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古代主要经济政策与土地制度 > 沉重的赋税和力役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0 题号:11568796
现代学者指出唐朝租府调制是建立于“均田制维持不坠”“户籍清楚确实”两项基本条件之上。这说明唐朝租庸调制
A.维系了均田制的实施B.推行的社会基础较薄弱
C.导致了社会矛盾激化D.保障了户籍制度的稳定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下表为清朝中期东北三省人口数量(单位:万人)统计表。清朝中期东北三省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辽宁吉林黑龙江合计
清乾隆46—48年(1781-1783年)95.9614.223.68113.86
嘉庆17年(1812年)——30.7813.62——
嘉庆25年(1820年)199.24——16.76——
道光10—20(1830——1840年)247.8432.0025.00304.84

A.人头税的废除B.移民风潮C.土地大量开垦D.社会稳定
2022-02-15更新 | 17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明代嘉靖年间推行“一条鞭法”,即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及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清代雍正年间又全面推行“摊丁入亩”,取消人头税。这些改革
A.加剧了土地兼并的现象B.利于新的生产关系产生
C.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D.使人员的社会流动减弱
2021-04-20更新 | 20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据(汉书.食货志》《(居延汉简甲乙编)释文》记载,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的差额为负增长。农民支出中包含更赋(如表)。据此可知,更赋
更赋类别服役内容代役价
“更卒”23至50岁的男丁在郡县或京师服徭役一个月可纳钱2000文,由政府雇人代役
“正卒”23至50岁的男丁到本郡服兵役一年每月2000文
“戍卒”23至50岁的男丁一生必须去边境屯成一年可纳钱24000文代役

A.强化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B.改变了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
C.使多数农民有充分的生产时间D.防止了土地买卖和土地兼并
2021-11-10更新 | 13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