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 历代基层组织形态与基层社会治理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4 题号:1644384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期,由退休官员、有科举功名的候选官员等组成的乡绅阶层,活跃于乡村社会之中。当时,国家权力逐步从乡村退出,出现“国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的情形。乡绅作为“居乡之士”和“在野之官”,既被乡民所崇敬,又是“惟一能合法地代表当地社群与官吏共商地方事务”的集团,成为乡村公共事业事实上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在乡村治理中扮演了主要角色。

——摘编自徐祖澜《乡绅之治与国家权力》

材料二   近代英国乡绅阶层是介于有封号的贵族和富裕农民之间的中等阶层,由骑士、在农村购买土地的工商业者、租地农场主和有实力的大农等发展而来。中世纪晚期,国王为限制和削弱贵族势力,委任乡绅担任地方治安法官、税收专员等职务,乡绅掌握地方治理权,逐渐形成具有一定独立性的“乡绅自治”。到17世纪中叶,乡绅占有全国土地近元分之一,成为占有地产数量最大的一个阶层。乡绅还占据议会下院的主体,使下院成为乡绅获得国家政治话语权的重要阵地。乡绅阶层在1618世纪中叶英国政治运动和变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顾荣新《英国乡绅与英国宪政关系简论》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明清“乡绅之治”形成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中国明清时期的乡绅阶层相比,近代早期英国乡绅阶层的特点,并分析其对英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9-20高三下·黑龙江哈尔滨·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国古代基层治理]

材料一   春秋战国之际基层社会结构发生了急剧变化,随着家族公社和农村公社解体,家户作为社区基本单位的重要性开始突出。与此同时,个体小农对公共工程建设和保护的需求也要求有基层行政组织来承担,而且春秋战国之际社会的激烈变动也使得基层社会问题日益复杂化,如邻里纠纷、家庭内部矛盾等等。因此,乡里制度的建立不仅是国家深化社会管理、建设中央集权国家秩序的需要,也是乡里社会自身发展变化的需要。

——摘编自卜宪群《春秋战国乡里社会的变化与国家基层权力的建立》

材料二   上至秦汉,下迄唐宋之间,广大基层全是非宗族化的乡村。这期间的乡村无自治可言,国权归大族,宗族不下县,县下惟编户,户失则国危。乡村社会的实质是个极端的“非宗族化”的“吏民”社会。

——摘编自秦晖《传统中华帝国的乡村基层控制:汉唐间的乡村组织》

材料三   在明清基层社会管理中存在着“官”的和“民”的二元组织系统,其中“民”的组织系统中包含了家族、乡族、乡约、会社、会馆等形式。由于这些“民”的基层社会管理组织建立了相对严格且便于实施的规章制度,通过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教化方式,借助血缘的、地缘的、业缘的纽带,故能有效地实现社会整合的功能。封建政府能容纳这些基层自设社会管理组织的存在,意味着封建社会根据社会形势变化已经做出适应。

——摘编自王日根《明清基层社会管理组织系统论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乡里制度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的基层治理与汉唐时期相比的突出变化,并谈一谈中国古代基层治理对当代的启示。
2023-05-17更新 | 8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近现代中国的基层治理】

材料一   19289月,国民政府公布法制局将草拟《县组织法》,经多次讨论复议,于次年6月正式公布。其后又制定《县组织法施行条例》《区自治施行法》《乡镇自治施行法》《县自治法》等二十余种自治法规。19296月,国民政府颁布新的《县组织法》,将村(里)改为乡镇,县以下仍分四级:区→乡(镇)→闾→邻。每县分410区,每区由1050个乡镇组成;乡镇居民以25户为闾、5户为邻,设参议会,由县民选举;区设区公所及区民大会,区长由区公民选举,并设监察委员会,作为监察财政及纠举区长违法失职之机关。乡(镇)设乡(镇)公所及乡(镇)民大会,乡(镇)长由乡(镇)公民推选,亦设监察委员会。闾有闾长,邻有邻长,分别由闾邻居民会议选举。凡区、乡、镇之人民,无论男女,年满20岁,在本区、乡(镇)居住1年,或有住所达2年以上,经宣誓登记后,即为公民,有出席大会及行使选举、罢免、创制、复决之权。但这只是中央政府的法定形式,各省完全依法执行者少。

——据张宪文等《中华民国专题史》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通过了一系列组织方式将四分五裂、“一盘散沙”的中国组织起来,实现了民族独立。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在乡村社会进行“阶级化”的方式,通过“划成分”“戴帽子”等措施强化农民的阶级意识,实现对农民的组织动员。新中国成立后,党通过土地改革、集体改造、政党下乡等三大组织化方式,推动国家对农村基层社会的政治整合。1955年,农村党员总数达到600万至700万,自此以后,党组织基本下沉和覆盖了所有乡村,将原先离散化的传统乡村吸纳到党的组织体系之下。改革开放后,伴随着人民公社体制解体,国家权力开始从乡村抽离,乡村社会出现了短暂的“治理真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助推了乡村基层治理体制向村民自治体制转型。

——摘编自颜德如《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对基层治理的探索:基于组织化的视角》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20年代中国乡村治理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基层治理的措施,并分析其意义。
2023-01-23更新 | 5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材料一   鸦片战争以前,传统的社会治理主要依赖官方与民间系统,治理方式上依靠官权和绅权的结合,具有典型的“人治”特色。晚清以来,各种社团逐渐出现,在救济与调解纠纷等基层社会治理中充当了重要角色。同时,工人、资本家、外国人的出现,既增加了新的治理对象,也加剧了原有治理对象的复杂性。伴随着国民思想的进步与法律意识的觉醒,传统社会的“人治”受到冲击,基层社会治理也开始出现配套的法律。

——摘编自温建钦《近代基层社会治理出现转型》

材料二   一战前,民间的教会、学校和社会组织,是传统社区共同体的组成部分,以非国家行为来推动社区治理。一战期间,社区中的学生和教师被组织起来,参加战时生产等工作,许多平民百姓热心于分担战争的重担。1929年之后,社区组织四分五裂缺乏协调,无力维持社会自助,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加强了对社区的救济。二战后英美经济发展经历了20年的“黄金时期”,为国家介入社区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基础。英美国家的社区政策突出表现在对城市贫困区、边缘人群的救济方面,可被视为凯恩斯主义的一部分。国家和区域政府以及私营公司正在接管社区的许多职能。

——摘编自吴晓林《社区里的国家:国家行为的转变与社会传统的底色》

(1)根据材料一,归纳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治理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西方社会治理转型的共同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社区治理中国家行为的转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024-01-18更新 | 3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