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 主要思想流派 > 法家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3 题号:15205428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这说明
A.传统中蕴含着治世良方B.国家治理处于转型时期
C.宋朝积贫积弱急需改革D.儒学强调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下列思想主张中最能适应这一时期社会大变革需要的是
A.“复礼”与“归仁”B.“兼爱”与“尚同”
C.“无为”与“自然”D.“变法”与“专制”
2021-11-06更新 | 10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韩非子主张“一匡天下”“霸天下”;孟子主张(天下)“定于一”;荀子主张“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兼利天下":墨子主张“一同天下"。他们思想的共同之处反映了当时
A.对稳定秩序的追求B.对严刑峻法的认可
C.对民本主张的渴望D.对兼爱非攻的赞同
2020-12-06更新 | 14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韩非子》认为,尧本为君主,却把自己的臣子推尊为君主,舜本为臣子,却把自己的君主作为臣子,“汤、武为人臣而弑其主、刑其尸”,人们对这样的事情加以称赞,这就是天下至今难以治理的原因所在。这表明,韩非主张(     
A.礼法并用治理国家B.构建严格的君臣秩序
C.治国者应礼贤下士D.废除禅让的政治传统
2023-02-03更新 | 14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