列主场外交活动中,相关艺术设计通过世界共通的视觉意象阐释国家立场,传播智慧理念,以鲜明的标识性承载深远的文化内涵,富有强大传播力和影响力。比如杭州G20峰会会标以为设计意象,寓示友谊之桥”“合作之桥”“未来之桥,体现同命运、共患难,携手前行的中国智慧和国际视野;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宴会迎宾大厅背景画《花开盛世》,不仅展现了盛世繁荣之景,也寓意百花齐放才能姹紫嫣红,传递出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核心理念。

另外,以艺术为基础,并与科学技术革新紧密结合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也代表着国家的创新创造活力,成为新时代国家形象的生动表达。例如港珠澳大桥的设计,既是可观可感的形象设计,也是开创了多项世界之最的技术设计,还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富有奋斗精神的国家形象,勇创世界一流的国家形象,互联互通、同心自信的国家形象的生动表达。在工业设计领域,国产大型客机C919、复兴号高速动车组等中国智造,也展现了富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国家形象,展现了在通往未来道路上行稳致远、追求卓越的国家形象。

我们要更加自觉把握设计阐释和传播国家形象的作用,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扎根人民生活,融会时代精神,勇于担当作为。以富有文化内涵、具有独创精神、把握时代脉搏的好设计服务人民,贡献人类社会,为新时代的国家形象代言。

(摘编自潘鲁生《为传播国家形象而设计》,《人民日报》2019年5月19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传统、发展理念和综合国力都属于国家形象,可以借助具体的形象和事物体现。
B.为新时代的国家代言的好的设计应该富有文化内涵、具有独创精神、能把握时代脉搏。
C.诉诸视觉形象的设计才是国家形象的最佳表征,因为它能有效展示、传播国家形象。
D.港珠澳大桥的设计是富有奋斗精神、勇创世界一流、互联互通、同心自信国家形象的表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二段由传统工艺设计对华夏文明的诠释和传播,过渡到新时代设计的特征,引出了下文。
B.文章以“友谊勋章”、G20峰会会标“桥”、《花开盛世》等例,论证了新时代的设计在外交活动中的影响。
C.文章结构为总分总,主要使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详尽地论述了设计阐释和传播国家形象的作用。
D.文章从三个层面论述了作为国家形象符号系统的新时代设计对阐释和传播国家形象的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友谊勋章”是颁发给为中外友好交流作出努力,有爱好和平精神的外国人的一种国家最高荣誉。
B.能够成为新时代国家形象生动表达的设计,是以艺术为基础,并与科学技术革新紧密结合的设计。
C.919客机、“复兴号”动车等“中国智造”展现了中国在工业设计领域里具有的创新创造活力。
D.《花开盛世》中盛放的百花能展现盛世繁荣之景,也能传递“尊重文明多样、携手共同发展”的理念。
2021-11-16更新 | 3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