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史 >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 英美法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6 题号:1292874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伯里克利执政时代,雅典国家由公民大会管理,公民大会在法律上拥有全部的最高政权。雅典公民大约每10天集会一次,决定国家大事。雅典国家的全部机关均隶属于公民大会,这些机关包括:五百人议事会、陪审法庭、元老院、各执政官,还有许多公职人员,其中大多数是用抽签方法选出来的。

——摘编自赵恒烈、张鸿祺主编《世界历史资料选》

材料二   代议制是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代议制的产生、发展,反映了社会分工日益专门化和国家事务日益复杂化的客观需要。

——必修二人民版教材P120


(1)根据材料一,概括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表现。用一句话说明其在民主政治发展史上的地位。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代议制的两种基本形式,并简述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逐步确立是对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材料二   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以上两则材料均摘自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材料三   路威在《文明和野蛮》一书中提出人类政治文明的两难:“人类老是在两个交替办法之间翻来覆去。有时候他想建立秩序,有时候他渴望自由……”而政治文明建设就是试图实现秩序和自由两者的契合。

——虞崇胜《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2)材料二中“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指什么?这种“错位”给德国的社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美国是如何做到“政治文明建设就是试图实现秩序和自由两者的契合”的。
2024-05-10更新 | 12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斯宾诺莎在神学政治论一书中主张以圣经的历史,圣经的本身解释圣经,并批判了人民迷信圣经的想法。政治上主要有三点,每人都拥有天赋的自然权利,国家产生来自于契约,民主制是最好的政体。

材料二: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而非法律创造国王开导国王……假如臣民认为国王滥用权力,他们只能祈求上帝开导国王,把他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去……,作为一个臣民争论国王能做什么,或国王不能做这做那,也是僭越和高度的侮辱

——【英】詹姆士·斯图亚特《神权》

材料三:1933年5月17日,工业复兴法案提交国会。众议院仅作了个别补充,便在一个星期后以325票对76票通过了该议案,虽然个别议员对法案的卡特尔化(注:垄断性企业联合)倾向不满意,而更多的一些议员则不喜欢法案赋予总统和行政当局的独裁式的发放许可证的权力……6月13日,在罗斯福总统的敦促下,参议院终于以46票比39票的接近票数通过,法案立即被送交总统签署。……1935年5月27日,最高法院在审理“谢克特兄弟家禽公司诉合众国”案中,以全体一致的判决,裁定《国家工业复兴法》违宪,从而宣判了该法的死刑

——胡国成《塑造美国现代经济制度之路》

问题:

(1)对比材料一,概括斯宾诺莎政治主张的特点。

(2)材料二体现了什么政治观念?

(3)材料二体现了美国民主政治的什么原则?材料三与材料二比较,试分析二者思想本质上区别。

2018-01-03更新 | 2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根据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省长官起初均为宰相,共议国政。但由于尚书令权力太大,遂以唐太宗曾任此职为理由,不再授人,而以左右仆射代行职权。左右仆射起初是当然的宰相,但后来要加“同中书门下”头衔才是宰相。由于中书令、门下侍中的名位较高,所以也不常设。于是起用低级官员担任宰相,加上“参与朝政”、“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头衔,担任宰相,宰相人数大大增加。

——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早在16、17世纪,一些来自东方的传教士和旅行家就对中国的科举制度有所著述,到19世纪上半叶,大批有关中国科举制度的著作都认为“它是值得推崇并仿效的。”这对西方文官制度的改革起了不可忽视的影响。……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1853年英国政府有关部门建议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1870年枢密院关于文官制改革的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这些考试制度及原则与中国古老的科举制度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摘编自《西方文官制度起源》《英国政治制度史》等

材料三   1832年6月7日,选举改革方案得到通过并经国王批准。主要包括调整选区和议席分配两个方面。……56个人口不到2000人的选区被取消,31个有2000~4000人的选区各减少1个议员席位。余出的143个议席中,各大新兴工业城市得到65个,通过这些措施工业资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对三省制作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英国文官制度与中国古代科举制的相似之处及本质不同。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此次议会改革对英国产生的影响?
2020-01-25更新 | 6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