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专题12 发酵、植物、动物工程-【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生物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浙江专用)
浙江 高三 专题练习 2024-05-16 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生物与环境、生物技术与工程、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调节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 宁波大曲是采用优质糯高粱和小麦为原料,以传统的“老五甑(蒸馏酒用的锅)”生产法为基础精心酿造而成。老五甑酿造法的主要特点是混蒸混烧、续渣配料、多轮次发酵蒸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糯高粱、小麦中的淀粉和纤维素都是发酵微生物生命活动的能源物质
B.该工艺可以提高酒粮的利用率和出酒率,增加香味物质的积累
C.若酿造过程中酒变酸,可能与农杆菌大量繁殖有关
D.发酵过程中的物种丰富度保持不变
2. 无菌操作是微生物培养成功的关键。在利用工业发酵罐进行醋酸发酵时,进入罐体的空气通常采用下列哪种方式除菌(       
A.高压蒸汽灭菌B.紫外线灭菌C.灼烧灭菌D.过滤除菌
3. 塑料制品中的DBP(分子式C16H22O4)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研究者从污染严重的河底淤泥中分离得到能分解DBP的微生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可用平板划线法分离获得单菌落
B.以DBP为唯一碳源的液体培养基实现扩大培养
C.可用接种环挑取单菌落接种至斜面培养基中保存
D.接种、分离后使用过的器皿须先彻底灭菌再洗涤
4. 红茶菌液是一种以糖茶水为原料的微生物发酵饮料,能帮助消化,治疗多种胃病。红茶菌种是酵母菌、醋酸菌和乳酸菌的共生体,其制备流程为:红茶糖液→接种红茶菌种→发酵→红茶菌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为防止杂菌污染,接种前要将红茶糖液煮沸杀菌
B.可通过加入陈红茶菌液的方法进行接种
C.温度高低既会影响发酵速度,也会影响菌液口味
D.发酵过程需要在严格的无氧条件下进行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5. 单细胞蛋白是一种富含蛋白质的微生物菌体,可通过发酵工程大量制备并用于饲料添加等领域。下列关于单细胞蛋白制备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配制培养基时添加琼脂糖以作为能源物质
B.接种时加入多种菌体细胞以提高发酵效率
C.发酵过程需监控温度、pH、溶氧量等参数
D.对发酵液离心并取上清液以获得单细胞蛋白
6. 随着咖啡豆销量的增加,产生大量咖啡果皮果肉等附属产物。咖啡果皮果肉营养物质丰富,可将其加工成果醋。某研究小组利用含葡萄糖和酒精成分的M和N培养基,从自然发酵的咖啡果醋中分离出产酸能力高的醋酸菌,工艺流程大致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培养基M、N均需要在121℃下灭菌
B.过程②应采用稀释涂布法进行接种
C.培养基N比培养基M中多了凝固剂
D.过程③挑取菌落与透明圈直径比值小的单菌落
7. 科研人员利用诱变方式选育可高产β-胡萝卜素的三孢布拉霉负菌的过程如图所示。未突变菌不能在含有β-紫罗酮的培养基上生长。随β-胡萝卜素含量增加,菌体颜色从黄色加深至橙红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将培养基分装于培养皿中后灭菌,可降低培养基污染的概率
B.进行③操作时,应选择直径较小的橙红色菌落中的菌株继续接种培养
C.能在添加β-紫罗酮的培养基上长成菌落的细菌,其遗传物质不一定发生改变
D.经过程①紫外线照射的三孢布拉霉负菌有的不能在含β-紫罗酮的培养基上生长
8. 某团队以台湾榕茎段为材料获得生根组培苗,通过设置不同移栽基质开展驯化研究。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组别

基质

成活率%

生长情况

I

河沙

100

+++

II

河沙:黄壤土=1:1

95

+++

III

河沙:蛭石:珍珠岩=1:1:1

97.78

++++

IV

腐叶土:河沙;黄壤土:珍珠岩=1:1:1:1

94.44

+++++

注:+++表示好,++++表示更好,+++++表示最好
不同移栽基质对台湾榕组培苗移栽驯化的影响
A.选取的茎段最好带有生长能力强盛的叶片
B.对茎段消毒可将其置于50%的酒精中浸泡1分钟
C.第III组成活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是蛭石能提供营养物质
D.第IV组生长情况最好的原因可能是腐叶分解能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9. 冰糖橘与早金橙分别具有抗寒与丰产的优良特性。科研人员欲利用冰糖橘的叶肉细胞与早金橙的愈伤组织为材料培育抗寒且丰产新品种,过程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应在低渗溶液中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B.过程②可直接在显微镜下筛选异源融合细胞
C.过程③表示杂种细胞再分化获得新品种植株D.通过③过程获得的植物即为抗寒且丰产的品种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10. 科学家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方法,将白菜(2n=20)的原生质体和紫甘蓝(2n=18)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时,得到多种原生质体的混合物(包括不同融合的和未融合的),采用特定的方法筛选出杂种细胞,再培育出“白菜—紫甘蓝”杂种植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培育过程利用了细胞膜的流动性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B.在制备原生质体时,通常使细胞处于微弱的质壁分离状态
C.为便于筛选杂种细胞,可选择两者叶肉细胞进行细胞杂交
D.“白菜一紫甘蓝”体细胞杂种植株的染色体组成为2n=38
11. 2023年 10月我国李欢欢团队在《发育细胞》上发表研究成果:提高小鼠胚胎干细胞pSTAT3 基因的表达水平,在体外制备出桑葚胚样全潜能细胞。该细胞在分子水平及发育潜能上均具有自然胚胎桑葚胚期细胞特性,并在体外成功模拟了小鼠胚胎发育至原肠胚阶段。根据该研究,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体外模拟胚胎发育过程也涉及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
B.在桑葚胚阶段,胚胎内部开始出现含有液体的腔
C.桑椹胚样全潜能细胞的特性与其含有小鼠的全套遗传信息有关
D.桑葚胚发育成囊胚的过程中pSTAT3 基因表达水平下降
12. 利用细胞融合技术可以制备单克隆抗体,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杂交瘤细胞能无限增殖,无需进行传代培养
B.利用抗原抗体反应即可筛选出杂交瘤细胞
C.外界抗原多次刺激动物可以提高动物体内杂交瘤细胞的数量
D.体外培养杂交瘤细胞需提供CO₂以维持培养液的pH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