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 哥白尼和伽利略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3 题号:1418143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哥白尼(1473-1543)(绘画作品)图2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材料二   从语源学角度看,“革命”一词借自人类最早的科学之天文学。原型是指星体运行回到出发点,循环运动是其主要特点。17世纪,逐渐被引申为“现存社会的动荡与破坏”,并且在有关的文献中这种用法的次数在不断增加。18世纪是“革命”一词使用频率增加的关键期,正好应对了这个世纪剧烈的历史变迁。这样,由于“革命”一词的使用从浩瀚宇宙降临到人类社会,打破了长期盛行的循环史观,帮助人类看到了进步的希望,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动力。

——摘自马克在主编的《世界文明史》(上)

材料三   20世纪以来,人们对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文明以及与之相伴随的科学主义、工业主义究竟是人类的福祉,还是人类的灾难,大体上有两种认识,即肯定的、乐观主义的认识和否定的、悲观主义的认识。

——摘自马克在主编的《世界文明史》(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以“科学革命”为主线简述欧洲近代科学兴起与发展的史实关联性。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说“18世纪是‘革命’一词使用频率增加的关键期,正好应对了这个世纪剧烈的历史变迁”。
(3)针对材料三的两种认识,谈谈你的看法。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徐光启(1562—1633年)一生的主要贡献在于他的科学活动。他与传教士利玛窦合译欧几里德《几何原本》(前六卷),编纂《勾股义》《测量异同》等书。他毕生从事农业实验和农业资料的搜集整理,这方面的著作在他死后由陈子龙编为《农政全书》刊行。晚年负责崇祯历局,修订历法,有关著作集为《崇祯历书》。历局在中国第一次使用了人类历史上新发明的望远镜。通过这次修历机会,他曾设想依靠数学建立一套科学理论体系。这表明徐光启在思想方法上正在酝酿着近代科学的倾向。

——摘编自何兆武《略论徐光启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

材料二   伽利略(1564—1642年)认为自然科学本质上是实验科学,而实验科学的出发点是观察和实验所得到的结果。在对自然界进行实验研究的过程中,伽利略深信,自然界这本书是用数学语言写成的,不懂得数学的语言,就不能揭开自然界的奥秘。这种科学研究模式,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爱因斯坦评论说:“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的推理方法是人类认识史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始。”

——摘编自黄华新《伽利略的科学思维方法论探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徐光启主要的科学贡献。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徐光启、伽利略关于科学的共同认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伽利略的科学思想方法产生的主要影响。
2020-01-20更新 | 5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达尔文推翻了那种把动物、植物、各物种看作彼此毫无联系的的、偶然的、“神造的”、不变的东西的观点,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确立了物种的变异性和承继性。

材料二自然科学借以宣布其独立并且好像是重演路德焚烧教谕革命行为,便是哥白尼那本不朽著作的出版,他用这本书(虽然是胆怯地而且可以说是只在临终时)来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会权威挑战,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恩格斯

(1)请回答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进化论造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回答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条件是什么?17~18世纪的中国为什么不能产生“哥白尼、伽利略”式的科学家?试结合中国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状况进行分析说明。

2018-03-01更新 | 6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战国到汉代是中国医学史上的第一次高峰,以伤寒、杂病和外科为代表的临床医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举凡中医学的基本理论、诊断方法、治疗法则等,在医药典籍中都有了明确具体的论述。隋唐是中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二次高峰,唐代“太医署”是世界上最早的医学校,唐朝成为东亚医药的中心。宋朝产生了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著作《洗冤集录》,有记载的名医多达数十位,民族医学奋起为中国传统医学注入了新活力。明代中国早于西方发明了预防天花的种痘技术,清朝时中医已形成了一个系统的辩证体系。

——摘编自常存库《中国医学史》、李经纬《中国医学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医学成就,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

材料二在黑死病肆虐时,大约有1/4到1/3的欧洲人口死于这场灾难,一些人由对宗教信仰的怀疑而发展为对社会不平等制度的痛恨和反抗,以及对自己人生的深入思考,15至17世纪,人们在抗击黑死病时所采取的一些卫生措施,在客观上促进了欧洲城市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西医逐渐发展起来。鸦片战争以后,西医大规模传入我国,中西医论争逐渐兴起,前期争医术为主,后期争医政〔人员、经费、地位〕为主。一些人士批评中医不清人体结构,管理松散,肯定西医考试录取医生,精于解剖。李鸿章认为中西医方法论不同,医药有别,希望“学者合中西之说而会其通”。19世纪末《中西医粹》《中西骨骼辨正》《中西汇参铜人图说》等著述相继刊出,1910年中西医学研究会成立,“以科学方法整理中国医药”。

——摘编自王旭东《世界瘟疫历史》、赵洪钧《近代中西医论争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疾疫对近代西方社会的影响。

材料三哥白尼是一位伟大的波兰天文学家,是太阳系日心说的创立者,也是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1496到1506十年间,他到意大利求学,主要攻读医学、法律、神学等专业,还钻研了大量的古希腊著作。哥白尼的天才在于体系的建构,他的伟大成就是《天体运行论》。在此著作中,他提出地球和其它行星每天围绕着它们自己的轴自转,同时每年又围绕静止的太阳运转。明末清初,随着“西学东渐”,哥白尼的学说传入中国。成书于1640年的《历法西传》介绍了《天体运行论》的卷次目录及一些观测结果,但对日心地动说没有提及。成书于1643年的《崇祯历书》介绍了哥白尼的地球自转说,但没有完整介绍哥白尼的学说,并且对地动说进行了否定。当时的一些文人对哥白尼的学说持否定态度。如清朝著名经学家阮元在其《畴人传》中说:“其(日心地动说)为说至于上下易位,动静倒置,则离经叛道,不可为训。”所以哥白尼的学说在当时的中国并未引起重视。

——摘自杨小明《哥白尼日心地动说在中国的最早介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哥白尼提出日心地动说的背景。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哥白尼的学说在当时的中国没有引起重视的原因。

2017-12-03更新 | 4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