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反应原理 >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 化学反应的速率 > 化学反应速率计算
题型: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6 题号:18141368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将0.10molMnO2粉末加入到40mLH2O2溶液中,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①该实验放出气体的总体积是_______mL。
②A、B两点反应速率较慢的为_______点,理由是_______
③H2O2的初始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已知:Fe3+和Cu2+也能作为H2O2分解的催化剂,为了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设计了如下图甲、乙所示的实验。

①定性分析:如图甲可通过观察_______,定性比较得出结论。小红认为此方案还需要进一步控制变量,提出可将试剂CuSO4更换为_______(填化学式)。
②定量分析:如图乙所示,实验时均以生成40mL气体为标准,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忽略。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CO2和SO2的大量排放会对环境产生影响,科学家在积极探索用化学方法吸收并综合利用CO2和SO2
I.重整吸收CO2.主要反应如下:
①CO2(g)+CH4(g)2H2(g)+2CO(g) -Q1(Q1大于0)
②CO2(g)+H2(g)H2O(g)+CO(g) -Q2(Q2大于0)
在容积固定的某密闭容器中,反应物投料比按n(CO2):n(CH4)=1:1发生上述反应,CO2、CH4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1)根据消耗情况可以判断:图中曲线___________(选填“A”或“B”)表示C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趋势。提高CH4的平衡转化率的措施为___________(列举一条)。
(2)图中X点的v(CH4,正)___________v(CH4,逆)。(选填“>”、“<”或“=”)若起始c(CO2)=2mol·L-1,反应至5min时,CH4的转化率到达Y点,且c(H2)为0.2mol·L-1,则0~5min内H2O(g)的平均反应速率v=___________mol·L-1·min-1
II.ZnO悬浊液吸收SO2,再催化氧化得到硫酸盐。
向ZnO悬浊液中缓缓通入SO2,SO2吸收率及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已知:ZnSO3微溶于水,Zn(HSO3)2易溶于水。

(3)在0~10min,溶液pH几乎保持不变,该阶段主要产物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在30~40min,SO2吸收率迅速降低,该阶段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调节吸收SO2所得溶液的pH为4.5~6.5,缓缓通入O2,则溶液pH将_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023-04-07更新 | 253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在一容积为4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4mol的N2和1.2mol的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N2(g)+3H2(g) 2NH3(g ) △H<0,反应中NH3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情况如右图:

(1)根据上图,计算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平均反应速率v(H2)为____________mol/(L·min)。
(2)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__,随温度的升高,K值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
(3)反应达到平衡后,第5分钟末,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若改变反应温度,则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可能为______________
A. 0.20 mol/L            B. 0.12 mol/L            C. 0.10 mol/L        D. 0.08 mol/L
(4)反应达到平衡后,第5分钟末,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若只把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平衡___________________移动(填“向逆反应方向”、“向正反应方向”或“不”),化学平衡常数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在第5分钟末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后,若在第8分钟末达到新的平衡(此时NH3的浓度约为0.25 mol/L),请在上图中画出第5分钟末到此平衡时NH3浓度的变化曲线___
(6)在三个相同容器中各充入1 molN2和3molH2,在某一不同条件下反应并达到平衡,氨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曲线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
A.图Ⅰ可能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P2>P1
B.图Ⅱ可能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P1>P2
C.图Ⅲ可能是不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T1>T2
D.图Ⅱ可能是同温同压下,催化剂性能对反应的影响,且1>2
2016-12-09更新 | 358次组卷
解答题-无机推断题 | 适中 (0.65)
【推荐3】石油经分馏后可以获得汽油、煤油、柴油等含碳原子少的轻质油,但其产量难以满足社会需求,而含碳原子多的重油却供大于求。因此,需要通过催化裂化过程将重油裂化为汽油等物质,再进一步裂解,可以获得很多重要的化工原料。
以十六烷为例了解这一过程:(十六烷)A(辛烷)+B(辛烯);AC+D(丁烷)
D(丁烷)继续分解可制得多种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D(丁烷,g);D(丁烷,g)
Ⅰ.向一体积为5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丁烷,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作用下发生上述2个分解反应,测得丁烷、甲烷的物质的量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

(1)下列数据中___________(填标号)不随时间变化能表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A.碳原子总数B.总压强C.密度D.平均摩尔质量
(2)0~4 min内,乙烷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在该条件下,丁烷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__
Ⅱ.关于A—D及D分解所得的有机物有如下问题:
(3)B中含有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_(写结构式)。
(4)A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一种的分子结构中存在6个甲基,写出它与氯气进行一元取代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5)Q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可能得到的有机物共___________种,如果每一种有机产物生成量均相等,则3 mol Q需要与___________mol氯气反应。
Ⅲ.P可通过加聚反应获得H。(一种常见的合成纤维——丙纶)及其他常见有机物E、F、G,过程如下图:

(6)写出H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
(7)M既是G的同分异构体,又是F的同系物,满足此要求的有机物M共有___________种。
2023-07-08更新 | 18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