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反应原理 >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
题型:填空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54 题号:997218
在a、b两支试管中,分别装上质量相等形状相同的一颗锌粒,然后向两支试管中:
(1)分别加入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的稀盐酸和稀醋酸。则a、b两支试管中的现象:相同点是_______;不同点是_______,反应完毕后生成气体的总体积是a_______b。
(2)分别加入相同pH、相同体积的稀盐酸和稀醋酸时,两支试管中的反应速率在反应刚开始时是a_______b(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下同),当两种酸都反应完毕后生成气体的体积是a_______b
12-13高二上·云南红河·期末 查看更多[1]

相似题推荐

填空题 | 适中 (0.65)
【推荐1】接触法制硫酸的三个阶段:煅烧、氧化、吸收。煅烧黄铁矿的化学方程式为:
4FeS2 + 11O2 → 2Fe2O3 + 8SO2
完成下列填空:
(1)煅烧黄铁矿在________(填设备名称)中进行,此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___
(2)SO2的催化氧化:2SO2(g)+O2(g)2SO3(g),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______;反应达到平衡,及时分离出SO3,则平衡向_________方向移动(选填“正反应”“逆反应”)。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为__________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3)下图为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的速率(ν)与时间(t)的关系,判断在t1时刻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选填编号)。

a. 增大O2的浓度
b. 扩大容器体积
c. 加入催化剂
d. 升高温度
改变条件后,平衡混合物中SO3的百分含量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不变”)。
(4)SO3的吸收:SO3 + H2O → H2SO4 。假定制备硫酸的整个过程中S元素共损失10%,则含1000 kg FeS2的黄铁矿可以制得98%的浓硫酸_____________kg。
2017-04-10更新 | 222次组卷
填空题 | 适中 (0.65)
【推荐2】纳米级Cu2O由于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而受到关注,表为制取Cu2O的三种方法:
方法Ⅰ用炭粉在高温条件下还原CuO
方法Ⅱ电解法,反应为2Cu+H2OCu2O+H2
方法Ⅲ用肼(N2H4)还原新制Cu(OH)2

(1)工业上常用方法Ⅱ和方法Ⅲ制取Cu2O而很少用方法Ⅰ,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已知:2Cu(s)+1/2O2(g)=Cu2O(s)     △H =-akJ·mol-1
C(s)+1/2O2(g)=CO(g)          △H =-bkJ·mol-1
Cu(s)+1/2O2(g)=CuO(s)       △H =-ckJ·mol-1
则方法Ⅰ发生的反应:2CuO(s)+C(s)= Cu2O(s)+CO(g);△H =__________kJ·mol-1
(3)方法Ⅱ采用离子交换膜控制电解液中OH-的浓度而制备纳米Cu2O,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的阳极生成Cu2O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


(4)方法Ⅲ为加热条件下用液态肼(N2H4)还原新制Cu(OH)2来制备纳米级Cu2O,同时放出N2,该制法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5)在相同的密闭容器中,用以上两种方法制得的Cu2O分别进行催化分解水的实验:
2H2O2H2(g)+O2(g)     ΔH>0
水蒸气的浓度随时间t变化如下表所示。
序号温度01020304050
T10.0500.04920.04860.04820.04800.0480
T10.0500.04880.04840.04800.04800.0480
T20.100.0940.0900.0900.0900.09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实验温度: T12
B.实验①前20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O2)=7×10-5 mol·L-1 min-1 
C.实验②比实验①所用的催化剂效率低
D.T2条件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6.17×10-5mol/L
(6)25℃时,向50mL 0.018mol/L的AgNO3溶液中加入50mL 0.02mol/L盐酸,生成沉淀,若已知Kap(AgCl)=1.8×10-10,则此时溶液中的c(Ag+)=______________。(体积变化忽略不计)若再向沉淀生成后的溶液中加入100mL 0.01mol/L盐酸,是否继续产生沉淀_______(填“是”或“否”)。
2017-05-24更新 | 408次组卷
填空题 | 适中 (0.65)
【推荐3】碘及其化合物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含有碘离子的溶液需回收处理。
(1)“硫碘循环”法是分解水制备氢气的研究热点,涉及下列三个反应:
反应Ⅰ:SO2(g)+I2(aq)+2H2O(l)═2HI(aq)+H2SO4(aq)△H1
反应Ⅱ:HI(aq)═H2(g)+ I2(aq)△H2
反应Ⅲ:2H2SO4(aq)═2SO2(g)+O2(g)+2H2O(l)
①反应:SO2(g)+2H2O(l)═H2SO4(aq)+H2(g)的△H______(用△H1、△H2表示);
②分析上述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
A.反应Ⅲ易在常温下进行
B.反应I中SO2还原性比HI强
C.循环过程中需补充H2O
D.循环过程中产生1molO2同时产生1molH2
③反应I发生时,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I2(aq)+I-(aq)I3-(aq),其反应速率极快且平衡常数大。现将1mol SO2.缓缓通入含1molI2的水溶液中至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I3-的物质的量n(I3-)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开始阶段n(I3-)逐渐增大的原因是:______

(2)用海带提取碘时,需用氯气将碘离子氧化成单质。酸性条件下,若氯气过量还能将碘单质进一步氧化成碘酸根离子(IO3-),写出氯气与碘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3)氯化银复合吸附剂也可有效吸附碘离子。氯化银复合吸附剂对碘离子的吸附反应为I-(aq)+AgCl(s)AgI(s)+Cl-(aq),反应达到平衡后溶液中c(I-)═______[用c(Cl-)、Ksp(AgCl)和Ksp(AgI)表示].该方法去除碘离子的原理是______
2020-02-27更新 | 19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