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专题12 发酵工程-【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生物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通用)
全国 高三 专题练习 2024-05-16 1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生物技术与工程、生物与环境、分子与细胞、稳态与调节、实验与探究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 研究者尝试用蜻蜓肠道共生菌的代谢产物开发新型抑菌药物,如图为从蜻蜓肠道分离共生菌的部分步骤,图中数字代表步骤。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步骤③研磨蜻蜓肠道时需加入无菌生理盐水,且需在无菌条件下操作
B.所用培养基需置于高压蒸汽灭菌锅内,在100kPa、121℃条件下灭菌15~30min
C.步骤④通过梯度稀释使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分散成单个细菌,便于在平板上观察计数
D.统计菌落数时,应选择菌落数为30~300的平板计数,但统计的菌落数往往多于实际数目
2. 宁波大曲是采用优质糯高粱和小麦为原料,以传统的“老五甑(蒸馏酒用的锅)”生产法为基础精心酿造而成。老五甑酿造法的主要特点是混蒸混烧、续渣配料、多轮次发酵蒸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糯高粱、小麦中的淀粉和纤维素都是发酵微生物生命活动的能源物质
B.该工艺可以提高酒粮的利用率和出酒率,增加香味物质的积累
C.若酿造过程中酒变酸,可能与农杆菌大量繁殖有关
D.发酵过程中的物种丰富度保持不变
3. 牛奶中富含多种营养物质,但牛奶也是多种病原体的传播载体,比如牛奶中可能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该菌是一种高度耐盐的兼性厌氧微生物,可引起人类肺炎和肠炎等疾病。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血平板(培养基中添加适量血液)上生长时,可破坏菌落周围的红细胞,使其褪色。为定性检测鲜牛奶中是否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操作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配制好的肉汤培养基应采用湿热灭菌法进行灭菌
B.振荡培养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C.在血平板上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
D.用7.5%NaCl进行培养可增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数量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4. 研究发现,骆驼蓬体内有多种具有抗肿瘤作用的生物碱。科研人员为了快速繁殖骆驼蓬及获取生物碱,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流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培育出的骆驼蓬为脱毒苗,则所用外植体可能是茎尖
B.进行①过程前,外植体需要进行消毒处理, 以免杂菌污染
C.利用该操作流程获取生物碱可减少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破坏
D.进行①和③过程的外界培养条件相同, 但激素比例不同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5. 啤酒是以大麦为主要原料经酵母菌发酵制成的,发酵过程分为主发酵和后发酵两个阶段,下列有关啤酒工业化生产流程说法错误的是(       
A.焙烤过程加热会杀死种子但不使淀粉酶失活
B.酵母菌的繁殖和代谢物的生成都在后发酵阶段完成
C.发酵工程的产品主要包括微生物的代谢物、酵母菌体本身
D.发酵的温度和时间不同会影响啤酒的口味
2024-04-11更新 | 18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宣城市、黄山市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6. 抗体-药物偶联物(ADC)通过将细胞毒素等药物与能特异性识别肿瘤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结合,实现了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ADC通常由抗体、接头和药物三部分组成,其作用机制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制备单克隆抗体时注射的抗原是肿瘤细胞特有的大分子
B.ADC 实现精准杀伤肿瘤细胞的基础是抗体—抗原特异性结合
C.ADC 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肿瘤细胞,需要消耗能量
D.ADC 在肿瘤细胞里被溶酶体裂解,释放药物。使肿瘤细胞凋亡
7. 黑曲霉是一种丝状真菌,其代谢产物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等领域。食品工业以红薯粉为原料经黑曲霉发酵获得柠檬酸,下图为生产柠檬酸的简要流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黑曲霉与生产果醋时所用主要微生物的代谢类型相同
B.将菌种接种至A培养基时,浸泡在酒精中的涂布器使用前需在火焰上灼烧
C.若发酵罐C中的原料为大豆粉,可利用黑曲霉水解大豆中的淀粉制成酱油
D.分离、提纯获得微生物细胞本身或其代谢产物是发酵工程的中心环节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8. 《齐民要术》关于泡菜制作的记载为“作盐水,令极咸,于盐水中洗菜,即内(纳)瓮中。其洗菜盐水,澄取清者,泻著瓮中,令没菜把即止”,意思是制作极咸的盐水,用盐水洗过的菜放入菜坛中,再把洗过菜的澄清盐水倒入菜坛中,直至淹没菜为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泡菜发酵液表面有一层白膜是乳酸菌大量繁殖的结果
B.“极咸”盐水可减少杂菌繁殖,但可能使制作的泡菜“咸而不酸”
C.再倒入菜坛中的“洗菜盐水”也可能含有泡菜发酵的乳酸菌
D.“令没菜把即止”主要是为泡菜中乳酸菌发酵创设无氧条件
9. 细菌X合成的tcel蛋白和tcil蛋白使其在与其他细菌的竞争中占优势,其中tcel蛋白是一种有毒性的分泌蛋白。研究人员利用野生型细菌X及其不同突变体进行了如下实验:在固体培养基表面放置一张能隔离细菌但不隔离物质的滤膜,将一种菌(下层菌)滴加在滤膜上后再放置第二张滤膜,滴加等量的另一种菌(上层菌),共同培养后,对上、下层菌计数得到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中的培养皿、固体培养基和滤膜均需要进行干热灭菌处理
B.由甲、乙,丙三组结果可推测tcil蛋白能够中和tcel蛋白的毒性
C.对上、下层活菌计数可以收集滤膜菌体直接显微镜计数
D.野生型细菌X在与tcel—tcil双突变体和tcel突变体的竞争中均占优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