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反应原理 >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 化学反应的速率 > 化学反应速率计算
题型: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1 题号:22740682
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温度和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原理及方案:在酸性溶液中,KIO3和Na2SO3可发生反应生成I2,生成的I2可用淀粉溶液检验,根据出现蓝色的时间来衡量该反应的速率。
实验序号0.1 mol·L-1KIO3酸性溶液(含淀粉)的体积/mL0.1 mol·L-1Na2SO3溶液的体积/mL水的体积/mL实验温度/℃出现蓝色的时间/s
55V15t1
553025t2
5V22025t3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①③中V1=_______,V2=_______
(2)出现蓝色的时间t1与t3大到小关系_______
(3)实验②③的目的是_______
(4)实验中加水的目的是_______
(5)资料显示序号①的反应进行至10 s时,测得Na2SO3溶液的浓度为0.02 mol·L-1,则5 s内消耗Na2SO3的平均速率v(Na2SO3)=_______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既是温室气体又是丰富的碳基资源。甲烷与二氧化碳重整反应是制合成气()的有效途径之一。合成气可用于二甲醚合成、羰基合成、费托合成等。因此,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1)已知在、298K条件下,各物质燃烧热数据如下表:
物质(g)
燃烧热()-890.0-283.0-285.00

则甲烷与二氧化碳重整反应制合成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在T℃时,向容积为2L的刚性容器中充入。反应体系中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表:
时间/min0205060100
0.50.480.250.250.25

①20min时,________;当反应进行到60min时,________20min时的大小关系(填“<”、“=”或“>”);反应进行到60min时,下列能够提高平衡时合成气产率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将反应时间延长至150min                                           B.移除一部分合成气
C.适当提高反应升高温度                                                D.改用高效催化剂
②反应进行到下列各图的p点时,能够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
A. B. C. D.
③已知:p(H2)、p(CO)、p(CH4)和p(CO2)为各组分的平衡分压(气体分压p=气体总压p×体积分数),p为平衡总压。若开始测得反应体系的压强为3.0Mpa,则合成气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Kp=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由于原料气的比较高,催化剂易结焦,特别是高温反应时积碳严重,影响了此过程大规模工业化的应用。某科研小组研究了Sr助剂对10%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如表1所示,请判断催化剂上Sr助剂的最佳质量含量为________(横坐标表示Sr助剂的质量含量),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

(4)如图所示,以为燃料气,高温电化学法制备合成气的发电系统中,在电场作用下,通过氧化物电解质中氧空位迁移到负极,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试用电极反应方程式表示负极发生反应的总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6-17更新 | 141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氮氧化物是大气污染物之一,消除氮氧化物的方法有多种。
Ⅰ催化还原法
(1)利用甲烷催化还原氮氧化物。已知:
CH(g)+4NO2(g)=4NO(g)+CO2(g)+2H2O(g)   △H =-574 kJ/mol
CH4(g)+4NO(g)=2N2(g)+CO2(g)+2H2O(g)   △H =-1160 kJ/mol
则CH将NO还原为N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NH3催化还原氮氧化物(SCR技术)。该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烟气氮氧化物脱除技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g)+NO(g)+NO2(g)2N2(g)+3H2O(g) ΔH < 0。为提高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写出1条即可)。
(3)在汽车排气管内安装的催化转化器,可使尾气中主要污染物转化为无毒物质。主要反应如下:2NO(g)+ 2CO(g)N2(g)+ 2CO2(g)。在一定温度下,向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NO、1molCO,发生上述反应,10分钟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容器中CO变为0.6mol•L-1
①前10分钟内用氮气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计算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L∙mol-1。(只列算式,不要求计算结果)
②若保持温度不变,在15分钟时向容器内再次充入NO 1.6 mol、CO2 0.4 mol,则此时反应的ν___ν(填“<”、“=”或“> ”)
II 氧化法。
(4)首先利用ClO2 氧化氮氧化物,再利用还原剂还原为无毒的氮气。其转化流程如下:
NONO2N2
已知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为2NO+ ClO2 + H2O =NO2 + HNO3 + HCl,则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生成11.2 L N2(标准状况),则消耗ClO2____________g 。
2017-11-11更新 | 182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中国科学家用金属钠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制得了金刚石:4 Na + 3CO2 2 Na2CO3 + C(金刚石),以下是一些物质的熔沸点数据(常压):
Na2CO3金刚石石墨
熔点(℃)97.885135503850
沸点(℃)882.91850(分解产生CO2----4250

(1)若反应在常压、890℃下进行,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若3v(Na)=4v(CO2),则_____(选填序号)。
a.反应肯定达到平衡        b.反应可能达到平衡     c.反应肯定未达平衡
(2)若反应在10L密闭容器、常压下进行,5min内,测得金刚石的质量增加了6 g,该时间段内v(CO2)=______________,若反应温度由890℃升高到1860℃,则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将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3)反应中还有石墨生成,已知:C(石墨) C(金刚石),若升高温度,生成的碳单质中,金刚石的含量将增大,则该反应的正反应是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4)碳酸钠溶液中滴入盐酸的反应过程如右图所示,反应至A点时,未产生二氧化碳,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继续滴加盐酸,反应至B点,B点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2019-01-30更新 | 22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