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届湖北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三模)历史试题
湖北 高三 三模 2024-05-16 31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文化交流与传播、史学热点、中国古代史 、经济与社会生活、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 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的金斯太遗址,保存了旧石器时代中晚期至青铜时代的文化遗存。该文化遗存出土了大量的石制品、动物化石、陶片,以及少量的青铜残件和贝壳等。金斯太遗址反映了(     
A.中华文明具有独特文化基因B.早期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
C.中华民族各族文化相互影响D.早期中华文明具有多样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 秦汉有一类自名为“质日”的简牍,其书写干支,并在干支下简略记事。史学界对其的理解有历谱说、日记说、官文书说、私人文书说等多种观点。关于“质日”的学术争议说明(     
A.历史解释带有主观色彩B.历史叙述存在多样特征
C.历史研究难以找出真相D.史料缺乏导致学术争议
2024-05-16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3. 唐朝时期,政府在天山南北开展大规模屯垦戍边。高宗时,唐朝在西域的屯田年产粮已近40万石。安史之乱爆发后,西域弧悬塞外,屯垦军民泣血相守,坚守西域近半个世纪之久。这说明唐朝(     
A.基本解决了西域军民的粮食需求B.维护了丝绸之路的安全稳定
C.边疆治理更关注地方的农业发展D.屯垦戍边政策具有强大治理效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4. 如表为南宋古籍关于汴京(今开封)、临安(今杭州)都城词类频率统计表。这反映出(     
南宋古籍关于汴京(今开封),临安(今杭州)都城词类频率
时期书名京师都城京城京都
汴京临安汴京临安汴京临安汴京临安
宋孝宗《乾道临安志》2
宋宁宗《夷坚志》10878
宋理宗《淳祐临安志》3221
《都城纪胜》136
宋度宗《成淳临安志》1635145512
总计1423781213612
A.南宋官民对汴京地位的坚守B.直捣黄龙成为朝野共识
C.南宋在舆论上实行双京师制D.临安无法代替汴京的地位
2024-05-16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5. 据统计,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全国府、州县级行政单位共有1346个,明末则为1564个。与明初相比,明末各地方行政单位的编制变化不大,但明朝的人口数量从明初到明末翻了一倍还多。据此可以推断,明朝(     
A.地方政府行政职能还渐萎缩B.高产作物传人导致人口增长
C.基层治理模式更加科学高效D.地方政府规模与人口增长相适应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6. 林则徐任湖广总督期间,荆州旗营为改造和添置拍炮船用银480两,林则徐要为此详细上报朝廷核准。至于修筑堤防,修缮城墙、书院、衙署等,无论耗费多少银钱,都要——详细上类。以精明干练著称的林则徐在任湖广总督的二十个月里,共受三次处分,降级留任,“不准抵销”。由此推知,晚清(     
A.中央集权有待进一步加强B.吏治混乱导致官场黑暗腐败
C.地方管理体制烦琐复杂D.“外重内轻”格局抑制地方活力
2024-05-16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7. 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在修建唐胥铁路的过程中,曾制定了招股章程并在城乡广贴招股。该告示呈直隶总督官文的形式,其标题几乎罗列出当时直隶总督李鸿章所有的官职和爵位,以表示庄重与重要。这反了(     
A.清政府对修建铁路的重视B.民众对铁路招股存在疑虑
C.李鸿章在当时的特殊地位D.唐胥铁路官督商办的特点
2024-05-16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8. 对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提法,共产国际与中共在正式的决议中均有“合作”一词的表述,并强调这种合作不是合并,而在国民党的表述和认识中则体现为“容共”一词。这种差异(     
A.直接导致国共合作的破裂B.说明国共两党实力对比悬殊
C.表明合作双方存在一定矛盾D.反映国共两党形成尖锐对立
2024-05-16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9. 1938年初,华北抗日前线战地记者、作家周立波访问了培养抗日军官的晋察翼边区,并在阜平城外数十里参观了边区军校,发现学校比较重视爬山这门课程。这表明(     
A.提高学员体能最为重要B.边区重视利用山地作战
C.抗日根据地都建在山区D.学员具有吃苦耐劳精神
2024-05-16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0. 在中苏关系破裂的大背景下,中央审阅意见明确表示,南京长江大桥桥头的建筑应与武汉长江大桥的桥头不同,应更加雄伟壮丽。在否定了多个亭台楼阁风格的设计方案后,中共中央于1960年初选择了极富时代风格的三面红旗样式的方案(如图所示)。这反映了(     

A.对外关系影响建筑理念B.政治因素影响建筑设计
C.桥头建筑不受技术制约D.民族风格脱离现实需求
2024-05-16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1. 赫拉克勒斯是古希腊神话中最著名的英雄之一。迦太基军事统帅汉尼拔主动挪用赫拉克勒斯进行政治宣传,将他塑造为汉尼拔的指引者甚至汉尼拔本人。这反映出(     
A.赫拉克勒斯地位崇高B.军事统帅利用神话来强化权威
C.罗马人缺乏自身传统D.地中海地区文化交流日益须繁
2024-05-16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2. 中世纪晚期,庄园农民为了继承土地,帝要向领主缴纳一笔份地继承税。面对高额税款,农民无法一次性支付,便会通过信贷的方式向富农借款。债务人以土地作抵押,换取现金,而诸如土地等抵押品可以在债务人违约的情况下抵偿债务。这反映了当时(     
A.封建庄园制度进到破坏B.庄园农民深陷债务陷阱
C.新的经济要素得到发展D.封建领主放松对农民的管控
2024-05-16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3. 在维多利亚中期,成千上万的女性开始走出家庭,走向社会。人们提出了“知识的自由贸易”,要求对女性智力进行充分培养,以达到“理性人的尊严”,以及女性有权利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等等。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     
A.大学的兴起成功普及教育B.启蒙运动追求教育理性
C.工业革命改善了女性权利D.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4. 海地革命早期,美国与海地仍保持密切的商业往来。但当杰斐逊成为美国总统后,他为了避免在海地贸易问题上卷入欧洲大国与法国大革命的纷争,最终屈从于南方奴隶主的要求,实行了贸易禁运。材料表明(     
A.奴隶制度阻碍美国与海地的关系B.美国外交政策根源于本国的利益
C.拉美民族解放运动得到大国支持D.法国大革命撼动了国际殖民体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5. 撒切尔政府执政后,虽然政府千方百计地进行社会福利改革,削减福利,但由于失业人员与日俱增,社会支出不降反升。此外,经过改革,贫富悬殊加剧,社会两极分化扩大,社会公平正义受到威胁,工人运动此起彼伏。这说明(     
A.经济危机推动政策调整B.社会福利改革遭到到失败
C.国家宏观调控濒临崩溃D.改革应该兼顾多方利益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6. 【中国古代史学发展】

材料一   中国古代史官建置甚早,据《周礼八礼记》等书所记,三代所置火官名称甚多,史官职责亦各有异。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均有自己的史官撰写各国国史。“君举必书”的优良传统在春秋时期逐渐形成。汉代除太史令外,还置女史记录皇帝起居。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古代史学呈现多途发展的趋势,而皇朝正史撰述最为兴盛。唐代正式设立史馆,史官制度趋于完备。史馆以宰相为监修,修换本朝史和前朝史。设史馆官修前朝史书的制度从唐代一直延续至济。五代至济、史官、史馆制度多因唐制而有损益,并名称虽然因代而异,但职掌略同。

——摘纳自瞿林东《中国史学之连续性发展的特点及并深远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   中国传统史学在近代以来日益陷入困顿。梁启超把对旧史学的批判矛头直指帝王集权及其专制思想。他在《斯史学》中狂烈批判旧史学“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疾呼“史界革命不起,则吾国逆不可救”。总体而言,在中国史学近代化转型初期,传统史学理念不是遭到否定便是放淡忘。20世纪30年代中期、在“学术中国化”的讨论中,传统史学与近代史学的关系渐受关注。有学者认为传统史学的某些原则仍具有相当的生命力。翦伯赞提出应“把被否定的诸要素中的积极的东西保存者并发展它,当作断的东西之发展的契机”。

——摘编自胡逢祥《中国史学传统及其近代转型之路》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史学近代转型的背景和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7. 【中国共产党的宪法探索之路】

材料一   1930年前后,革命根据地不断扩大,全国已创建了大小十几个革命根据地。共产国际多次指示中共中央建立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鉴于此,193111月,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瑞金召开中华苏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选举产生苏维埃中央政府,并通过《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华苏维埃埃共和国土地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等法律文件。《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中国苏维埃政权所建设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国家,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民众和他们的家属,不分男女、民族和宗放信仰,在苏维埃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承认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等。

——摘编自龚书铎主编《中国近代史(19191949)》

材料二   1954年宪法作为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毛泽东评价它“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但还不是完全的社会主义宪法,它是一个过渡时期的宪法”。1954年宪法总结了自民国时期以来中国立宪的历史,借鉴了当时主要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特别是苏联的宪法,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基础上,有所突破与超越。1954年宪法所确立的宪法政治架构与体制,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政治之基本框架,我国之后的宪法政治体制皆以此为基础。

——摘编自范进学《1954年宪法实花及其评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制定的背景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54年宪法颁布的背景和影响,并谈谈中国共产党的宪法探索之路给你带来的启示。
2024-05-16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三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18. 【博览会的发展】

材料一   在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下,英国于1754年成立了艺术学会。艺术学会通过展览、评奖和须关来促进艺术、生产和商业的发展。一批艺术学会的艺术家于1760年首次举办了专门艺术展览,对大众开放。虽然展期只有两个星期,但参观的人数却有几千人,门票收入都用来资助贫困潦倒的艺术家。后来,这些艺术家创建了皇家美术学院,每年定期举办艺术展览。

——摘编自周秀琴等《世博会简史》

材料二   1851年伦敦万国工业博览会的成功鼓舞了法国精英。185338日,拿破仑颁布法令,宣布于185551日举办世博会。对1855年世博会的主办者而言,核心目标是反映在帝国统治下法国所取得的工业、农业与艺术成就。他们还意图证明帝国政权是稳定、繁荣、文明与进步的保障,借此推动法国民众对第二帝国的文化认同和体制认同。1855年,巴黎世博会拉开了巴黎乃至欧洲大陆一系列世博会的序幕。

——摘编自曾迪辉《1855年巴黎世博会探析》

材料三   192811月,在法国召开了巴黎外交会议,与会的31个国家签订了《国际展览公约并成立国际展览局。在国际展览局的指导和协调下,世界博览会趋于规范化。截至200912月,国际展览局共有156个成员国其中大多为发展中四家。除筹备举办传统的世界博览会以外,在1960年至2009年间,9个国家举办了18届园艺世博会。在1933年至1996年间,意大利米兰筹办了13次装潢艺术与建筑博览会,博览会品类进一步丰富。

——摘编自周秀琴等《世博会简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18世纪英国艺术展览产生的背景和特点。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从18世纪到21世纪博览会的发展趋势及意义。
2024-05-16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三模)历史试题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19. 【改革与革命】

在社会历史进程中,革命与改革具有决定性意义。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确定了社会革命与改革的辩证关系,赋予了它们各自科学的理论内涵。革命,是社会进步的特殊形式。任何类型的社会革命,都能直接地解放生产力,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社会革命只有在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转变的关节,点上才发生,是有特定的历史条件的。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普遍形式。社会改革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转轨换型,另一种是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备,具有革命性意义的除旧布新。

——摘编自张艳国《革命进程》

阅读材料,任选角度,提出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4-05-16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三模)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文化交流与传播、史学热点、中国古代史 、经济与社会生活、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试卷题型(共 19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5
材料分析题
3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文化交流与传播
2
史学热点
3
中国古代史
4
经济与社会生活
5
中国近现代史
6
世界史
7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单题
20.65史学研究方法单题
30.65唐代的民族交往与交融单题
40.65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单题
50.4明朝政治体制的变化 单题
60.65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鸦片战争背景)单题
70.4洋务运动单题
80.65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单题
90.65敌后战场的抗战单题
100.65工业、农业领域的成就(1949-1976)单题
110.65古代希腊文明单题
120.65西欧封建庄园单题
130.65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单题
140.65美国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单题
150.4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160.65文学艺术(魏晋-隋唐)  戊戌维新运动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70.65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  新中国的法制进程
180.4启蒙运动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三、论述题
190.65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