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文学类文本体裁 > 其他散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76 题号:9933004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东篱

李汉荣

①说起来,我也算是个诗人,性情质朴、诚恳、淡远。古国诗史三千年,我最喜欢陶渊明。南山啊,东篱啊,菊花啊,田园啊,归去来啊,桑树颠啊,这些滴着露水粘着云絮的词儿,在我心里和笔下,都是关键词和常用意象。

②可是,翻检我自己,自从离开老家,进了城,几十年来,我没有种过一苗菜,没有抚摸过一窝庄稼,没有刨过一颗土豆,连一根葱都没有亲手养过。几十年了,没有一只鸟认识我,没有一片白云与我交换过名片,没有一只青蛙与我交流过对水田和稻花香的感受,没有一只蝈蝈向我传授民谣的唱法。那些民谣都失传了,只在更深的深山里,有几只蛐蛐,丢三落四哼着残剩的几首小调。

③其实,不说别的,就说我的鞋子吧,我的鞋子,它见过什么呢?见过水泥、轮胎、塑料、污水、玻璃、铁钉、痰迹、垃圾,见过无数的、大同小异的鞋子吧。

④从这阅历贫乏的鞋子,就可以看出我们是多么贫乏,就可以看出我们离土地、离故乡、离田园,离得有多么远,我们离得太远太远了。

我一次次钻进《诗经》里,寻找公元前的露水和青草,绿化、净化和湿化一下我龟裂的心魂;有时就一头扎进唐朝的山水里,吸氧,顺便闻闻纯正的酒香,在李白们的月夜走上几个通宵,揣上满袖子清凉月光,从唐朝带回家里,在沉闷办公室里,也放上一点清凉和皎洁,用以清火消毒,解闷提神,修身养性

⑥这些年,也许年龄渐长的原因,“拜访”陶渊明就成了我经常要做的事,动不动就转身出走,去渊明兄那儿,在东篱下,深巷里,阡陌上,桑树颠,有时就在他的南山,靠着一块石头坐下,久久坐着,一直到白云漫过来漫过来,把我很深地藏起来,藏在时光之外。

⑦我以为这就不错了,觉得也在以自己的微薄心智和诚恳情思,延续着古国的诗脉和诗心,延续着田园的意趣和意境,延续着怀乡恋土的永恒乡愁。

⑧直到2001年初夏的一天,我才突然明白:我的这些孤芳自赏、不无优越感的做法和想法,只是我的自恋,带着几分小资情调和审美移情的自恋,这自恋被一厢情愿地放大了,放大成了关乎诗史、文脉、乡愁的延续了。

⑨为什么是在那天,我才突然明白这些呢?

⑩那天下午,我回到老家李家营,立夏刚过,天朗气清,小风拂衣,温润暖和,我沿麦田里的阡陌,横横竖竖走了一阵,其实,若是直走,一会儿就到家,我想多走一会儿田埂,所以,横的、竖的阡陌我都走了个遍,横一下,竖一下,就在田野里写了好几个“正”字。因为我的父亲名叫正德。然后,我就到了家。

走进老屋院子,看见父亲正在维修菜园篱笆。他用竹条、青冈木条、杨柳树枝,对往年的篱笆进行仔细修补。菜园里种着莴笋、白菜、茄子、包包菜、芹菜,一行行的葱和蒜苗,荠荠菜算是乡土野菜,零星地长在路坎地角,像是在正经话题里,顺便引用几句有情趣有哲理的民间谚语。指甲花、车前草、薄荷、麦冬、菊、扫帚秧等花草,也都笑盈盈站在或坐在篱笆附近,逗着一些蛾子、虫子、蝴蝶玩耍。喇叭花藤儿已经开始在篱笆上比画着选择合适位置,把自己的家当小心放稳,揣在怀里的乐器还没有亮出来,就等一场雨后,天一放晴,它们就开始吹奏。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我忽然想起陶渊明的诗句。但是,此刻,在这里,在人境,结庐的,不是别的哪位诗人,是我父亲,是我种庄稼的父亲,是我不识字、不读诗的父亲。但是,实实在在,我的不读诗的父亲,在这人境里,在菜园里,仔细编织着篱笆,编织着他的内心,编织着一个传统农人的温厚淳朴的感情。我的不读诗的父亲,他安静地在人境里,培植着他能感念也能让他感到心里安稳的朴素意境。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当然,此时正值初夏,还不是采菊的时候,菊,连同别的花草和庄稼,都刚刚从春困中醒来不久,都刚刚被我父亲粗糙而温和的手,抚摸过和问候过,父亲还在它们的脚下轻轻松了土,培了土,以便它们随时踮起脚,在农历的雨水里呼喊和奔跑。而当到了删繁就简的秋天,夏季闷热的雾散去,头顶的大雁捎来凉意,我的父亲也会在篱笆边,坐在他自己亲手做的竹凳上,面对村子边漾河岸上的柳林,向南望去,他会看见一列列穿戴整齐的青山,正朝他走来,那是巴山,我们世世代代隔河而望的南山。

我突然明白了:我的不识字的父亲,正是他在维护陶渊明的“东篱”。

而我呢?我读着山水之诗,其实是在缓解远离山水的郁闷,同时用山水之诗掩护我越来越远地远离山水。我写着故园之词,其实是在填补失去故园的空虚,同时让故园之词陪着我越来越远地告别故园。我吟着东篱之句,其实是在装饰没有东篱的残缺,同时让东篱之思伴着我越来越远地永失东篱。

于是,在那天下午,我无比真诚地感激和赞美了我的父亲。是的,是的,我那不识字、不读诗的父亲,他不知道诗为何物,他不知道陶渊明是谁,但是,正是我的父亲,和像我的父亲一样的无数种庄稼的父亲们,正是他们,一代代的父亲们,延续和维护着陶渊明的“东篱”,延续着古国的乡愁和诗史……。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丢三落四哼着残剩的几首小调       丢三落四:丢这忘那
B.审美移情的自恋                           移情:把主观情感移到客观对象上
C.编织着他的内心                           编织:组织、构建
D.删繁就简的秋天                           删繁就简:去掉繁杂,趋于简明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③段列数我的鞋子“见过”的诸多事物,是为了表达对疏离乡土的遗憾之情。
B.第⑥段作者经常“拜访”陶渊明,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他逐渐萌生了归隐之心。
C.文章对父亲劳作与休憩景象的描绘,与作者那些“孤芳自赏”的做法形成了对比。
D.作者的寻找、领悟、反思与感激,是对“东篱”意蕴不断发现的过程,启人思考。
3.第⑤段语言表达富有特色,请结合具体语句加以赏析。
4.根据文意,文章标题“父亲的东篱”有怎样的含义?以此为题有什么好处?
2020·北京·模拟预测 查看更多[1]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最后一首诗

李修文

那年冬天,我在一座小县城中的医院里陪护病人,随着春节越来越临近,寒意日渐加深,大雾每一天都弥漫不止,这天早晨,待我在病房里揉着眼睛醒来,却听说同病房里的一个大姐放弃治疗,离开医院寻死去了。那大姐,原本是附近矿山里的出纳,因为早已无矿可采,她也就下岗了多年,虽说得了治不好的病,住在医院里也没有什么人来看她,但是,一天天的,她还是连说带笑的样子,许多时候,她都算得上泼辣。然而,即便如此,当我看过她留在病房中给一个可能前来的人写下的信,我也几乎可以肯定,她是真的出门寻死了。

果然,从此我再也没有见过她,奇怪的是,直到我离开那小县城,也没有什么人来接受她最后留下的那封信,我还记得,那封信,一直放在简陋病房里的电视柜上,病房里的人们闲来无事之时,总喜欢打开信封,抽出信纸来把玩说笑一会儿,时间长了,那封信便也越来越油腻和残破了,但是,好多年过去了,那封信,我却总也无法忘怀它,信的一开始,那大姐便说:我去死了,你可能会来,也可能不会来,我就只当你会来,反正,这是我最后一次写信给你了。紧接着,她回忆了她和收信的男人一起度过的童年和少年,再往后,她对当初错过他连说了三个对不起,可是,一下子又掉到了她刚刚回忆完的童年和少年里无法自拔,不可自抑地,她写起了当年跟那男人小时候一起在水库里划船的往事。写完了,她抄了一首词,李清照的《武陵春》,这才又说:你可能会来,也可能不会来,但我只当你会来,反正,这是我最后一次写信给你了。那大姐也许并不知道,被她在信里抄下的《武陵春》,其实也是李清照一辈子里写下的最后一首诗词: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所谓“扫处即生”,说的便是“风住尘香花已尽”这样的句子,扫除之处,又生新意,其意,大致相当于佛家所说的“缘尽之处,即是缘起之门”,然而,这不尽机缘,于李清照而言却是巨大的损耗——作此诗时,为了躲避金人的驱杀,李清照和众多北人一起南逃,先至杭州,再至金华,而丈夫赵明诚早已亡故,再看眼前,日复一日的哀鸿遍野仍在继续。前一年,李清照骤生大病,身旁的弟弟已经开始四处凑钱为她准备棺木,然而,她还是活了下来,那“扫处即生”的机缘亦随之而来:仍是为了活命与避难,她嫁给了当地人张汝舟,婚后未久,却发现张汝舟之所以收留她,为的只是将赵明诚遗留金石据为己有,按照当时律法,若是女子向官衙提出离异之讼,婚约就算被判无效,女方仍要身陷牢狱之灾,尽管如此,李清照依旧向官衙提出了离异诉状,一如她在给友人的求救信中所写:“猥以桑榆之晚景,配兹驵侩之下材。”

这一首《武陵春》,梁启超说其是感愤时事之作,明人叶文庄却紧紧抓住李清照再嫁而不放,直斥她:“李公不幸而有此女,赵公不幸而有此妇。”可是,我却只看见了一己之身的无力,无力举措,无力抗辩,唯一能够与这无力相匹配的,不是发足狂奔,也不是低头认罪,而是漫长的、损耗了全部气血的凝望——对,这个李清照,是写下过“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和“轻解罗裳,独上兰舟”的李清照,所以,此处的字字句句,其实是兰舟在凝望舴艋舟,是好日子凝望坏日子,说到底,就是那藕花深处的少女在凝望着乱世中的孀妇。春天也好,双溪也罢,请你们全都让位于这一场漫长的、损耗了全部气血的凝望吧:现在,这世上有两个李清照,一个看着另外一个,可是,现在的她们,既不打算顺从对方,也不再想要说服对方。

去年冬天,也是临近春节的时候,在从南京前往苏州的高铁上,我曾经接到过一条手机短信,回复过去之后才知道,当年,在河北小县城的医院里,那个放弃了治疗跑出医院去寻死的大姐,她留下的最后一封信,正是写给了给我发来短信的男人。天知道他是怎么找到我的呢?无论怎样,他还是找到了我,还说看过我的书,有一个问题,他一直想问我:尽管他一直都没能找到那大姐的遗体,但他的确早已去那小医院里取回了她留给自己的信,现在,好几年过去之后,他想为她修一座衣冠冢,以此来好好安葬她,他还想在她的墓碑上刻下几句话,所以,他想问问我,那大姐的墓碑上,到底应该刻下哪几句话才好呢?问题来得太突然,一时之间,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他。不过,没过多久,我所乘坐的高铁疾驰着经过了一条并不宽阔的河流,晦暗的天光下,河流上的几艘机动船缓慢地向前行驶着,却近乎停滞,远远的,一座工厂的围墙外,倒是有几棵梅树被大风摧折,梅花们便纷纷跌落,再被大风席卷着奔入了河水,一下子,我想起了那大姐最后的一封信,如遭电击一般,我片刻不停,给远在河北的男人发去了短信,我对他说,那大姐的墓碑上应该刻下的话,其实也是她最后留给他的那几句话:你可能会来,也可能不会来,但我只当你会来。对,就是这几句:你可能会来,也可能不会来,但我只当你会来。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题目“最后一首诗”,既指李清照的《武陵春》,也可指大姐在信中留下的文字:“你可能会来,也可能不会来,但我只当你会来。”
B.文章开篇故事切入自然,作者用朴实细腻的文字简单地交代了大姐的经历,重点以“那封信”展现出了大姐的人生际遇。
C.文章以佛家禅语“缘尽之处,即是缘起之门”引出李清照的人生转变,也暗含着她在国破家亡中以佛学来纾解苦痛的人生选择。
D.作者看到梅树被大风摧折,梅花跌落入河流的场景,引出了下文作者关于墓志铭的回复,同时拓宽了生命主题的语义空间。
2.下列对本文语言表达艺术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李清照的《武陵春》为线索,实现了由大姐故事到李清照故事的过渡,语言顺畅自然,写作内容跨度大,但没有突兀之感。
B.作者通过《武陵春》来讲述李清照的故事时,诗文典故信手拈来,语言丰赡俊美又含蓄有致,起到了言简意赅、辞近旨远的效果。
C.文章写“你可能会来,也可能不会来,但我只当你会来”时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既有突出强调的作用,又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
D.文章叙写那大姐的故事时,人物形象立体丰满,故事性强,运用首尾呼应等技巧,散文在叙事时呈现出了一种“小说化”的倾向。
3.通读全文,“漫长的、损耗了全部气血的凝望”中的“凝望”你如何理解?
4.本文讲述大姐故事时插入了李清照的故事,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2022-05-05更新 | 20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春天的第一朵鲜花

谢云

①当我在沉闷的钟声里醒来,漫不经心地推开那扇因经年的岁月而变得滞重喑哑的房门,看见天井里那株矮小的迎春,在寒凉的淡雾中绽出一星浅黄的花朵时,心里仿佛被什么细小的东西猛叮了一下。在一种莫名其妙的激动和颤栗中,我深深地吸了一口冷冽透骨的空气。

②我知道,春天来了。春天真正地来了,这来到我天井中的第一朵鲜花,以其淡雅的馨香和宁静的妩媚,默默地告诉了我这一消息。春天来了,天空将又一次飘满缤纷的风筝和鸟鸣;春天来了,大地将因此又一次盛满绿草和歌声。

③而我知道,每一年的春天,是必得要穿过最寒冷的日子,才能抵达世界,抵达生命的内心,就像我们的青春,是必得经历许多令人难以忍受的寂寞、痛苦和忧伤的浸泡,才能走向成熟和丰盈。那么,这朵尚未完全乍开的拘谨的小花,这束在清晨的凉风中闪烁摇曳的微光,又是经历了怎样的泥泞和坎坷,怎样的风霜雨雪,才抵达我这简朴的天井里的呢?

④记得前些天,在火炉边计算着春来的日子时,窗外还涌动着阴森的寒流。记得昨夜的梦中,还有不断的风雪将我一次次喊醒。而更远的一些时候,当我看到这些在漫天风雪中瑟瑟颤抖的纤细枝条时,还曾情不自禁地为它们那美好而脆弱的生命担心不已。然而现在,春天却如此真实地到来了。这朵鲜花,也如此真实地到达春天,到达我的血液和灵魂了。

⑤这是怎样一种令人感动的变更啊!

⑥面对着那带露浅笑的小巧面孔,我不禁想起不算太长的生命旅程中,经历的一次次艰辛和喜悦——那声在雪地深处响起的微弱而真切的轻声呼唤,那双在我快要绝望地放弃时伸来的援助之手,那盏在我只想躺在地上,不愿再起来行走时燃旺的耀眼明灯……这样简单而真实的关爱,这些微弱而深刻的光芒,曾像这朵首先来到春天的鲜花一样,激励着我再一次奋然前进。对于我们平凡而卑微的生命来说,这,该是多么令人欣悦、感恩的幸福啊!

⑦又想起去年夏天,在涪江边散步时的情形,流经我身边的这条著名河流,其实还算不上什么壮阔,也许,只有在它历尽千辛万苦,抵达遥远的嘉陵江,并汇入长江后,才会令人想起诸如伟大、雄浑之类的赞美言辞。但我知道,我清楚地知道,在更为遥远的另一个地方,在它的源头,那叫雪宝顶的冰峰间,它又是怎样一点一滴地聚敛着微弱的生命。就像我知道,这来到春天的第一朵鲜花,在开放出令人侧目的绚丽光彩前,它所经历的痛苦挣扎和血泪艰辛。

⑧其实,在任何一种博大的辉煌背后,都掩藏着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苦痛和艰辛。也许正因为那苦痛和艰辛,那博大,那辉煌,才更令人敬慕、向往、尊崇。就像我们的生命,是必得要经历漫长的跋涉和坎坷,才能到达那风光迷人的峰顶。而那峰顶,也只有经过期待和失望的磨砺,才会更加美丽迷人。

1.“春天的第一朵鲜花”为什么使作者产生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激动和颤栗”?
2.“这朵鲜花,也如此真实地到达春天,到达我的血液和灵魂了”的含意是什么?
3.文章的题目是“春天的第一朵鲜花”,作者在第六、七两段却不惜用大量笔墨来写记忆中的另一些事情,请分析这样写会产生怎样的效果。
4.本文作者借“春天的第一朵鲜花”要告诉我们的哲理是什么?
2020-08-19更新 | 7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河流静寂

安宁

一条河,要走多远,才能抵达一个遥远的村庄呢?会像一个人的一生那样长吗?还是一株树?历经成百上千年,依然向着它未能抵达的天空茂密地生长。再或是从大地的深处,从某个神秘的山谷里,流溢而出,又穿越无数个村庄,途经无数的森林,才成了某一个村庄里的某一条河流。也或许,一条河与一个村庄,是上天注定的爱人,它们未曾相见,却早已相恋,于是便用尽了平生的力气,去完成这一场浪漫的相遇。

②而不知来自何处的沙河,就是这样爱上我们村庄的吧?没有人知道沙河来自何处,又流向哪里。村庄里最年长的人,也只能模糊地说出沙河所流经的村庄,除了我们的孟庄,还有邻近的张庄、李庄,或者王庄,这些村庄的名字,如此的平淡朴质。如果我可以飞到天空,俯视这一片被沙河穿行过的大地,一定会看到那些大大小小的村庄,有着几乎千篇一律的容貌。它们被一块一块整齐划一的农田安静地包裹着,像是一只只蹲踞在地上悠闲吃草的黄牛。那一栋栋紧靠在一起的房子里,有炊烟袅袅地升起,是这些有着浓郁烟火气息的炊烟,让大地上面目模糊的村庄,变得灵动起来,不仅有了生机,还有了温度和一抹让人眷恋的柔情。

③而那条从未知的远方浩荡而至的河流,或许在每一个村庄,都有一个不同的名字,人们将它流经的那一段,当成自己村庄的一个部分。至于这条河流在另外的一些村庄,或者旷野和荒原上,有怎样的故事,又历经怎样的曲折,都无关紧要。在时间的汪洋中,它们最终化为人们口中的传奇。

④就像环绕着我们村庄的沙河,只是因为河底的沙子太多,冬天断流后,会裸露出全是黄沙的河床,便被扛着锄头经过的某个老人,很自然地称之为沙河。夏日的傍晚,躺在席子上仰望浩淼星空的孩子,会好奇地追问与银河一样神秘的河流的传说。摇着蒲扇倾听虫鸣的老人,总会顺口扯一段关于沙河的故事,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日日在沙河的两岸上演。

⑤从沙河对岸的村庄里嫁过来的女人们,不过是隔着一条不太宽阔的沙河,站在自家的平房上,甚至能够看到娘家屋檐上停落的两只鸽子,或者一排飘摇的茅草。黄昏,暮色四合,还有女人沿街呼唤孩子回家吃饭,那孩子或许就是本家的侄子,出嫁的时候还曾给她抱过鸡的。但对于女人来说,沙河依然像银河一样,将她与做女儿时的幸福时光,给面无表情地切割开来。除非逢年过节,因为忙碌自家的琐碎与生计,村里的女人们很少会跨过河去,到娘家去空手走上一圈。回娘家,那意味着需要郑重其事地提一包不显寒酸的礼物和一箩筐准备好的漂亮话,才能跨进家门。否则,那将会给以后的交往,带来扯不清的烦恼。那些烦恼像盖了多年的棉被,里子上起了毛球,在冬天的夜里,摩擦着粗糙的肌肤,让人辗转反侧,无法入眠。

⑥母亲过沙河的次数,却是比别人要多一些,她和我的父亲常常一言不合便争吵起来。每一次与父亲冷战,母亲都会红着眼圈拉起我,悄无声息地走出家门,走向那条正在午后的阳光下安静闪烁的沙河。

⑦沙河里的水,在夏日的风里,哗啦哗啦地流淌,如果闭上眼睛,会以为那是风吹过树林发出的响声。正午,河的两岸静悄悄的,一个人也没有。就连知了也暂时停止了鸣叫,躲到树叶里小憩。对岸有一只老狗,蹲在高处的土坡上,不声不响地俯视着河水缓慢向前。河的中央,有一两片被虫子啃噬得千疮百孔的梧桐树叶,正打着旋亲密地缠绕在一起,一会儿又被冲刷到两岸,并被丛生的杂草拦住,无法浮动。鱼儿在清澈的河底欢畅地游来游去,它们从不会像落叶一样飘向远方,它们贪恋这一方水土,好像这里是它们永久的家园。一条鱼有没有故乡呢?它某一天跟着喜欢的恋人离去,生儿育女,繁衍新的家族,还会不会再回到这一片澄澈的水域,并想起曾经有一个红着眼圈的妇人,牵着小女儿的手,越过清凉的河水,与它擦肩而过?

⑧整个黄昏的晚霞,都落进了河里,河水便红得似火,好像正在燃烧的天空,我和母亲小心翼冀地趟水向前,那团五光十色的火,便在水里跟着震动。于是整条河都动荡起来,似乎有什么隐秘的故事即将发生。一只鹰隼尖叫着划过被晚霞铺满的天空,一列大雁排着长队浩荡地穿过村庄,一切声息都在黄昏中下落,沉淀。大地即将被无边的黑色幕布,悄无声息地罩住。

⑨静寂中,沙河的水声,从地表的深处向半空中浮动,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大,直至最后,风吹过来,整个的村庄里,只听见一条河流自遥远的天地间喷涌而出,而后沿着那广袤的田野不息地流淌,向前,掩盖了尘世间所有的悲欢。河流的两岸,女人找寻孩子回家的呼唤,一声一声,又响起来了。

(选自《散文选刊》2021年第8期,有删改)

1.第①段画线句给人以新奇感,请加以赏析。
2.第④⑥段两次提到“银河”,用意有何不同?
3.第⑦段对“鱼儿”的描写富有深意,请加以分析。
4.你认为《散文选刊》中的“自然笔记”和“心灵故事”两个栏目哪个更适合刊发本文?结合文章内容阐述你的理由。
2022-04-13更新 | 9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