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其他改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91 题号:1228577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起覆盖城镇国有部门的社会保障体系,工人的养老金。医疗费都由企业负责支付和报销,企业的压力非常大,由于中国在较长时期内实行独生子女政策,逐步形成了“四二一”的家庭结构,完全依靠传统的家庭赡养老人难以行得通,到了 20世纪90年代,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迹象日益明显。……2000年初,有学者建议中国可以效仿国外,建立养老基金,通过资本运作,保证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以解决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资金缺口问题。2000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决定建立全国社保基金,同时设立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2000年底,中央财政拨款200亿元作为第一笔基金,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通过规范化和专业化的运作,加上财政拨款……社保基金的规模不断壮大,尤其是投资收益,截至2010年底,其累计投资收益已占社保基金权益的43.19%.

——摘编自刘仲藜等《全国社保基金的建立和初期发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全国社保基金建立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全国社保基金建立的影响。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最早确立县级行政区域。春秋时楚国设尹治县,县尹由楚王派遣,并非世袭,亦不限于楚国人,并以粮食为俸禄。一开始楚县拥有强大军事力量,分裂和叛乱事件时有发生,后来楚王注意削弱县的力量,战国时楚县逐渐由侧重军事性质向侧重行政性质转变。战国时期,楚国往往在战争紧急情况下,把几个县联起来,设立郡一级的组织。但当时郡是军事组织,没有形成郡统辖县的地方政权组织。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在县以下普遍设立了乡、州、社、里等基层组织,其长官担负着直接治民的重要职责。此外楚在地方还实行封君制为补充,封君是楚王所封,在封邑内仅有衣食租税之权,封君的实际权力缩小了。楚国郡、县两种组织,为秦朝郡县相辖的地方政治组织形式的产生开了先河。

——摘编自谭黎明《论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地方政权组织》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地方政权建设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地方政权建设。
2021-05-26更新 | 3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黄宗羲是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他从中国历代赋税制度(主要针对农业)改革历程中总结出的一条历史规律。以清华大学的秦晖为代表的一批现代学者把这一规律称为“黄宗羲定律”。

现代有学者把“黄宗羲定律”用公式表示,即:

两税法=租庸调+杂派王安石免役钱法=两税法+杂派=租庸调+杂派+杂派一条鞭法=王安石税法+杂派=两税法+杂派+杂派=租庸调+杂派+杂派+杂派倪元璐税法=一条鞭法+杂派=王安石税法+杂派+杂派=两税法+杂派+杂派+杂派=租庸调+杂派+杂派+杂派十杂派…

会式:bn=a+nx(bn为经过n次改制之后的新税额,a为原始说额,x为杂派,n为改制次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宗羲定律”反映的问题,试析共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税制改革的认识?
2016-11-27更新 | 31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曹魏征收的锦、绢当为口赋和算赋的合并。不同的是汉制征收货币,魏制改征实物;汉制以丁为征收单位,曹魏把人头税等货币折成绢、布以后,如果把完整成匹的绢、布,断裂成零碎的片段来折合成人头税,不但计算起来存在着困难,而且碎裂不成整匹的绢、布,也不能再制衣服,这对人力物力来说,都是莫大的浪费,同时也由于东汉末年以来,剥削过重,逃亡者多,户较丁更不容易流动,也就更便于征调,故魏制以户为征收单位,并易其名为户调。户调实施的最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古代中国,家庭纺织业始终没有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农业和手工业是一直结合在一起的,随着封建关系的发展,政府编户齐民一部分都被世家豪族分割去了,政府的税源日益减少,封建政权自然更需要加紧对自耕小农的剥削,这样,就会既向他们要大量租谷,又向他们要超额的调绢了。

——摘编自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曹魏户调改革的内容。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曹魏实行户调改革的背景。
2021-10-12更新 | 12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