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 明清之际批判思想的产生条件和影响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8 题号:1185810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代政治制度多沿裳明朝,至清末学者张百熙仍称:“我朝设官,大半沿前明数百年旧制。”清朝的中央集权比起明朝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满清既以少数民族由东北入主中原,其统治体制依本民族特色也保留和创设了一些制度,政治制度与明朝是同中有异,可谓满汉杂株,而独具特色。

——摘编自王晓宇《汉代与清代政治制度比较研究》

材料二 明清之际,顾炎武、黄宗羲等人主张学术要切实、有用,不承认在经学之外存在独立的所谓理学,反对理学空谈心性的弊病,提倡修己治人的实学。顾炎武说:“君子之为学,以明远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溢哉?”对儒家经典的理解和认识,主张从小学入手,用训话名物的方法达其真义。他们的经世致用主张,是对明朝覆亡的反思,也有复明反清的功用在内。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下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政治制度“沿袭明朝”和“保留创设”的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之际经世致用思潮出现的背景。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源远流长。儒学自诞生后,几经变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漫画论语》

(图一:仁者爱人,仁就是爱别人。图二:孔子的“仁”是只限于自己这一边的“爱”,只爱亲人→家族主义→社会冲突。图三:战胜自己的食欲,回到“礼”上来,这就是“仁”。图四:根据情况的不同,孔子对“仁”做出了不同的解释,仁是这个,仁是那个。)

材料二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类》卷四十

材料三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并,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盖人心之本体即是明德。私欲障碍则本体丧失。圣贤庸愚,同具此心:苟能致知,皆能明德。……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王阳明<传习录》

材料四王守仁进一步发展、完善了陆九渊的心学体系,与程朱理学形成分庭抗礼之势。……王守仁继承了陆九渊“发明本心”的思想,主张从“本心”入手去认识圣贤之心,以自己的内心为最高权威,反对用先验观念强制管辖心灵,体现出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萌芽。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五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下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原君》

(1)根据材料一,归纳漫画信息,并全面客观地评价孔子的思想。

(2)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据材料二说明其“新”在何处?

(3)根据材料三、四,概括王阳明的基本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其主张是如何传承和发展儒学思想的?

(4)材料五作者有哪些新的思考?这些认识产生的经济根源何在?

2017-10-02更新 | 2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以下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孔子、研究儒学,是认识中国人的民族特性、认识当今中国人精神世界历史来由的一个重要途径。”儒学有其形成的广阔背景,有典型的博大体系,有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华文化就像一棵生生不息的文明之树,这棵树枝繁叶茂、生命坚韧,在不同时期结出了不同的文明花果。把握儒家思想之大体,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杨朝明《把握儒家思想精髓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阶段及其代表人物、思想。
(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合理,语言规范,表述完整)
2022-05-11更新 | 6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中国知识阶层是从传统的士绅阶层中脱胎分化而来的,他们是最具有现实感的群体。每当面临激烈社会变迁的时候,他们往往在社会变革中扮演最为激进的角色。

请回答:(1)明清之际,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己任的知识界对社会现实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概述其主要思想,并分析这些思想产生的原因。

(2)传统知识分子主张重义轻利,而洋务知识分子主张“商战”,状元张骞弃官从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3)“文革”结束后,知识界迎来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景象,主要原因是什么?

(4)结合以上材料及问题,谈谈你对知识分子的基本看法

2018-01-22更新 | 4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