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 两次工业革命 > 第一次工业革命 > 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7 题号:16258089
纸币是当今世界普遍使用的货币形式,纸币上的图案体现了一国历史、文化的发展历程。

材料— 从1793年开始,英格兰银行作为英国的中央银行开始逐步发行带有固定面额的纸币。正面均为不列颠尼亚女神坐像、面额与说明,文字背面均为空白。



(注:不列颠尼亚女神,不列颠群岛的守护神,英国海洋力量的象征。
她的形象是身披盔甲,手持海神波塞冬三叉戟和盾,背向大海。)

材料二 二战后英格兰银行对纸币图案进行改革,正面均为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反面则选取了不同人物。以下是部分纸币反面图案:



物理学家艾萨克•牛顿(1642-1727)

位于西敏寺诗人角的戏剧家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塑像

工程师马修•博尔顿(瓦特资助人1728-1809)、詹姆士•瓦特(1736-1819)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1793年英格兰银行为何会选择不列颠尼亚女神作为英镑的图案?
(2)请你分别说明材料二中英镑反面选取三组人物的理由。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西贸易的发展

材料一18世纪的中西方贸易

古代中国处于东亚朝贡贸易体系的中心。明清时代,面对近代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统治者坚持把贸易归入朝贡体系,“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对他们携带的货物,“皆倍偿其价”。于是各国纷纷来“贡”,导致“岁时颁赐,库藏为虚”。但是,在朝贡贸易中,中国政府并不是无所要求,更不是不讲回报,而是政治动机大于经济目的,力图造成“四海宾服,八方来仪”的宏大场面。

——齐涛《朝贡外交和朝贡贸易》

1763年新兴的西方世界(→为欧洲商队的路线)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1820—1840年世界工业生产年增长率和世界贸易增长率分别为2.9%和2.81%;1840—1860年,分别为3.5%和4.8%;1860—1870年,分别为2.9%和5.53%。……19世纪中期机器纺织品……成为19世纪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工业制成品.殖民地国家的主要出口产品中,棉花、生丝、矿产原料逐步取代了茶叶、香料等生活用品的出口。……1800年,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在世界贸易中占有的比例分别为33%、9%、10%、5%。

材料三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猛烈增加.中国进口的货物,第一是鸦片,第二是纺织品。1885年以后,棉纱和棉布的进口值超过鸦片进口值,中国出口商品仍然以传统的丝、茶为大宗,但是,丝、茶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步下降,其中,茶叶最为明显。1886年以前,出口货物中茶叶占第一位.此后,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受到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和日本茶叶的排挤,数量日减。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

——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1)依据材料一对比18世纪中西贸易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依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中期前后国际贸易呈现哪些特征?概括这些特征出现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晚清时期,中国的对外贸易状况发生了什么变化?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2018-02-24更新 | 14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还由于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织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欧洲的贵金属货币日益紧缺。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但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融入和利用既存的经济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据《白银资本》等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在世界推行由其倡导并控制的自由贸易和投资政策,经济全球化浪潮逐渐形成。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得到了加发展。发达国家推行的不同类型的市场经济模式,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和形势变化,正在进行调整和改革,不断加以完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经济转轨国家,也先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化。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缩小了经济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距离,加速了经济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传递。“东西方”由对抗走向对话,为全球经济发展与合作奠定了新的基础。

——整理自程建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13到18世纪,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居优势地位的是哪个地区?指出与18世纪相比,19世纪欧洲和中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相对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政治、经济原因。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举措。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主要因素。
2020-07-13更新 | 2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但无论是它的兴起或是影响都看到政治的影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的展开有多种原因,其中,封建制度的结束就是一个明显的工业革命导火线。随着封建制度于18世纪初在西方消失,贵族及大地主所享有的各种特权(例如贸易的专利)也随之消失。这些改变推动了自由贸易,形成了更大规模的市场,使工商业的发展更为蓬勃。在这种改变下,旧有的家庭式工业生产模式已不能满足贸易发展的需要,所以人们便致力改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模式以增加产量,因而引发了工业革命。


(1)根据材料一,概括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

材料二   工业革命展开后,新兴工业资产阶级为维护自身利益,强烈要求参与国家管理。1830年,在法国七月革命的冲击下,英国再次掀起改革运动高潮。资产阶级和工人都发动起来,改革的呼声响彻全国。集会、游行此起彼伏,有些地方甚至发生暴动。

材料三: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

——钟伟《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和远瞻》。


(2)材料二中英国改革运动的高潮指的是什么事件?结果怎样?
(3)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工业革命和政治的关系。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镑成为国际货币的原因和影响。
2019-05-07更新 | 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