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西省部分学校(三重教育)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物理试题
山西 高一 阶段练习 2023-12-21 13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力学、物理实验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 关于机械运动的描述,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处于永恒的运动中,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B.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是由所研究的问题的性质决定的
C.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以不同
D.研究一个物体运动时,若物体上各点运动情况完全相同,但物体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从描述物体的运动角度看,物体不能视为质点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2. 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我国杭州举行,田径比赛使用400米标准跑道,下图为400米标准跑道简化示意图,400米指的是跑道内圈的长度,内圈跑道由直道部分和两个半圆组成,直道部分长度为87m,半圆的半径为36m,A点为直跑道的起点,B点为直跑道的中点,假设某同学在该跑道内圈上进行训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若起跑点为A且该同学完成5000m长跑训练,则他全程的位移大小为87m
B.若起跑点为B且该同学完成5000m长跑训练,则他全程的位移大小为36m
C.若起跑点为A且该同学完成10000m长跑训练,则他全程的位移大小为72m
D.若该同学完成10000米长跑训练,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为0
2023-12-21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部分学校(三重教育)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物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3. 以下有关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静止的物体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
B.运动的物体不可能受到静摩擦力
C.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可能对物体做正功
D.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或相同
2023-12-20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部分学校(三重教育)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物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4. 小明同学各科成绩优异,他热爱读书,喜欢思考,更积极动手做实验。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滴水计时装置,在水龙头正下方距出水口0.45 m处放置一盘子,调节水龙头使水滴离开水龙头时速度为0,且使水滴与盘子的撞击声均匀发出。某时刻当他听到撞击声音的同时把此时与盘子撞击的水滴记为第1滴水,第1滴水的上方还有三滴水,依次标记为第2、第3和第4,此时第4滴水正在离开水龙头,g取10m/s2,对于此刻的水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4个水滴之间的间距相等
B.第2滴水与第4滴水之间的距离为0.25m
C.第1滴与第2滴之间的距离比第2滴与第3滴之间的距离大0.10m
D.第2滴水与第4滴水之间的距离和第2滴与第1滴水之间的距离的比值为5:3
2023-12-21更新 | 19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部分学校(三重教育)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物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5. 如图所示,倾角为37°的斜面上有一质量为1kg的木块,木块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下匀速运动,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0.25,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已知sin37° = 0.6,cos37° = 0.8,则推力F大小最接近的数值是(     
A.3NB.4NC.5ND.6N
2023-12-21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部分学校(三重教育)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物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6. 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一共运动了6s,已知前4秒的位移为6.4m,后4秒的位移为8.0m,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初速度为0B.物体的加速度为0.4m/s2
C.前3秒内的位移为2.8mD.第3秒内的位移为1.7m
2023-12-21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部分学校(三重教育)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物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7. 如图所示,一半径为R、质量为5m的光滑半球放在水平地面上,O为其圆心,在O点的正上方处固定有一光滑钉子A,一长度为2R的细绳跨过钉子,细绳两端连有两个质量都为m的小球,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小球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为g,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钉子受到细绳的拉力等于2mg
B.绳子的拉力为
C.地面对半球的支持力为6mg
D.半球对小球的支持力为
2023-12-21更新 | 21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部分学校(三重教育)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物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8. 如图所示,为一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图中虚线把图像与两坐标轴所围面积等分为7等份,总的运动时间为t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中经过第1块面积所用时间为
B.物体运动中经过前2块面积所用时间为
C.物体运动中经过前3块面积所用时间为
D.物体运动中经过第3块面积所用时间为
2023-12-23更新 | 17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部分学校(三重教育)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物理试题

二、多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多选题 | 适中(0.65)
9. 如图所示,两个轻弹簧aba的上端挂在天花板上,下端挂有质量的小物块A,b的下端连有质量的小物块B,弹簧的原长分别为 ,劲度系数分别为 重力加速度g取10m/s2,A、B两物块可以视为质点,弹簧形变均在弹性限度内,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弹簧的总长度为0.9m
B.两个弹簧的总长度为1.05m
C.若把两个弹簧的位置互换,弹簧的总长度变小
D.若把两个弹簧的位置互换,弹簧的总长度不变
2023-12-20更新 | 29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部分学校(三重教育)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物理试题
多选题 | 适中(0.65)
10. 如图所示,高铁显示屏上显示的是某时刻高铁的瞬时速度,此时某同学坐在高铁上窗户边看到列车正在经过一里程碑,高铁又前进了3个里程碑时,显示屏上显示速度是54km/h,已知相邻里程碑间距为1km,把高铁的运动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铁的加速度大小为0.167 m/s2
B.高铁的加速度大小为0.177 m/s2
C.高铁还需要行驶约674m才能停下来
D.高铁还需要行驶约678m才能停下来
2023-12-20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部分学校(三重教育)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物理试题
多选题 | 适中(0.65)
11. 如图所示,两个半圆柱A、B紧靠着静置于水平地面上,其上有一光滑圆柱C,三者半径均为R。C的质量为m,A、B的质量都为,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现用水平向右的力F拉A,使A缓慢移动,直至C恰好降到地面。整个过程中B保持静止,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C对B的压力的竖直分量一直减小
B.A所受到的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不变
C.B所受地面的摩擦力一直增大
D.拉动A的拉力F不变
2023-12-21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部分学校(三重教育)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物理试题
多选题 | 适中(0.65)
12. 如图为一物体在水平面上的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已知物体在3t时刻返回出发点,有关该物体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0~t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与t~3t时间内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3
B.t=2t时刻的速度为
C.在0~3t时间内物体距离出发点最远距离为
D.返回出发点时的速度大小为-2v0
2023-12-2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部分学校(三重教育)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物理试题

三、实验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实验题 | 适中(0.65)
13. 某同学做“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在平直木板上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所在位置,O为橡皮绳的结点,OBOC为细绳,两条细绳上都接有力的传感器,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力的示意图,F1F2为两细绳共同作用使O点达到某位置时力的传感器记录的两力的大小和方向,F'为单独作用时力的大小和方向。
   
(1)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
(2)以下步骤中必须的是______
A.两细绳的拉力方向一定沿木板平面
B.两细绳的夹角一定大于90°
C.两细绳缓慢把O点拉到一定位置时必须记录O点位置
D.在乙图中作力的图示必须采用同一标度
(3)某次实验中把结点O拉到某位置,此时OBOC两细绳方向垂直,若此时保持O点位置不变且OB的方向不变,转动OC使OBOC间的夹角变大,则OB的拉力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23-12-20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部分学校(三重教育)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物理试题
实验题 | 适中(0.65)
14. 如图所示,为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装置,小车在槽码的牵引下从静止开始运动,回答以下问题。

(1)本次实验是否一定需要把长木板左端垫高来平衡摩擦力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2)如果打点计时器选用的是电火花计时器,则该打点计时器需要的交流电压为______(选填“6V”或“220V”)。
(3)某次实验得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交流电的频率是50 Hz,s1=7.05cm,s2=7.68cm,s3=8.33cm,s4=8.95cm,s5=9.61cm,s6=10.26cm,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得出小车的加速度 a=_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如本次实验中交流电的频率大于50Hz,而我们计算时按50 Hz计算,则计算出的加速度比真实值______(选填“偏大”“ 偏小”或“不变”)。
2023-12-21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部分学校(三重教育)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物理试题

四、解答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解答题 | 适中(0.65)
15. 如图所示,质量为3kg的物体A放在倾角为α = 53°的斜面上,A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μ = 0.25,斜面上端固定一定滑轮,连接A的细绳沿斜面绕过定滑轮与其他两根轻绳系在结点O点,细绳倾斜部分与竖直线夹角θ = 37°,O点右侧细绳水平,物体B的质量为2kg,g = 10m/s2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sin37° = cos53° = 0.6,cos37° = sin53° = 0.8,求:
(1)细绳对A的拉力及斜面对A的摩擦力大小及方向;
(2)若改变B的质量,使A保持静止,求B的质量范围。
2023-12-21更新 | 17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部分学校(三重教育)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物理试题
解答题 | 适中(0.65)
16.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7°斜面底部一物体以v0 = 20m/s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运动达到最高点C,物体向上运动中途经AB两点的时间为0.6s,已知经过A点的速度是经过B点的3倍,物体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μ = 0.25,重力加速度g = 10m/s²,sin37° = 0.6,cos37° = 0.8,求:
(1)物体从A点到最高点C的距离;
(2)物体从出发点到经过A点的时间(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023-12-24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部分学校(三重教育)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物理试题
解答题 | 适中(0.65)
17. 中国科技迅猛发展,AI智能驾驶使得汽车具有自动测速和自动跟车调速功能。如图所示,两辆智能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前车B的速度为后车A的速度为时刻A向前车B发射一超声波脉冲信号,脉冲信号被前车反射后在t=0.34s被后车接收到,后车立刻启动刹车系统,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到两车速度相等时停止刹车,已知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
(1)后车刹车时两车之间的距离;
(2)两车速度大小相等时两车之间的距离。
2023-12-21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部分学校(三重教育)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物理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力学、物理实验

试卷题型(共 17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8
多选题
4
实验题
2
解答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力学
1,2,3,4,5,6,7,8,9,10,11,12,15,16,17
2
物理实验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85质点  已知物体运动情况判断参考系单题
20.85路程和位移的计算单题
30.65判断是否存在静摩擦力及其方向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方向  判断某个力是否做功,做何种功单题
40.65连续相等时间内的运动比例规律单题
50.65利用平衡推论求力  正交分解法解共点力平衡单题
60.65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的计算  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关系式单题
70.65直接合成法解决三力平衡问题  整体法与隔离法结合处理物体平衡问题  用相似三角形解决平衡问题单题
80.65连续相等位移的运动比例规律单题
二、多选题
90.65弹簧的串联与并联
100.65位移速度公式的推导与简单应用
110.65整体法与隔离法结合处理物体平衡问题  平衡问题的动态分析
120.65v-t图象斜率的物理意义、利用v-t图象求加速度  v-t图象面积的物理意义、利用v-t图象求位移
三、实验题
130.65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原理和实验步骤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注意事项和误差分析
140.65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器材和原理  用逐差法计算加速度
四、解答题
150.65直接合成法解决三力平衡问题  斜面上物体受力平衡的问题
160.65物体在粗糙斜面上滑动
170.65变速物体追匀速物体  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关系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