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 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32 题号:15138346
唐代法律规定同居相隐不为罪的原则,凡同财共居者,以及大功以上亲属、外祖父、外孙、 孙等,皆可相互容隐其犯罪。同时,也明确规定了不得运用相隐原则的情况,如谋反、谋大逆与谋叛等。这反映出唐代法律的突出特点是
A.开始儒家化B.律例合编C.礼法结合D.孝道至上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秦汉律学是中国古代律学的发轫阶段。秦以法家理论治国,秦律中对宗法伦理给予了一定程度的重视,有“父盗子,不为盗”的规定。东汉时期的律学研究更为系统,据史书载:汉的律文“叔孙宣、郭令卿、马融、郑玄诸儒章句十有余家,家数十万言。”这表明秦汉律学
A.延续前代以礼入法传统
B.儒法合流的趋势明显
C.凸显律学哲理化的趋势
D.适应了中央集权的需要
2019-09-20更新 | 26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唐律疏议》规定:“诸断罪皆须具引律、令、格、式正文,违者笞三十。”“诸决罚不如法者,笞三十,以故致死者,徙一年。即杖麤(同“粗”)细长短不依法者,罪亦如之。”据此可知,《唐律疏议》(     
A.保护公民申诉权利B.规范用刑法律标准
C.体现罪刑法定原则D.杜绝了酷刑的滥用
2023-01-24更新 | 7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名例律》是《唐律》的总则部分,规定了刑罚的基本制度及原则,共五十七条,而在这五十七条中,有四十多条引用儒家经典的内容,如《礼记》《春秋》等。这反映出《唐律》(     
A.法律儒家化特色明显B.强化了封建社会伦理观念
C.确立了儒学统治地位D.标志着古代法律体系完善
2023-11-23更新 | 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