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 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60 题号:16425418
战国各国实行的授田制,实际上是一次大规模地对国有土地再分配的运动,土地一经授予,可以子孙传袭,以为世业。到战国末,国家对土地只有行政管理权,农民上交国家的产品只具有赋税性质而不再具有地租性质。这说明授田制(     
A.允许土地使用权自由转移B.助推了租税开始分离
C.租税同源租高税低的特点D.重租赋而轻役的特征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汉代一个农夫一生中(自20岁到70岁),必须为国家远征服两年以上的无偿官役,成丁男女每年还必须在本郡县服一个月以上“更卒”之役。而在隋唐租庸调法下,每丁口一年服役减少到仅有20日,这表明
A.农民承担的赋税徭役减轻B.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减弱
C.唐代较汉代人口数量增加D.赋役制度改革保证了自耕农生活安定
2021-01-23更新 | 10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由于生产力水平和土地制度的差异,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古代专制国家财政收入的侧重点有所区别,分为以“人丁为本”和以“地产为本”两个阶段。下列各项税收制度中,属于以“人丁为本”阶段的是
A.租庸调制B.两税法C.一条鞭法D.摊丁入亩
2021-01-29更新 | 46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明史·食货志》记载:“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费,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缴纳之费,加以增耗。凡额办、派办……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据材料可知,当时
A.农民的负担有所增加B.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减弱
C.地主的利益得到保护D.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2020-06-28更新 | 2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