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 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25 题号:13119423
唐永徽年间撰成的《唐律疏议》规定,亲属间犯罪,虽行为相同,视其亲疏量刑大异;骂人本不构成犯罪,但子孙骂祖父母父母即属不孝,罪当处死。这表明唐朝律法
A.细密严苛、轻罪重罚B.缺乏公平性、公正性
C.受儒家宗法理论影响D.注重维护社会等级秩序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1】汉惠帝诏令:“民年七十以上,若不满十岁,有罪当刑者,皆完之。”汉平帝元始四年诏:“妇女非身犯法,及男子八十以上七岁以下非坐不道,诏所名捕,皆不得系。”这表明汉代法律(     
A.具有以情入法的特点B.从属封建礼仪制度
C.强化儒学的正统地位D.注重优抚弱势群体
2023-04-20更新 | 25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晋朝有一位叫李忽的女子,因发觉自己的父亲谋反,便杀了父亲,断狱者并不认为其大义灭亲,而是认为其“无人子之道”“伤风污俗”,于是处以极刑。断狱者的做法(     
A.体现出晋朝断狱具有随意性B.促进儒家思想法治化
C.维护了父为子纲的道德规范D.有违社会主流价值观
2024-03-09更新 | 10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1989年,在湖北云梦龙岗六号秦墓出土了一批秦代简牍,其内容多与秦人法律相关,以《禁苑》类律令最为详备,如,其体现出《秦律》
A.维护地主阶级统治的本质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立法严密但不缺乏灵活性D.法律严苛激化了社会矛盾
2021-09-26更新 | 56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