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其他改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24 题号:1207308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宋初,历宋太祖、太宗、真宗三朝,兵制逐步完备并定型。至定都临安后,收三大将兵权从而形成新的兵制,此后直至南宋灭亡,再无大的变化。宋代的军队主要分为禁军与厢军,全部由职业军人组成,不再从事其他职业。军权直接隶属于皇帝,军队成为皇帝的私兵,军队的私兵化性质,在宋代以后的历代各朝,也相仍不改。此外,为防止三将帅重演”陈兵变”的政变刷,宋代把兵权、调兵权与统兵权分开,从而实现了领导机构的多元化。家代还实行“更成法",禁军少在京,常分番往边及请路电驻驻泊,三年一替,更出远入,使之均劳逸,知艰难,识战斗,习山川。在兵力配置上,“强干弱枝”“内外相维”,驻守京城的主要是殿前诸班,是属于禁军中最精锐的部队,战力最强。宋代兵制改革当然为赵家皇室消除了腹心之鹿,有利于长治久安。更重要的是,兵制改革结束了晚唐以来长达二百多年的藩镇并立、割据风行、武夫作乱,兵祸连年的混乱局面。

——摘自张其凡《宋代兵制改革及其特点》


(1)根据材料,概括宋代兵制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兵制改革的影响。
【知识点】 其他改革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材料 宋初,“国家比以西北二边为意,而鲜复留意南方”。并不重视西南地区的经制,往往采取一劳永逸的政策,对少数民族地区禁山、禁地并在要害地带设置寨堡,威慑蛮夷、辑查走私。这一时期,寨堡设置数量较少,设置地点集中在相对靠近内地、中央政府的控制力较强的夔州、施州、黔州一带。北宋中后期,随着经济重心南移,北宋政府日益重视对西南地区的经制。宋神宗继位后,深感国势困顿,有“奋然将雪数世之耻”之志,在西南地区开拓疆土,把宋初名存实亡的羁縻州纳入王朝统治范围,变夷为汉,兼具军事控扼、民政、司法、财政等功能的多元一体寨堡应运而生,成为民族地区的基层行政机构,为明清时期完善的寨堡体系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和丽霞《北宋时期西南地区寨堡建制及功能演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政府在西南地区寨堡建制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宋时期在西南地区建制寨堡的意义。
2020-08-10更新 | 1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明末清初,明代宗室藩王们及一大批官僚豪绅被镇压后,这些被镇压的藩王、官僚豪绅所霸占的土地分布在山东、山西、湖南、湖北、陕西等地。在农民战争期间,大部分被各地佃农夺回耕种,顺治年间,清政府对于明代藩王的田地主要采取变价的处置办法,即将其变价出卖给原佃农,在实际的操作中,出卖价格一增再增,以至于原佃农无力购买,大大损害了佃农的利益。康熙七年,为加速垦荒,增加赋税收入,他下诏将藩王的土地无偿交给所在地的农民耕种,号称“更名田”。康熙十年,对新垦荒地免税的年限,由过去的三年放宽到四年,又宽到六年,最后宽到了十年;此外,康熙皇帝针对贫困农民在垦荒和兴修水利无资金、无耕牛的问题,他下令地方政府给予财政资助。他说:“流移者给以官庄(官田),匮乏者贷以官牛,陂塘沟洫修以官帑(公款),则民财裕而力垦者多矣。”并下令待荒地垦熟后,原主不许复认,以鼓励垦荒者的积极性。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初康熙推行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初改革的积极影响。
2021-12-12更新 | 5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02年沈家本被清廷任命为修订法律大臣,他力主“变法图强”,近可以收回治外法权,远可以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确定了以“参考古今,博稽中外”为修律指导思想,短短数年,起草的主要新法有《大清新刑律》《大清商律草案》《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法院编制法》《违警律》《大清监狱律草案》《大清刑事诉讼律草案》《大清民事诉讼律草案》和《大清民律草案》数十种之多,同时他编译教材,创设法律学堂造就司法人才,实现了巨大的变化,但制定的《破产律》完全抄自日本破产法,与当时经济发展水平和运行机制产生严重抵牾而流于具文。由于清朝很快被辛亥革命的浪涛所吞没,所以制订的新法大多没有颁布施行,但却为继起的北洋政府所援用。

——摘编自王学减《法治之难:大清法治建设的失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沈家本修律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沈家本修律中得到哪些启示。
2021-04-12更新 | 3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