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 卤素及其化合物 > 氯及其化合物 > 氯气 >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题型: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1 题号:21880865
利用下列装置可进行物质或元素性质的探究实验。

Ⅰ.验证氯、碳、硅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1)已知圆底烧瓶B中装有固体,试管C中装有溶液,装置连接顺序为A→B→C,则A中所装试剂的化学式是______
(2)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3)C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4)通过以上实验说明氯、碳、硅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其判断的理论依据是______
Ⅱ.通过置换反应验证氯、硫的非金属性强弱,设计装置连接顺序为A→B→C→D。
(5)C试管中盛装的溶液不能选择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硫化钠溶液       b.亚硫酸钠溶液       c.氢硫酸
(6)圆底烧瓶B中产生气体(无需加热装置)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7)证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8)D装置是盛有氢氧化钠溶液,该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是实验室中一种常见的化学试剂,也是生产生活中常用的净水剂。熔点为306℃,沸点为315℃,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巴中中学某化学兴趣设计以下装置,制备

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为使实验顺利进行,可将仪器a更换为恒压滴液漏斗(如上图),更换后优点是___________
(2)试剂“X”是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
(3)硬质玻璃管直接连接收集器的优点___________
(4)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A处酒精灯,当___________时,再点燃D处酒精灯。
(5)装置F作用是吸收多余氯气和___________,氯气和碱石灰反应时,若有0.71g氯气被氧化成次氯酸盐,1.42g氯气被氧化成氯酸盐,则被还原的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
2024-01-31更新 | 57次组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某小组同学用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备Cl2的过程中(装置如下图所示),观察到氯气不再逸出时,固液混合物A中仍存在盐酸和MnO2

(1)发生装置中制取Cl2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①根据离子方程式,分析固液混合物A中仍存在盐酸和MnO2的原因。
i.随c(H+)降低或c(Mn2+)升高,MnO2氧化性减弱。
ii.随c(Cl)降低,___________
②补充实验证实了①中的分析。   
序号实验加入试剂现象
较浓硫酸有氯气
a有氯气
a和b无氯气
a是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
(2)除杂装置①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浓硫酸B.饱和NaCl溶液
C.饱和NaHCO3溶液D.NaOH溶液

(3)将虚线框中的收集装置补充完整___________
(4)尾气处理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5)如果制取出3.55gCl2,被氧化的HCl的质量是___________g。
2024-01-07更新 | 33次组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可用于面粉的漂白和杀菌。已知:为黄色油状液体,熔点为﹣40℃,沸点为70℃,95℃以上易爆炸。
Ⅰ.实验室可用溶液反应制取,所用装置如下:

完成下列填空:
(1)三卤化氮 ()的分子空间构型与相似,其空间构型_______,热稳定性比强的_______在热水中立刻反应,反应液有漂白性,同时生成另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写出此过程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仪器D的作用是_______
(3)向蒸馏烧瓶内的溶液中通入过量,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待反应至油状液体不再增加,关闭装置A、B间的止水夹,控制水浴加热的温度范围为_______,将产品蒸出。
Ⅱ.待反应结束,为测定溶液中残留的的物质的量浓度,进行如下操作:
ⅰ.取蒸馏烧瓶中的反应液25.00mL,加入过量饱和溶液充分反应后,再加入过量30%的NaOH溶液,微热。
ⅱ.用的稀硫酸吸收产生的,得到溶液A。
ⅲ.用的NaOH标准液滴定溶液A至滴定终点,消耗VmLNaOH标准液。
(4)滴定至终点时溶液中溶质仅有,用含V的代数式表示残留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
(5)为减小误差,滴定时最适宜的指示剂为_______(选填序号)。
a.酚酞       b.甲基橙       c.石蕊       d.淀粉溶液
2022-11-30更新 | 12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