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 卤素及其化合物 > 氯及其化合物 > 氯气 > 氯气的制法 >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题型: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18 题号:14783306
Ⅰ.煤的综合利用,是推进能源革命的重要方向。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煤经过操作X可获得出炉煤气、焦炭、煤焦油等产品,操作X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出炉煤气中含有丙烯(),医用口罩中对阻挡病毒起关键作用的是熔喷布(主要原料是聚丙烯),由丙烯在一定条件下制取聚丙烯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合成气,进而可制备乙二醇(),乙二醇与乙醇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同系物。
Ⅱ.1,2-二氯乙烷(CH2ClCH2Cl)外观为无色或浅黄色透明液体,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碱性条件下水解程度较大,主要用作氯乙烯(聚氯乙烯单体)制取过程的中间体。实验室制备1,2-二氯乙烷的主要原理:C2H5OHCH2=CH2+H2O;Cl2+CH2=CH2→CH2ClCH2Cl。     

(4)B装置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
(5)根据制备原理需控制温度,G装置中应该添加的仪器是___________
(6)D装置中多孔球泡的作用是___________
(7)A装置橡皮管的作用___________
(8)D装置排出尾气可以通过盛有___________、NaOH溶液的洗气瓶进行吸收。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为验证氧化性Cl2>Fe3+>SO2,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和A中加热装置已省略,气密性已检验)。    

已知:Na2SO3+H2SO4=SO2↑+Na2SO4+H2O
实验过程:
I.打开弹簧夹K1~K4,通入一段时间N2,再将T型导管插入B中,继续通入N2,然后关闭K1、K3、K4
Ⅱ.打开活塞a,滴加一定量的浓盐酸,给A加热。
Ⅲ.当B中溶液变黄时,停止加热,夹紧弹簧夹K2
Ⅳ.打开活塞b,使约2mL的溶液流入D试管中,检验其中的离子。
Ⅴ.打开弹簧夹K3、活塞c,加入70%的硫酸,一段时间后夹紧弹簧夹K3
Ⅵ.更新试管D,重复过程Ⅳ,检验B溶液中的离子。
Ⅶ.实验结束后,打开弹簧夹K1~K4,再通入一段时间N2,然后拆卸,洗涤,整理仪器。
(1)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步骤Ⅲ中溶液变黄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能说明氧化性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棉花中浸润的溶液是___________
(4)过程Ⅶ的目的是___________
(5)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完成了上述实验,结论如下表所示。他们的检测结果一定能够证明氧化性的是___________(填“甲”、“乙”、“丙”)。

过程ⅣB溶液中含有的离子过程ⅥB溶液中含有的离子
既有Fe3+又有Fe2+有SO
有Fe3+无Fe2+有Fe2+
有Fe3+无Fe2+有SO

(6)将B中的溶液换成100ml FeBr2溶液并向其中通入2.24LCl2(标准状况下),若溶液中有被氧化成单质,则原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该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024-05-08更新 | 110次组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实验室用浓盐酸和MnO2制Cl2,并以干燥的Cl2为原料进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FeCl3易潮解、易升华
(1)装置B、C中应盛放的溶液分别为__________
(2)从A装置导出的气体若不经过C装置而直接进入D管,将对实验产生的不良后果是_____
(3)写出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写出D中的反应方程式:_____
(4)F装置所起的作用是_____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中盛装浓盐酸的实验仪器是分液漏斗
B.实验时,先点燃A处的酒精灯,让氯气充满装置,再点燃D处的酒精灯
C.E处固体是Fe3O4
D.用廉价的石灰乳吸收氯气可制得漂白粉: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2023-06-08更新 | 153次组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DCCNa(   )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消毒杀菌剂。它常温下为白色固体,难溶于冷水,受热易分解。实验室利用NaClO溶液和氰尿酸()溶液反应制备DCCNa,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装置A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当装置B的三颈烧瓶内液面上方有黄绿色气体时,再加入氰尿酸溶液。并在整个过程中不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其原因是___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B的温度必须保持为7~12℃,pH控制在6.5~8.5的范围。若温度过高,pH过低,会发生副反应生成等,写出该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5)装置C的试剂可选用___________(填标号)。
a.                           b.NaCl                                 c.                      d.
(6)反应结束后,装置B中的浊液经过滤、___________、干燥得DCCNa粗产品。
(7)有效氯含量是判断产品质量的标准。通过下列方法测定有效氯含量的原理为:



准确称取1.2000g样品,配成250 mL溶液;取25.00mL上述溶液于碘量瓶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和过量KI溶液,密封在暗处静置5min;用0.1000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黄色,加入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终点,消耗溶液20.00mL。该样品的有效氯为_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该样品的有效氯)。
2023-09-01更新 | 122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