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其他改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68 题号:1352967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宋代常平仓始建于太宗淳化三年年。常平仓的基本职能在于平抑粮价,调节丰歉。

仁宗年间,枢密直学士杜衍言“今豪姓蓄贾,乘时贱收,而拙业之人,旋致罄竭。水旱则稽伏而不出,须其翔踊以牟厚利,而农民贵籴……盖常平仓制度不立,有名而无实。”熙宁二年,王安石推行青苗法,将常平仓的钱谷作为青苗钱的本钱,进行有息借贷,也称“常平给敛法”。青苗法推行以后,常平仓储备大为增加,常平给敛法在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熙宁七年九月,神宗以诸路灾荒,常平司未能及时贩济,于是下诏要求在推行青苗法取息散利的同时,分出一半钱谷用于贩济。《皇朝编年纲目备要》载“上神宗即位,大修常平法,所蓄既丰。”可见,改革后的常平仓在功能形式上变得更为广泛,既可以解决青黄不接时农民缺少钱粮的问题,防止兼并之家的高利贷剥削,又可以广储蓄、平物价、备凶荒,较之旧的常平法,的确是一项积极的防灾、救灾办法。北宋备荒仓种除常平仓、义仓、广惠仓、惠民仓、丰储仓几种全国性备荒仓外,还有社仓、平籴仓、平集仓等几十种地方性备荒仓,这种盛况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史上都是空前绝后的。

——摘编自杨芳《宋代仓廪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统治者改制常平仓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宋创新粮食储备与管理的意义。
【知识点】 其他改革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材料     金世宗完颜雍(1123-1189年),本名乌禄,金太祖之孙。1161年海陵王完颜亮兴兵南侵。完颜雍趁机发动政变,在辽阳即位,改元大定,即为世宗。他在位期间颇有作为,认真承传华夏美德和治国经典,克已勤政,优恤臣民,政绩斐然。他不仅能够广开言路,容言纳谏,而且经常鼓励臣僚针砭时弊,匡正自己的过失。

世宗之立,虽由劝进,然天命人心之所归,虽古圣贤之君,亦不能辞也。盖自太祖以来,海内用兵,宁岁无几。重以海陵无道,赋役繁兴,盗贼满野,兵甲并起,万姓盼盼,国内骚然,老无留养之丁,幼无顾复之爱,颠危愁困,待尽朝夕。世宗久典外郡,明祸乱之故,知吏治之得失。即位五载,而南北讲好,与民休息。于是躬节俭,崇孝弟,信赏罚,重农桑,慎守令之选,严廉察之责,却任得敬分国之请,拒赵位宠郡县之献,孽孳为治,夜以继日,可谓得为君之道矣!当此之时,群臣守职,上下相安,家给人足,仓廪有余,刑部岁断死罪,或十七人,或二十人,号称小尧舜,此其效验也。然举贤之急,求言之切,不绝于训辞,而群臣偷安苟禄,不能将顺其美,以底大顺,惜哉!

——《金史·世宗纪》


(1)根据材料,简要说明金世宗改革的背景及特点。
(2)根据材料,概述金世宗改革的成效。
2021-05-22更新 | 7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中外历史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食品掺假尤为严重。1901年,西奥多·罗斯福担任美国总统,他主张积极干预食品药品中存在的问题。社会上兴起了一场以中产阶级为主,有各阶层广泛参与的社会进步运动,新闻媒体发动了“黑幕揭发”运动,食品药品行业是其关注的重要对象。这些运动不仅给罗斯福总统提供了强大的支持,而且唤醒了广大的民众,最终加速了《纯净食品法》的出台,开启了是美国食品监管的“联邦化”序幕。

——摘编自吴强等《转型期美国食品法律法规研究》

材料二   19世纪后期,一些疾病随海外贸易传入中国。为防止大规模的传染病流行,20世起20—30年代,主要商埠开展了一定的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例如上海公共租界的工部局仿照英国,成立公共卫生处,逐步制定了一系列食品卫生法规,并建立了公众投诉制度,但只是在少数城市,如上海、广州、汉口等,才进行了专门性的食品卫生管理。

——摘编自陆文雪《上海工部局食品卫生管理研究《1898-1943》》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纯净食品法》成功出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分析20世纪初中、美食品安全管理的异同

2018-11-19更新 | 10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明教化”则是通过倡导、劝勉的手段,统一人们思想,造成忠于封建皇朝、恪守封建纲纪伦常的社会风气。武帝时,更加重视“教化”,将乡里的教化跟严格遵守封建等级秩序直接相联系,认为在乡间尊敬年长者跟在朝廷尊敬爵位高者,同是自古以来不能违背的规矩,能够这样严格遵守封建等级秩序就是有道德。武帝又将教化与举贤良密切结合起来,按照封建纲常伦理为标准举荐出人材,这些人既能为封建政权效力,又可成为乡里的表率,使有更多的人效法他们。兴太学和郡国学也是武帝“明教化”的一项内容,武帝在长安建立太学,课程为儒家五经,“令天下那国,皆立学校官”。这样,从皇帝、丞相、博士到地方官都会讲经学,上下一同灌输忠于皇帝、遵守封建等级和伦理秩序的意识,“明教化"以统一思想的目的达到了。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汉武帝“明教化”过程中体现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明教化”举措的意义
2022-05-16更新 | 9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