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其他改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3 题号:1563700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两宋的粮食仓储包括正仓、义仓、常平仓和社仓四种。正仓亦称官仓和省仓。正仓一般设在京城、各重要转输地点和边境驻军地区。正仓积谷数量很大,北宋京城正仓年积谷最多时达700万石。宋太祖乾德元年(963),令各州县开始设置义仓,直至1094年,中间历经五次设置和废止,此后未再废止,南宋时则一直存在。常平仓的设置比较广泛且经营规模甚大。1006年,在京东西、河北、河东、陕西、江南、淮南两浙等路皆立常平仓;1020年,荆湖、川陕、广南各路皆置常平仓。1021年,各路总籴数183万余斛。为了赡养州县郭内老幼贫疾不能自存者,仁宗嘉祐二年(1057),诏天下置广惠仓。原来没人绝户田皆由官府出售,后来枢密使韩琦建议,请留勿卖,募人耕种,收租谷另置仓储存,用以救济经常性的老幼残疾贫苦无依者。社仓多由民间劝输并由民间管理,接受地方官吏的监督协助。义仓多为官办,随同王赋输纳,不由劝捐。由于人口剧增,且大量劳动力从农业生产部门流失等原因,粮食在局部地区经常出现危机。例如北宋仁宗时朝廷每年要从江南等地买米200万石。

——摘编自吴宾《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宋粮仓设置的特点与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宋政府重视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
21-22高二下·四川凉山·期中 查看更多[2]
【知识点】 其他改革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上海开埠后,随着人口大幅增加,道路两旁出现很多土坑,供行人便溺。从1864年开始,租界当局大量建造了装有自来水、煤气灯或电灯等现代设施的公厕,还建造了儿童公厕、女厕等专门性公厕。1909年,士绅胡文炜等集资兴办了华界首座现代公厕。到20年代中期,华界现代公厕发展到24座。1927年以后,公厕数量不断增加,其兴筑与管理成为华界上海市政府卫生当局的工作重点之一。因经费不足,市政当局多通过竞标的方式将公厕承包商办。虽然市政当局对公厕的管理、清洁、售纸等行为都制定了详细的制度和规范,但商办后的公有公厕和私有公厕一样,仍然积弊丛生,引起市民严重不满。1947年,市政当局决定将市区公厕收归市办,由卫生部门雇工管理。但因市政当局财力不足,公厕市办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

——据苏智良、彭善民《公厕变迁与都市文明—以近代上海为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上海公厕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上海公厕改革的作用。
2019-12-25更新 | 22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材料   汉代开始规定冬至和夏至各休假五日。但在唐代以前,节日放假还不普遍。唐玄宗开元七年,国家将二十多个节日规定为法定假日,并给予四十天左右的假期。其中,元日(相当于现代的春节、冬至各放七天,夏至、腊各放三天,正月七日(人日)、正月十五正月晦日、春社、秋社、二月八日、三月三日(上巳节)、四月八日(佛生日)、五月五日(端午节)公 初伏、中伏、末伏、七月七日(七夕节)、九月九日(重阳节)、十月一日立泰》、立夏、立秋、立冬等各放一天。开元二十五年令新增皇常诞节,放假三天。后又经过调整,唐代节假日总天数已多达五十馀天,这堪称我国休假制度中的创举。此后,宋金也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普遍以节为假的做法。

----摘编自 张勃《中国古代社会的节日休假》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节假日制度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朝节假制度改革的影响。
2020-05-19更新 | 13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汉前期,郡县征兵是士兵的基本来源,征兵制实行的社会基础是大批的自耕农,到汉武帝时期,由于土地兼并严重,自耕农大量破产,他们或依附豪强成为佃客,或沦为流民。汉武帝进行了大规模的拓边战争,连年用兵,军队减员严重,而汉代由于赐爵太滥以及各种享受免役特权的人越来越多,可征兵源越来越少。为此,汉武帝在征兵制外,推行募兵制,实行征、募并行制。招募的对象包括编户齐名、流民、刑徒和内降的少数民族。内降的匈奴精于骑射,是很好的兵源。从征兵制到征、募并行制,是中国古代军事制度史上的重要变化。

——据漆侠主编《中国改革史》


(1)根据材料概括汉武帝推行征、募并行制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武帝推行征、募并行制的影响。
2021-06-25更新 | 3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