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 选官制度 > 科举制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0 题号:11590235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   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通典》

材料三   (卢商)早孤,家窭(jù,贫寒)困,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由校书郎佐宣歙、西川幕府。入朝,累十余迁,至大理卿。……擢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新唐书》

材料四   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


(1)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的是什么选官制度?选官标准分别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材料三所反映的选官制度有什么积极意义?
(3)材料四说明了什么问题?
(4)上述材料对今天的干部选拔有何启示?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化简表

时期选官制办法选官权
夏、商,西周世袭制,世卿世禄制亲贵合一世代相传奴隶主.贵族
春秋.战国,秦封爵制.军功制养士、军功客卿国君、贵族
汉代察举制察坊人才举荐任官地方官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品第士人,按品授官中正官
隋代到清光绪科举制分科考试.以成绩优劣定取舍朝廷
从上述材料提取一个有关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说明。
2021-04-11更新 | 24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的政党分肥制在欧美影响深远。一位深受英美分肥制影响的西方政客表示:“在政治上要像在爱情和战争上一样公平,肥缺属于胜利者所有。”19世纪中叶,工业资产阶级开始进入议会,并逐步取得统治地位。此前,由于两党轮流执政,使官员也经常的发生变动。官员的任用不仅以党派为基础,而且存在着许多暗箱操作的手法,以致卖官鬻爵之事也时有发生,使政府的行政既无效率,又不经济。1853年,英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惨败,引发了国内对于政府的腐败和无能的猛烈抨击,当政的帕罴斯顿内阁图被迫允诺改革,第二次是鸦片战争前后,英国人把有关中国科举制度的文献资料带回本国。据不完全统计,在1570年至1870年的300年间,用英文出版的关于中国政治制度包括考试制度等方面的书籍有70多种。

材料二   中国考试制度传入西方后,英国率先效仿,并于1855年建立了一种通过考试选拔监管晋升等复杂而又庞大的文官的制度。是英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1945年政府对考选机构进行了改革,在文官委员会下设两个常设机构考选委员会,主持资格考试及个人品能测验;终选委员会,主持口试或面谈。公务人员分为普通行政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普通行政人员分为行政、经济、情报、统计等类,服务条件由财政部统一规定,又称“财政部等级文官”。专业技术人员分为科学与技术两类,服务条件一般由各部规定,又称“各部门人员”普通行政人员在英国公务人员职位分类中占有重要位置。

——摘编自房列曙《中国考试制度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推动英国建立文官制度的因素。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英国文官制度与中国科举制度的不同。
2022-03-06更新 | 8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第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   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通典》

材料三   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法。它所一直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士的原则,其基本理念是“至公”,……可以说,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从而扩大了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

——摘自邹一南《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材料四   对北魏孝文帝汉化问题,史学界存在着不同的观点:

观点一拓跋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自觉的、坚定的比较彻底地推行汉化的少数民族统治者。他的以封建化为实质的汉化,是一种使少数民族文明化的进步的历史运动。
观点二孝文帝的汉化学来的主要是汉人的繁缛腐朽,吸收的多是汉文化的糟粕,丢掉的却是拓跋族的勇武质朴的特点和长处,因此是迂腐的汉化。

——摘编自景有泉《近年来北魏孝文帝改革研究综述》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材料一与材料二分别描述的是哪两种选官制度?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作用。结合材料一、二、三及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北魏孝文帝汉化问题的认识。
2021-11-19更新 | 6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