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 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6 题号:14304617
汉武帝时杜周为廷尉,有人责怪他“不循三尺法,专以人主意指为狱”。杜周回答:“三尺法律是从哪里出来的?前代君主所肯定的颁布为法令,后代君主所肯定的也颁布为法令,法令只在当时是对的,哪有能一直沿用的法令呢?”这反映了古代
A.缺乏唯一的法律文本B.法律服务于专制皇权
C.法律以官吏意志判断D.法律的制定不断革新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下列关于西汉至北魏历史的记述,集中反映了(     
文献记述出处
(董)仲舒在家,朝廷如有大议,使……就其家而问之,其对皆有明法。《汉书·董仲舒传》
诸立议者皆当引律令经传,不得直以情言,无所依准,以亏旧典也。《晋书·刑法志》
诏诸有疑狱,皆付中书,以经义量决。《魏书·世祖太武帝纪》
A.主流思想影响法律实施B.中华法系得以确立
C.国家律令控制基层教化D.三省体制有效运转
2023-12-28更新 | 6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汉代出现了专门保护土地占有的、返还原物的诉讼和避免侵占所有权的确认文书“契”,这些文契具有确认所有权的法律效力,是法律意义上的所有权确认物。这说明汉代(     
A.法律体系已经完备B.土地兼并日益盛行
C.重农抑商政策松动D.政府倡导礼法结合
2023-03-24更新 | 16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五刑”是中国古代官府对犯罪者所使用的五种主要刑罚的统称。早期五刑主要为肉刑,如:墨(犯人额上刺字并染以墨)、劓(割鼻)、荆(断足)、宫、大辟(死刑)。西汉以后逐步废除部分肉刑,至隋朝,五刑演变为:笞、杖、徒(剥夺自由并服劳役)、流(流放)、死。五刑的这种变化体现了(       
A.汉以来统治者深受佛教思想影响B.倡导轻罪重罚的法家影响力减弱
C.统治者吸取秦暴戾而亡国的教训D.倡导德治仁爱的儒家影响力增强
2022-12-10更新 | 10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